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6篇)

时间:2024-06-02 来源: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篇1

【关键词】新生儿;呕吐原因;护理干预;病情分析

【中图分类号】R63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1-0073-02

呕吐是新生儿一种常见的临床病情,引起其病因多种,绝大部分为生理性,通常情况下不会产生严重后果。临床上对患儿不及时地观察,或者采取不当的护理措施,可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如果延误对其疾病的治疗,严重者可发生因呕吐导致的窒息死亡。所以认真分析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并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新生儿呕吐现象的发生,避免新生儿因呕吐窒息死亡[1]。搜集我院2006,7~2009.7间新生儿呕吐病例138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先将分析情况记录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资料是依据我院2006,7~2009.7间收治的138例新生儿呕吐病例,对病因初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新生儿呕吐护理的经验和建议。本组资料中男95例,女43例。通过观察发现其中白色泡沫、呕吐奶液、奶块或黏液为59例,呕吐物为咖啡色样血性液体者23例。呕吐胆汁者26例,呕吐羊水者20例,出生体重小于1500g的3例,低体重者21例,大于2500g者93例。

1.2方法:

1.2.1分组治疗:首先按原发症状及起病状况,将资料中的患儿进行分组观察和治疗。其次调查登记新生儿的出生时间、性别、母妊娠期高危因素、分娩方式、呕吐症状、住院日期等。检查措施采取了影像学检查、血液电解质。

1.2.2治疗方法:通过各种辅助检查,查找呕吐的原因,针对病情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按呕吐的性质把资料病例分成两大类,即内科性呕吐和外科性呕吐,对内科性呕吐针对原因首先治疗原发病,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给患儿用09%氯化钠30~50ml,经鼻腔插入胃管连接注射器洗胃、禁食,灌肠或胃肠减压等方法。这样的治疗还不能减轻症状,患儿仍不能停止呕吐,继续给予胃动力药物治疗。如患儿诊断为外科性呕吐则转外科治疗。咽下综合症的新生儿洗胃后给予5%葡萄糖10ml,经过试喂2~3次奶后,停止呕吐并无特殊情况,再给患儿喂配方奶10ml,采取多次喂乳,每次的奶量尽可能少一些,经过24h后患儿无呕吐、无腹胀者,表明情况正常逐渐增加奶量,正常补喂。根据起病原因及患儿腹胀、肠鸣音、呕吐情况决定禁食和禁食时间,期间密切观察胃肠减压内容物的性质和数量,重点观察有无血性液体、胆汁等[2]。对患儿应用电动胃肠减压器进行胃肠减压,负压为-1~-2kPa,以此同时经静脉补充葡萄糖液或静脉营养,每天监测血糖。

2病因分析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治疗,汇总情况后认为: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主要是喂养方法不合适、咽下综合症,少数患儿因为肠道感染。还有一少部分患儿的呕吐原因是颅内压升高、幽门痉挛、消化道畸形和药物的副作用导致的。所以说,导致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医护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治疗措施,减少、缓解、或者杜绝新生儿的呕吐现象发生。具体原因见下表:

3护理干预

临床上新生儿呕吐是常见病症现象,常见因呕吐物吸入呼吸道而导致窒息、呼吸暂停,并继发呼吸道感染。因新生儿呕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改善和治疗新生儿呕吐现象有着重要的意义。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加强呼吸道的检测,根据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呕吐情况做好记录,并协助临床医生给予正确的治疗。

3.1合理细心地喂养:合理喂养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指导患儿母亲喂奶的姿势正确,我们知道新生儿胃内容量小,发育差,胃多呈水平位,幽门肌张力强,贲门肌张力弱,容易发生呕吐。护理要耐心,吸吮猛的婴儿在喂奶时要吸吸停停,所以避免呕吐一定要采取正确合理的喂养方法。避免患儿哭闹时喂奶,避免过量吞入空气,可以有效防止吐奶。其次牛奶的温度要适中,太热、太冷以及喂奶速度太快,都是产生呕吐现象的原因。最后母亲要耐心、细致、定量、定时。每次奶量不能过多,喂奶后将头抬高片刻,也可以是头高足低右侧位,并轻轻拍击背部排除胃内气体,还要注意喂奶后不要翻动患儿,避免奶液在消化道内流动[4]。

3.2禁食、胃肠减压:采用禁食法治疗新生儿呕吐,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是减少呕吐的关键。具体禁食时间应根据病因及患儿腹胀、呕吐情况决定。在患儿禁食期间的护理方面要注意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哭声动作,觅食反射程度等。监测血糖情况,避免低血糖发生[5]。

3.3洗胃、灌肠:对于新生儿咽下综合症,由于羊水、胎粪咽下过多,刺激胃粘膜引起的呕吐,临床采用1%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洗胃,目的是清除肠道内的剩余物。另外对胎粪性梗阻引起的呕吐,我们采用温生理盐水或1%肥皂水30~50ml加温后灌肠,使胎粪排出,从而抑制呕吐。

3.4建立静脉通路:对肠道内外的感染,遵医嘱适当给药,针对呕吐原因恰当及时地用药,滴注时严格控制滴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6]。从而保证新生儿的营养供给。

3.5呕吐护理:新生儿脏器及皮肤娇嫩,所以呕吐后及时清除,用棉签粘出或用包有消毒纱布的手帕把口、咽内的残存奶汁以及呕吐物轻轻揩净,还可以用导管接注射器抽吸,期间的操作要轻柔,切忌损伤黏膜。如果因为呕吐而致窒息,实施给氧气吸入,紧急情况时可进行人工呼吸。

参考文献

[1]何文红;刘爱玲;朱学江;李小娟;新生儿呕吐138例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年09期

[2]杨云闪;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03期

[3]孙艳敏;王亚岩;张翠香;新生儿呕吐病因分析[J].吉林医学2010年29期

[4]杨云闪;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年03期

[5]徐春波;新生儿呕吐的病因分析及护理[J].吉林医学2010年20期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篇2

[关键词]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化工,资源,消耗

[abstract]chemicalindustrytopromotecleanproduction,eliminatepollution,protecttheenvironmentanddevelopmentproductiontogether.Tosetupthecorrectcleanproductionthinkingconcepts,ischemicalenterprisestorealizetheenergysavingandemissionreductionimportantmeans,istheenterprisecostreductionisanimportantwaytorealizethegoal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andachiev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economyinkey.

[keywords]cleanproduction,energyconservationandemissionreductions,chemicalindustry,resources,andconsumption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清洁生产是资源持续利用、减少工业污染、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可以达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目标。化工行业把推行清洁生产、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结合起来,制定了化学工业推行清洁生产的规划,提出了化学工业清洁生产的目标和步骤,进行了宣传教育培训,建立了化工清洁生产中心,指导化工行业的清洁生产工作。开展综合利用工作,变废为宝,进行技术改造,加强科研工作,推进技术进步,强化环境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清洁生产促进了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清洁生产审核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取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既“节能、降耗、减污、增效”,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达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清洁生产程序包括七个步骤35个要素。七个步骤为“筹划与组织、预评估、评估、方案产生与筛选、可行性分析、方案实施、持续清洁生产等。

清洁生产的总体思路是判明废弃物产生的部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减少或消除废弃物的措施。具体思路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分析:

(1)原辅材料与能源:尽量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辅材料和清洁能源。

(2)技术工艺:生产过程的技术与工艺水平,基本决定了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产污的状况。审核过程中应注意采用资源能源利用率高,污染物产生量少的工艺和设备。

(3)设备: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具体体现了资源、能源的利用水平,先进的设备和正常的使用,在清洁生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4)过程控制:过程控制对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极为重要,同时也是控制废弃物产生的重要手段。

(5)产品:产品性能、结构、种类、数量等决定了生产过程,产品的合理包装等均影响废弃物产生及资源合理利用。

(6)管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严密的操作规程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基础,也是减少废弃物的重要措施。同时尽量采用能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防治技术

(7)人员: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是安全过程最关键最积极的因素,是高效合格生产和技能减污的活得因素。

(8)废弃物:废弃物本身的特性和状态关系到它可否现场再利用和循环使用,也涉及其对环境的污染。对生产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余热尽可能做到综合利用或循环使用。

2、化工类企业中清洁生产审核

化工行业多种多样,而且目前国家颁布的清洁生产标准仅涉及上述行业。对于颁布了相关清洁生产标准的化工行业,要严格按照清洁生产标准要求执行。应该从生产工艺装备、资源能源利用率、原材料及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废物回收利用水平及环境管理6各方面,分析工程所处的清洁生产水平。

(1)产品工艺设备先进性

化工行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由于不够先进和完善造成的,所以实行清洁生产就必须改革旧生产工艺。产品工艺包括工艺设计、设备选型、设备布置合理性、工艺控制水平及产品得率等内容,通过分析比较可为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工艺或其他生产线的同类生产单元提供依据。

(2)资源能源利用率

资源能源指标反映单位产品的能耗、水耗及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指标。分析化工行业生产的单位产品能耗和水耗水平,以及原辅材料的消耗水平,类比同类型产品生产的这些指标,分析其清洁生产的程度和范围。在没有同类产品比较时,可采用同类型生产装置先进水平指标进行分析。溶剂和水的循环利用率,及资源化利用率水平的评价分析应受到重视,它能有效降低能耗、水耗和原辅材料的消耗指标。

(3)原辅材料及产品指标

原材料作为加工的对象,一方面原材料毒性大小对生产产品的毒性大小有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原材料耗用数量与废物排放数量呈正比关系。因此,在缺乏与其他产品生产工艺的比较资料时,可以从物料毒性、生态影响、可回收利用等性状判断项目设计生产工艺中主要物料选择的清洁生产水平。通过分析主要原辅材料毒性水平,毒性物质消耗量占总物料消耗量的比例,溶剂的可回收利用属性等对项目原辅材料进行清洁生产审核。

(4)污染物产生指标

污染物产生指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已采用了清洁生产方案并削减了污染物产生量的前提下,不得不产生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量及其毒性,包括单位产品废水、废气、废液和固废产生量[1]。在审核中应特别重视产生的废弃物成分的复杂性、毒性、易生物降解性等废物特性,只有废物产生量少,易安全处置或综合利用途径广并易于落实的污染物清洁生产水平才较高。

(5)废物回收利用水平

废物回收利用是清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过程不可能完全避免产生废水、废料、废渣、废气、废热等。废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放错了的资源。在清洁生产审核中,要分析所评价的项目废物回收利用的程度和水平,从而来判断清洁生产的水平。

(6)环境管理

任何管理的缺陷都是产生废弃物的重要原因。审核时应检查分析清洁生产管理系统建立的健全性及其运行的科学性、有效性;清洁生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核实清洁生产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检查清洁生产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和效果。因此,做到有效的环境管理是实现清洁生产的保证。

3、总结

在企业内部成立清洁生产组织机构,明确目标,措施到位。认真按照清洁审计程序的7个阶段、35个步骤,分阶段实施。对现有生产线污染现状和产污原因及工艺设备、生产过程、能耗水平、质量等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清洁生产审计重点。企业只要不间断总结,持续实施清洁生产,就能挖掘内部潜力,节约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由此可以看出,清洁生产是化工类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黎伟、王斌、林俊、赵坚胜.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清洁生产分析.嘉兴学院学报,2007,19(6)

清洁生产审核教程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篇3

【关键词】退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haracteristicsofoutpatientprescriptiondrugwithdrawal,reduceoutpatientdrugwithdrawaltoensurethesafetyofpatientswithmedication.[Method]MakestatisticsonoutpatientsfromJanuarytoSeptemberof2007,1292prescriptiondrugwithdrawals,drugwithdrawalrateaccordingly,drugdosageforms,drugtypes,thecauseofdrugwithdrawalclassification.[Result]There’remanypediatricdrugwithdrawal,injectiondrugwithdrawal,retreatantibioticdrugs,drugwithdrawalandthemainreasonisunreasonableadversedrugreaction.[Conclusion]Analyzingthecharacteristicsofdrugwithdrawaltostrengthenrationaldrugusecanreducethegreatestdegreeofadversedrugreaction,reducingoutpatientdrugwithdrawaltoensurethedrugsafe,effective,rationalandeconomic.

Keywords:drugwithdrawal;adversereactions;rationaldruguse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药品质量管理,确保药品的使用安全有效,就我院一门诊药房2007年1月至9月退药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找出对策,减少退药现象的发生。

1资料来源

从药房微机管理系统中调出我院一门诊药房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9月30日退药处方1292份,逐月统计退药处方数量、所退药品名称、剂型、退药原因、退药科室。

2结果

2.12007年1月至2007年9月取药处方143158张,退药处方1292张,退药率为0.90%。

2.2申请退药科室1292张退药处方涉及14个科室,儿科、呼吸科、急诊科和妇产科退药较多。

2.3所退药品剂型所退药品中,注射剂839例(占839/1292=64.94%),口服药337例(占337/1292=26.08%),外用药116例(占116/1292=8.98%)。可见所退药口中注射剂所占比例较高。

2.4退药原因1292张退药处方,药品不良反应是退药的主要原因,详见表1。

表11292张退药处方退药原因(略)

2.5发生不良反应的523例中,涉及药品主要为抗感染药,注射用中成药。涉及的抗感染药主要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菌药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讨论

3.1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七章第二十八条规定: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除医方责任外,不得退换。实际上在用药过程中,患者选择性低,大多是被动的接受,退药多发生在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无法取得治疗效果等情况下,患者中断该药品的使用,将剩余后续药品退回药房。在此过程中,患者应是无过错方,甚至在身体和经济上还受到了损害,不应该承担责任。我院在此期间规范了药房退药制度,退药的时间限制在调配之日起7天内,对需冷藏避光保存的药物拒绝退换。从6月起,退药比例略有下降。

3.2退药最多的科室是儿科、呼吸科、急诊科和妇产科,儿科、急诊科患者多数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医师开药数量应不易过多,控制在1~3日量,最好是1日量,以便在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时减少不必要的退药。呼吸科退药较多,与使用抗菌素多有关,抗菌素是治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的药物,又是产生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反应最多的药物,β-内酰胺类抗生素虽可通过皮试避免大多数的过敏反应,但迟发性过敏反应仍然存在。建议医师开方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家族用药史、以往用药情况、身体有无其他疾病等,对于特异质体质的患者慎重选药,

必要时只开一次量,可最大限度的减少退药。

3.3从退药剂型来看,主要注射剂,尤其是用于静点的注射剂。这与静脉给药方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以及该用药方法可直接进入人体循环、作用较迅速有关。静脉给药注射液中的pH、渗透压、微粒、内毒素、护士配制后放置时间过长、滴注速度过快等都可能成为诱发不良反应的因素,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临床应首选口服给药,仅在急救、口服给药困难或无效的情况下,再采用静脉给药,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口服生物利用度高,与静点给药后血中浓度曲线接近[1],非必要条件下宜口服给药,既可减少不良应的发生,又可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我院儿科原习惯用药将喜炎平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曾在一周之内有数位患者出现寒颤高热等致热原样反应,后改为肌肉注射后,未出现上述不良反应。

3.4从退药原因来看,药品不良反应是退药的主要原因。药品不忍受反应的发生不仅与药物本身和患者的个体差异有关,还与给药方法有关。医师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给药方法,严格控制给药间隔、持续时间和疗程,防止蓄积中毒,同时注意年龄、性别、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和个体差异,避免滥用误用,并减少联合用药的品种数量,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对曾发生或可疑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应尽力防范,对于能预先估计到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给药方案,或增加补救措施加以防止或纠正。

【参考文献】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篇4

【关键词】就业前人员;就业体检;血常规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29-02

在国家提高全民素质的同时,高校招生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中国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家公务员、国家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单位,对笔试和面试合格的就业前人员按《国家公务员体验标准》或《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进行体格检查,一部分就业前人员因体格检查不合格而被淘汰,其中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计数异常不在少数。为在今后的体检工作中做到更人性化,我们将近两年来各单位招聘的6088名就业前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中心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中心参加就业前体检的就业青年,共计6088人,男3510人,女2578人,年龄21至30岁。

1.2方法:所有参加体检人员均在用人单位监督下进行体检,血液检测采取盲法编管,以体检表号进行采血,采用深圳迈瑞BC-538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标本检测,在检测前均对血球分析仪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数据准确,血样检测结果出具后,由相关科室通知用人单位,对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就业前人员,用人单位建议复查,终审以复查结果为准。

1.3判断标准: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白细胞

2结果

在6088人体检中,21人因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减少,13人因血小板计数减少未被单位录用,被淘汰的34名就业前人员中,男性21人,女性13人。白细胞计数减少21人中男13人,女8人,血小板计数减少13人中,男8人,女5人。

3讨论

3.1白细胞减少是指外周中白细胞计数低于参考值下限(4.0×109/L)。在体检时发现白细胞减少,首先要再次复查排除实验室误差,如果仍减少,才为真正的减少,还要分清是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也分两种:一是本身是正常的医学上的正常值范围只包含95%以的人群;二是正常的波动,人的白细胞早晨较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后白细胞会升高,服一片去痛药后白细胞也可减少,病理性减少常见于如下3个原因:(1)白细胞生成障碍,包括由于细胞的增值减低或再生障碍;(2)白细胞破坏过多,由于感染免疫学因素而使白细胞破坏过多,使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3)粒细胞分布异常,由于各种原因使边缘池中的白细胞增多,循环池中白细胞减少,亦可形成白细胞减少,多见的就是服用抗生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一般停药后,就可逐步恢复正常。

血小板减少是指外周中血小板计数低于参考值下限(100×109/L),同白细胞减少一样同样存在生理性和病理性,病理上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因素很多,绝大多数病因难以纠正,也有药物因素,病毒感染,患有免疫系统疾病,同时也存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因素。

3.2面对体检中发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一是在招考部门、用人单位严密组织下,医疗单位检验中心的检测仪器必须准确无误,主检医师必须具备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有多学科临床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根据检验中心提供的检验数据,结合临床进行科学判定,排除一切非病理因素,作出正确结论。二是要提倡人,复查要间隔一定时间,至少1周以上,消除药物因素和病毒感染。对确有问题,在招考部门参与下,集中专家共同研究作出结论;三是各普通高校应加强对在校生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应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足够重视,不断优化学习环境,改善住宿条件,减轻课业负担,适度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提高伙食质量,高度重视学生在校体格检查,根据学生不同的体质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在饮食、起居、锻炼、卫生、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教育,让他们随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达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正确处理学习、考试、就业之间的矛盾,理解就业前体检的意义,减少精神压力,为将来能够顺利通过就业体检打下基础。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篇5

关键词:TCLDL

【中图分类号】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胆固醇代谢是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脂类代谢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脂类代谢又是代谢生化的一个重点,所以讲好这节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首先针对所教学生特点来设计我的教学过程。我所任课班级为中专护理一年级学生,他们理论基础较差,学习缺乏自信,不太喜欢枯燥的纯讲授法,但他们同时也具有思维活跃,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活泼好动等优点。因此对于这节课我采用案例分析结合多媒体演示以及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来讲解。

本节课一开始,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张近期我校教职工体检时的异常血脂化验单,告诉学生单子上有两项TC(总胆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明显升高,并指出,众所周知,胆固醇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高危因素,那么人体内胆固醇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升高,怎样才能使升高的胆固醇下降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导入了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胆固醇代谢。我通过向学生展示我校教职工体检单,目的是让学生感到自己熟悉的人出现异常,出于关注的心态,从而产生一种想探究其真相的心里。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和兴趣去学习,达到一种“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紧接着我给学生展示今天的教学内容:胆固醇的概述、胆固醇的合成、胆固醇的转化。并标注出今天学习的重点(合成部位、原料及限速酶)和难点(胆固醇合成的调节),引起学生注意,从而让他们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注意力更集中。

在胆固醇概述中我首先介绍胆固醇名字的由来,指出因它最早是在动物胆石中提取出来的固体醇类化合物,故取名胆固醇。这样讲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顺着老师思路往下进行。接着讲解胆固醇的生理功能和来源。在胆固醇来源讲解中,通过课件展示胆固醇内源性、外源性途径摄入量的对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内源性合成途径是才是人体胆固醇的主要来源。这样就自然过渡到教学内容中第二个问题—胆固醇的合成代谢。

对于胆固醇的合成代谢,我分四点来说明:1.合成部位,我从组织定位和细胞定位两个角度来阐述。(1)组织定位:成人除脑组织和成熟红细胞外,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肝脏合成占70-80%,小肠合成占10%。(2)细胞定位:在细胞胞液、滑面内质网中进行。2.合成原料:乙酰辅酶A,ATP、NADPH+H+。在代谢生化部分,乙酰辅酶A作为物质合成原料或代谢产物已多次提到,为加深学生记忆,不至于混淆,我把所有提到乙酰辅酶A的地方作了一个纵向比较。其次对胆固醇合成原料进行分析,合理解释了临床上有些人的疑问。例如:某人是一个纯粹的素食者,为什么体内胆固醇也会升高?我结合课件这样来分析:因为胆固醇合成原料乙酰辅酶A、ATP主要来自糖的有氧氧化;NADPH+H+也靠糖的另一条分解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获得,所以糖为体内胆固醇的合成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那些素食者虽然很少摄取含胆固醇高的食物,但只要有大量糖的摄入,就会在体内合成胆固醇。3.合成过程胆固醇合成过程比较复杂,需30多步反应。在这个问题讲解中,关键是要学生掌握临床上降胆固醇药—他汀类药物作用的机制。我们结合胆固醇合成过程来分析,胆固醇合成限速酶为HMG-CoA还原酶,凡能影响此酶活性的因素均可影响胆固醇的合成。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胆固醇合成限速酶作用底物HMG-CoA以及他汀类药物的结构式,通过图片比较形象证明二者结构相似,因而它可通过竞争性抑制原理减少胆固醇的生成,从而起到有效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4.胆固醇合成的调节,胆固醇生物合成与机体其它物质一样受多种因素的调节,这些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HMG-CoA还原酶的活性来实现。首先此酶活性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特点(午夜最高,中午最低)。饥饿与禁食可抑制该酶活性,反之,高糖、高脂膳食可使体内胆固醇合成增加,其次,胆固醇存在负反馈调节,无论外源性还是内源性胆固醇增多,均可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但小肠胆固醇合成不受此限制。在这里让学生明白,虽然机体存在负反馈调节,如大量进食高胆固醇饮食,仍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相反长期低胆固醇饮食。血浆胆固醇也只能下降10-25%,因此,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仅靠减少食物中胆固醇的摄入,不能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必需依靠药物。

最后一个问题—胆固醇的转化我是这样讲解的,胆固醇不作为体内供能物质,不能氧化分解产能,那么他是怎样代谢的呢?接下我们来学习胆固醇的转化。胆固醇第一条转化途径是转变为胆汁酸,这是它在体内最主要代谢去路。在这条代谢途径中,我们通过胆汁酸代谢动态演示图,让学生明白两点,一、胆汁酸在肠内有促进脂类物质消化吸收的作用;二、绝大部分胆汁酸被重吸收入肝后再随胆汁排入肠道,形成胆汁酸肠肝循环。目的让学生更能理解肠道中的胆汁酸部分是胆固醇转变而来,另一部分是肠道重吸收的。此时结合临床上有一类降胆固醇药—消胆胺来讲解,学生就较易于理解,因为消胆胺正是通过干扰胆汁酸的重吸收来促进体内更多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胆固醇第二条转化途径是转变为类固醇激素。第三条去路是转变为皮下7-脱氢胆固醇,经太阳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促进体内钙磷的代谢。结合这个问题解释为什么大夫建议佝偻病小孩多接受太阳光照射。

内容讲完后,我做一简单小结,目的是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这样也就达到一个首尾呼应的效果。我通过多媒体上所做的一张胆固醇代谢图来解释(如下图示)。我把图中的椭圆代表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把它比喻成一个水库,胆固醇浓度升高代表水库水量增多,那么要使水库水量减少,办法不外乎减少其来源,增加其去路两条。因此针对外源性胆固醇可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内源性途径则可通过给予他汀类药物来抑制合成。增加胆固醇去路方面可通过给予消胆胺等阴离子交换树脂减少胆汁酸重吸收,增加胆固醇的转变。这样可有效的起到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以上就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总之我通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导入法、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并结合多媒体演示不断的设疑、答疑,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从而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达到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

[1]宋宝亮,曹剑,王江等.胆固醇代谢调控新机制[J]细胞代谢杂志.2007(8)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篇6

在有效课堂的构建中,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教学的关键环节,我们在蛋白质、内环境稳态、遗传学以及生态学等几个问题的计算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究,找到了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图示法,较好地解决了学生在文字叙述题上不知如何分析问题的难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在蛋白质或肽类计算中的运用

例1.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2,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的是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②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O原子数目减少1个。选()

A.①B.①②④C.①④D.②③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多肽是一个88肽,由于肽链上有一个游离的氨基,那么另外有5个氨基在侧链基团(R基)上,因此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中共有N原子数为88+5=93(个),①错误,去掉D选项。

依题意,去掉多肽中的甲硫氨酸,实际上是将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水解掉,现将该88肽的水解过程图示如下:

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每去掉1个则减少2个肽键,那么当去掉5个甲硫氨酸时,则肽键数减少10个,②正确,去掉B、D选项。

每去掉1个甲硫氨酸,增加1个氨基和1个羧基,那么当去掉5个甲硫氨酸时,则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5个,③正确,去掉D选项。

每去掉1个甲硫氨酸,因为―CO―NH――COOH+NH2―时,肽链中增加了1个氧原子,但甲硫氨酸去掉时,同样要带走1个氧原子,因此水解后的肽链中氧原子的增加数=减少数,故氧原子数不变,④错误,去掉A、D选项,错误的有①和④,故C正确。

二、在内环境稳态计算中的运用

例2.医药商店出售的ATP可治心肌炎。若人体静脉注射这种药物,ATP到达心肌细胞内最少要通过几层细胞膜()

A.1层B.2层C.3层D.4层

解析:当药物进行静脉注射时,由注射部位经过血管的运输到达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由右心室流出,在肺部完成气体交换后再入左心房,从左心室泵出,由冠状动脉进入心脏,为心脏供血。心肌细胞所在地的毛细血管壁由1层细胞构成,药物首先要从动脉的毛细血管内穿出来,进入组织液,然后进入心肌细胞中发挥作用。图示如下:

由于毛细血管壁只有1层细胞,因此药物进出1层血管壁是2层膜,再进入心肌细胞内又是1层膜,这样一共3层膜,C正确。

三、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例3.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产生F3代。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

A.3:1B.5:1C.8:1D.9:1

解析:像这样的题目用遗传图解来分析非常方便。用遗传图解表示如下:

由于要把F2中黑身的个体去掉,所以除去F2中黑身的个体后,灰身个体的频率就发生了改变,即1/4BB1/3BB、1/2Bb2/3Bb,让F2自由,即同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之间,不同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之间都可以,因此F3中BB:Bb:bb=4/9:4/9:1/9,即F3中灰身:黑身=8:1。故C正确。

四、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例4.如果一个人的食物中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那么该人每增加1kg体重,约消耗植物()

A.10kgB.28kgC.100kgD.280kg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要能根据题意写出食物链(网),这样有利于分析个营养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相应计算。根据此思路可以用下图表示上述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如将能量值代入,可再用下图表示能量流动情况。

从上图可知,当人每增加1Kg体重时,约消耗植物的量=5Kg+25Kg+250Kg=280Kg。D选项正确。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6篇) 】相关文章: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1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工作总结(6篇) 2024-06-02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分析(6篇) 2024-06-02

现代物流服务的特点(6篇) 2024-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