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压疮护理(6篇)

时间:2024-05-19 来源:

老年人的压疮护理篇1

[论文摘要]老年人由于机体生理功能衰退及所患疾病的影响,易发生压疮。通过对压疮危险因素的评估,对老年患者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并通过心理护理等措施以预防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近年来,压力性溃疡(压疮)已经取代了“褥疮”一词,压疮是指由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和浸渍所引起的缺血坏死性皮肤损害,其临床特征为:无痛;边缘硬而干燥,轮廓常呈圆形或火山口状;从表皮扩延到皮下及深部组织,有裂隙将其分隔成数个部分,不易充分引流;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呈灰白色,伴继发感染时有恶臭分泌物或脓性分泌物流出,穿入深部组织,使肌腱、骨膜发炎、变厚、硬化,并破坏其骨质及关节。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遇到轻微外力,即可引起股骨颈骨折。骨折后由于固定、牵引等特殊治疗,极易并发压疮。一方面:由于长期卧床,局部组织受压过久,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组织营养不良;另一方面:由于运动及感觉功能衰退,机体保护性反应迟钝,老化的皮肤组织代谢低下,也容易导致压疮。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医疗费和护理难度,严重者可因继发感染而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护理、降低压疮发生率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42例,其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最小59岁,最大90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骨牵引21例,内固定10例,住院时间12~58d,平均31d。42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压疮。

2导致压疮的危险因素

2.1局限性因素

2.1.1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其为造成压疮的重要因素,其中垂直压力作用于皮肤是导致压疮发生首要因素。正常毛细血管压是2~4kPa,外部施加的压强超过4kPa就会影响局部微循环[1]。剪切力是引起压疮的第二位因素,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就会产生剪切力。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角化皮肤,增加压疮的易感性。临床上,床面皱褶、存有渣屑或搬运时拖拉扯拽患者,均产生摩擦力。

2.1.2局部潮湿受压部位的皮肤如因出汗、分泌物、引流液,尤其是大小便污染而潮湿,这些因素多易降低皮肤的抵抗力,易引起皮肤浸润和感染。

2.1.3使用石膏绷带、夹板不当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宜,致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也易导致压疮的发生。

2.2全身性因素

2.2.1感觉丧失感觉丧失的患者感受不到过度压迫的疼痛刺激,从而不会自动变换体位,容易引起某些局部皮肤过度、长期受压[2]。

2.22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时机体皮下脂肪减少,蛋白分解代谢加强,免疫功能降低,致使皮肤抵抗力及抗压能力降低,易导致压疮发生。

2.2.3心理因素长期卧床及长期经受疾病折磨,老年患者常有悲观情绪,表现为精神萎靡,不配合治疗和护理,这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3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3.1正确评估患者是预防压疮的关键

随着护理的发展,把积极评估患者情况作为预防压疮的关键步骤[3],对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的分析后,对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临床上获得认可及使用的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有Anderson评分量表、Norton’s评分量表、Braden评分量表等。

3.2健全压疮患者的管理制度

经评估对高危患者实行重点预防,建立预防压疮翻身卡,每次翻身后及时在相应的表格里作上标记,并详细记录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做到天天查,班班交,定时记录,这样不仅能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同时为制订不同患者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3间歇性解除局部受压是预防压疮发生的首要措施

长期卧床患者应每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皮肤有红斑时应明显缩短时间。在骨隆突处放置支撑物,以减少局部受压,有条件时可使用气垫床等器具,通过气垫床的充分放气,利用压点移动的原理使患者身体各处受压均匀。

3.4减少摩擦力和剪力

协助患者翻身时,不要拖动而是要把他们抬起来再移动,建议采取仰卧位翻身左或右斜30°[4],要保持床面的平整,没有硬物和多余的东西。应避免卧床患者头部长时间抬起超过30°,以免骶尾部、足根部承受过大的压力和剪力。

3.5保护患者皮肤干燥和完整性

应尽可能保持皮肤的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2次,不可用力擦拭,同时有效大小便管理是保持皮肤干燥的重要环节,使用便盆时,协助患者抬高臀部,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以防擦破皮肤。必要时在便盆边缘垫一软纸、布垫或撒滑石粉。床单要及时更换,及时整理,保持干燥。

3.6加强营养

国内外学者[5]均认同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的内因之一,也是直接影响愈合的因素,因此老年患者改善营养至关重要。良好的膳食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因此,对易出现压疮的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负氮平衡,促进创面愈合。

3.7心理护理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多是在正常生活情况下突然受到外来伤害,思想上以及各方面都没有任何准备。精神上极为痛苦,往往背上终身不愈的沉重包袱,以至丧失治疗信心,因此做好情志调护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针对各自的情况对患者进行主动、周到的护理,与患者及家属交谈,关心、体贴、同情患者,解除其悲、哀、思,调动积极因素,提高机体内在自身康复能力,使患者有身残心不残的乐观主义思想,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对其在配合治疗与护理中取得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强老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要让其充分理解一系列预防性护理措施的必要性,使之能以轻松、愉快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以达到预防压疮发生的目的。

护理人员对压疮问题的重视和预防意识的提高是防治压疮的基础[6]。实践证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有无压疮的发生,全体护理人员重视是基础,掌握老年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能保证护理措施的落实是关键,患者配合是手段,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各个环节,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压疮的发生,从而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申罗英,叶芳.褥疮的防治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1782-1783.

[2]苏春燕.ICU患者压疮危险因素及其评估工具[J].护理研究,2005,19(9):1695-1697.

[3]刘秀莹,刘秀荣,张秀英,等.神经科病房消灭压疮的几点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1996,31(3):180.

[4]陈茜,成翼娟,王晋,等.循环护理在压疮护理中的临床实践[J].护士进修,2002,17(11):846-847.

老年人的压疮护理篇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股骨骨折的发生比例逐年提高,随之而来的并发症压疮也越来越引起医护界的重视[1]。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因局部受压、缺血缺氧引起组织坏死、破溃且长时间愈合不良,严重者会引起全身感染等不良后果[2]。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往往效果欠佳,压疮发生率较高,我院利用压疮危险评价表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后,分级、综合护理,效果切实可靠,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4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124例,其中男67例,女57例,年龄53―76岁(平均61.3±10.43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9例,股骨粗隆骨折35例,股骨上端骨折23例,股骨下端骨折17例;车祸伤87例,高空摔落35例,病理性骨折2例。所有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占70%。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分别给予压疮危险评价表评估后的分级护理和一般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压疮危险评价表评估

观察组患者根据压疮危险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以确定所需要的护理等级和措施。具体评价方法见表1。

根据压疮患者危险因素制定上述评价表,从患者年龄、BMI指数、活动能力、两便控制力,心脑血管疾病、皮肤血供状况、空腹血糖水平、全身营养以及类固醇药物使用情况等9个方面进行评估[3]。各项危险因素中,正常为1分,不佳为2分,严重不良为3分,九项评分之和即为总分。总分

1.3护理路径

观察组患者根据压疮危险评价表的分级进行不同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1.4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运用SPSS18.0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0.05,当P

2结果

两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比较:对照组62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压疮,观察组62例患者中有1例发生压疮。对照组压疮发生率为9.68%,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为1.61%,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发生股骨骨折的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治疗后病人由于需要长期卧床,长时间制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极易引起压疮的发生[4]。

老年人的压疮护理篇3

【关键词】美宝湿润烧伤膏压疮老年护理预防

压疮多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实质就是压迫性溃疡。压疮的发生常见于慢性疾病长期卧床及危重患者。一旦发生,较难治愈,如继发感染可使病情加重,影响康复,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对老年患者,特别是皮肤弹性降低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压疮发生率高,处理困难,虽然目前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压疮会迅速加深,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将大大增加,使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效果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2011年1月~2011年5月,对29例Ⅱ期、Ⅲ期压疮患者采用了湿润烧伤膏外敷治疗,本组压疮患者1-5月压疮29人次,院外带人18人次,院内发生11人次,其中骶尾部24人,肛周皮肤3人,其他部位13人次并与骶尾部共同存在,压疮最小面积为1cm×2cm,最大面积为7cm×9cm。男15例,女14例;年龄39~94岁;所有患者均以老年患者为主,皮肤弹性差,长期卧床,昏迷2例,浅昏迷2例,意识模糊3例,意识清醒22例。消瘦营养不良15人,全身水肿14人。

1.2治疗方法伤口先用0.9%氯化钠注射液清洗,清除坏死组织,如皮肤已成紫色或成水泡,应将表皮修剪干净,必要时用5%PVP碘(聚维酮碘)消毒,然后用无菌纱布惉干,将湿润烧伤膏填于压疮空腔内,再将浸满湿润烧伤膏的纱布均匀的填满整个空腔,创口外用专用湿润烧伤膏贴,再用敷贴贴住个,外面再用减压棉垫覆盖,避免伤口受压。

1.3疗效评定治愈:创面渗出消失,结痂脱落,创口愈合;有效:渗出减少,有肉芽组织新生,创面缩小变浅;未愈:用药后创面无变化或加重。

2结果

所有患者在48h内起效,最快的3例Ⅱ期压疮患者24h内创面结痂;8例在3~9d内愈合。

3讨论

3.1压疮护理结合个体,尤其老年患者应加强护理老年患者皮下脂肪减少、萎缩,降低了皮肤的排泄功能和调节体温的功能。表皮细胞减少和再生缓慢使皮肤变薄,对外部环境的感受器减少,对冷、热、痛等感觉反应迟钝。有意识障碍的老年患者皮肤经常受尿液、汗液等物理刺激,更易发生压疮,因而应做到勤翻身、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皮肤状况班班交接,指导并增进营养的摄入,特别是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如牛奶、鸡蛋、瘦肉等。按时给老年人翻身,经常改变卧位姿势,使骨骼突出部位轮流承受身体重量;鼓励和帮助老年人经常翻身,至少每2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应将老年人的身体抬起再挪动位置,避免在床面上拖、拉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翻身后用枕垫稳定位置,维持老年人舒适卧床,骨骼突出部位处可垫海绵垫、软枕。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老年及老年意识障碍患者皮肤护理,有效预防压疮。

3.2压疮的早期有效控制是治疗的关键Ⅰ期压疮可用物理的方法来解决,而Ⅱ期以上压疮常需配合药物治疗,尤其是Ⅱ期压疮若不及时处理,很快加深。而老年昏迷患者及伴有神经营养功能障碍者,压疮特别容易发生,且发生后由于老年人皮肤弹性差,意识障碍,长期卧床,极易感染,迅速恶化。多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此菌繁殖力强,易产生耐药性,不利于肉芽及上皮生长,给治疗带来困难。美宝湿润烧伤膏的主要成分为黄芩、黄柏、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生肌之功效。美宝湿润烧伤膏能使疮面持续处于湿润状态,给创面创造良好生理湿润环境,换药时创面不易与敷料粘连而致出血,加速创面修复,缩短愈合时间,还有良好的镇痛作用,美宝湿润烧伤膏还可增加创面局部营养,加强皮肤毛细血管血液循环,改善细胞的血氧供应,改善局部微循环,保持湿润创面的肉芽颗粒,促进上皮细胞的增生,具有抑制细菌生长,液化排除坏死组织的作用。

3.3伤口敷药后,护理措施要到位局部应尽量避免持续受压,尾骶部应悬空,否则会降低外敷药物的疗效。对压疮发生在尾骶部者,可用敷贴贴住创面,外面再用减压棉垫覆盖,避免伤口受压及填充内容物漏出。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美宝湿润烧伤膏外涂,取得较好的疗效。总之,在对老年压疮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不仅要考虑患者局部状况,还应结合整体,改善患者全身营养状况,积极治疗原发病。综上所述,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压疮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而且方便、简单、价廉实用,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因此在老年患者的压疮护理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查云飞.老年患者的褥疮护理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7(1):131-132.

[2]赵惠英,王飞霞,徐加鹤.使用碘酒与碘伏消毒皮肤对粘胶薄膜粘合力影响的研究.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2l5.

[3]胡春华,刘建芳.龙血竭外敷治疗褥疮30例.浙江中医杂志,2006,41(6):6.

老年人的压疮护理篇4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压疮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其护理活动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使之与专门知识和临床经验相结合,参照患者的愿望,以在某一特定领域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护理决策过程[1]。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术前多需要采用骨牵引维持复位并需要长期卧床,加之老年人全身血液循环差、营养差、心理压力大,在治疗期间极易发生压疮,为了提高此病的护理质量,对我科有压疮发生的高风险老年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4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收纳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5岁,发生压疮4例。对我科2015年3月~10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收纳为实验组,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0~103岁,平均年龄81.5岁,发生压疮1例。

1.2方法

1.2.1提出循证护理问题根据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性质,结合临床进行分析,提出5个与压疮预防有关的问题:①评估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②如何防止局部皮肤受压?③皮肤发红是否按摩?④各种翻身的角度?⑤如何取得患者与家属的配合?

1.2.2循证护理支持根据提出的相关护理问题,查阅相关资料,查询发现以下几点。

1.2.2.1评估压疮发生的高危因素:根据刘海萍和张敏[2]的研究显示,压疮发生的首要因素为感觉、绝对卧床、肢体活动受限、截瘫偏瘫患者;次要因素为年龄;位于第3的是因素,制动,大型手术或是长时间局部受压。这三种如果占50%以上,护理人员对这些因素的患者就要高度重视;同时加强《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学习,而我科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则是属于其高发人群之一,①年龄大;②全身营养不良;③长期卧床与制动;④肢体活动受限;⑤患者因怕疼,不配合;所以做好评估,做好预防措施。

1.2.2.2要防止皮肤受压,可给予睡气垫床减压,并给患者建立翻身卡,每1~2h翻身是减压的最简便最能效的方法;并可通过的海绵垫来减压,骨牵引的患者,足跟可采用U形垫来减压或是垫软毛巾;对于一些能翻身的患者,可改变身体着力点,如健侧下肢膝关节弯曲,足底与双肘部三点支撑抬臀部。禁臀部垫海绵垫和气垫圈,髋部骨折后,由于局部制动,使活动受限,致局部循环障碍,如再在臀部垫海绵垫,使床内温度和湿度升高,导致皮肤的温度升高而加快组织代谢,并对氧的需氧量增加10%[3],加大了臀部压疮的易患性。

1.2.2.3正确的按摩。对于一些不能翻身或是不愿意翻身的患者,在骨突处或是受压部位采用无损伤的轻按摩为好,避免拿捏按摩[4],如皮肤持续压红,则表明软组织受损,按摩必将加重损伤,则压红处禁止按摩,可在压红处涂抹麻油,形成封闭性油膜,以保护皮肤。

1.2.2.4翻身的角度:避免90°角翻身,以仰卧位翻身为主,最好与床铺呈30°或是45°角,避免压迫股骨粗隆部的骨突和踝部;对于半坐卧位患者,床铺应倾斜的角度为45°为宜,以免在床铺之间产生过大剪切力和摩擦力,造成组织内白毛细血管中断,使皮肤完整性受损[5]。

1.2.2.5循证医学习教育不局限于医护人员,还包括患者、患者家属与健康人群,向患者与家属解释皮肤护理的目的,方法,重要性,多与患者沟通,多鼓励患者,取得配合,共同做好皮肤护理。

2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压疮发生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压疮也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组织持续受到外力压迫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和神经营养紊乱,造成皮肤或皮下组织坏死。如果患者发生压疮会延缓患者康复的进度,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会降低护理质量。因此,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要必要进行压疮护理。

根据循证支持,其相关护理措施:①严格交接班;正确评估患者皮肤情况,每班认真观察皮肤情况,对压疮评分表实施动态评分,正确评估压疮发生的因素;②给予正确的减压;对于骨牵引患者,可在足部给U形垫减压,患者在手术前可采用气垫床,R形垫等减压,对于手术后的老年患者,可在手术后6h内抬臀,1~2h1次,6h后查每2h翻身1次;③避免压红处按摩;可在压红处采用红花、细辛、当归、乳香、没药、干姜、赤芍、白芷等中药进行涂擦[6],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缩短翻身的时间;④加强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饮食调护工作,手术后6h可指导患者以血肉有情之品为主,以滋养筋脉,补益肝肾,以加强患者的营养;⑤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汗湿衣物;⑥加强与患者与家属的沟通;向患者与家属讲解压疮的相关知识,如局部的减压方法,翻身的必要性和翻身的技巧;并利用同室病友进行现身说话,以提高其信心;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变化,关心鼓励患者,做好情志护理,并与家属做好沟通,指导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所以,运用循证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防止压疮的发生。循证护理的实施可促进护士的业务素质的提高,使护士善于观察和思考问题,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同时也改变了临床护理凭经验和直觉的习惯及行为,能有效提高护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来适应现代护理的更高需求。

参考文献:

[1]薛利红.个性化早期护理干预对卧床老年患者压疮发生风险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7):1737-1738.

[2]刘海萍,张敏.量化评价高危因素降低压疮的院内发生率[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2):129.

[3]范柳宾.循证护理在骨科的应用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2):150.

[4]曹顺华,余小萍.老年人压疮的形成因素与防治措施的进展[J].上海护理,2005,5(4):52.

老年人的压疮护理篇5

[关键词]老年病人;压疮;处理方法;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9(c)-066-03

Analysistothedangerousfactorstotheolderpatientswithbedsoreandrelativenursingcountermeasurestothem

HANWei-li,WULan-di,QIUDa-mei

(GuangzhouNo.12Hospital,Guangzhou5106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quirethedangerousfactorstobedsoreforoldpatients,andputforwardtonursingcountermeasurestooldpatients.Methods:Therewere30oldpatientswithbedsoreandtheirrelativemedicalmaterials.TheauthorsevaluatedthedangerousfactorsresultinginbedsorewithNortonGrade,andevaluated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factorsandtheincidencerateofbedsore.Results:These30oldpatientswithbedsoregot(16.97±3.24)gradeaveraged.Therewere3patients(10%)got13grade,14(46.7%)got14~18grade,5(16.7%)got19~23grade.Mostofthemhadtheinnutrition,hypoproteinemia,decreaseofserumcalcium,changeofmusculartensionandgatismindifferentdegree.Allofthemhadnoself-careabilityandhadtoliedownandtaketransfusion,10ofthemhadtobeboundtheirextremity.Therewasclosecorrelationbetweenthefactorshappenedtothepatientsandtheincidenceofbedsore.Conclusion:Thenursesshouldtakeeffectivemeasureswhichpreventtheoldpatientsfromthefactorsresultinginthebedsoretoimprovethequalityoftheirlife.

[Keywords]Olderpatient;Bedsore;Disposalmethods;Nursingmeasure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及医疗手段的进步,社会老龄化人口比例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老人带病生存期延长。但是因老人机体生理功能退化,反应迟缓,自主生活能力减弱,长期卧床或乘坐轮椅,不能自主变换、站立和行走,导致局部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营养供应减少和免疫功能降低等造成皮肤压疮成为老年人反复住院的常见原因;一旦发生压疮很难愈合,是临床长期面临的护理难点。为此,我们对30例老年压疮病人进行系统评估,分析发生压疮的高发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情况

回顾性评估2005~2006年住院的30例老年压疮病人,其中男14例(47%),女16例(53%),年龄51~94岁,平均年龄(74.4±10.4)岁;全部患有一种以上疾病(2~5种),其中糖尿病11例(36.7%),心脑血管疾病26例(86.7%),肺部感染15例(50%),晚期癌症3例(10%),外伤3例(10%)等;30例病例均有家庭长期卧床,皮肤压疮病史,其中12例(40%)直接以压疮收住院。

1.2压疮情况

30例病人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压疮;其中1处创面10例,2处6例,3处5例,4处2例,5处2例,6处3例,10处以上2例,共计93处;压疮面积大小不等,(0.5cm×0.5cm~22cm×14cm);16例(53%)发生在常见的骶尾部、髋部,14例(46.7%)发生在耳部、肩胛、外踝、足跟,甚至指间等少见部位;14例(46.7%)合并感染;Ⅰ、Ⅱ度创面各7例(46.7%),Ⅲ、Ⅳ度共16例(53.3%)。

1.3创面处理

93个创面中有15处(16.13%)采用局部换药、红外线照射等综合治疗,10处(10.75%)创面吹氧,25处(26.88%)药物湿敷包扎,深度达Ⅲ、Ⅳ度的3处(3.23%)大压疮进行手术治疗;其余43处(46.24%)采用局部垫软枕、气圈,保持清洁干燥等方法,防止继续受压,自然愈合。

1.4评估指标

根据诺顿评分(NORTON)对30例老年病人压疮高发原因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相关性检验。

2结果

2.1按诺顿评分(NORTON)标准

本组老年病人诺顿评分10~23分,平均得分(16.97±3.24)分,其中,3人(10%)≤13分有很高风险,14人(46.7%)14~18分有较高风险,5人(16.7%)19~23分有中等风险。

2.2分类评价

30例老年病人均不同程度存在多种压疮高发的危险因素,如9例(30%)中度营养不良,6例(20%)重度营养不良;30例老年病人血红蛋白24~128g/L平均(101±27.3)g/L,其中18人(60%)低于正常范围(男120~170g/L,女110~150g/L);3例肌张力增强,5例减弱;测定血清钙1.52~2.08mmol/L,平均(1.87±0.14)mmol/L;其中25人(83.3%)低于正常范围(2.03~2.67mmol/L);30例老年病人均存在生活不能自理,有19例(63.33%)大小便失禁;30例老年病人住院后均接受输液治疗,有10例(33.33%)因躁动还必须约束四肢。

2.3影响老年病人压疮NORTON评分的因素(表1)

30例老年病人的NORTON评分与年龄、GCS评分、血红蛋白值、压疮存在天数、皮损程度、肌张力以及血钙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ORTON评分与GCS、血红蛋白值、皮损程度、肌张力和血钙呈正相关,与年龄、皮损存在天数和营养不良呈负相关,其中皮损天数、GCS计分和血红蛋白值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4压疮高发的危险因素

以NORTON评分为因变量,以病人年龄、血红蛋白值、GCS评分、血钙和营养不良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人的以上因素均与压疮高发有关(表2)。

2.5愈后情况

30例老年病人有9例死亡,2例治愈,其他18例好转;有3例创面愈合时间超过100d外,其余17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3~100d,平均(32.88±27.02)d,明显高于同期住院的2663例老年病人的平均住院天数(21.3d)。

3讨论

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虽然生存期延长,但自主生活能力却明显减弱,无论在医院、社区还是家庭,除外神经系统创伤病人,老人已经成为典型的压疮高发人群[1]。同时压疮还是一个长期慢性的发病过程,成为老年病人反复住院的常见原因,即使解除受压原因,创面也难以愈合,深度创面治疗难度更大,甚至危及生命。尽管压疮的防治及护理技术专业化程度较高,比较复杂[2],处理难度因人而异,根据发病的相关因素作好预防仍然是主要手段。有多种因素与老年病人压疮有关,外在因素包括皮肤潮湿、摩擦,切应力[3];内在因素包括蛋白缺乏、营养不良、贫血、丧失知觉、制动、年迈、精神状况欠佳、大小便失禁以及感染等[4],分析压疮高发的主要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有助于预防老年病人压疮的发病率和缩短愈合时间。

3.1营养与压疮

老年人胃肠消化功能下降,营养吸收减少,抵抗力不足,容易发生损伤或感染,且发生压疮不易愈合。本组病例60%存在低蛋白血症,50%为中重度营养不良,且病人的血红蛋白值与NORTON评分呈正相关,与压疮创面持续时间呈负相关(P

3.2肌张力与压疮

人体骨骼肌的肌细胞水分随年龄增加而减少,肌细胞间水分增加,使肌细胞萎缩及肌肉弹性降低,加之肌组织间纤维组织增生,肌腱韧带萎缩,致肌肉功能减弱[5]。直接影响皮肤组织的血液供应,老人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女性发病的第二个高峰为60~80岁,男性唯一的发病高峰为60~80岁。大量研究报道表明卒中或脑梗塞后基底节外的损害,包括丘脑、皮层、小脑、脑干和脊髓的损害可引起继发性肌张力障碍[6],近乎20种不同类型的肌肉营养不良性疾病都涉及到钙失衡[7],骨的生成和吸收呈负平衡,导致骨质疏松,致关节周围肌腱韧带萎缩,使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灵活性差[8]。本组25例(83.3%)病人血清钙低于正常(2.03~2.67mmol/L),8例(26.7%)有肌张力改变,导致老年人活动受限也是发生压疮的原因之一。

3.3自主活动能力受限与压疮

70岁左右的老年人脊髓神经细胞大都出现退行性变化,尤以后索及后根退行性变明显,致感觉功能出现不同程度传导速度降低,腱反射特别是深部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自主活动能力越来越降低,特别是本组病例中,昏迷或极度消瘦的病人不能主动变换,19例(63.33%)大小便失禁;全部病例均接受输液治疗需要肢体制动,33.33%的病例因为躁动被约束四肢,自主活动能力严重受限,导致局部长时间受压,发生压疮。

预防压疮最简单而有效的解除压力方法是翻身。护士应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和心、肺、脑等脏器功能情况,确定协助病人变换的适当时间:当病人脏器功能尚好采取多频率、短间歇的大动作翻身;对营养状况较好、神志清醒并有一定活动能力的病人采取少频率、长间歇、大动作翻身;但对那些脏器功能不稳定的病人只能采取多频率、适当间歇的小动作翻身;或采取按摩受压肢体被动活动的方法,间歇性地解除局部压力;对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的早期情况应避免揉搓、拍打和涂抹刺激性强的药物,垫放便器、更换床单、安置监护导线等均注意平整妥当,避免强行抽拉,损伤皮肤。用柔软棉垫架空已发生压疮的创面,解除持续性受压;有大小便失禁者随时更换衣裤和被褥,防止潮湿、酸碱等化学性刺激。

总之,防治老年病人压疮是一项长期的护理任务,需要医院和家庭的密切配合,护理人员应帮助家属了解压疮高发因素,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共同做好压疮防治,提高老年病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淑英.新编护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15.

[2]周英.压疮病人的评估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1):698.

[3]慕江兵.实用护理与新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222.

[4]赵红文.水胶体敷料预防治疗脑血管病病人压疮的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杂志,2003,9(10):103.

[5]李树贞,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04-507.

[6]LehricyS,VidailhetM,DormontD,etal.Striatopallidalandthalamicdystonia:amagneticresonanceimaginganatomoclinicalstudy[J].ArchN-eurol,1998,53:241-250.

[7]南庆贤,常泓,贾秀丽,等.钙蛋白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J].生命的化学,2006,26(2):144-146.

[8]李保华,姜海平,唐冰杉,等.我国老年期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附80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0(4):222-224.

老年人的压疮护理篇6

关键词:半导体激光老年性压疮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97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99-0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的社会,在居家养老中的压疮患病率有升高的发展趋势。压疮是由于身体自身组织持续受压,血液动力学改变或自身摩擦,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营养代谢障碍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1]。压疮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消耗大量医药护理费用[2]。

压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激光具有消炎镇痛及促进组织再生伤口愈合等生物学效应,目前我院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47例老年压疮,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压疮患者47例均系外院带入,原发病为脑卒中,糖尿病骨折等。男25例女22例年龄75-92岁,平均82岁,压疮1处14例,2处23例,3处10例。Ⅰ期压疮33处,Ⅱ期压疮36处,Ⅲ期压疮27处、分期方法参照殷磊主编的护理学基础第3版,压疮的疮面压疮的疮面2cm×3cm~7cm×8cm,平均为3cm×4cm。治疗方案:在常规压疮护理的基础上,用不同程度的半导体激光治疗,Ⅰ期和Ⅱ期的患者采用接触性照射,功率为300~320mW。Ⅲ期患者采用非接触性照射功率为360mW损伤面积大的患者可分多点照射。

2护理

2.1建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使用登记本。科室建立了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使用时间登记本,责任护士每例患者开始使用的日期及时间填入登记表。每日早晨进行治疗时,同时查看登记表,根据病人压疮恢复情况做好交接班,保证治疗效果。

2.2治疗前指导。责任护士告知患者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优点及必要性,发护理指导卡。首次治疗时有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并示范使用。治疗期间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患者翻身时治疗仪未照射到创面,应告知责任护士及时调整光源,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3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方法。压疮者2小时翻身1次,卧气垫。用生理盐水和双氧水清洗压疮疮面及周围皮肤去除坏死组织有水泡的患者用针头在水泡下方轻轻刺一个小口用棉签从上到下轻压水泡将液体慢慢压出。加强患者全身营养状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上述常规治疗后,用有孔方巾覆盖压疮周围正常皮肤,Ⅰ期和Ⅱ期的患者采用接触性照射,治疗仪灯头表面距离皮肤1-2cm,功率为300~320mW。照射时间为10分钟,每天2次。Ⅲ期患者采用非接触性照射功率为360mW,治疗仪灯头表面距离皮肤10-15cm照射时间为10分钟,每天2次。

3评价标准及效果

评价标准:[3]治愈:创面愈合结痂并脱落,皮肤颜色正常。显效:创面缩小,无分泌物,有肉芽组织生长。好转:渗出物减少,创面无扩大;无效:治疗后创面无明显变化。

治疗前,Ⅰ期压疮33处。Ⅱ期压疮36处,Ⅲ期压疮27处。治疗后,Ⅰ期压疮全部治愈,Ⅱ期压疮28处治愈,8处显效。Ⅲ期压疮19处治愈,6处显效,1处好转,1处无效。

4讨论

目前,压疮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发生压疮的老年患者较无压疮的老年患者死率增加4倍,如压疮不愈合,其病死率增加6倍[4]。所以临床上治疗压疮是个棘手的问题,虽须综合治疗,局部治疗也是极为重要的。

激光具有活血和净血的作用[5]。通过局部的照射对机体产生刺激调节作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消散,减轻疼痛[6]。同时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及代谢水平,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轻压疮局部神经末梢的化学及机械刺激起到消炎消肿和镇痛作用从而加速了压疮的愈合。

目前我院临床上根据压疮的发展过程轻重程度不同也将压疮分为3期即淤血红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我们根据临床分期采用不同功率和不同照射方式治疗压疮。Ⅰ期和Ⅱ期的患者采用接触性照射,功率为300~320mW。照射时间为10分钟每天2次,7天为1个疗程;Ⅲ期患者采用非接触性照射功率为360mW,照射时间为10分钟每天2次,8-10天为1个疗程;损伤面积大的患者可分多点照射。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Ⅰ期100%,Ⅱ期77.3%,Ⅲ期69.8%。使用半导体激光对老年性压疮进行护理干预,是最为有效的办法。

参考文献

[1]曾丽姣.压疮防治方法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66-67

[2]张志华.压疮分期护理的方法及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83

[3]刘大为.危重病医学主治医生6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531

[4]张士民.压疮研究新进展国外医学[J].护理学分册:1995,14(3):193

【老年人的压疮护理(6篇) 】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行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08

司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3-31

绿色建筑研究(6篇) 2024-05-19

老年人的压疮护理(6篇) 2024-05-19

关于阅读的教学案例(6篇)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