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现状分析(6篇)

时间:2024-05-15 来源: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篇1

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步,怎样才能让论文的选题新颖和有独到见解呢?一个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的眼球,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体育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职业俱乐部更名对其品牌塑造的影响

2.论体育赞助与山东高校足球运动的发展

3.上海健身服务产品网络团购的现状研究

4.美国NBA市场运作策略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5.乒乓球俱乐部市场化运营管理与教学实践提高

6.基于“青奥会”平台的企业赞助营销的路径分析

7.浅析大学生体育消费基本情况分析与消费动机研究

8.关于构建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

9.广西瑜伽俱乐部消费者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0.“美丽中国”与体育旅游构建

11.平顶山市羽毛球消费现状分析

12.从社会价值链的角度谈我国体育产业管理模式创新

13.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双赢发展的研究

14.丽水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可行性分析

15.桥头堡视域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16.长沙市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绩效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17.大学城体育场馆商业性运作的SWOT分析

18.网络微时代对体育营销手段的影响

19.老年体育产业

20.云南民族体育文化与民族地区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21.商业性健身俱乐部会员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

22.“李宁”运动服饰品牌的SWOT分析

23.中小学生开展闲暇体育的可行性分析

24.加快大连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

25.我国职业足球市场中球员和球迷经济行为的逻辑分析

26.我国职业体育联盟体育竞争与经济竞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7.“五个重庆”建设下重庆市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28.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市场化运作的现状分析

29.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分析

30.西部大开发战略下的新疆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研究

31.4P理论视角下商业健身俱乐部的营销策略研究

32.体验经济背景下体育健身娱乐业发展策略之研究

33.广州市羽毛球产业品牌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34.论我国商业体育健身俱乐部的困境与出路

35.新型纤维在体育器材中的应用

36.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培模式研究

37.体育赞助营销对品牌资产的潜在影响因素研究

38.电视媒体广告与体育元素相关研究的综述

39.近30年体育用品公司和竞技体育的相互关系

40.普通高校女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1.珠江三角洲地区高职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现状

42.浅析排舞在全民健身指导下的推广与开发

43.山东省大众休闲滑雪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

44.浅谈经济学家眼中的运动比赛

45.高职院校学生健身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6.高尔夫运动产品发展演变

47.高校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策略

48.岳阳市公共体育场馆开放及经营管理现状研究

49.中小型健身俱乐部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

50.苏州市城市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举措研究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篇2

摘要为了深入了解岳阳红光村留守农民的健身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岳阳红光村的留守农民的健身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政府管理松散,没有健全的部门宣传和管理体育健身,乡政府把精力全身心放在发展经济方面,农村体育很少考虑得到,体育场地、器材、指导员都严重缺乏,阻碍着农村体育活动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岳阳红光村留守人员全民健身

一、前言

随着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及在2004年全国体育总局会议上袁伟民局长提出了要加强开展农村体育的要求,中国农村全民健身活动有了很大的发展,岳阳农村人员的体育健身需求也随之不断扩大。本文是对以留守人员的体育健身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将通过对岳阳红光村留守人员健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找出目前其存在的问题,为发展岳阳农村体育事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岳阳红光村符合留守人员条件的居民。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近几年来国内有关农村人员全民健身、留守人员生活现状的相关研究论文、报刊、杂志等,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的依据。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论文需要,在查阅文献以及到岳阳红光村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者针对岳阳红光村留守人员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设计了农村留守人员全民健身活动调查问卷。总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87份,有效回收率93.5%。

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资料、访谈记录和调查问卷的数据及经过处理后所获得的各项指标运用归纳法、演绎法等方法进行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留守人员日常活动情况

调查发现,红光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留守人员住所较为分散,使得他们的日常活动较为单一,主要以耕作为主要工作。而随着政策的颁布和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农民自己耕作的时间越来越少,余暇的时间也随之增多。

(二)农村体育设施的调查情况

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民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条件。要实施好农民健身工程,就需要以村级公共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设施建到农民身边。然而,经过实地调查发现,红光村可供留守人员进行锻炼的场地的体育设施及场地主要是在学校,而村民身边唯有能够进行游泳的河流,并没有适合其他运动项目的或是简单的体育设施。60%以上的留守人员不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也是可供锻炼的场地太少、体育运动器材不足。由此可见,严重缺乏运动场所和所配置的体育器材,是影响岳阳红光村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

(三)留守人员的身体健康状况

根据调查,红光村人口平均寿命在69岁左右,低于城市居民75.5岁。留守人员的身体形态、素质等与城市居民的相比也都比较低。表1可见,红光村调查的136名留守人员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身体健康存在隐患。据表2可知一半人数以上留守人员身体目前都有病痛,其中肩颈痛的占多数。同时,该村留守人员中也存在癌症、心血管疾病和各种传染病患者。而在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尚不发达和完善,红光村亦是如此,农民的身体素质不高而发病率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留守人员比重占有率大的红光村,留守人员的身体健康问题是占主导的。

(四)留守人员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度

农村留守人员参与体育活动有一定的难度,据表3可知红光村留守人员体育参与的情况较差,有锻炼习惯的人仅占15%左右,而偶尔参加的占46.3%,几乎不锻炼的占36%。

(五)留守人员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

红光村留守人员在体育活动内容选择上倾向于:方便、简单、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如游泳,其运动技术要求不高,便于开展,加之岳阳地处洞庭湖畔游泳项目开展普及,群众基础好,红光村也有湖这样的客观条件,使之成为留守人员参与体育活动的首选项目,而钓鱼、跑步、散步、爬山也作为了重要的体育活动内容(见表4)。

四、建议

(一)建议有关体育职能部门要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的要求,利用电视、广播、书籍等媒介,设立专职文化体育工作干部职务,使之加强对留守人员健身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其对健身活动的认识水平和参与健身活动的热情,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使得广大留守农民自觉参与健身运动。

(二)针对留守人员缺乏体育健身锻炼指导的问题,建议体育职能部门与邻近县、镇联系寻求专职辅导员,建立健身活动咨询站,开设广场舞。为广大留守农民提供健身的信息咨询和专业的锻炼方法与手段的指导,并在一定基础上尽可能多组织群众性的健身活动,促使全民健身运动在红光村快速地兴起及全面、科学开展下去。

(三)以政府为主体,聚全民之力,广开门路,加速体育设施的建设。体育设施是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加速体育设施建设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前提条件。红光村经济在近几年有所发展,虽然没有充足的经济实力解决设施问题,但是,如果结合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企事业单位给予投资,积极引导先富起来的人捐资,合理布局,科学调度,要解决这一问题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参考文献:

[1]陈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州学刊.2009(5):287.

[2]熊斗寅.从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199818(2):3.

[3]徐晖.试述我国群众体育的现状与发展途径[J].体育文化导刊.2005.9:8.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篇3

摘要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找出目前全民健身背景下邵阳地区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邵阳地区全民健身乒乓球对策研究

健康是民生之需。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以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窥视邵阳市全民健身事实也的开展现状。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邵阳地区全民健身现状为研究对象,以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为切入点,以窥探经济欠发达地区整体全民健身的开展现状。

(二)研究方法

1.专家访谈法

走访邵阳地区运动场所和小区的管理者和组织机构,询问在全民健身事业中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学者,并记录访谈内容。

2.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方法和手段对邵阳地区的全民健身发展现状进行查阅,并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论文和期刊。

3.逻辑分析法

对通过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查阅的内容进行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整理。

二、结果与分析

(一)邵阳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邵阳位于湘中偏西南,总人口760余万,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为全省人口第一大市、土地面积第三大市。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25万亩,居全省第2位;森林面积170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520万立方米,均居全省第二位;草山面积681万亩,其中80多万亩集中连片,位居全省第一位。

在目前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邵阳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潮流,交通闭塞,没有大型企业的进入。另外,整个邵阳地区跨度较大,各县区发展不平均,统筹协调发展难以得到实施,另外,邵阳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才严重外流,使得邵阳地区的经济没有良好的发展。

(二)邵阳地区体育人口现状

体育人口,指经常从事身体锻炼、身体娱乐,接受体育教育、参加运动训练和竞赛,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以体育为重要特征的、具备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三要素的一种特定类型的亚人口。

通过走访发现,邵阳地区人口中进行下棋、打牌、打麻将的人口基数较大,但在我国体育人口的标准中,下棋、打牌、钓鱼等类活动被采用的体育手段不多,身体活动性不明显,增强体质的作用还在尚待进一步探讨,因此在本研究中暂不将仅以这类活动作为体育参与的人列为实质性体育人口。通过在双清公园、城南公园、东塔公园、紫薇公园,健身场所有力特美健身会所、大力神健身会所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根据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分类并运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邵阳地区体育人口占43.27%,而进行和麻将等活动的人数巨大,占总人数的56.73%。

(三)邵阳地区健身器材的现状

1.邵阳地区健身器材的统计

通过走访各个健身会所和公共健身场所,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健身方式的统计

通过实地考察,对邵阳学院、力特美健身会所、大力神健身会所、各大公园、各个乒乓球馆进行实地考察,在邵阳市所有健身会所和健身场所中室内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自行车等运动占得比例相对较大,跑步等室外项目相对较少。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人群相对较少,并且运动时间多数集中在周末和晚上,而且运动时间相对较短。同时在统计过程中发现,所有场所总共有室内乒乓球台42张,室外乒乓球水泥球台14张。

2.邵阳地区体育用品店售卖健身器材

在整个邵阳市的体育用品专卖店里面,乒乓球装备的售价相对较高,售价均在300元以上,且质量实属一般,对于进行乒乓球运动的人来说并不是很好的工具;规模相对较少,在调查稍具估摸的体育用品店,乒乓球器材的销售位置在角落,柜台内的的器材少,可供选择的余地小。

而较为多的是大型健身器材的售卖,并且销售价格相对较高。通过对体育用品店销售人员的调查与分析,在销售乒乓球器材和大型体育用品器材两者之间,偏向于后者,由于乒乓球器材的利润和大型器材无法,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偏向于介绍大型器材的销售。

(四)政府对邵阳地区全民健身的影响

截至目前,国家、省、市三级投入资金300万元建成农民健身工程村级篮球场100个,目前全市已有799个村建有篮球场;争取省体育局支持,投入资金30万元建设13处全民健身路径,2012年底,邵阳市共建成全民健身路径130多套,从原来的单一城市社区健身路径建设,扩展为向农村乡镇普及的全面建设。此外,绥宁县向国家体育总局争取了300万元的“雪碳工程”项目,民族广场和县体育馆现已破土动工,新邵县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县体育馆。

今年,邵阳市将继续加大对农民健身工程和健身路径建设,将建设1至2个农村乡镇健身广场,建设120个农村村级篮球场,建成健身路径10处。

邵阳市政府在全民健身的推动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整个邵阳地区的全民健身中,邵阳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大力推动邵阳市的全民健身活动。

(五)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

1.乒乓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优势

乒乓球运动容易普及所具备的条件:球小,速度快、变化多、趣味性强,设备比较简单,不受年龄、性别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经常参加这项运动可以发展人的灵敏性即反应速度,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并能培养人的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品质。

2.邵阳地区乒乓球比赛的开展现状

表1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现状统计

级别市级比赛事业单位公司(趣味运动)

次数834

通过对近五年来邵阳地区的乒乓球比赛进行统计分析,市级比赛举办8次,企业和单位之间自发组织的比赛数量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乒乓球比赛场地相对较小,比赛中虽有回合,但其竞技性较强,易学难精。另外,由于其隔网对抗性项目,以技巧主导为主,单位和公司上班的员工和职员在业余时间并未有时间进行技术的练习。整个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并不顺利,全民健身的氛围并不浓厚。

(六)邵阳地区对全民健身的宣传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邵阳地区在全民健身方面的宣传缺乏力度,每天锻炼一小时口号只是简单响应在各中小学的口头上。通过对中小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学生每周的运动时间为两百分钟,并没有达到提出的号召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政策。

在路边的警示牌和广告宣传上并没有对全民健身有相应的重视程度,在乒乓球比赛的宣传和力度上有很大的差距,使得高级别的比赛没有人或极少数人参加,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是全民健身的影响没有彻底,没有是整个地区的群众从根本上理解全民健身的含义,没有做到真正的全民健身。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邵阳地区体育人口的调查统计分析得出,邵阳市人口密集,但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员相对较少,多数人进行麻将等休闲活动,以这些休闲娱乐方式为体育锻炼,误解了全民健身的含义,对全民健身的理解不够彻底,也暴露了政府在整个地区的管理制度的不够完善,宣传力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没有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全民健身的重要性。

2.邵阳地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并不顺利,开展效果并不明显,在整个地区的开展中没有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没有让国球在邵阳地区的全民健身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

3.邵阳地区对全民健身的经费投入相对较多,且能够真正做到落实到村,使得全市的全民健身有其相应的健身场所。但在正规场所的配备和支持中相对不足,是的有些健身场所设备单一,无法全民发展市民的体能素质。

4.邵阳地区健身器材的销售不容乐观,销售单位在销售过程中过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让市民在购买健身器材中遇到阻碍。

(二)建议

1.加强邵阳地区全民健身的宣传,加大力度,使得所有市民处处都能感受到全民健身的氛围,乐于勇于参与进来。

2.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支持全民健身的开展,在经费问题上给与支持,在不影响整个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全民健身的事业保驾护航。

3.加强乒乓球运动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充分让市民了解乒乓球的好处与优点,并大力支持企业和单位开展乒乓球运动的比赛。

4.整顿体育用品器材市场,坚决打击不法商贩的谋取暴利行为,对不良商贩和厂家给予严惩或取缔,为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为邵阳全民健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基金项目:湖南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地委托项目。

参考文献:

[1]解毅飞,张悦东.终身体育研究概况及展望[J].山东体育科技.1994(4):9.

[2]杜芳.浅析全民健身与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关系[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篇4

【关键词】西部地区全民健身工程服务体系现状调查

基金项目:2012年博士生后期资助研究项目2012BS018;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资助项目(课题编号:09JK058)。

全民健身事业是体育事业的基础和主体,它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国家体育事业的基本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研究西部地区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对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具有一定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本研究正是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以西部地区全民健身为对象进行量化研究来验证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并对其中各个构成部分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西部地区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推进西部地区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实践服务。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CNKI期刊网、万方数据库、西部部分城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资料室查阅了有关国家、全民健身文件、统计年鉴、电子资料以及相关政府文件。

2.专家访谈法。采用提纲访谈的方式对西部地区高校7位研究全民健身方面的专家进行访谈,并对西部地区部分城市体育局群体处9位管理干部以及6个市(区)群体管理者进行了访谈与咨询。

3.问卷调查法。本问卷数据来自《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4]。选用数据库中西部地区数据。该调查以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主。以西部地区25-65周岁人群为调查总样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四川成都、重庆、贵州贵阳、陕西西安、甘肃兰州、青海西宁、新疆乌鲁木齐等17个城市发放问卷。城乡群众调查问卷发放总量为1700份,回收1564份,回收率为92.7%;有效问卷1479份,有效率为87%,共计1479份;社区(乡镇)管理组织部门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76份,有效问卷450份。

4.数理统计法。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与AMOS17.0软件进行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主要运用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探讨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成、验证性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服务体系中的各项因子之间的关系[5]。

调查对象

本调查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为西部地区的体育锻炼人群。本研究借助国家体育总局的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对西部地区25-65周岁人群为调查总样本。根据调查手册,实施随机入户调查填写问卷。第二类为西部地区体育政府机构的群众体育管理人员及西部地区高校群众体育科研研究人员。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成因素分析

为寻求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各因素的内在联系,采用以上设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标准化问卷对20位专家,30位省、市(区)体育局群众体育管理者,70位社区与农村乡镇健身站(点)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20份,回收115份,回收率95.3%,整理有效问卷107份。利用SPSS17.0对107份有效问卷进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删除不合适的问项。KMO及Bartlett's检验结果可知KMO=0.852,大于0.6以上,说明可以做主成分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的2=1261.919,自由度为197(P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因素分析

1.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分析

在对所搜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时,各个指标的平均得分基本都超过了3.7,这说明指标设计是合理的,在调查对象中认同度较高。即衡量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体系的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一是政府投资修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如何;二是社会投资修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如何;三是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四是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经费优秀社区体育俱乐部在发展过程中肯定是组织凝聚力高,社会效益显著。同时我们注意到有4项指标数据标准差不到1,说明调查对象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相当一致,有的问题设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为下一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2.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分析

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因素描述性统计如下。这一部分指标得分差异很小且分数较高,说明了指标设计中所涉及活动信息、全民健身相关政策与法规宣传因素、全民健身文化与活动宣传报道以及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信息影响因素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发展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群众体育活动信息的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服务,与群众体育活动场地使用信息的活动报道形成一致关系或融合,这样,全民健身信息系统作用采用全面体现出来;同时全民健身信息系统要根据当前政府既定方针政策制订相应的全民健身方案并全面推行。

3.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分析

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因素描述性统计如下。全民健身组织体系除了有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硬件设施和资源的保障外,还要有俱乐部内部的有序、高效的管理;此外,还要有和谐的内部关系。俱乐部组织管理者对自身在俱乐部的人际关系,包括与组织管理者、体育指导员和其他会员的关系,还有俱乐部内部的管理都有着较强的关注度。

4.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分析

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因子描述显示,从每项的指标得分均值可以看出,得分差异小,且分数较高,说明在设计指标是上述5项指标构成全民健身活动指导提的主要影响因素。从调查数据显示,日常健身活动指导比较匮乏,政府对此管理力度不够,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总体不高,在城镇社区分布比例不合理。群众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健身活动不科学、不规范,因此不能长久坚持锻炼,所以该项指标是健身指导体系的重点因素之一。

5.全民健身消费财政体系

全民健身消费财政体系描述性统计显示,消费财政体系主要从健身物品、健身服务消费和政府财政支出方面进行统计。从均值来看,各项指标超过了3.4,说明指标的合计较为合理,在调查对象中认同度也较高。通过分析,三条指标基本可以反映出消费财政体系的构成,为进一步调整消费财政体系合理化奠定了基础。

西部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成的验证分析

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题项数值达到了0.69。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第三次全民健身调查数据提到,我国全民健身场所中企事业单位所占的比例位列第二位。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经费路径系数为0.67。因此,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系统成为服务体系的构成因素之一。

群众体育场地设施的使用信息题项数值为0.72,在信息供给系统中位列第二位。I3全民健身相关政策与法规宣传数值为0.43,I1群众体育活动信息数值为0.61。从因子值分析发现,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中全民健身相关政策与法规宣传其因子值所占权重较低有待于提高,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对其他因子影响较大,首先是对全民健身组织体系的影响达到了0.63,全民健身消费市场体系影响,路径系数在0.62,意味着全民健身信息体系没提高1%,那么全民健身消费市场体系将有0.62%的提高,简言之,全民健身消费市场受到来自全民健身信息系统超过一半以上的影响。因此,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成为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通道。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活动指导体系的测量模型发现,其中日常健身活动的开展系数为0.77与全民健身体系的相关性较高,其次是日常健身活动的指导,系数为0.63属于中度相关。全民健身大型活动的开展、社区经常性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与全省每年全民健身运动这三项系数为0.54、048、041,属于中度相关。

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中,各级各类全民健身社会组织题项系数为0.77,占据该项最大的数值,说明全民健身组织建立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中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成立各级政府全民健身领导机构,其数值达到0.72,位列项目中第二位。接下来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组织体系的建设系数为0.68。从题项的系数来看这些因子较好的代表了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因子系数的高低代表了该因子在整个因子的重要性。依据理论设计组织体系是信息与活动指导体系等三类的中介变量。假设验证通过。从验证性因子检验发现政府财政支持居于首位,因子值为0.88,该因子较好的代表了全民健身消费财政体系。其次,是全民健身物品消费,因子值为0.69,全民健身服务消费值为0.41,居于第三位。因子值的高低很好地反映了全民健身中消费财政支出的现状——国家支出为主要支柱。个人消费中以物品消费为主,服务消费次之。消费财政体系对活动指导体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路径系数显示消费指向活动的系数高达0.87,意味着消费每提高1%,活动将得到0.87%的提高。这说明消费财政体系对活动体系的支持。信息体系对消费财政体系的路径系数为0.62,表示信息提高1%,消费财政体系将得到0.62%的改善。以此可以得出,缴费财政体系成为服务体系最为关键的支柱体系,对其他体系形成制约。

结论

西部地区全民体育场地设施系统中政府投资修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居于主导性地位;全民健身文化与活动的宣传报道在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中居于首位,全民健身的信息宣传是全民健身信息供给系统中最常使用的手段;全民健身活动的指导体系是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体途径和有效手段,全民健身组织建立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中是最重要的,其次是成立各级政府全民健身领导机构,信息体系通过组织体系对活动体系的影响力度为最大,从客观角度分析,组织建立的多与寡、成功与否对全民健身活动指导体系的影响是非常有效的;政府财政支持在消费财政体系中居于首位,其次是全民健身物品消费。

参考文献:

[1]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8).

[2]陈秋斌.构建小康社会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12-14.

[3]芦平生,朱忠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41-44.

[4]李相如.我国城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1(2).

[5]董新光.对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含义、特征和架构的讨论[N].中国体育报,2003,5,29.

[6]肖林鹏,李宗浩,杨晓晨.公共体育服务概念及其理论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2):97-101.

[7]裴立新.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6):7-10.

[8]董新光.全民健身大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8.

[9]吴明隆.SPSS统计应用实务:问卷分析与应用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篇5

关键词:全民健身;问题;建议

一、体育健身的研究意义

为了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促进商丘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我对商丘市睢阳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做了调查,并分析了在睢阳区开展全民健身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的意见。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网上查阅这几年国内与该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为对商丘市睢阳区居民参与全民健身的研究提供更全面、更系统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2)问卷调查法。确定研究主题之后,编辑出问卷的各个题目。对商丘市睢阳区三个社区进行了随机调查,亲自发放500张问卷。①问卷的发放和回收(见表1)。②访问法。到选定的三个睢阳区社区里随机选择调查对象,并进行相关问题的访问,将答案如实地记录下来以便于统计分析。③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然后再对访问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和分析

1.商丘市睢阳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

(1)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人数的调查。从表2中看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38%,而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62%。可以看出睢阳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并不积极,全民健身的普及程度有待提高。

(2)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场所和体育项目的调查。在对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场所满意度的调查中(见表3),33.1%的人认为有场所进行锻炼,能满足锻炼需求。有66.9%的人觉得锻炼场所不能满足其要求,认为锻炼场所过少。表4中参与锻炼的188人参与的体育项目主要有散步、跑步、广场舞、羽毛球、篮球这四个项目,因为这几个项目参与门槛较低,对场地的要求不高。选择篮球项目,主要因为篮球场地较多。而游泳、网球这些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无人选择,因为场地设施匮乏,居民放弃了这些项目。

(3)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中指导状况的调查。在表5中可以看出35.6%的人有专业指导员,他们大多是学生,在学校有体育老师教课指导,部分是在健身房有专业教练作指导。其他居民在锻炼时几乎没有专业指导员作指导。

四、结论与建议

针对以上现象,我认为相关政府要尽可能地加强体育健身场所设施建设,为全民健身的实施提供物质上的保障,同时也要配专人经常检查、保养、维修,从而确保体育器材使用的安全性,降低锻炼受伤几率。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使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每个社区,充分起到组织、发动、引导、帮助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瑞年.试论全民健身[J].体育科学,1998(5).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篇6

【关键词】绵阳市社区篮球现状调查

前言

现代篮球运动即在19世纪随着世界产业革命的发展,社会劳动生产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今年正是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十周年,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老百姓身体健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们应紧紧把握好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快社区体育的发展。社区体育为社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所需要的空间条件与人际关系,它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社区体育是社区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附于社区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不仅能不断地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娱乐、健身、交往、集会的需求,也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同时又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8北京奥运会所提出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提升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质量。全民健身运动迅速在民众中兴起热潮,作为群众体育的根据地,社区将担起这一重担,多途径、多渠道拓展项目,而作为篮球运动时最具群众基础的项目之一,社区中开展篮球运动不仅仅能达到锻炼健身的目的,它还是一种篮球文化在社区中的升华与推广,这将会大大提高社区体育的影响力。社区蓝旗的推广,帮助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提高居民素质和健康体育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篮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可以锻炼人们的身体,提高身体的机能,也可以让人们发泄情感,释放平时工作的压抑,而且还能让人们在篮球活动中追寻心灵的共鸣,享受生活的趣味。由于篮球活动的这些好处,篮球活动越来越受到社区人们的喜爱,并逐渐成为社区人群生活的一部分。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了篮球活动发展在绵阳市社区体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绵阳市社区篮球活动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剖析绵阳市社区篮球活动发展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绵阳市社区篮球活动发展的对策。

通过对绵阳市社区体育现状的充分调研,结合城市化进程实际分析导致现状的成因,能构建出适合绵阳市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在对绵阳市研究的基础上,期望能以点带面,为绵阳社区体育建设提供现实指导依据.

1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绵阳市凤凰小区、炳三区、花溪谷等小区中篮球活动开展的管理、参加人员的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等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查阅各种文献资料,从中了解社区篮球的相关资料,并整理分析。

观察法:通过对社区篮球运动的开展,社区群众体育锻炼时间及社区体育运动的参与者的观察来研究篮球运动在社区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问卷调查调查法:对绵阳市社区100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40份,回收率40%。

逻辑分析法:通过对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得到绵阳市社区篮球发展状况,再从中分析,制定一项全面的发展计划。

2.结果与分析

2.1在绵阳市社区体育中开展篮球活动的重要意义

S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社区”这个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社区可以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一般是做了调整的居民委员会,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的一种社区类型。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这次奥运会对提高绵阳市社区体育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奥运会中随着中国男篮队打进8强,人们对奥运会的热情更加高涨。奥运会为篮球运动在社区义。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当机遇出现的时候,就需要绵阳市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做好具体的管理工作,满足人们对篮球活动的日益需要,推动篮球活动的发展。

2.2绵阳市社区体育篮球活动发展现状

绵阳市社区体育篮球活动开展的场所状况

从当前形势来看,限制绵阳市社区篮球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仍是活动场地的问题。调查得知,由于房价的不断提高,开发商一度的压制空地面积,很多原来打算修建篮球的空地被压榨得所剩无几。居民办事处拥有自己篮球场地的很少,居民小区内拥有篮球场地的更少,而大部分场地都集中在辖区的学校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身体状况考虑得比以往更多,越来越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上了这项运动,足够的篮球场地设施是推动社区篮球活动开展的保证。

绵阳市社区体育篮球活动的管理状况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6篇) 】相关文章: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行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08

司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3-31

护士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1篇) 2024-03-30

《风筝》教学设计(整理10篇) 2024-05-15

全民健身现状分析(6篇) 2024-05-15

交通发展带来的好处(6篇) 202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