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护理(6篇)

时间:2024-09-18 来源:

剖宫产术后护理篇1

【摘要】目的探析剖宫产患者术后疼痛原因及护理对策与体会。方法对本院妇科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实施剖宫产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和个性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疼痛情况和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产妇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采取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产妇术后疼痛,促进了产妇伤口恢复和术后康复,提高了满意度,确保了母婴安全、健康。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对策与体会

剖宫产是妇产科中常见的手术,通过剖宫产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手术。由于剖宫产手术腹部切口大、创面深、子宫收缩和切口疼痛剧烈,因而严重影响产妇休息睡眠和术后恢复,甚至其他引起并发症,给产妇和婴儿健康带来影响。对实施剖宫产患者术后实施个性化护理和疼痛干预措施,对减轻产妇疼痛,促进术后恢复和婴儿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院妇科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对54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8例剖宫产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28±6.5)岁。初产妇82例,经产妇26例;妊娠36~38周9例,38周~42周15例,42周以上84例。排除顺产产妇、精神障碍患者及新生儿疾病者。将108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性格、认知能力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疼痛评定

术后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病人咳嗽时切口无疼痛,活动不受限;I级(轻度):产妇对疼痛可耐受,咳嗽时有轻微疼痛感,可有效咳嗽,正常生活和睡眠不受影响;II级(中度):疼痛较重,不敢用力咳嗽,活动受限,夜间睡眠不安稳,需药物镇痛;III级(重度):疼痛剧烈,咳嗽、均受限,睡眠和休息受到严重干扰,需予以镇痛治疗[1]。

2护理对策

2.1常规护理

做好产妇心理疏导工作,缓解紧张心理,消除其恐惧和焦虑情绪。麻醉应有效而安全,降低产妇术中疼痛程度,术中尽力减少创面,以减轻术后疼痛。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意识变化情况,2h测量一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切口处置沙袋,放置时间6h。保持尿管和输液管通畅。做好皮肤护理和会阴护理。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处理或报告医生。体温持续升高超过38℃或手术3d后仍持继发热者,应检查伤口有无感染及有无并发症发生,必要时给予抗菌素以控制感染。

2.2身心护理

保持病室安静清洁舒适,减少探视。帮病人采取舒适卧位,协助哺乳和照顾婴儿。向患者讲述术后疼痛机理,指导病人自我评估疼痛级别和处理方法,消除其顾虑。不良的情绪影响产妇休息、进食,可导致母乳量减少,影响产妇哺乳及产后[2],因此积极进行产后宣教,安慰患者,消除病人紧张情绪和顾虑,使产妇身心处于良好状态。

2.3疼痛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心理变化,询问产妇疼痛情况和规律,及时与医生沟通给予及时有效止痛措施。轻度疼痛者可播放音乐、与产妇聊天等方法分散其注意力。疼痛重者可采用热敷、按摩方法;疼痛过剧者可予止痛药。指导病人进行有效咳嗽,翻身时应指导患者用双手掌轻轻按压切口两侧,以免过度牵拉伤口引起疼痛。

2.4观察宫缩及流血情况

剖宫产术后,子宫底一般至脐水平或脐以下。经常检查子宫恢复情况,发现产妇宫底至脐或高出脐部,则疑为有子宫出血,或者膀胱过度充盈,会对子宫收缩产生影响。可给予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止血剂等对症处理,或遵医嘱予以静点缩宫素,以防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阴道流血发生。

2.5健康宣教

嘱产妇加强营养,向产妇讲明母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和营养有利于婴儿生长发育和预防各种疾病,且母亲分泌乳汁有利于子宫恢复,减少产后阴道流血。鼓励支持产妇母乳喂养婴儿,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和技巧,保证产妇和婴儿健康。注意观察恶露的性质,产后6周~8周进行产后常规检查,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应采取避孕措施。

3结果

干预组54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d,未发生不良反应。术后0级疼痛15例,I级疼痛18例,Ⅱ级疼痛21例,无Ⅲ级疼痛病例。术后均痊愈出院。患者满意度97.5%;对照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d,发生伤口脂肪液化2例,伤口感染1例,经对症处置后好转,未发生术后大出血病例。术后0级疼痛0例,I级疼痛25例,Ⅱ级疼痛21例,Ⅲ级疼痛8例。患者满意度83.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疼痛是临床手术治疗后患者常见的主要症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活动,从而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剖宫产术后疼痛与很多因素有关,随着人们对疼痛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对术后疼痛的产生机制和原理及疼痛的处理方法有了更新的认识[3]。影响孕产妇疼痛的因素常包括:术前的恐惧心理、紧张的情绪、术中麻醉的效果、手术创伤的大小,这些因素都可导致孕产妇痛阈降低,增加术后疼痛[4]。因此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情绪调节工作,正确评估疼痛级别并给予处理,正确运用各种镇痛疗法,恰当地使用镇痛药。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子宫复旧和伤口愈合,降低剖宫产术后疼痛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参考资料

[1]吴西英.剖宫产术后病人疼痛评估及护理.护理研究,2002,4,16(4):201

[2]卢央.护理干预措施对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效果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5):101-102.

剖宫产术后护理篇2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

剖宫产是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胎盘的手术。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剖宫产是产科广泛使用的手术之一。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剖宫产的增加,手术的普及,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做好剖宫产的术后护理是减少产妇术后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我院妇产科病房对例剖宫产术后实施整体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6例,年龄22—38岁,住院时期最短7天,最长13天经及时治疗和细致的护理,母婴均达到预期效果。

2、护理

2.1生命体征的护理按腹部手术术后护理常规进行,产妇安返病房后,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观察产妇的精神、意识等情况。由于少数患者出现低血压反应,因此应密切观察产妇有无低血压反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并注意呼吸频率、幅度。由于术后伤口反应,术后3天内的体温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属正常,不需特殊护理。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术后3天后仍有发热,应引起重视,寻找原因,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给予相应处理。

2.2体位护理术后嘱产妇平卧6—8小时,术后第二天可改半卧位,鼓励产妇多翻身、做深呼吸,早下床走动,有利于肠蠕动,促进排气,减轻腹胀,可预防静脉血栓。对因肠胀气而疼痛者可行腹部热敷或肌内注射新斯的明0.5mg,亦可用理气、行气中药。

2.3导尿管的护理术后回病房固定好导尿管与床旁,观察导尿管是否通畅,记录尿量。一般留置导尿24—48小时,特殊情况可延期拔管,拔管后鼓励患者自行排尿。

2.4阴道流血与子宫收缩观察术后12小时内密切观察产妇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避免产后大出血。一般情况下术后宫底平脐或脐下,若患者宫底脐上或更高,则考虑子宫出血或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影响子宫收缩,对照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可按摩子宫、应用子宫收缩剂、止血剂等。正常情况下恶露10天内会从暗红色变成淡黄色,分娩后两周变为白色,4—6周停止。若超期未停,查找原因给予相应处理。

2.5伤口观察术后切口处可以压沙袋以压迫止血6小时后取下,产后第二天换药,观察有无渗血及肿胀。一般情况下术后伤口换药2次,7天后拆线。肥胖、糖尿病、贫血等影响伤口愈合,要延期拆线,如果术后体温高,伴伤口疼痛且出现血肿可用75﹪乙醇纱布湿敷2次/天,若数天后仍无好转,红肿处有波动感,可确认有感染,要及时拆线引流并给予抗感染治疗。

剖宫产术后护理篇3

关键词: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护理干预;预防手段

临床中多通过剖宫产解决难产等一系列问题,但是随着剖宫产指征的开放,手术并发症也随之而生[1-2]。产后出血是最为常见的剖宫产并发症之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86例剖宫产产妇,产妇的年龄为22~39岁,平均年龄为(27.4±4.7)岁;孕周为37~41w,平均为(39.6±1.3)w,其中有初产妇37例、经产妇49例;单胎妊娠80例、双胎妊娠6例。

1.2方法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措施。

1.2.1术前护理手术前做好相关准备,护理人员充分准备好剖宫产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和药品,加强对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3]。做好术前宣教,向产妇介绍相关的剖宫产保健知识,使其学会自我检测的技能,提高产妇的健康知识知晓度。做好心理护理:手术前精神紧张可能对产程等造成不良影响,护理人员应当密切与产妇交谈,了解产妇的心理情绪,一旦出现不良情绪应当进行情绪疏导。

1.2.2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同样加强对出血量、呼吸频率、血压等体征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做好手术过程中的保暖工作,防止手术过程中受凉[4]。

1.2.3术后护理术后对产妇进行常规镇痛。麻醉清醒期加强体征监测,做好专业护理,预防产后褥疮的发生。密切观察产妇状态,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心慌等表现应引起注意。针对术后出血的产妇,如果失血较多,而未出现休克症状,及时补充血容量;对失血多,以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吸氧、保暖;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子宫收缩的情况及恶露量、色、气味。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发生产后出血后大多数产妇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一过程中要求细心耐心地与患者交流,减少由于情绪因素造成的出血不止。告知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要求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此外,剖宫产产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出血的可能性,护理人员应当随时保持警惕,加强巡视,出现异常情况之后立刻报告医生进行处理。通过加强母婴护理建立产妇和婴儿之间的情感联系,促进激素水平的恢复,控制出血[5]。

1.3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的形式表示,比较采用χ2值检验。以P

2结果

86例产妇中,59例出血量在500~1500ml,27例出血量在1500~2000ml。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出血的患有有54例(62.79%)、胎盘因素造成出血的患者有17例(19.77%)、凝血功能障碍出血的有13例(15.12%)、其他原因2例(2.33%)。主要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其次为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对比不同原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剖宫产后出血是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在术后出血中约占80%[7]。其发生与产妇胎盘情况、胎儿大小或者产次等因素相关。手术后产妇胎盘排除,子宫松弛大量的血液聚集在宫腔;②胎盘因素,临床中常见的因素有胎盘剥离不全、胎盘粘连以及胎盘嵌顿等,主要在于胎盘剥离过程中对肌壁血管造成损伤,引发出血活跃;③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在孕前以及妊娠期已经表现出易出血倾向,产前血小板会得到补充则容易造成胎盘剥离引发出血。此外,剖宫产手术操作不当,例如在胎头娩出过程中用力不当会造成切口撕裂进而引发出血;手术之前产妇合并有阴道炎、胎膜破裂或宫颈炎等感染因素等会增加切口开裂的几率,进而引发出血;子宫切口缝合不良,缝合过紧、过密都可能引发出血。

针对上述原因,临床中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主要措施有:首先,加强产前筛查,对于不适合妊娠的产妇应当及时终止妊娠。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产妇的临床情况,及时识别出高危因素、做好万全的准备避免产后出血;针对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在生产之前应当采取补充血小板等手段纠正,做好相关的执行措施;在第一产程中护理人员可知道产妇多饮水,积极补充营养[8]。第二产程中应当准确把握手术时机,胎肩娩出之后通过肌注方式给予产妇适量的催产素,随后通过静滴方式给药,减少出血。第三产程阶段,护理人员密切记录产妇的出血量、对于查找产妇出血的原因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及时输血控制病情。此外,产褥感染与子宫口开裂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出血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临床中造成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子宫收缩乏力为主要原因。在手术之前应当密切关注产妇的情况,及时发现出血高危因素并予以积极控制。而术后出血发生之后应当加强对产妇的护理,通过输血、心理护理、生命体征检测等方式控制出血的进程,降低产妇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杨建萍,王洁,刘雪茵,等.舌下含服卡孕栓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51):83-84.

[2]张秋萍,刘新红,段秀菊,等.卡孕栓联合催产素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1,33(8):1158-1159.

[3]吴仕元,康昭海,袁劲进,等.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防治机制在预防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115-119.

[4]任云珠,陈丽文.Foley尿管气囊压迫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9):1553-1554.

[5]陈少敏,冯伟玲,卢健玲,等.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943-945.

[6]韩庆,崔华英,周栩茹,等.择期剖宫产术前术中应用缩宫素及垂体后叶素预防出血的临床观察[J].海南医学,2011,22(6):80-81.

剖宫产术后护理篇4

昆明市官渡区妇幼保健中心,云南昆明6502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2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孕妇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于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产妇产后的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前的抑郁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于剖宫产术后产妇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孕妇的抑郁情绪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与其他护理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越性,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关键词]舒适护理;剖宫产术;产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4(b)-004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例数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由于进行剖宫产手术会对患者的心理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患者在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的一段时间内会感到强烈的疼痛感,使得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在术后经常会出现抑郁的情绪,无法进行正常的母乳喂养,对于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都对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术后做好剖宫产手术孕妇的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根据以上情况,我院选择舒适护理的方法对于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进行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孕妇的抑郁情绪得到有效的消除,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为我院从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2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1例,治疗组孕妇22~44岁,平均年龄(25.9±4.3)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5±1.3)周,初孕妇40例,经孕妇21例;对照组孕妇23~45岁,平均年龄(26.2±4.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1±1.2)周,初孕妇41例,经孕妇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于治疗组孕妇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于对照组孕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2.1术前舒适护理在医生开出产妇手术医嘱后护士即到病房做好自我介绍及手术室环境介绍、说明麻醉方式,使产妇对麻醉有初步的理性认识;告知剖宫产术是很常规的手术,是相当安全的手术,可将母、婴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而且我们会时刻观察您的生命体征变化,从而使产妇放心,解除思想负担。与患者交流时做到专心,回答询问时认真耐心,努力解除患者术前恐惧焦虑的心理,满足她们心理的舒适。并为产妇做好剖腹产术的术前准备,选择适合型号的导尿管,以减轻产妇的不适感。为孕妇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病房温度和湿度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并做相应的消毒和整理工作,保证孕妇在病房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增强手术的耐受力[3]。

1.2.2术中舒适护理做好生理舒适的护理人室时首先由手术室的巡回护士热情亲切地迎接患者,平稳地把病人送至手术床上。患者人室前30min,调节好手术室内的温湿度,一般室温控制在24~26℃,湿度为55%左右;同时注意非手术野的保暖,缩短暴露时间,手术中产妇保持平卧的姿势,对于孕妇的双手进行固定,但不能使产妇感到有不适,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整个手术操作过程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当发现孕妇情绪出现波动时,要及时给予其心理支持[4]。

1.2.3术后护理①体位护理。产妇手术后要保持平卧的姿势,在腰部垫上软棉垫减少腰背部的疼痛,在手术后4h才可以对于孕妇进行搬动,搬动过程中动作要轻柔规范,尽量不要触及孕妇伤口造成其的疼痛感[5]。②心理护理。大部分产妇在手术后都会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与其交流,倾听患者的诉说取得产妇的信任,对其进行必要的安慰和开导,调动其主动性,密切观察产妇的情绪变化,对于不良情绪要及时进行疏导,使产妇保持较为轻松的情绪[6]。③根据产妇的临床表现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产妇进行镇痛,可在病房中适当放一些轻快的音乐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达到镇痛的目的。④训练康复术后密切观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产妇各项生命体征都正常稳定时,护理人员要协助指导母乳喂养及产妇进行下床运动,运动前腹部加用腹带可减少伤口疼痛。运动量要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促进孕妇各项生理功能的恢复。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

治疗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2.2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和出院前抑郁评分

治疗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前的抑郁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2。

3讨论

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对于生育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剖宫产手术具有时间可控性、产前疼痛少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年轻孕妇的青睐。我国近年来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例数呈逐年快速增长的趋势,变成许多医院的主流生产方式,与此同时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也受到了广大孕妇及其家属的关注。

根据以上情况,我院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于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获得了产妇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该种护理方法的核心是孕妇生理、心理都保持一、一种较为愉悦的心态,尽其最大所能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尽可能消除孕妇的抑郁焦躁的情绪,提高孕妇的护理满意度。但由于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例数较少,护理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值得进行改进的地方,希望能够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加以改进和修正,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得患者能够在一种舒适、预约的心态下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对于剖官产术后的产妇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使产妇保持较为轻松的心态,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接受治疗,降低了术后疼痛感,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是一种值得进行推广的护理方法。

[

参考文献]

[1]崔同云.舒适护理在剖官产术后的干预作用[J].现代护理,2012,13(5):267-268.

[2]黄泽云.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持续自控泵镇痛对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15(5):478-479.

[3]陈凌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期翻身的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2(6):546-547.

[4]李永翠,丁敏芳,甘锦爱.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4):256-257.

[5]胡敏,吕红梅,陈晓芸,等.舒适护理模式对剖宫产术后产妇疼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23(4):435-436.

剖宫产术后护理篇5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护理

产后出血是危及孕产妇生命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本文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20例孕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有效预防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20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年龄22~38岁,孕周37~41周。产前无并发症,麻醉方法为持续性硬膜外麻醉。

1.2临床护理

1.2.1消除孕产妇顾虑

耐心向产妇做解释工作,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及自我监护的方法,如腹部伤口痛与子宫收缩痛等。术后30min内做好早吸吮工作,增加血液中催产素浓度,促进子宫收缩,增加母婴情感交流[2]。为产妇提供舒适的生活护理,避免精神紧张或过度疲劳。

1.2.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产妇回房后,每30min测量呼吸、血压、脉搏各一次,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观察产妇的面色、神志,同时要检查子宫及阴道流血情况,并记录流血量,如有大出血征兆要及时报告并处理。

1.2.3促进子宫收缩

术后常规使用缩宫素20U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对于存在原发性或继发性宫缩乏力的产妇,使用米索前列醇片400ug肛塞,通过局部黏膜吸收,促进子宫收缩。同时按摩子宫[3],一手放于刀口上保护刀口,另一手置于宫底部,用掌面按摩子宫前壁及底部,拇指与其余四指分开分别按摩子宫左右侧壁及前壁,用力均匀,持续30min,然后每隔15~30min按压一次。

1.2.4观察膀胱充盈情况

观察尿量、尿色,保持留置尿管通畅,以避免膀胱过度充盈而影响宫缩。

1.2.5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在输液过程中,如产妇宫缩欠佳,阴道流血较多,则先输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如生命体征正常,阴道流血不多,则可先输止血药物。

1.2.6观察出血情况及宫底高度

了解宫底高度、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每30min测宫底一次。保留会阴垫,准确估计出血量及阴道流血是否凝固。如果是不凝血,应及时报告并处理。

2结果

共发生产后出血21例,发生率为2.28%。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诊断标准为从接产起至胎儿娩出后24h内总失血量大于500ml。其中,子宫收缩乏力15例,占产后出血的71.43%;子宫切口出血4例,占产后出血的19.05%;胎盘植入和粘连、宫腔内表面局部出血各有1例,占产后出血的9.52%。

3讨论

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的2/3,大多发生在产后2h,占80%以上。因此,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加强子宫收缩力。羊水过多、胎儿过大可使子宫肌纤维伸展过度,疤痕子宫可使子宫肌收缩不均衡,妊高症、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病理因素,都可以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另外,应注意观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先兆,如子宫大而软、阴道出现少量不凝新鲜血等。

产后进行子宫按摩,可有效刺激子宫高度收缩与缩复,使子宫在短时间内迅速有效地收缩,减少子宫容积,宫腔积血降低。临床实践证明,产后30min的持续性按摩能有效减少产后2h的出血量[3]。缩宫素是由下丘脑视核及室旁核的神经细胞分泌合成的9肽激素,释放于毛细血管,作用于靶器官,兴奋子宫平滑肌,可引起子宫有效收缩,但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取决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半衰期1~6min,作用不持久。因此,子宫按摩加静滴缩宫素,两者结合对于预防产后出血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降低剖宫产率是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根本性措施[4],剖宫产由于刀伤的存在其大出血的发生概率相比阴道正常分娩要大的多。因此,剖宫产的适应症要严格把关,做好那些无需剖宫产但想做剖宫产的孕妇的思想工作,尽可能降低剖宫产率。初产妇没有分娩经验,害怕疼痛,很多主动要求施行剖宫产,对她们要讲清剖宫产的潜在风险性,尽量动员进行正常分娩。

本文通过对920例行剖宫产的孕产妇进行多方位的护理措施,包括消除孕产妇顾虑、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按摩子宫结合缩宫素静滴、观察膀胱充盈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等,有效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顾美皎.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5-388.

[2]陈加薇.剖宫产术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J].2004,25(1):87.

剖宫产术后护理篇6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3)35-0094-01

术后护理是整个剖宫产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术后患者健康、快速恢复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据当前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目前我国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占到了所有产妇人数的45%左右[1],所以加大对剖宫产术后护理的探讨、分析,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十分必要。回顾性分析2012年10-12月笔者所在医院46例行剖宫产术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剖宫产的46例产妇,年龄22~40岁,平均27岁,孕周35~42周,平均40周。经产妇8例,初产妇38例。所有产妇均符合剖宫产指征。

1.2护理

1.2.1术后生命体征护理在剖宫产术完成,产妇返还病房后,应当立即对其进行各项生命体征的测量与观察,记录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与精神状况。由于术中失血,不少患者在术后都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反应,故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适时、适宜的调节输液速度,除此之外还要对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幅度加大注意力度。在剖宫产切口的影响下,患者在术后3d可能会出现体温略微升高的情况,但不应超过38℃,但如果体温高于38℃,或3d高温仍不见降低,则应尽快查明原因,是否为其他并发症所引起,是否出现了伤口感染,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剖宫产术后3~4d患者的会胀大,血管充盈,发热,这是泌乳热,温度应当在37.8℃~39.0℃,泌乳热的持续时间一般为4~16h,属产后正常现象[2]。

1.2.2术后护理剖宫产后,要使患者以平躺姿态卧床6~8h,每2h对患者的骶尾部进行一次按摩,一共进行4次,12h后辅助患者在床进行翻身活动,24h后下床适当走动,以减轻患者腹胀的情况,促进肠蠕动与排气,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1.2.3导尿管护理导尿管一定要固定好,时刻观察导尿管的通畅情况、尿液颜色以及尿量,一般导尿管留置24h,如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期。

1.2.4术后阴道与子宫观察在剖宫产术后的12h内,对患者宫缩情况以及阴道流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防止患者产后出血发生。通常情况下,宫底平脐或脐下,如果情况相反则可能是子宫出血或膀胱充盈而引起的,这对宫缩造成不良的影响,应当立即采取相应的医护措施,如应用宫缩剂或是对患者子宫进行按摩。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通常为3~4d,而后应为浆液性恶露,如1周后恶露仍为血性,则应查明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2.5术后伤口护理术后可以用沙袋对切口进行6h压迫止血,第2天换药的时候要注意切口有无出现肿胀、渗血现象,通常情况下术后5d可以拆线。但如果患者患有贫血、糖尿病等,或是肥胖都可能会对伤口的愈合造成影响,所以要适当的将拆线期延后。如果患者伤口发生血肿并伴有疼痛,可以用75%乙醇纱布每天湿敷两次,也可采用微波对其进行治疗。

1.2.6术后与护理术后保持患者外的干燥与清洁,用0.1%新洁尔灭棉球对患者的会位每天进行两次擦洗,帮助患者勤换内衣与卫生垫。同时帮助患者保持的清洁,每次哺乳前要用温水对进行擦洗,如果乳汁过多,要及时采取措施将乳汁吸出,如果有胀痛的现象,要指导患者家属或是直接帮助患者进行按摩。

1.2.7术后心理护理应主动与产妇交流,倾听其想法和感受,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稳定患者情绪,安抚患者。告知产妇一些产后基本常识,取得产妇的积极配合。对惧怕哺乳的初产妇做好心理开导,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教给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含接姿势,做到有效吸吮。对部分重男轻女而生女婴的产妇,尤其要做好思想工作,减少心理刺激,用良好的语言、诚恳的态度安慰产妇,鼓励产妇以正确的心态调整自己的情绪,避免因心理原因而至缺乳现象的出现。

1.2.8术后饮食护理产后忌大补,饮食宜清淡,汤汁要浓煎。术后早期忌食产气食物如豆、奶制品及含糖高的食物等。排气后进普食。饮食宜多样化,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铁易消化食物,适量脂肪、纤维素均衡的膳食可提高乳汁的质和量。

2结果

46例剖宫产患者经术后护理,均无任何并发症出现,术后恢复状况良好,平均住院7d后全部健康出院。

3讨论

当前,剖宫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常规的手术,每年行剖宫产的人数占到了所有产妇人数总数的45%左右。但在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造成负面影响,阻碍患者术后健康、快速恢复。通过本文分析证明,术后护理干预能够减少甚至是完全避免剖宫产并发症出现,促进患者在术后健康、快速恢复,所以理应加大研究与实践力度。

参考文献

【剖宫产术后护理(6篇) 】相关文章:

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篇) 2024-09-14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9-04

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8-26

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 2024-08-14

售后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 2024-08-02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剖宫产术后护理体会(6篇) 2024-09-18

剖宫产术后护理(6篇) 2024-09-18

养殖业的重要性(6篇) 2024-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