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保护措施(6篇)

时间:2024-09-17 来源:

森林生态保护措施篇1

关键词森林资源;防火措施;林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65-0074-02

0引言

世界上共有森林面积为38.6亿公顷,占世界陆地面积30%左右。

中国的天然林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东南部地区和台湾岛主要是人工林。

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林地面积就相对很少。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改善生态、保护环境,加快林业发展已经成为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1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危害

由于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局部发生的乱挖滥采野生植物、无序采矿等掠夺性破坏行为,导致现有森林火灾、病虫害等隐患时而显现,尤其是恶性的深林大火产生,是造成森林覆盖率相对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森林生产力急剧下降的根本原因,对环境和气候也产生着恶劣的影响。如:沙尘暴、全球气候变暖、濒危生物生存异常乃至迅速灭绝等现象。都与林业生态安全与稳定有着主要的关联,因此,保护森林资源安全,尤其是加大森林防护工作,对我们每位公民来说,必须认真及时地纳入我们整个日常生活的行为之中。

2加强防火,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

森林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认真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对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森林火灾不仅严重危害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带来危害。因此要做好森林防火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森林防火教育既是护林工作的基础,也是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森林防火的意义、森林防火教育的重要性及森林防火教育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指导。

长期以来,由于忽视森林经营,我国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中幼龄林比例高,林分过疏、过密比较普遍,林木枯损量年均近1亿m3,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生产力和增强森林多种功能的潜力巨大。坚持不懈地抓好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林业行政执法工作,预防和减少各类灾害造成森林资源损失,减少毁林、防止森林退化,减少森林的碳排放。才能把握森林资源总体状况,推动林业科学发展。

3保护森利资源,森林防火的具体措施

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要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才能有效保护好生态环境。

保护森林资源,森林防火措施主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3.1思想认识

要提高认识,森林防火工作不仅是发展的需要也是稳定的需要。

3.2宣传工作

要提高责任意识,全面宣传森林防火知识,让群众了解重大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字。

以景区的防火宣传为例:

一是在景区入口处设置了中、英、日、韩等多国文字多种颜色标识的每日火险等级标示牌,提醒进入景区的游客当天的森林火险程度;

二是在景区入口处设置火源回收箱,要求游客在进入景区时将随身携带的火源放入火源回收箱,有效控制了进入景区的火源;

三是及时关闭了原始森林观光和景区内所有的人行栈道,每天坚持派出专职消防队负责对景区公路两旁干枯的草丛进行人工洒水,增加公路沿线草丛的湿度,从而降低森林火险隐患;

四是利用电子大屏幕开展森林防火宣传。采取“点、线、面”相结合方式,利用景区入口处大屏幕滚动播放森林防火宣传警示片、大力营造森林防火的浓厚社会氛围,保证了森林防火意识深入游客心中。

3.3预防措施

森林防火工作预防是基础,要落实专兼职护林人员,要增添防火设备,要清理火灾隐患。

3.4责任落实到位,认真落实防火措施

森林防火工作重在责任落实。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措施,严格火源管理。森林防火工作重在责任落实,要认真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很重要。

3.5检查督促减少火灾的发生

对防火工作要检查督促,形成一个“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积极氛围,树立“森林防火警钟长鸣、义务植树人人争先”的长效意识。减少火灾,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4结论

总而言之,火灾是森林的大敌,现阶段林业工作任务是紧紧围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总体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方针,以控灾减灾为中心,以完善森林防火体系建设为基础,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重点森林防火工程治理为突破口,加强领导、加大投人,坚决遏制森林火灾发生的严重势头。

参考文献

[1]彭光辉.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资源开发[J].当代教育,2006,2.

森林生态保护措施篇2

关键词:高寒地区;森林培育;经营模式;探析

中图分类号S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6)02-90-02

StudyonForestCultivationandManagementModeinAlpineRegion

YangGuolin

(BeimandianForestFarmofForestFarmMachineryPlantofSaihanba,Chengde068457,China)

Abstract:ThemethodsofforestcultivationandmanagementinalpineregionsofChinaaredescribedinthispaper.Tocompletethetransformationfromtheproductionofwoodbasedtotheforestecologicalbenefitsandtheroleofthestatusandrole,thepaperemphasizesontheanalysisofforestcultivationintheprocessofmanagementofnaturalsecondaryforestandplantationcultivationmanagementnewideasandmeasures,andinnovatesforestmanagementconcepttofostertheformationofrelativelystableregionalscientificandreasonableforestecosystem.

Keywords:Alpineregion;Forestcultivation;Managementmodel;Study

森林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1]。不同类型林地,由于植物生物学特性及其林分结构的不同,其生态效能不同。森林不仅担负着生态建设作用,也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还担当着林产品服务的重要任务[2],因此高寒地区森林经营要根据各林种、树种规律特点进行多种类、多层次的森林经营活动,实现森林经营可持续发展。

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措施,赋予林业建设事业崭新的历史使命,其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实现了以提供木材为主的经营方式向发挥生态效益和功能并重方向的转变,突显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功能,传统的经营理念需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这就及需改变森林经营理念。本文根据地域的差异性,对高寒地区森林培育经营模式进行探析如下:

1对天然次生林采取抚育和改培措施

1.1采用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以整个森林的生命周期为时间设计单元“充分利用与森林相关的各种自然力”以目标树为核心的抚育间伐和更新择伐[3-5],积极采取科学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好国家天然林抚育补贴项目,对高寒地区现有的杨树、白桦、蒙古栎、五角枫、水曲柳等为主的天然次生林进行逐年抚育改造,清除影响林木正常生长的杂灌木、枯死木、劣质无培育前景的丛生木,对保留林木进行科学合理定株,保留干形优良,材质良好的树木进行科学培育,使其发挥更大更长久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2改变林分结构对林分质量差,无培育价值的天然林林木,进行改培作业,保留合理的天然优质林木,并且林下栽植樟子松、云杉、油松、红松等乡土针阔叶树种,密度以55株/667m2、75株/667m2为宜,栽植密度主要依据天然林木所处地块的土层、坡度、土壤含水量等多方面决定的。通过改变林分结构,从而形成复层林和异龄混交林,形成多种优势树种,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墒、物种多样性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优势,使其更符合森林的生长规律,形成更加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

2对现有人工林进行科学合理培育

高寒地区的人工林,以落叶松、樟子松、云杉、油松为主,成为森林的主体,现有林分状况是初植密度过大,树种单一,结构简单,从而造成了林地地力衰退,林地生产力水平低下,病虫害频发,针对这种森林分布现状采取以下措施改变和完善。

(1)采取一系列的中幼抚措施,进行大强度人工林间伐,培育大径级材,释放林下空间,以生态修复的方式逐步形成乔、灌、草良性配置森林生态结构系统。

(2)对新的造林地块,合理调整初植密度,采用本地优良种源优质苗木,一次造林,一次成林,形成优良径高比[6]。一是在木材需求市场疲软,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森林经营成本上升,初期林木经济效益低的情况下,减少森林培育成本;二是合理的密度使林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冠形和径高比,利于培养大径材,延长森林培育周期,据测在天然次生林中散生的单株落叶松、云杉、油松、红松胸径分别达到60~90cm左右,树龄据测算在80~120a,并长势良好,材质优良,为培育大径级材提供了佐证,是人工林培育大径材,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科学依据,通过采取低保留、抚育间伐,引阔入针等经营方式,在调整资源结构和培育大径材的过程中,形成良性的立体森林生态结构。

3加强生态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

(1)对现有仅存的湿地采取严格的管护机制和保护措施,进行科学合理封育,使其充分发挥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完善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好“地球之肾”,使其充分发挥吸收灰尘等有害物质的过滤作用,充分发挥“地球之肾”的功能。

(2)对疏林地、灌丛林地,在封山育林、攻坚造林的过程中,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禁牧等保护措施,利用人工造林促进天然林更新的方式,增加地带性植物种类,使濒危受损的动植物种类资源得以休养生息,从而得以保护,达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3)创新森林经营理论和理念,创新经营模式,从森林生长学的角度,充分考虑其生物学特性,根据不同的物种起源,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以目标树种为构架的森林经营模式,以区域、流域经营为载体,为森林的生长创造合理的空间环境,通过诱导外来物种侵入、天然落种更新等措施,培育优质可持续森林资源和异龄复层混交林,使之形成更加科学合理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

4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1)科学合理及时防治森林病虫害,遏制并逐年减少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扩展,减少病虫害的危害面积,降低森林病虫害的危害程度,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能力和免疫力,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林分内卫生环境状况,提高其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2)依法保护野生鹿、狍、黑琴鸡、花卉、草药等动植物资源,遏制人类对森林资源掠夺性的摄取和采挖,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理念,改变人类对森林生态景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行为效果,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3)强化森林公园旅游秩序管理,规范游客的不文明举止行为,保护好森林生态景观和环境,使森林生态系统得以健康良性循环发展,形成相对稳定的地域性森林生态系统。

5结语

通过以上科学规范的经营措施,使森林生态系统的经营更加合理、稳定与多样,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渴望,为人类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为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环境保障,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空间和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李树忠.“永林公司”不同森林经营模式水源涵养功能比较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2014(28).

[2]蔡良良,蔡霞,朱红伟.“永林公司”淳安县森林经营模式设计[J].浙江林业科技,2004(3):24-2.

[3]陆元昌,雷相东,洪玲霞,等.近自然森林经理计划体系技术应用示范[J].西南林学院学报,2010,30(2):1-6.

[4]陆元昌,张守攻,雷相东,等.人工林近自然改造的理论基础和实施技术[J].世界林业研究,2009,22(1):20-27.

森林生态保护措施篇3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森林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是密切相关的,人类不但可以使森林得以发展,也可以使森林毁灭。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政策失误;乱砍滥伐,工业化的盲目发展;人口膨胀及贫困;刀耕火种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等行为都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和制止这些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的行为,保护好森林资源。当今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的好坏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如何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护好森林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希望和大家共享。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各级国家林业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森林资源管好,一要狠抓限额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森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积极配合县乡基层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和烧材的采伐管理,坚持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坚决查处林荫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四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行为,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和大对天然林保护区周边地区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发现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1、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

(1)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林业部门应该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国要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三、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要进一步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时刻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要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要特别注意对乡镇场所、偏远村屯和山上作业点的宣传,进村入户对农户进行贴心宣传;如各护林员、驻村干部都抓住重点对象、高危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小孩及精神病患者等重点监管对象一定要坚决落实监护措施,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采取以上措施可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参与森林防火事业的自觉性。

2、加大火源管理,严格禁止一切野外吸烟和弄火行为。必要的生产用火要严经防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擅自用火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对林内从事生产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必须统一组织,明确责任,预交防火抵押金,落实防火措施。

3、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浙江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结合乡镇实际,制订《森林防火预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森林防火关系到保护森林资源,关系到生态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同心协力,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4、建立防火队伍,健全防火预案。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森林防火巡逻队、扑救队、督察组、后勤组,并健全防火预案,一旦接到火警就按照预案出动,各村也要建立配套组织配合乡镇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坚持把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把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四、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思想教育工作是我们进行一切工作的根本。任何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只有把思想教育搞上去,人们有了指导自己工作的思想武器,才会让自己的工作变成自己自觉的行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护林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思想武器,认真做好基层护林员的思想工作,提高基层护林员的思想认识,增强护林员对护林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一切与护林管理有关的积极因素,特别是充分认识林区农民群众对护林工作的重要性,做好林区农民的思想工作,想方设法把当地农民调动起来,让其参与管理,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更好地为护林工作服务。

森林生态保护措施篇4

关键词: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到大自然环境中释放压力和放松心情。因此,森林公园成为人们休闲时间的主要选择。但是在大力发展森林公园旅游的同时,也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是集观光、休闲、科普为一体的部级森林公园,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对当地长久稳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旅游资源保护

1.1景观资源保护

景观资源是森林公园旅游等生态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态旅游的核心。因此,当地政府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将景观资源保护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开发建设的活动中,促使森林资源开发更具有实际价值。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其中要重点加强对自然景观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现状和资源开发情况,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以保障森林资源自然景观的原始状态和完整性[1]。

1.2生物资源保护

对森林公园生物资源的保护可以从两方面落实,一是对植物资源的保护,二是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在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开发中,首先要加强对森林植被的管理和保护,要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强化森林火灾预警及防范制度,督促相关部门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分析和排除火灾诱因,从而使火灾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加强防火宣传教育,从根本上杜绝森林火灾。此外,还要加强森林巡查,及时处理火灾易发因素,进一步保障森林资源的安全性。其次是要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水平,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消毒防护等措施,避免病虫害疫情扩大,尽可能地保护森林资源的完整性。另外,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即是要保障珍稀动物能够保持繁衍生息。因此,首先要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严格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森林法》等,在森林公园内禁止一切非法捕杀、诱杀动物行为,从而创造安全、良好的野生动物栖息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其次要完善相关的保护设施,即可以调查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根据记录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比如设立防护网等措施,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庇护场所;最后还要控制施工建设范围以及强度,要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正常活动和休息的影响,从而实现对动物资源的保护[2],切实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生态环境保护

2.1水体环境保护

对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中的水体环境进行保护则是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严格保护和控制森林公园内的水域,做好污染防范工作。在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内存在的污染源,相关人员必须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同时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可以通过标识或者游园守则等方式引导游客以及公园商户、管理工作人员等形成良好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另外,还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垃圾巡检,对不易发现的垃圾进行清理,防止扩大污染范围,并对森林公园中的各种用水进行净化和消毒处理,尽可能减少水体环境的污染[3]。

2.2卫生环境保护

森林公园作为一个旅游区域,在大批游客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垃圾和废弃物。因此,要保护森林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则要做好卫生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在强化宣传教育以及制定惩罚制度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沈阳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可以在游客数量相对集中的区域放置分类垃圾桶,同时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垃圾进行清洁和处理,避免发生二次污染。要安排专门的清洁人员划分卫生区域进行定期垃圾清理等。

2.3农业污染治理

在沈阳国家森林公园区域中存在大量的农业生活人口以及耕地等,由此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以及农业种植活动中产生的化肥、农药残留都会对森林资源和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相关部门要对附近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污水等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还要引导农户使用清洁无污染化肥及农药,降低有毒性物质或者制品的残留。同时,对已经出现污染现象的区域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森林公园内的污染程度,保障其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状态[4]。

3结语

森林生态保护措施篇5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措施

森林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是密切相关的,人类不但可以使森林得以发展,也可以使森林毁灭。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政策失误;乱砍滥伐,工业化的盲目发展;人口膨胀及贫困;刀耕火种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等等行为都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所以,我们必须控制和制止这些会给森林带来威胁和破坏的行为,保护好森林资源。当今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的好坏已成为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如何保护好环境,特别是保护好森林资源,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保护好森林资源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希望和大家共享。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理

各级国家林业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严管林”的要求,切实把森林资源管好,一要狠抓限额管理。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把限额采伐管理当作森林保护工程的头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是严格按照采伐审批程度,积极配合县乡基层林业主管部门抓好农民自用材,培植业用材和烧材的采伐管理,坚持杜绝无证采伐和超限额采伐。二要切实强化林地保护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管理制度,发现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的,要及时向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坚决查处林荫地非法流失和林地逆转。三要加强林权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协助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林权证发放情况进行清理登记。明确和稳定森林资源的权属关系,同时积极协助调处林权纠纷,保护集体林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四要加强木材流通领域和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监督管理,基层林业主管部门要严格执行凭证运输木材制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行为,同时要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和大对天然林保护区周边地区木材加工单位的监督管理,发现非法加工木材的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二、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

1、提高生态认识,加强管理

(1)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

(2)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3)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2、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林业部门应该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国要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害的一般调查和系统观测,不断积累基础资料,建立起数据库,用高新技术和监测信息处理系统开展监测与预报工作。

三、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要进一步提高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时刻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要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森林防火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要利用一切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力度。要特别注意对乡镇场所、偏远村屯和山上作业点的宣传,进村入户对农户进行贴心宣传;如各护林员、驻村干部都抓住重点对象、高危群体,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对小孩及精神病患者等重点监管对象一定要坚决落实监护措施,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采取以上措施可进一步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全民保护森林资源、参与森林防火事业的自觉性。

2、加大火源管理,严格禁止一切野外吸烟和弄火行为。必要的生产用火要严经防火指挥部批准后,方可进行。未经批准擅自用火的,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对林内从事生产作业的单位和人员,必须统一组织,明确责任,预交防火抵押金,落实防火措施。

3、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抓好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落实。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浙江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结合乡镇实际,制订《森林防火预案》,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责任,真正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森林防火的责任落到实处。森林防火关系到保护森林资源,关系到生态建设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同心协力,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超级秘书网

4、建立防火队伍,健全防火预案。根据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森林防火巡逻队、扑救队、督察组、后勤组,并健全防火预案,一旦接到火警就按照预案出动,各村也要建立配套组织配合乡镇做好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坚持把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把森林火灾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四、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森林生态保护措施篇6

1.1保持水土

各种树木的林冠都具有降水截留的作用,一般说来,降水中的20%~30%会被树冠截留,树冠的截留过程可以降低降水程度,从而降低雨水对土壤的侵蚀,减缓水土流失现象,最终实现保持水土的目的。

1.2涵养水源

林木的根系一般比较发达,森林的根系在土壤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涵养水源,一般森林可贮水500~2000m3/hm2。

1.3防风固沙

森林能够缓解风沙以及水土的冲蚀,从而降低风速,降低风沙地区的风沙危害,为农业生产提供一定的保护,防止风沙对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影响。

1.4调节气候

森林的树冠层比较密集,大面积的森林可以降低太阳能的辐射,增大空气的湿度,林外的热空气会传递到林内。夜间林冠又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使得林内的昼夜温差较小,水分小易蒸发,与此同时,森林的蒸腾作用,还可以实现自然界水分循环和改善气候,森林每天都要吸收大量的水,然后通过蒸发回到大气中,水蒸气在蒸发的过程中可以吸收一定的热量,所以在密度较大的森林上空,空气一般都比较湿润,容易成云,同时致雨,增加地域性降水量。

1.5消除污染

随着近年来工业生产的力度逐渐加大,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越来越多,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大气污染,空气中的CO2、CO、粉尘浓度越来越高,对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森林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消除噪声的作用,森林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CO2、CO等物质,同时释放O2,消除空气污染。森林中很多植物以及树木都能够分泌多种杀菌素,可以杀死众多病菌,降低空气中的含菌量,起到清新空气的作用。另外,当代社会中噪声污染也是一个公害,当噪声达到80dB,会导致人的听力减弱,还会使人变得疲惫。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探讨

2.1加强国家政策的完善

国家政策的完善对于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该被提到日程之上,在林业生态保护过程中要加强各种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完善,比如划分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规则,积极落实责任人制度,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对于自然保护区,需要加强控制进入的外来人员,防止外来人员进入森林自然保护区造成森林破坏。

2.2采取保护性措施进行森林建设和经营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在原有的生态资源基础上,按照生态平衡的原则,促进人类与林业资源和谐发展,做到合理利用林业资源,加强经营森林资源以及保护水资源。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抚育间植。在森林再造过程中,各级政府应该要积极按照自身的承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森林的后期抚育工作,在工作中要采取各种措施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第二,封林。在一些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需要做好封林工作,尤其是在造林之后,为了给森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需要封林养护,在重点防护林的保护中做好地区的宣传工作,促进广大群众提高林业保护意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第三,因地制宜选品种。根据土壤的条件、气候条件选择适合当地的林木品种,才能实现森林再造。

2.3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在森林发展过程中,建立良性循环机制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做好林业补偿,通过奖励落实森林保护责任的人群,以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理念,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从长远角度来看,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每一个人自觉遵守的习惯,才是进行森林资源保护的根本措施。为了促进森林资源的良好发展,还需要有机结合林业生态环境与水源生态环境之间的整合,创建科学合理的统一整个机制,促进林业生态资源的保护工作可以尽快完成。

2.4加强整合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资金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资金的整合力度,比如给林业建设部门进行必要的拨款,确保林业生态建设部门可以配备相应数量的林业建设队伍,配备更多专业的机械,解决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结语

【森林生态保护措施(6篇) 】相关文章:

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篇) 2024-09-14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9-04

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8-26

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 2024-08-14

售后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 2024-08-02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生物质燃料定义(6篇) 2024-09-18

森林生态保护措施(6篇) 2024-09-17

玉石雕刻技术教程(6篇) 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