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建设步骤篇1
关键词:Linux环境;Socket;网络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6-6347-02
LinuxEnvironmentBasedonSocketCommunicationsResearchNetwork
HAOBao-fang,YUANHe-gang
(ZhongweiCityPowerSupplyBureau,NingxiaPowerCompany,Zhongwei755000,China)
Abstract:Linuxasamorefreeandopensourceoperatingsystem,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informationtechnology,hasalsobeenthepromotionprocessintheLinuxenvironmentbasedonSocketnetworkcommunicationhasbecomeahotresearch,notonlybecauseSocketisusedforcommunicationbetweensingleprocesses,butalsocanbeappliedtonetworktraffic,inaLinuxenvironmentwithstrongapplicability.ThispaperstudiestheSocketinterfaceintheLinuxenvironmentanditscommunicationsnetworkmodel.Hopethatthroughthisstudy,canSocketapplicationsinaLinuxenvironmenttoprovideareferenceandlearning.
Keywords:linuxenvironment;socket;networkcommunication
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因此,对于任何一个操作系统而言,对于网络的支持都是至关重要的。Linux操作系统也不例外,它能够兼容多种网络协议,而且本身的安全性更高,因此被广泛的用在多个领域,基于Linux环境开发更为高效的网络通信程序也成为了一个热点。Socket作为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编程接口,能够提供访问下层通信协议的数据结构,同时,在Linux系统环境之下,应用程序要访问下层协议,唯一的途径也是采用Socket接口。从这个角度来看,本文研究Linux环境下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SOCKET是美国加州Berkley大学提出的,是以传输层协议为基础的一种套接字规范,从网络整体来看,这是一个虚拟的不同主机应用程序之间的一个借口,具有跨平台的特征;从程序员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连接网络技术设备和应用程序的一个接口。SOCKET是专门为UNIX操作系统所开发的,对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规范做出定义,通俗点讲,如果说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途径是同一个通道,那么该通道的两个端口就是套接字。底层通信软件和具体的操作系统之间的差异在SOCKET中被屏蔽掉了,这样就保证了只要两台计算机安装了TCP协议软件并且实现了SOCKET规范,那么其相互之间进行通信的可能性。作为SOCKET接口的API,无论是在TCP或IP网络中,还是在互联网中都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1Socket接口概述
当前的网络应用中,Client或者Server这两种模式是进行通信的双方使用频率最高的交互模式,在通常情况下,监听或者连接分别是客户以及服务器模式所采用的实现方式。借助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在一个端口可以对发送至服务器的请求进行监听,换句话说,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的进程始终是出于休眠状态的,除非有客户向该服务器发送了一个连接的请求,在服务器一个端口接收到来自于客户的请求时,服务器线程就会从休眠状态转为工作状态,根据客户的具体请求做出相应的反应,提供客户所需要的服务。
Socket接口是使用标准系统文件描述符与其他程序进行通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它的工作方式是由一个套接字描述作为一个通信连接的端口,不同的端口之间可以通过套接字来完成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上文已经描述了Linux系统能够支持多种网络协议,而由于不同的协议其工作的方式和地址格式都不相同,而对于不同的网络协议而言,使用用一个网络地址的格式,就可以称之为一个协议地址族,表1是Linux支持的常见的网络协议地址族。
在Linux环境下,能够将套接字地址族抽象成一个统一的套接字Socket接口,在该接口的支持下能够完成应用程序的接口的开发。具体的,在Linux环境下的Socket接口主要有如下几种:1)SOCK_STREAM,数据流套接口;2)SOCK_DGRAM,数据报套接口;3)SOCK_RAW,原始套接口。
2Socket网络通信模型
2.1Linux环境下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模型
从目前来看,主流的网络通信模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C/S架构及,客户端/服务端架构;其二是B/S架构,及浏览器/服务端架构。本文研究的是客户端/服务端架构,在该架构下的Socket网络通信模型需要完成客户程序编写和服务程序编写。
客户端程序的编写步骤如下:创建Socket接口与远程服务程序连接读写数据终止连接。
服务程序的编写步骤如下:创建Socket接口绑定bind接口设置Socket接口为监听模式接受请求读写数据终止连接。
2.2Socket函数的调用
在创建Socket步骤,应用程序在使用Socket接口之前,首先需要调用一个套接字也就是Socket函数,系统在调用Socket函数的时候,应该向程序提供创建Socket的手段,如:
intsocket(intdomain,inttype,intprotocol);
在上述命令中,调用的三个参数分别是domain,type以及protocol。
在指定地址步骤,需要将Socket地址与所创建的Socket字号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如下命令实现:
intbind(intsockfd,structsockaddr*my_addr,intaddrlen);
在建立Socket连接步骤,可以通过intconnect(intsockfd,structsockaddr*serv_addr,intaddrlen)实现;在监听连接步骤,可以通过intlisten(intsockfd,intbacklog)实现,通过该命令,服务进程能够监听来自客户进程的所有的请求,如果请求的队列长度大于命令中的backlog,则服务不会予以相应;在数据传输步骤可以通过intsend以及intrecv两个命令分别调取sockfd,constvoid*msg,len以及flags函数实现,上述两个函数的主要作用在于完成流失Socket的通信;在关闭Socket步骤,可以通过intclose命令调取socket文件描述符sockfd,以完成整个客户进程以及服务进程的通信。
3结束语
在Linux系统环境之下,应用程序要与下层协议完成通信,需要借助Socket接口,本文研究了Socket接口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在Linux环境下的数据流套接口,数据报套接口以及原始套接口。在此基础上文章介绍了Linux环境下的Socket网络通信模型,以客户端/服务端架构模型为例研究了该模型实现过程中的Socket函数的调用。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Socket接口在Linux系统环境下的网络通信程序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孔明,艾树峰,杜辉.基于TCP/IP的嵌入式WebServer网络测控系统设计[J].电讯技术,2005(5).
[2]吴涛,黄心汉,黄振宇.基于Linux的多移动机器人通信的原理与实现方法[J].电工技术,2003(12).
[3]刘煜禹,姜国兴.基于Socket的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6).
网络工程建设步骤篇2
关键词:DHCP服务;中继;部署网络环境;测试
中图法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6-1258-04
一个较大的网络通常会被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子网,如果DHCP服务器和DHCP客户端在不同的子网内,因为DHCP信息是以广播包的方式传送的,而默认情况下IP路由器并不会转播广播信息,因此限制了DHCP服务器的使用范围。通常解决此问题的方案是:在每个子网中至少安装一台DHCP服务器。使DHCP客户端计算机从子网中的DHCP服务器中获取IP地址,如果有多个子网就需要设置多个子网的DHCP服务器,给管理会增加负担,有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符合RFC1542规范的IP路由器连接网络,以便将DHCP信息发到子网,实现DHCP客户端从DHCP服务器中获取IP地址信息。
1部署DHCP中继的网络环境
在DHCP中继实验中,如果用真实的网络环境进行搭建,比较复杂,此实验在虚拟网络平台中进行搭建时需要以下三台设备:
一台DHCP服务器(WindowsServer2008+DHCP服务)
一台DHCP中继(WindowsServer2008+路由与远程访问)
一台客户机(WindowsXP)
其网络环境如图1:
图1网络环境
其设备设置参数清单如表:
表1
这个网络拓扑图中包含两个网段,192.168.1.0子网和192.168.2.0子网,至少需要三台虚拟设备(图中的必选设备),在表1中列出了四台设备,其中DHCP客户端1是可选设备,在本实验中设置可选设备的原因是如果主机的性能不是很好的话,可以少运行一台可选设备,这样可以提高主机其他几个虚拟机的运行速度,在图1中,这台DHCP客户端设置在和DHCP服务器在同一个子网中,如果按照正常配置的话,此计算机可以正常获取192.168.1.0网段的IP地址。
而在本实验中,主要利用DHCP中继进行跨网段的IP地址的分配,即DHCP服务器在子网192.168.1.0网段,应能够分派192.168.2.0网段的IP地址,所以在图1中DHCP客户端2是作为测试结果的主要设备,应作为必选设备,以察看通过DHCP中继之后,DHCP服务器是否能够正常地分配IP地址。
2配置DHCP中继
配置中继服务器的时候需要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DHCP服务器(配置过程略)。在此服务器上必须配置网关,即DHCP服务器与中继服务器在一个子网内的网卡的IP地址,此案例设计中为192.168.1.6。只有通过网关的设计才能将DHCP数据包传递到另一个子网段,即:192.168.2.0网段。
步骤2:在DHCP服务器上添加另一个子网192.168.2.0子网的IP作用域。
步骤3:为DHCP中继添加一块网卡(共两块),并添加IP地址信息。将此虚拟机配置成中继服务器。配置过程如下:
步骤4:在WindowsServer2008平台中,安装“网络策略和访问服务”中的路由和远程访问服务,在安装成功的界面中选择启用“启用路由和远程访问”
步骤5:
1)选择“开始”“管理工具”“路由和远程访问”,在IPv4下的“常规”标签上单击右键,选择“新增路由协议”,如图2,在中继程序对话框,点击“确定”按钮。
图2新增路由协议
2)在图3中,在IPv4下的“DHCP中继程序”上单击右键,选择“属性”,在弹出图4中输入DHCP服务器的IP地址,后单击“确定”。此设置将会在DHCP数据包传送的过程中,由DHCP中继程序向DHCP服务器发送信息。
3)如图5所示在DHCP中继上右击,选择“新增接口”,弹出图6中继程序运行的接口,当中继程序接收到由“本地连接2”发送来的数据包DHCP,就会将此数据包转发给DHCP服务器。
4)在图7中选择“确定”,完成DHCP中继的设置。
3测试DHCP中继是否能正常分配IP地址
启动另一系统XP(DHCP客户端2),看是否获得IP地址,右键单击“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属性,在“本地连接”页面,切换到“支持”标签,如图8,并单击本地连接状态中的“详细信息”按钮,图9中可以看到获得的IP地址是192.168.2.10,而DHCP服务器的IP地址是:192.168.1.2,客户端成功获得IP地址。
网络工程建设步骤篇3
一目标和任务
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全县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乡镇有组织村屯有人管宣传经常化”的近期网络建设目标。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有效防止假币在城乡扩散,从根本上杜绝假币在城乡的流通使用,力争实现城乡金融市场规范有序,创建城乡货币流通安全区;城乡居民知假识假防假货币能力全面提高,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人民币信誉得以维护;最大限度地发挥组织监督功效,有效遏制城乡制贩假货币犯罪活动的滋生;反假货币宣传网络进一步丰富完善,实现“宣传到户咨询到位反馈及时作用持久管理有序群众切实受益”的反假货币宣传工作网络建设中期目标。
二组织领导与工作职责
建立由县人民银行牵头,县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行政村和社区大力参与的城乡反假网络体系。为确保我县城乡反假网络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此项工作由县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成立县城乡反假宣传网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反假网络领导小组)。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县长担任组长,县人民银行县公安局负责人任副组长,县辖区金融机构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反假办),办公室设在县人民银行营业室,营业室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反假网络领导小组的职责为:负责建立和完善全县城乡反假货币工作组织体系;督促反假办公室制定完善符合我县实际的网络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组织实施全县反假货币各项工作;组织开展反假货币知识宣传,打击假币犯罪活动。
反假办是开展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建设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负责协助反假网络领导小组抓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使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此,在组织培训的基础上,负责向反假网络成员单位提供统一的反假宣传挂图资料样本,推荐简便实用的鉴别工具;公开咨询电话,及时向反假宣传员提供咨询,通过多种方式,保持与整个网络的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城乡反假货币信息动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总结经验,通过补充修订等方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作用。
三工作步骤及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长效机制,是确保农村反假货币工作深入持久开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各乡(镇场管委会)村(居)委会以及各金融机构要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努力构建县反假货币联席会议乡(镇场管委会)反假货币工作站村(居)委会反假货币工作点三级网络,形成分级负责目标明确责任清晰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构建安全和谐的反假货币“民心工程优质工作和长效工程”。
2明确步骤,稳步推进。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创建工作,在县反假网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反假办公室组织实施,各乡(镇场管委会)金融机构村(居)委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力争三年内,在各乡(镇)建立反假货币工作站,在全县大部分行政村居委会建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点。年内的创建工作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年8月底前,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含邮政局)在有网点的乡镇设立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其他商业银行均要在各乡镇(村委会居委会)选择设立一个反假货币工作站(点),并在设置前报反假办确认备案。所需经费由各单位自行负责。
(2)年8-9月份,反假办组织全县农村金融机构广泛开展宣传,通过张贴标语设立咨询台深入农村宣传发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以提高农民群众参与创建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点)积极性。
(3)年9月底前,各单位组织反假货币工作站(点)工作人员开展一次培训工作。
网络工程建设步骤篇4
摘要:本文系统研究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计问题,以透明可视化教学模型为例,探讨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一般设计流程、设计要求与方法、设计具体步骤等。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王公儒,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多所高校客座教授。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装置等18项国家专利发明人,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住宅通用布缆》和《居住区数字系统测评标准》主编人,《综合布线工程实用技术》和《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实训教程》等教材主编人。研究方向为综合布线技术和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工程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PremisesDistributedSystem,简称PDS)是智能建筑的基础设施,实现建筑内语音、数据和各种控制设备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彼此相连接,实现智能化应用功能。PDS必须与建筑物同期设计、建设和使用。目前在智能建筑设计与教学中,业主和设计单位对于PDS系统的要求和设计比较简单,也没有统一的设计要求,往往需要在施工阶段进行二次设计[1]。本文结合作者多年大型工程经验与全国技能大赛经验,研究和探讨PDS的设计问题,提出了设计方法与步骤,用于实践与教学。
1PDS工程的设计流程
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中,主要有结构设计、土建设计、水暖设计、强电设计和弱电设计等多个专业,经常出现水暖管道、强电管路、弱电管路的多种交叉和位置冲突。为了减少和避免这些冲突,降低设计成本和工程总造价,一般设计流程为结构设计土建设计水暖设计电气设计弱电设计,PDS的设计一般在弱电设计阶段进行[2]。
弱电设计主要包括网络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系统、广播系统、门警系统、监控系统等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任务,这些全部与PDS的设计密切相关。因为弱电系统属于智能建筑的基础设施,也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实际使用功能,设计非常重要,也最为复杂。
2PDS的设计任务
PDS的设计主要包括编制信息点数量统计表、系统图、施工图、端口对应表、材料表、预算表、施工进度表等七项设计任务。
为了直观方便的介绍PDS的设计,本文以西安开元电子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教学模型为例,如图1所示,重点介绍PDS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步骤[3]。这个教学模型由1栋园区网络中心建筑,1栋三层楼建筑物组成,集中展示了PDS的工作区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等各个子系统[4]。
3编制PDS信息点数量统计表
PDS信息点数量统计表(以下简称点数表),能够快速准确统计建筑物的各种信息点数量。
3.1编制点数表的基本要点
1)表格设计合理。要求表格打印成文本后,表格的宽度和文字大小合理。
2)数据正确。每个工作区都必须填写数字,要求数量正确,没有漏点和多点。对于没有信息点的工作区或者房间填写数字0,表明已经分析过该工作区。
3)文件名称正确。作为工程技术文件,名称必须准确,能够直接反映该文件内容。
4)签字和日期正确。作为工程技术文件,编写、审核、审定等人员签字非常重要,日期直接反映文件的有效性,因为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最新日期的文件替代以前日期的旧文件。
3.2编制点数表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创建表格。首先创建一个通用的Excel工作表,同时必须给文件命名。如表1所示,该文件命名为“01-西元教学模型点数统计表”。
第二步:编制表格,填写栏目内容。通过合并行、列等步骤编制表格成为合适的点数统计表,然后填写行与列栏目名称,如表1所示。
第三步:填写信息点数量。按照图1模型,逐层逐房间进行,首先确定数据信息点的数量,然后考虑语音信息点的数量,同时还要考虑其它智能化和控制设备的需要,把每个房间的数据点和语音点数量填写到表格中。
第四步:合计信息点数量。首先按照行统计出每个房间的数据点和语音点,然后统计列数据,最后进行合计。这样就完成了点数统计表,既能反映每个房间或者区域的信息点,也能看到每个楼层的信息点,全面清楚的反映了全部信息点,如表1所示。
4设计PDS系统图
点数统计表虽然全面反映了信息点数量和位置,但是不能反映信息点的连接关系,需要通过设计PDS系统图来直观反映,PDS系统图直接决定各种网络应用拓扑图。
4.1设计PDS系统图的基本要点
1)图形符号必须正确。在系统图设计时,必须使用规范的图形符号,方便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能够快速读懂图纸。
2)连接关系清楚。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规定,清楚的给出信息点之间的各种连接关系,例如CD-BD-FD-TO配线架和信息点之间的连接关系。
3)缆线型号标记正确。在系统图中要将缆线规格标记清楚,特别区分是光缆还是电缆。
4)说明完整。系统图设计完成后,必须在图纸的空白位置增加设计说明。如图2所示。
5)图面布局合理。工程图纸都必须做到图面布局合理,比例合适,文字清晰。
6)标题栏完整。标题栏是任何工程图纸都不可缺少的内容,一般在图纸的右下角。标题栏一般至少包括工程名称、项目名称、工种、图纸编号、签字栏等。
4.2设计系统图的方法和步骤
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图一般使用AutoCAD软件完成。下面我们以图1西元教学模型为例,介绍系统图设计方法和具体步骤。
第一步:创建图纸。包括文件设置和命名。如图2命名为“02-西元综合布线工程教学模型系统图”。
第二步:绘制设备图形符号。例如代表网络配线设备,如图2所示。
第三步:设计连接关系。把综合布线系统的连接关系用直线或折线连接起来,这样就清楚的给出了CD-BD,BD-FD,FD-TO之间的连接关系,这些连接关系实际上决定网络应用拓扑图,如图2所示。
第四步:设计说明。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设计思想,帮助快速阅读和理解图纸,一般要在图纸的空白位置增加设计说明,重点说明特殊图形符号和设计要求,如图2所示。
第五步:设计标题栏。如图2所示。
5设计PDS施工图
施工图设计的目的就是规定缆线与设施在建筑物中的具体路由和位置。
5.1设计PDS施工图的基本要求
1)图形符号必须正确。设计中使用的图形符号,必须要符合相关建筑设计标准和图集规定。
2)布线路由合理正确。施工图设计全部缆线和设备等器材的安装管道、路径、位置等。
3)位置设计合理正确。在施工图中,对线管、网络插座、桥架等的位置设计要合理,符合相关标准规定。
5.2设计PDS施工图的方法与步骤
在实际施工图设计中,只需要在前期土建设计图中添加综合布线设计内容就可以了。下面以图1为例,介绍施工图的设计方法和具体步骤。
第一步:创建图纸。包括文件设置和命名。例如设置为A3幅面,横向,比例为1:5,单位为mm。命名为“03-西元教学模型二层施工图”。
网络工程建设步骤篇5
(1)工程项目中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对各种记录、数据的实时采集,以配合项目工程管理对海量数据信息的依赖。对部分关键项目步骤的信息实时采集,可对工程项目的有效运行起到监督和检查的作用,从而提高管理质量。
(2)全面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各项目单元的交流速度,提高沟通效率。还可以帮助监管人员实时管控项目工程的进程,及时更正问题的同时也可降低相关项目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可供工作人员完善信息细节,对历史信息及时更新,降低手动操作的工作强度并有助于快速查询,保证项目管理的高效运转。
(3)全面信息化有助于实现信息共享,有利于各项目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使信息在各部门间的传递更加快捷。省去项目人员会面交流的步骤,同时也可以保证所传递信息的及时准确性,从而大大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4)项目进程中的全面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对相关详细信息实行数据存储数字化,便于存储和使用。在后续的项目进行中可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比对,为后期的运转提供有效依据。
2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步骤
2.1项目信息管理模块的建立
在项目信息管理建模前,首先应通过调查全面了解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相关事项,明确开发应用目标,根据调查得到的有效信息包括项目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确定工程项目的整体模块结构,通过连接服务器、通信设备、计算机网络等必要设备实现信息的处理。项目信息管理的建模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时可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
2.2工程项目信息编码的建立
工程项目的信息编码,即将项目进行中的各种信息操作步骤转换成计算机语言。是信息管理的基础工作,便于信息的储存,也方便操作人员理解运用。通过对不同用途类型的信息进行分类编码,使组织信息结构更加清晰,促使工程项目的进行更加流畅。
2.3项目门户网站的建立
建立项目门户网址即将项目信息汇编后进行分类管理,再以网页的形式清晰的显示出来,是组件信息服务平台的最有效方式。通过能表示项目核心思想的图片、视频等展现项目中的技术优势。项目信息管理能够通过项目中的各个环节、各种数据和系统进行分类管理,让信息更便于处理和交流,提高信息的流通程度和流通速度,加快工程项目的发展。
3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3.1加强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始终离不开技术人员的管理,因此对于信息化的全面的认识以及较高的技术水平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一环。只有全面信息化的理念能够渗透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工作进程,才能保证信息处理的流程高效有序的进行,才能实现良好的信息管理。针对那些信息化认识不够深入的员工应加强认识与态度的教育工作,达到项目范围内信息化意识的基本普及。事实证明可以有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益,还有利于优化信息资源配置。
3.2建设与信息化管理相吻合的企业文化
与信息化管理相吻合的企业文化有助于整个信息管理工作的展开,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好的企业文化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不符和的企业文化则会起到抑制甚至阻碍作用。为避免信息化设计与实际管理向分离,建设合适的企业文化对于整个项目进程的推进至关重要。
3.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基础上进行的,从而使办公室办公及设备具备自动化。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的同时被应用到各行各业,使我国各项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的管理建设中,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智能化将企业实现信息的共享,不仅能够加强企业内部的联系,促进相互结合、相互发展的趋势,还能够使信息得到快速传播,增加信息流通的高效性。②网络通信系统的建立对于企业也尤为重要,通信系统的建立主要以企业为主要核心,加强各个部门的联系,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通信模式,能够利用网络技术的高效化特点将信息进行传送,并且能够通过同一窗口的建立使信息共享,既能够加强联系,使企业内部信息管理高效化运转,还能够节约资金的投入,达到企业的高经济、高效益发展。
3.4培养合格的信息人才
网络工程建设步骤篇6
1概述
从2009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3G牌照,中国3G电信运营已经步入第三个年头,中国联通掌握着最具竞争优势的WCDMA网络标准,用户数量的增长趋势印证了中国3G产业蕴藏着大量的商业机会。
纵观各新生产业的发展进程,在爆发式增长之后,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是能够清楚把握规模和效益之间的平衡关系,稳步提升盈利能力。由此引发了思考:如何评估站点的投资有效性?如何甄别不同站点的重要程度?目前的工期型规划建设方式存在哪些效益弊端?如何将网络规划和区分业务发展计划有机结合起来?
从提升盈利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2010年深圳联通结构性、系统性和创新性地研究出五维分析体系,将移动网投资管理根植于统筹、流程、业务、评估的深度融合过程,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有效优化解决工期型规划建设方式的弊端。
2网络规划中的高原法则
通过不断的网络建设和优化,深圳3G网络覆盖已经达到了比较好的水平。
网络质量的提升一定是以资源投入为代价的,两者之间遵循高原法则。资源总是有限的,资源投入与网络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
(1)在网络质量水平较低的区域,投入资源提升网络质量效果显著,用户感知改善明显,受惠群体规模较大,效益最高;
(2)在网络质量提升到一定水平后,网络整体良好,只是个别散点存在问题。这时投入资源解决这些问题,受惠群体规模小,投资效益低。
经过多期网络建设,联通的WCDMA网络逐步走向成熟。在不存在结构性覆盖问题后,有两个问题随之而来摆在了规划工程师面前:一是全网整体提高一小步还是重点区域内提升一大步?二是如何优选资源投入方向?比亚迪、富士康等无数成功案例表明,优选重点区域、优先投入资源,迅速提升局部竞争力,是最能有效促进深圳联通市场发展的策略。
3无线网络五维规划分析与研究
为有效解决网络规模快速增长下的投资准确性问题,推动移动网发展模式由数量规划模型向效益规划模型转变,提出了五维优选方案。
数量规划模型是以规划网络的覆盖为基础,对存在弱区进行总体分析,对整网进行全面的规划,提出弱区补盲方案;以工期建设为依据,进行全网站点建设,拉动整体逐步提升。从形象上讲类似于漫山的植树造林,此方式适合在网络建设的初期,网络覆盖整体薄弱的阶段。
效益规划模型是以多网摸查为基础,对网络竞争力、市场潜力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网络提升方案。其特点是以项目制推进的方式,集中资源,打造局部赶超竞争对手区域,提高区域市场竞争力。类似于在一片区域精心打造一个小花园,此方式适合在网络已实现基本覆盖,投资效益高原法则逐步显现的中期阶段。
步骤一:在投资方向优选之前,必须先将整体规划区域分解若干微网格,并建立投资备选数据库,称之为“规划池”;
步骤二:采用加权算法,得到每个微网格的投资优先值;
C为各维度统计值,K为各维度权值,i=1,2,3……
步骤三:根据每个网格的五维分析情况,制定不同的策略;
步骤四:针对微网格投资优先值较高的网络,从“规划池”内捞取此网格内的规划站点优先考虑,形成本期投资计划;
步骤五:根据实施后的效果观察,对各加权系数进行本地化修正,实现分析方法的校正完善。
3.1规划池的建立
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将整体规划区域分解若干微网格,对每个微网格进行多网摸查,并统计分析其内部的人口数量、话务量等信息。对网络竞争力不足的区域进行新站规划查勘,并将以上信息汇总成表,形成规划库。
微网格的划分不宜过大,一般以10个站点左右为宜,尤其要注意环境的独立性,应以完整的一个(或者几个相关)住宅区、城中村、工业区等定义为一个微网格。
规划池建立流程如图2所示。
3.2五维规划分析与研究
(1)维度一:前期投资效益比
前期投资效益比是指上一期工程后,各微网格新增效益与成本的比值,从历史数据角度评估投资效益的有效性。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如业务下滑,该指标可能出现负值。其中,新增效益值为微网格整体语音、数据等业务提升产生的收入增量;新增成本为建设成本、物业租赁、运维等成本的总和。前期投资效益比数据采集于网建、运维以及市场部门。
(2)维度二: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
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是指当年各区分的经营任务和现网物理站点数量的比值,对经营任务重点区域优先资源保障。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区分单站经营任务比数据采集于市场、销售以及运维部门。
(3)维度三:网络竞争力情况
网络竞争力情况是指规划网络和其他运营商网络覆盖、质量的差异,通过新增投资弥补网络差距或者拉大网络优势,保有存量用户,发展增量用户。微网格该项指标越低越需优先投资。网络竞争力情况数据采集于网优部门。
评估网络之间的差异有多种方法,比较简便可行的是测试做差法,如图3所示。
(4)维度四: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
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是指各区分对所辖区域内,微网格业务增长比例的预估计划,对区分重点发展区域优先资源保障。微网格该项指标越高越需优先投资。微网格业务拓展计划数据采集于市场、销售、区分公司等业务部门。
(5)维度五:市场潜力分析
【网络工程建设步骤(6篇) 】相关文章: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1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广播电视的作用(6篇) 2024-05-27
网络工程建设步骤(6篇) 2024-05-27
帮扶调研报告(6篇) 202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