机械行业痛点(收集3篇)

时间:2024-11-03 来源:

机械行业痛点范文篇1

紧接着到了2007年多位营销人士相继撰文,掀起了一股声讨“木桶理论”的浪潮,篇篇檄文几乎颠覆了“木桶理论”的由来已久的光辉形象。

“木桶理论”当真有误吗?让我们首先对比一下“木桶理论”和它的批驳者的论点、论据,看看究竟孰是孰非。

“木桶理论“其实很简单:一个木桶能盛放水的高度或容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至于后来被发展的诸如“桶底的面积也决定容量”、“板之间的缝隙也决定木桶是否存得住水”等等并没有错,但就表达“木桶理论”这一指向意义上已属画蛇添足了。

批驳者的主要观点如下:

观点一:“木桶理论”忽视了企业和营销的各个因素本身也具有自动平衡与修复的功

能,一个长板的提高,另一方面就可带动短板的自我修复和生长,或使短板的缺陷不复存在,从而整体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不是每块板都要专门去补一次;

观点二:“木桶理论”逻辑荒谬——偷换概念,用机械体之间的关系去简单地类比有

机体之间的关系;

观点三:“木桶理论”忽略了长板的作用——易使企业丧失核心的竞争力;

观点四:“木桶理论”实质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典型的点状思

维和纯机械主义思维。

在讨论“木桶理论”和其批驳者孰是孰非之前,我们似乎都忽视了一个问题:“木桶理论”里面盛的“水”究竟指的是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没有弄清楚就妄言是非是容易出错的。“木桶理论”里面盛的“水”指的是销量?是管理水平?还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拟或是别的什么?

如果我们还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就批驳“木桶理论”有点张三犯下错误却拿李四开火的味道,企业感冒了不去买“康奈克”却去买了盒“牛黄解毒片”,没有治好感冒你能去怪“牛黄解毒片”是假药吗?

从木桶的构造来看,我更愿意倾向“木桶理论”是企业管理层面的一套理论,销量只是这套理论导致的结果之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健康发展等都是这套理论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桶水里面盛的是销量、品牌可持续发展力、企业健康发展等多方面的经营成果,而并非单一的经营成果。在这个木桶的版块构造中,有人力资源、产品研发技术、广告、渠道建设、促销、服务、创新、企业文化等,而且每一块版的权重比(即宽度)是不同的,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他们期望木桶盛的“水”所包含的经营成果指向都是有不同侧重的,有的期望是销量,有的期望是品牌可持续发展力,这取决于企业的实力、发展阶段、企业家的眼界和经营思路。

我们不难发现,抱怨“木桶理论”者多是在为中小企业咨询过程中意识到的,在中国中小企业90%以上都是销量为导向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一直没有摆脱生存压力带来的阴影,他们将“木桶理论”当成提升销量的法宝,当运用木桶理论不能帮着其提升销量是自然认为“木桶理论”是错误的。

现在再来分析批驳者的以上观点。

观点一实际上是将一种“营销可能”上升为“普遍规律”,这段话说的是企业要在发展中自然规范,实际上,更多的企业是发展了但更不规范了,最后祸乱至死。以企业的窜货行为为例,很多企业的窜货行为始于渠道建设初期网络不健全时,企业纵容并视为良性窜货,但后来没有一个企业治理了这个顽疾的,最终演变为窜货冲垮了整个渠道。窜货像吸食鸦片一样还很容易上瘾,发展到最后想不窜都不行了,日化行业因窜货而没落的知名企业不在少数。有发展中规范成功的吗?可能有,但“可能”不能上升为“定律”。

观点二将企业行为视为有机体,将“木桶理论”视为无机的机械体。我想其实这只是批驳者的牵强联想而已,认为“木桶”是由木板构成的,因此“木桶理论”也是机械的,我多少感觉到这有点“老子英雄儿子一定是好汉”或“老子是窃贼儿子一定小偷”的味道。

木桶理论实质上描述的并不是一个动态的企业现状,它只是截取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来检视,各板块所代表的行为仍然是动态的、此消彼长的,将木桶理论理解为一个机械体实际上是对木桶理论的误读。

观点三认为木桶理论会完全忽略了长板的作用,使企业丧失核心的竞争力。我想木桶理论没有要求你放弃核心竞争力,你完全可以根据企业现状加长你所需要的长板,长板加长了,“水”中各元素的权重比也变化了,朝你所需要的方向变化。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不断审视自己有无短板并补救,这并不影响他的其他核心优势啊。

而且,过分拉长长板并不一定是一个好事,三鹿的价格长板无限拉长了,质量下降了,结果企业玩完了。

观点四认为木桶理论实质是“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典型的点状思维和纯机械主义思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错吗?要是每个企业都“头痛医脚”,不乱套才怪呢!头痛的根在哪里没有搞清楚前,就不能否定“头痛医头”的做法。未弄清根源所在的中医治根药方可能还不如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呢。

“木桶理论”既然是一个管理工具而不仅仅是一个提升销量的工具,它追求的就应该是综合的、平衡的、和谐的企业发展局面。如果只站在提升销量的角度上看待“木桶理论”,那“木桶理论”就显得漏洞百出了。就像其中的一个摸象的盲人,无论从那个方位摸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木桶理论”可能是塑造百年品牌的一个常规手法,却不一定是企业脱贫致富的法宝,你非要用在还没有脱贫致富的企业身上,焉有不败之理?

“木桶理论”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我们不恰当地使用,就好像一袭艳丽的旗袍,本该是女士们展示自己窈窕身段的专利,现在啤酒肚的男士们非要穿上秀一秀,结果弄了个男士们和旗袍双输的局面。既然错在我们怎么能怪罪到“木桶理论”头上?

“木桶理论”显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其实不光是“木桶理论”,任何一个理论如果不加分析、不顾企业实际营销环境的加以应用都难免会作出错误的决策。笔者在中国营销传播网上《有多少营销谋略被误读》一文中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营销案例,那则案例中的营销理论孤立地看起来都没有错,但换了一个营销环境就错了。又比如,众所周知跨国企业比如宝洁开发一款新品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而中小企业开发一款新品半年都不要,你说它们谁错了,都没有错,按理说,像宝洁这样人才济济的跨国企业资源充沛,效率更高才对啊,为什么速度反而不如中小企业呢?正是因为它们关注的重点不同,前者倾向于稳健管理和经营,后者倾向于企业成本和销售,道不同不相互谋啊!

对企业来说,战略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放弃,面对纷繁复杂的营销理论,我们必须知道哪些应该是要放弃的,只有很好地学会放弃才能正确地选择。

机械行业痛点范文篇2

【关键词】PICC;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

中图分类号R3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29-0187-02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穿刺导入导管且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技术。因导管留置时间长、携带方便、维护简单、可由护士单独完成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并发症。笔者所在科于2005年开展PICC业务,现已累计置管3215例,其间曾发现一例罕见的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合并化学性静脉炎的病例,经护理于置管后第8天痊愈。笔者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右肺癌入住本院肿瘤科,医嘱完善相关检查后拟行4疗程长春瑞滨联合顺铂化疗。化疗前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了PICC相关知识宣教,但因家人意见不统一,最终拒绝置管,选择了从外周静脉穿刺化疗。前期过程顺利,但化疗第6天患者出现外周静脉穿刺困难,主动要求行PICC置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置管所选材料为美国巴德公司提供的三向瓣膜PICC,型号4Fr,穿刺血管为左上肢贵要静脉,置管护士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过程顺利。当天指导患者抬高肢体,手指适当活动,左上臂行如意金黄散湿敷。第2天患者左上臂肿胀,无疼痛,护理诊断为机械性静脉炎,继续行如意金黄散湿敷。置管第3天患者PICC穿刺点上方约5cm长皮肤,沿血管走向色泽发红,诉疼痛,触之有硬结,外表有发疱倾向,当即诊断合并化学性静脉炎。遵医嘱局部外涂喜疗妥软膏,2~3次/d;氦氖激光局部照射,2次/d,连续5d;上臂继续行如意金黄散湿敷。经上述处理,患者置管术后第8天血管、皮肤均恢复正常。

1.2原因分析

1.2.1静脉炎与置管前化疗有关患者置管前从外周静脉穿刺化疗,所用药物长春瑞滨为强刺激、碱性发疱性药物,静脉注射后易渗入皮下间隙致局部浓度过高,pH值改变,静脉和毛细血管痉挛,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静脉炎[1]。据报道,静脉注射长春瑞滨后约有57.6%~87%的患者会发生静脉炎[2]。所以患者发生静脉炎与置管前化疗有关。

1.2.2静脉炎与置管穿刺选择的血管有关该患者外周静脉条件差、暴露不明显,当时还没有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只有左臂贵要静脉可选择盲穿,而患者第1天化疗长春瑞滨注射时穿刺的血管正位于PICC穿刺点下方。PICC穿刺前左臂虽未见明显静脉炎反应,但因才化疗后第6天,损伤的血管内膜还未恢复,再加上侵入性操作、机械性刺激,血管内膜损伤更为严重,诱发或加速了静脉炎的发生。

1.2.3静脉炎与患者自身免疫机能下降有关长春瑞滨的不良反应除了静脉炎,还可致骨髓抑制[3]。患者化疗后粒细胞下降,免疫机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容易发生炎症反应。

1.2.4静脉炎与导管插入时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有关导管经血管鞘送入体内时,对血管壁会产生机械性刺激,可造成血管痉挛或静脉壁的损伤而产生无菌性炎症。

1.3护理对策

1.3.1加强PICC健康宣教通过各种方式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帮助其树立主动静脉治疗的观念,宣传化疗前置管的优点,告知化疗后置管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由此带来的不必要的身体上的痛苦及经济上的负担,让患者尽量在化疗前置管。

1.3.2PICC置管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如化疗周期内,患者免疫机能低下、身体抵抗力差,侵入性操作容易出现炎症反应,不宜置管。如患者已行化疗,可选择在下一疗程开始前1~2d置管。

1.3.3严格操作规程置管操作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有资质的护士完成,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动作轻柔,短距离匀速送管,从而减轻导管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

1.3.4PICC置管穿刺应选择合适的血管对可预见发生静脉炎的血管尽量避免选择,若必须穿刺置管,要提前进行护理干预。如正行化疗或行多次化疗穿刺的外周血管尽量避免。现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的应用,对上臂不可视和不能触摸到的血管也可做到精确定位穿刺,从而拓宽了PICC穿刺可选择的血管范围。

1.3.5药物防治喜疗妥软膏具有消炎止痛、抗血栓形成、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阻止局部炎症发展和加速血肿吸收、消除水肿,促进正常结缔组织再生,有利于组织复员等功能,对化学性静脉炎有较好治疗效果[4]。如意金黄散是一种复方中药粉剂,具有消炎、活血散淤、消肿止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5],与蜂蜜调和后外用对预防和治疗机械性静脉炎效果较好。

2结果

根据上述病例分析提出的护理对策,笔者在临床严格组织实施,并进行观察统计,在未实施前的215例PICC置管患者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6例,机械性静脉炎合并化学性静脉炎1例,发生率为12.09%;实施后的3000例置管患者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82例,发生率为2.70%,且无化学性静脉炎发生,护理对策积极有效。

3讨论

从以上护理经验教训总结,临床要加强PICC健康宣教,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患者树立主动静脉治疗的观念,让患者血管在未受损之前置管,减少置管后并发症。PICC置管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化疗周期内不宜置管[6]。对可预见发生静脉炎的血管尽量避免选择,如必须置管,要把风险如实告知患者及家属,取得同意后置管,并提前进行护理干预,以确保置管后的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姣,李平,许珩,等.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述评[J].中医学报,2012,27(4):400-402.

[2]钟碧双.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1):160-161.

[3]李常容.长春瑞滨静脉化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护理体会[J].肿瘤药学,2012,2(5):392-394.

[4]彭兴巧,彭娜.喜辽妥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343.

[5]李金华,范爱飞,钟春嫦.如意金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PICC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28(10):1245-1246.

机械行业痛点范文篇3

关键词:早期护理;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机械性静脉炎

目前,改良塞丁格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经皮穿刺插入导管方法,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迅速应用于PICC置管的过程之中[1]。在积极保障患者静脉输液,有效解除患者病痛的同时,其也存在着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风险性[2]。笔者为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在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效防止和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80例,其中男26例,女54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为(55.48±8.13)岁。置管位置:其中贵要静脉置管58例,头静脉置管8例,正中静脉置管1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血管位置等方面比较,其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进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同时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加用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具体干预措施:①心理疏导:由于大部分患者因首次置管而对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缺乏认识,易产生负性心理,进而造成肢体肌肉处于紧张僵硬的状态,再加之置管过程中的疼痛更易造成血管收缩,最终由于导管与血管内膜之间摩擦的增加而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故应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早期对患者和家属给予耐心细致的讲解,全面介绍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优势特点和应用必要性,通过心理疏导尽可能的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并使心理应激的反应程度降至最低,有利于置管成功率的提升,避免和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和发展;②合理选择穿刺静脉和导管:根据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特点,在穿刺前应对患者的静脉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由于贵要静脉较直且静脉瓣少,且左侧路径较长、较弯曲,故在静脉选择上应优先选择贵要静脉且优先选择右侧路径。由于穿刺点过低其血管相对较细,过高则可能损伤神经及淋巴回流系统,故在在穿刺点选择上宜选在肘窝上或肘下两横指的位置。在导管选择上应依照患者血管的实际状况选择最为适宜的型号,特别为防止导管过粗所造成的血流减慢,并减少导管在血管内形成异物刺激,应在非高速滴注的情况下选用硅胶类材质且管径较小的导管为宜;③全面掌握置管时机和技巧:在化疗时应选择在化疗前两天进行置管,为机体与导管提供一个适应周期后再行化疗,从而有效避免导管本身和化疗药物同时作用于血管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置管时应正确摆放患者,穿刺动作应娴熟、轻柔、准确,送管速度均匀适宜,插管时可抽取适量生理盐水边冲边送管,在有效保护血管的同时又能有助于导管头部的漂浮到位;④机械性静脉炎的针对性预防:置管后的妥善固定对于防止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尤为重要,应将导管拉至与手臂成垂直的位置,在增加导管进出阻力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受手臂屈伸肌肉牵拉的影响,最大限度降低导管脱管及进管发生的可能性。置管后应于上臂中段血管走行处贴一张安普贴,有效减少疼痛并加快血管内膜的修复,严格防止微生物的通过。采用微波治疗仪行局部热疗以使局部组织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并使组织细胞的通透性和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进一步增强,全面解除肌肉痉挛并消除乳酸堆积,充分发挥其消炎、解痉、止痛的作用。

1.3评价指标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和静脉炎轻重程度进行比较和分析。静脉炎的评定标准:依照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的静脉炎判定标准,共分为三级,Ⅰ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级: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触及硬结。静脉炎分4级,请查相关资料。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情况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未发生静脉炎的比率显著提高,高达95.00%,而发生静脉炎的比率则显著降低,仅为5.00%,且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静脉炎轻重程度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静脉炎为Ⅰ级的比率明显减少,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目前,PICC已发展成为一种临床常用技术,并以其自身安全、经济、创伤性小的明显优势作用而被医务人员和众多患者的广泛认可[3]。PICC在为患者积极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道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即要求患者必须在有可视或可触及的血管下才能进行。而改良塞丁格技术则是经皮穿刺插入导管的一种方法,其主要是以带针芯的穿刺针经皮肤、皮下组织穿刺血管,在穿刺成功后将针芯退出,通过套管送入导丝后,再拔出套管,将扩张器或插管器组件沿导丝送入[4]。

近年随着血管条件不佳患者的日益增多,评估和多次穿刺该类血管极为困难且费时,还有可能由此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等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5]。而将依托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在技术操作方面也有力大幅度的改善和提升,为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故应在患者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早期,积极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合理选择穿刺静脉和导管,全面掌握置管时机和技巧,并加强机械性静脉炎的针对性预防。

本研究对在我院行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应用了早期护理干预方案,表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未发生静脉炎的比率显著提高,而发生静脉炎的比率则显著降低;同时,患者静脉炎为Ⅰ级的比率明显减少。可见,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避免和减少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以及降低静脉炎的危重程度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幼华,徐秋霞,焦慧,等.应用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常见的护理问题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8):21-23.

[2]殷辉.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13,5(2):104-105.

[3]宋蕊,高双友,袁凤辉,等.提高PICC置管成功率及预防机械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11,27(1):119-120.

【机械行业痛点(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精选蚕豆生长过程的小学观察日记15 2024-10-16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水浒传读后感作文600字 水浒传读后感600字初三 2024-11-03

机械行业痛点(收集3篇) 2024-11-03

爆破安全监理方案(收集3篇)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