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文档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ArchivesInformationConstructionin
DocumentIntegrationManagementMode
CHENMeiying
(GuangdongFoodandDrugVocational-technicalSchool,Guangzhou,Guangdong510663)
AbstractFileinformationreferstotheuseofmodernITdepartmentarchives,archivesofinformationresourcestostrengthenthecollection,collation,developmentandutilization.Vocationalschoolsincludenetworkfileinformation,standardizationofdigitalarchivesstoredinformationandarchivesinformationmanagementprofileinformationutilization.Thisarticlefocusesonthe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documentintegrationmanagementmodeinvocationalschoolsarchivesinformationconstruction.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achievesinformation;documentintegration
教学档案能展现教师不同的教学面貌,呈现方式虽以书面数据为主,在实施过程,教学者与同侪教师都必须透过各种不同的方式,以作为了解教学成效的手段,而教学观察与回馈就是其中要项之一。①首先,教学者先填写“教学计划与省思表”中的教学计划部分,一方面厘清自己即将进行的教学相关脉络,另一方面作为与同侪教师进行观察前会谈的基本数据。然后,同侪教师即依照约定的观察时间观察教学,同时填写“教学行为观察记录表”。而教学者也要在教学后的四十八小时内,填写“教学计划与省思表”中的省思部分,并搜集学生学习的相关数据(如作业、学习单等)黏贴于表上,进行自我检视与省思的工作。接着,依据教学者的省思记录,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观察记录,进行回馈会谈,一方面找出教学者已经具备的教学成就,另一方面也从讨论中发现教学者可以继续成长的教学行为。②
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档案信息化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应以促进、完善学校信息化和提升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为总目标,并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与学校信息化协调同步的原则,在学校各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现过程中,也应充分考虑档案管理的要求。究其内容则主要有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电子档案的管理、档案网络化服务、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等,知识贵在活用,而活用的过程不外乎“内隐知识外显化与外显知识的内隐化”之交互作用的历程。因此知识若能加以灵活运用,则可精益求精、增进效能,由此可见知识管理之重要性。③
2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的要旨就是要把人脑中的知识化为具体的杠杆效应,为组织增加资产。知识位居于文明之核心,并成为我们思考、信赖和从事及质疑文明本质的基础,使科技得以出现,并转变了我们的世界。在当代世界中有可供使用的大量信息,知识的类型亦相当繁多,尤其身处在信息时代,更是充斥着各式各类的知识,而哪些才是教育工作人员所需要的?能够为教学过程带来何种效益?如何使众多知识有系统的呈现?如何搜集、精炼、储存、分享、创造知识,管理这众多知识,便是知识“管理”的目的。
如何善用知识,将会是未来竞争的主要关键因素。人类的知识不断被开发出来,而信息也将面临“数据过剩,却信息不足”的失调问题,教学资源的多样化,使得教育工作者无法忽视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相信未来在科技上的进步,并不只在于信息的生产,更也不会是信息的传播,最困难的问题将是在于如何减少和筛选信息。未来储存信息的能力是相当可观的,但是要如何从我们记忆中取出有用信息的能力确实相当贫乏。真正的知识管理,便是要做到取出每个人脑袋里所需要的信息,凡能藉由知识管理系统而不断学习的组织单位,才能发挥知识的最大功能,带来竞争优势。④
3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下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3.1强化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识
教育被视为一专业工作,于是乎需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而教育专业知识是由教育研究、研习中学习而得,亦能由教师的实务经验及省思所产生。教师所累积的教学实务经验,往往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结晶,十分珍贵。但遗憾的是,学校方面往往忽略了教师长年所累积下来的专业知识,并伴随着教师调动或是退休而消逝无踪,无法有效的经验传承及保存;同样地,教师本身亦往往不清楚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而造成无法储存、应用甚至分享,更不用说是创造新的知识。教师所拥有的教师专业知识乃是学校组织中的重要资产,然而,学校和教师对于知识管理的内涵,却仍一知半解。
3.2加强对档案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
学习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外语知识等,提高档案工作者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技能,以适应档案信息化的发展。⑤
我们有必要将这些珍贵的知识或经验须予以搜集、储存并传承分享,以至于其它教师得以透过这些珍贵知识而提升教学质量、活络教学过程,“教师个人知识管理”便因此被孕育而生。对教师而言,知识管理是一种专业学习的过程,也是获取专业知识的手段,再者将知识管理应用于教育的领域,早已成为近年来教育研究的主要议题。学校本身可视为是一个教师社群的结合,而教师知识更是学校的重要资产,更应珍惜并积极管理。若教师知识管理得宜,教师将不再只局限于自我的知识,可借助他人所分享的知识,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想。教师个人专业理论有许多属于内隐的、特殊的以及不断建构、变动的特性,大体上是透过团体合作、自我省思、深度对话等活动而得。知识的生成变化是个体其内在个体经验、意义结构在社会或特定文化脉络之中,交互影响历程中,不断经由诠释、反当、转化的结果。因此,教师的知识管理策略,必需着重在整体的教师专业实践历程。⑥
3.3加大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投入
制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因素有很多,如资金、人才等,但起主要决定因素的是领导者的现代化意识水平,应投入大量的精力关心和支持这一工作,没有资金,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投入资金;没有设备,应千方百计配置先进设备;没有管理人才,应积极培养、选拔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把档案现代化管理纳入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计划,列入中职学校档案部门重要达标的内容进行考核。
4结论
总之,档案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化、收集与传递的网络化已势在必行,档案中蕴藏的丰富信息将在新世纪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快电子档案的现代化建设管理进程,确保中职学校档案为学校的发展和建设服务。
注释
①李静.职业技术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探析[J].黑龙江档案,2014.3:60.
②梁景芝.中职学校档案集中化管理问题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2:85-87.
③林艳梅.中等职业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J].城建档案,2014.5:84-85.
④杜玉林.以人为本背景下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要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3:111-112.
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篇2
关键词:微课程;数据库管理系统;理实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P311.13-4;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18-111-2
1绪论
科技在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为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希望利用微课为辅助手段对《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淡化理论(课堂)与实践(上机)的界限,树立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念进行探索,并讨论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实践为主的方法,以掌握数据库应用技能为核心展开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技能和创新精神。“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很好的结合到一起,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都是理论和实践相分离的,现代职业教育更多的是应该偏向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更能符合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微课程短小精悍,知识点重难点明确,学生在目前网络如此发达的微时代可以随时下载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每一个理论知识点,为进一步实践打好基础。
2深入理解微课程的含义
笔者认为,微课程设计的初衷是因为学生课堂注意力时间不够长久,所以希望通过1分钟,5分钟的小课堂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对“微课程”这一概念的定义繁多。但总结起来,微课程就是要把老师的课程,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数字化,这样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反复来看。微课程并不是将文字教材变成有声教材,而是教师个人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从而转化到帮助学生理解的教育策略和教育方法。微课程在辅助知识点讲解与巩固课后起到了重要作用。
3“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和优势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穿行,如何将两者有机融合,在教学实施中,其教学尺度难以把握,实践过多,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不扎实。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适时的穿插录象、投影、板书、讲述,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大且必须较为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否则教学尺度一旦把握不准,就难以达到一体化教学的要求。如果能很好的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必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高职学生在入学时分数普遍偏低,理论基础较差,但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实际操作能力也比较强。如果从软件生产过程的角度来评价,这只是教会学生获得孤立的、静态的“死”知识,与高职教育所强调的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化工作流程中所必备的技能知识相差甚远。同时,这样的教授过程使得学生过多地倚重接受学习,却忽视了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行动学习在其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价值,无利于学生对于软件行业社会经验的获得以及实践能力的形成。因此希望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来更加形象化的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
4基于微课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
如何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运用好微课程,是信息化教学的一个新课题。老师们在平时教学中,特别是理论联系实际比较紧密的课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难讲,学生难理解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我们去探寻这些细小而真实的问题。当找到问题后,我们需要去寻找问题的真正原因,再去研究解决的策略。同时,将这些研究嵌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过这样的研究过程,再结合PPT,将自己研究的成果通过文字、画面、音频或者视频呈现给学生,这样对于某门课程中某一个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的形象讲解就出来了,一堂微课也就随之诞生了。
本文以《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为例,讲解基于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索。数据库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如果不能将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学生就很难理解抽象的理论,学生通过学习数据库这门课程,除了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设计规范化的数据库,进而能完成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的建设。由于初学者对这门课程的知识点理解较抽象,因此我们设计微课程,尽可能使某些难以理解的知识可视化,使学生对数据库的基础知识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使之系统化,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比如,在数据库的学习中要学习数据模型,我们可以引入地图飞机等具体的模型概念,让学生知道模型是现实世界特征的模拟与抽象。数据模型也是一种模型,它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这是一架飞机模型,在我们人脑的反应就是:名称:波音747,特征:重量10吨,长度:50米,产地:美国。但如果在计算机中表示,就如下所示:
[编号\&名称\&类型\&重量\&长度\&产地\&001\&波音747\&客机\&10吨\&50米\&美国\&]
理解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对后面学习数据库的设计打下很好的基础。因此,通过微课程将每一个难点讲解透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设计数据库。
目前在很多学生尽管都学了数据库这门课程,但却不知道数据库在真实的系统中是如何使用的,对数据库系统没有一个完整的直观的认识。为此,我们尝试在利用微课程简单的介绍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后,再布置一个数据库设计的任务,在完成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再慢慢引入和讲解数据库的SQL语句以及数据库的规范化。
“微课程”设计的核心思想是情境式教学,首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去了解和掌握知识的要点和难点,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而调整教学,先让学生设计数据库,是为了更好、更真实的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按照这种方式学习,学生才能够形成较清晰的知识体系架构。
5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教学质量还是教学效果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这种教学模式更多的适合用在有一定操作要求的课程上,“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质就是借助一定的手段,通过教师的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从不知道到慢慢熟悉,从生疏到熟练到形成技能技巧。基于微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改变数据库课程教学的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晓刚.基于项目驱动的数据库课程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2:81-87.
[2]Slavin,R.E.EducationalPsychology:TheoryintoPraction,EnglewoodCliffs,NJ:Printice-Hall,1991.
[3]F?劳耐尔.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YUANWentao,QiaoAiling.TheResearchBasedOntheAp-plicationoftheFormativeEvaluationintheBasalEducationTeaching[J].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2007(11),89-92.
学校一体化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学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一体化课程改革方面,技工院校不断创新思想,改换教学模式,并且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圆满完成了国家教育部门及各级组织所共同期盼的教育改革与评价研究工作。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对于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施与管理内容仍需继续推进,将其具体操作规范不断完善,直至形成一套具有独立教学模式与完善科学教育体系的制式标准课程,以便在今后为我国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以及岗位能手。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
实施一体化课程的教学需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令其有序运作,并取得教学成果。首先,技工院校对于教育改革的思路要明确,教师的教育观念要创新,这将直接影响教育管理的整个过程的实施效果;其次,教师技能要提高;最后,改换技工院校课程的教材。这三点内容是技工院校在其一体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
二、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育管理的策略分析
针对目前国内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育的现状,以及一体化课程教学实施与管理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设备不完善等问题,剖析一体化课程教育的几点基础管理策略[1]。
2.1重视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管理
教育改革需要思想先行,技工院校需提高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鼓励教师提前深造专业技能知识,提高教学技巧,以便在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得心应手。
2.2技工院校需完善教学实验室的建设
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施所需的教学场地应该是多功能的。它要同时兼顾理论认知与实践训练的两项教育培养过程,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具体的产品开发和制作过程等内容。可见,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施所依赖的教学设备的种类繁多,只有完善了教学器材的配置,才能保障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有序开展。
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场所需要具备学习、讨论、观摩与实践等几个方面内容,借助多个环节的教育过程与教学管理的协同操作才能完成。
所以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场地划分为四个模块:首先是多媒体显示及理论学习区的应用,旨在让学生记忆与吸收传统理论知识;第二是学习讨论区,让学生通过沟通来解决实际问题、探讨技能操作与训练;第三是仪表与设备存放区,让学生对科学仪器有直观的认识;第四是生产与制造区域,此区域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2]。在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变记忆理论知识变进行观摩生产,这就能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学习效果更为明显,因为某些电子元器件较为抽象,如果能在生产线上直观的了解产品的形态,对于学生今后走到工作岗位也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虽然一体化课程教学所需的教育场地非常庞大,但其内容较为丰富,而且在教学课堂各环节执行起来较为便捷。
2.3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成果
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无论从教材上还是教学方法上都需要一定的改变与创新,学生需要一定的接受过程,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推进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施进度[3]。
笔者在研究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通信班的学生做了一份教学评估调查问卷,针对部分在校学生的学习体会做以统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效果。
从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效果评估统计表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于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施与效果是比较认可的,可能少数学生还没有找到这种新型教学方式的优势所在,期待其能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找到在一体化课程模式下学习方法的突破口。
结束语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具有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与社会各行各业基础平台的搭建都息息相关。毕业生只有具备了真正的职业能力,才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与职业生涯。而技工院校目前所执行的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模式正是针对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实际职业能力而推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方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与推广型,它能够提高专业技能人才的文化素质水平,合理的运用技工院校的教育资源,提高技工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祁永芳.打造技工院校品牌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启动[J].职业,2010,11(06):156-157.
[2]辜东莲,陈彩凤.有了职业能力才有更好未来――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研究结果[J].职业,2013,4(03):162-163.
[3]吴多万.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学习资源库建设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16):133-137.
【学校一体化管理(收集3篇) 】相关文章:
逛超市日记精选[15](整理9篇) 2024-06-19
端午节日记精选(整理8篇) 2024-06-19
[精选]三年级日记(整理5篇) 2024-06-18
绿豆观察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6-16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6篇) 2024-06-15
[精选]小学三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14
[精选]小学生日记(整理9篇) 2024-06-13
大学生假期打工心得(整理5篇) 2024-06-23
学校一体化管理(收集3篇) 2024-06-23
《水浒传》读后感(整理7篇) 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