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6篇)

时间:2024-08-01 来源: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篇1

1.1对象将2的9年8一12月在我院母婴同室病区的产女3作为调查对象,由医院优质服务办公室和病区咨询台护士负责调查。为征得产妇对护理新方法较为真实的感受,在产妇出院前发放调查表,逐项说明,填毕收回,每月汇总。

1.2方法(l)出生后正常新生儿实行母婴同室,护士在病房为新生儿床旁沐浴、新生儿床旁抚触、新生儿床旁换尿布、新生儿床旁臀部护理、新生儿床旁宣教等,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向妈妈宣讲育儿常识及注意事项。(2)《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我院在成都市卫生局《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基础上自行设计,内容设计护理方面的有:护士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人院接待、健康教育,护理服务的及时性5个方面7个问题,设“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没接触”等5个选项。以无记名形式在相应的选项画“丫”的形式答卷,7个问题填写完整的视为有效问卷,7个问题选项中有幸1项未填的问卷为无效问卷。5个月共发放问卷调查表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98份,有效率99.9%。(3)母婴同室护理不良事件按我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作为判断标准,包括护理投诉、新生儿腕带滑脱未及时补上、新生儿臀红,烫伤等内容。统计分析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后发生的不良事件与封闭式操作模式发生的不良事件同期相比的结果。

2结果

2.1产妇对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前后的满意度比较。

2.2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次数。

3讨论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篇2

目前在大学生就业难,很多行业人才饱和,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而母婴护理产业还属发展初级,产业形成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需求旺盛,市场广阔,潜力巨大。现在月嫂大部分年龄集中在50岁左右,但是高级母婴护理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普通的月嫂,虽然从经验,年龄,责任感来讲,他们有着很多优势,但是,由于他们的学识学历以及,学习力方面而言,普通月嫂不能满足高级母婴护理的要求,所以需要能多新鲜的劳动力的参与。这样就为,90后务工人员进入母婴护理行业提供很好的社会环境,是新时代务工人员的有利就业方向。

二、90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和以及解决的方法

90后这一特殊群体在从事母婴护理工作又有着许多优势:

(一)90后学习能力强。90后一方面具有年龄的优势,同时三十岁之内都是很好的学习阶段,90后不仅能够很快对母婴护理技术进行掌握和运用,同时还能理解这些知识的原理,从原理出发,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

(二)90后大多有艺术方面的一技之长。90后人群不同于以往年代的孩子,他们往往都有一技之长,尤其是在艺术方面较为擅长。90后对音乐,舞蹈,表演方面都很擅长,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于母婴护理当中,不仅仅能够有利于开展母婴护理工作,有益于孕妇以及婴儿的成长,同时也是对母婴护理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三)90后能很好的利用网络来充实自己的能力。传统的月嫂,由于学历和学习力的欠缺,不能很好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对于90后而言,他们从小就生活在信息技术时代,他们能够更好的利用网络来丰富知识,获取最新最详细的知识,更好的运用于母婴护理工作当中。

同时,90后从事母婴护理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社会普遍质疑和不信任90后从事母婴护理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母婴护理面对的是孕妇和婴幼儿这种特殊群体,尤其是高级母婴护理师不仅仅对操作能力有要求,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有很高的要求。由于90后年龄小,社会经验不丰富,都会影响他们的实践机会。

(二)90后性格缺点。90后存在一些性格缺点,例如: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很早的就融入网络,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等。

在于社区教育的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当中,本文也找到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一)专业技能的培训,提供实践环境。在高校可以开设一系列和母婴护理相关的课程。同时在社会教育中掌握实践操作技术,社区应与高级月子会所中心合作为90后提供进行学习和实践的场所,使90后更好的掌握母婴护理技能。

(二)工作环境的提高和改善。90后消费能力强,所以提高母婴护理的经济环境,才能更好的吸收优秀人才,促进行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三)团队忠诚度荣誉感的培养。让90后真正的融入母婴护理工作中来,不仅要提高经济收益,社会也要正视和提高母婴护理师的地位。母婴护理,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阶段,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他们同教师一样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这样对母婴护理这个新型行业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社会的重视和称赞,才能从心理上更好的宜于母婴护理行业的发展,从而培养90后团队忠诚度和荣誉感。

三、小结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篇3

【关键词】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母婴保健;育儿技能

随着医学服务模式的不断变化,产科的护理模式也在较大程度上出现了改变。目前,在对产科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其日常的生活起居进行照顾之外,还必须为产妇及其家属提供质询服务以及健康教育。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它强调以人为本,以家庭为中心,这种护理方式在妇产科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研究将对我院80例产妇的临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所收治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所有产妇均无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且对护理模式知情,并签订了同意书。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娩方式、孕周、年龄、文化水平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对该组产妇在产后给予母婴床旁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即新生儿在出生后,其臀部护理、尿布的更换、脐部护理、早期预防接种、抚触以及新生儿的沐浴等工作均在病房中完成,对产妇以及新生儿进行“一对一”单独护理。同时,还必须安排专业的护理人员来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一定要在产妇的床旁边操作边向产妇及其家属进行讲解,并让产妇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在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讲解的内容主要有新生的尿布更换、脐带护理、新生儿的抚触、产后复查与避孕、新生儿的预防接种、新生儿的主要生理现象及其处理措施、产褥期的常见症状处理方式、产后的营养供给、的护理方法、母乳喂养的技巧以及优点。观察组产妇以及新生儿在住院期间每天进行1次床旁护理,每次护理的时间为30分钟左右。

1.2.2对照组对该组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即在新生儿出生后,每天由护理人员将新生儿抱到婴幼儿专用沐浴间来对其进行抚触、脐带消毒以及集中洗浴,并在治疗室中对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对该组产妇的健康教育采用集体讲解以及录像播放的方式进行宣讲,即产妇在产后的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将其集中大房间中,对其进行集体健康教育,讲述的内容与观察组一致。

1.3观察指标利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来对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此次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回收率为100%。此次调查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妇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新生儿护理的掌握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X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p

2结果

2.1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见表1。

3讨论

3.1母婴床旁护理对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影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此种护理方式有助于产妇及其家属对育儿技能以及产后健康知识的掌握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一种连续性、针对性较强、程序化的护理过程,在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产妇进行理论知识的指导,而且还必须对产妇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确保其能够掌握各项护理技能。通过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床旁护理,产妇及其家属可以直接观摩、参与到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为产妇及其家属急躁的掌握新生儿的相关护理方法提供了平台。

综上所述,在对产妇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母婴床旁护理不仅可以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育儿技能以及母婴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可以在临床中对其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邵海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43-44.

[2]孙娟,曹松梅.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097-1098.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篇4

关键词:母婴分离;产后护理;产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15-01

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看,产妇产后应该是与婴儿同室并进行母乳喂养的,但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医院的早产儿数量不断增加,产后母婴分离的产妇也越来越多,通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来消除产妇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有效的干预方法也能够确保母乳的正常分泌,并使产妇掌握有关知识,增强她们照顾婴儿的信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所涉及的对象为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来我院住院分娩并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母婴分离的230例产妇,年龄为22~35周岁,平均年龄(25.5±2.8)周岁。230例产妇均为剖宫产,无精神性疾病和其他并发症。根据患者的年龄、术中术后出血量、产次等因素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备可比性。

1.2方法:2组产妇均接受常规的护理,而干预组产妇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还接受了心理干预等护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1.2.1心理干预:母婴分离大多会使产妇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不仅会影响产妇的正常休息,还会使一些产妇出现拒绝接受治疗的情况,严重影响产妇的身体机能恢复。为此,护理人员加强了与产妇的沟通和交流,给予她们理解和支持,用心理疏导的方式来消除她们的负面情绪,并与监护病房积极联系,及时将婴儿的有关情况告知产妇,并适当安排其探视婴儿,从最大程度降低产妇的焦虑水平。

1.2.2护理:干预组产妇从产后30min开始进行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按摩,在根部沿着乳腺管的方向进行按摩,每次按摩5min,每隔2~3h按摩1次。(2)热敷,使用温度为40~50℃的毛巾对双侧进行热敷,每次3~5min。(3)挤奶,每隔3h挤奶1次,一般在热敷及按摩后进行。这样能够促进缩宫素和催乳素的分泌,有利于子宫收缩和乳汁分泌。

1.2.3健康教育: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关婴儿护理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主要包括如何判断和处理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的哺乳、抚触、沐浴和看护等内容。同时,还使产妇明确有关自我护理、人工挤奶以及产褥期的有关知识和做好产后护理的重要性等。

1.2.4生活基础:根据医院的实际条件,尽可能为产妇提供一个单独的、安静的休息空间,同时做好基础护理工作,每天对恶露排出及宫缩情况进行观察,并指导产妇清洁外阴,避免产后感染。

2结果

2.1产妇满意度对比:2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的对比,可以看出,2组产妇对护理满意度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产妇泌乳及硬度比较:2组产妇的泌乳情况与产后第4日硬度比较情况,可以看出,干预组产妇产后的泌乳时间和泌乳量充足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产妇,产后第4日硬度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产妇。

3讨论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医院的早产儿数量逐渐上升,早产儿大多在出生后被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由此造成的母婴分离给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母乳是婴儿最为理想的食品,除了营养丰富以外,还含有多种抗体,有助于提高婴儿的免疫能力。而母婴分离则使产妇的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吸吮,使泌乳时间推迟。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了产妇的心理情况,加快了产后恢复的速度,不仅提高了护理满意率,也使产妇的乳汁分泌时间、分泌量、肿胀程度得到了有效改善,确保了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本次研究表明,在产后母婴分离期间开展针对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护理干预活动,能够使产妇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和指导,不仅能够使其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还能让她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的完成对婴儿的照顾。同时,护理干预也能够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角色,并且使护理工作注入了人文关怀的情感,提高了产后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何静.产科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体会[J].医疗装备,2010(9):90~91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篇5

【关键词】健康教育模式;母婴同室;护理效果

在医院母婴同室病房,新生儿的年轻父母是一群特殊的人群,由于初为人母和初为人父,他们对新生儿保健、产后卫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都很缺乏了解[1],所以很需要临床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和指导[2]。近两年来我院妇产科对母婴同室病房年轻父母采用了针对性、多元化的宣教,取得了预期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本研究选取对象为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共240例,日龄(5.3±3.2)d,新生儿孕周(37.7±1.8)周。全组240例对象按随机抽样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日龄、父母文化教育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120例产妇安排在母婴同室中有健康宣教挂历的床位,产科床位护士对其进行常规产后母乳喂养宣教,并且每天根据产妇分娩后天数为其翻阅挂历,每天评估母乳喂养有效性。健康宣教挂历的内容包括:入院须知;母婴同室的安全;产后第一天内顺产、剖宫产产妇的护理须知,产后卧位指导;产后第二天乳汁不足如何处理,产妇的饮食指导,产妇的卫生与活动,如何更换尿布湿的图片解释;产后第三天奶胀如何处理,新生儿的护理,宝宝晚间哭闹如何处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预防接种的宣教。对照组120例产妇则安排在母婴同室中普通床位,对其实施传统的功能制健康宣教手段,宣教从婴儿出生即开始,常规介绍周围环境、住院规则、简单的病情及护理要点。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x±s)表示,两组比较用成组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对象产后并发症比较分析分组干预后对两组产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显示,两组对象在产后母婴并发症比较上,分别选取的孕产妇和婴儿四种并发症发生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2两组对象产后母婴并发症比较(例)

3讨论

我院妇产科经过改革,探索建立了母婴同室病房,使婴儿施行母乳喂养,事实证明这种模式降低了婴儿发病率,缩短了婴儿住院日期,院内感染也有所下降。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是产科护理人员在新生儿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传统封闭式管理卫生宣教被动简单,在患儿入院查体时简单给家属交待一些注意事项,开展母婴同室后,护士既为患儿进行治疗又为母亲和家属讲解患儿疾病护理常识,亲自指导母亲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教会母亲如何观察病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性状以及测体温、换尿布等。

健康教育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内涵,它不仅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也是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增进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采用针对性、多元化适用性健康宣教,有效的缩短了患儿住院日,从而一方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另一方面减少了家属的经济负担。采用口头加示范宣教,能使新生儿常见的尿布疹、皮肤感染、脐炎等并发症明显减少。推动母乳喂养,宣教母乳喂养优点,示范母乳喂养的姿势和方法,可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教会家属掌握婴儿洗澡、喂养知识、保暖方法、辅食添加、计免程序等知识,为患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保障。母婴同室病区与其他科室的健康宣教有所不同护理质量要求高,护理涉及范围大。新生儿刚离开母体,其免疫功能及生活能力低下,需要母亲的精心亲切呵护才能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才能健康成长。笔者认为采用多元化适用宣教,反复强化宣教是有效的。

为了使每位在母婴同室工作的人员加深对医院感染的理解和认识,预防和杜绝母婴同室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通过制定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防治措施,并严格地执行和实施。在医护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下,我院2010年无1例因母婴同室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健全和完善预防母婴同室交叉感染的管理制度,普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知识和经验,以预防和杜绝母婴同室医院感染。

综上所述,我院应用健康教育挂历和宣教,有效地降低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降低了医院感染的临床发生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篇6

[关键词]母乳喂养;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183-01

近年来,剖腹产率在国内外均有明显上升趋势[1],剖腹产术后产妇由于知识缺乏,伤口疼痛,活动受限,进食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愿母乳喂养,而母乳是理想的天然食物,它不仅能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可增强婴儿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有利于母亲产后康复。为了提高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及指导,提高了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的认知及依从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230例。年龄21~32岁,均为初产妇。实施剖宫产的原因为:头盆不称98例,胎儿宫内窘迫36例,社会因素48例,其他因素48;无妊娠合并症,无母乳喂养禁忌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剖宫产原因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方法:所有产妇入院时均作产科常规入院指导,术后对照组作一般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则由专业助产士进行一系列专业指导。

1.2.1健康教育:由责任护士按照设计好的系统健康教育内容进行讲述和操作演示,用模型与产妇面对面地进行交流指导,使每位产妇能熟练地掌握母乳喂养的好处、早吸吮的好处、熟练掌握正确哺乳的姿势,使其能主动配合母乳喂养。在孕期发放母乳喂养知识的宣传手册,同时评估孕妇的情况,如有凹陷和平坦,告知孕妇及时有效地纠正[1]。

1.2.2喂养姿势及含接姿势指导:刚出生的新生儿吸吮的兴奋点最高,觅乳反应也最灵敏[2]。而产妇术后由于伤口疼痛、活动不便,一般不愿喂奶。责任护士应进行母乳喂养的具体指导,完整协助一次哺乳。6小时内,专业人员应一手抱住婴儿胸腹部,一手托住婴儿额部,俯趴在产妇胸部吸吮,进行母婴皮肤早接触,早吸吮。6小时后,将床头摇起,产妇取半坐卧位,腹部垫软枕,婴儿睡在枕上,产妇一手环抱婴儿,另一手托起哺乳。侧卧时,将婴儿头部枕在产妇一手的肘关节处,产妇手掌托住婴儿臀部,使婴儿贴近胸部,另一手以C型托起哺乳,婴儿嘴唇应含住及部分乳晕,并应防止鼻孔被膨胀的堵住,可将一手指在上方轻压,保证充分有效吸吮。

1.2.3热敷、按摩,提拉:乳腺管不通,凹陷是初产妇哺乳困难的常见原因,专业人员应协助家属进行热敷,每次15~2O分钟,热敷后双手环抱,从向处轻轻挤压,用手将往上提拉,边提拉边捏揉,使凸起,便于婴儿含接。

1.2.4饮食指导:术后6小时产妇可少量进食米汤、鱼汤等汤食,但不要食用奶制品、蛋类及含糖高的食物以免腹胀。排气后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流质,少食多餐,多饮汤类,排便后方可进普食,但要禁食含有麦芽及神曲的食物或药物,以防退乳。

1.2.5出院指导: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4~6个月后逐渐增加辅食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产妇需要改变陈旧的忌口观念,进行合理膳食,同时应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3]。产妇要保持心情愉快,适当运动,预防感冒,多休息,与婴儿同步休息,以利于乳汁分泌。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2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8.3%,奶胀发生率为零,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n%)

3讨论

实践证明,剖腹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是产妇具有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只有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教育,加强母婴同室的管理,术后针对不同心理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进行耐心、细致、具体的母乳喂养指导就能消除不良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使母乳喂养正常进行。术后3天是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如果未做到早接触、早吸吮、勤吸吮、按需哺乳则会出现乳胀、变平,婴儿无法吸吮、拒绝吸吮,最终导致纯母乳喂养的失败。因此护理干预应把重点放在术前及术后3天,以有效地避免奶胀的发生,术后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帮助和督促母乳喂养,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随着剖腹产率的上升,提高剖腹产产妇的纯母乳喂养是产科病房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采取系统而正确的护理干预,能使剖腹产产妇和家属全面地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及婴儿生长发与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杏仙,张慧.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孕期母乳喂养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7):624-625.

[2]左思华,黄小燕.剖腹产产妇母乳喂养中护理宣教的应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1):77-78.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6篇) 】相关文章: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1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独立董事制度(6篇) 2024-08-01

母婴护理的工作内容(6篇) 2024-08-01

实践部工作计划(6篇) 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