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后感篇1
今天,我又一次细细品读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读完之后,我再一次被肖邦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
文章主要写了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的感人事迹。其中我最欣赏的就是肖邦说的那句话:“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是肖邦临死前对姐姐的.嘱咐。“把自己的心脏带回祖国”,这是肖邦“生在祖国,死也在祖国,心里永远不会忘记祖国”的爱国情怀。肖邦就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呢!这种爱国情怀把我给震撼了。
肖邦,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和作曲家。肖邦他热爱音乐,但他更热爱祖国。在离开自己祖国的时候,他热泪盈眶。当听到了华沙爆发了起义,而又失败后,他悲痛欲绝。他把一切悲愤化为力量,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地进行忘我创作。他用自己的音乐来表达对沙皇俄国的愤怒抗争和对祖国的忧虑。而又在弥留之际,他把自身的一切全部贡献出来,这种可贵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古今中外,像肖邦这样的爱国仁人志士数不胜数。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他帮助国家抗击金兵,却不断遭到奸臣的嘲笑。在他85岁时,他仍然不忘祖国统一的信念。有一天,他突然感到身体一阵不适,知道自己将与世长辞,便拿来笔和纸写下了《示儿》这首诗。写完之后,他慢慢闭上了眼睛,与世长辞。
肖邦,一个有着爱国精神的人、一个拥有爱国之心的人、一个让我敬佩的人……让我们也像肖邦一样,从小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吧。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后感篇2
读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样一个镜头始终在眼前出现:临终前肖邦对他的姐姐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这一幕,让我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生活在父母羽翼保护下的孩子也情不自禁潸然泪下。
肖邦一个20岁便被迫离乡背井的孩子,身在国外,心系祖国,将一腔热血化作激情,写下无数爱国歌曲,激励人们奋起反抗,平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生活在自己的祖国,即使死后也到回到自己的祖国,长眠在祖国的地下。他身上流淌的是沸腾的爱国血液,跳动的是一颗永不停止的爱国心!
肖邦是如此,我不由想到更多的古人也是如此:屈原的投江殉国,陆游的绝笔《示儿》,岳飞的精忠报国……他们的爱国故事成为千古佳话,他们身上的爱国之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们,时刻提醒我们把祖国牢牢地刻在心中,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多少华人身在异国,留下了叶落归根的美丽故事,而我们身在国内的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
落后就要挨打,富强才能兴邦!八国联军侵占我们的惨痛教训难道还不足以给我们警示吗?如果没有祖国,世界之大也难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国人”,有了国才有人,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任何国家,任何人也将看不起我们,我们有何尊严可谈?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热爱祖国吧,把祖国深深印在心中,才能抬起头,做起人!
今天,我们身处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科技在发展,我们和世界的竞争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竞争,但竞争却变得更加激烈,更加残酷,因此,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更要不断完善自己,充实自我,让自己更有实力,同学们,我们携起手来,将祖国牢记心中,不断努力!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后感
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感到很悲伤。《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主要讲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年轻而富有才华的的音乐家肖邦被迫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来到法国巴黎,他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工作。疲劳加上忧愤,年仅39岁就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弥留之际,他还想着自己的祖国,他请求他的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他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读完后,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对肖邦说:“我很敬佩你,你真伟大、真勇敢,可你这么有才华,才39岁就与世长辞了,我感到很惋惜!”我每次在电视上看到当年日本侵略者来攻打我们中国的时候,有些人卖国求荣做汉奸,他们为什么就不爱自己的祖国呢?我很气愤,跟他们比起来,肖邦真是太伟大了。看到肖邦,我就想起爱国人士——岳飞,他是我最佩服的英雄人物;我还想到了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把宝岛台湾抢了回来。在中国的'抗日战争中,还好我们的先辈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今天的我们才能享受国家的免费义务教育,吃着免费的营养午餐······
国家就是我们的家,只有我们的国家强大了,她那强劲的臂膀才能使我们不会被欺凌、受压迫,肖邦的悲剧才不会在我们身上重演。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长大后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些吧!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后感(整理3篇) 】相关文章:
物流上半年工作总结(收集3篇) 2024-06-21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后感(整理3篇) 2024-06-21
物流一体化的优缺点(收集3篇)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