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基础护理(收集3篇)

时间:2024-06-29 来源: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范文篇1

【关键词】新护士临床工作效果

神经内科是基础护理工作量较大,患者病情危重的科室,对急、危、重症患者病情观察与及时有效的处理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很需要有一批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较好、具有敏锐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护士承担临床护理工作。近年来,结合我们的带教经验,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就如何培养神经内科新护士专科护理技能作如下交流:

1存在的问题

1.1对科室工作环境的陌生

新护士刚从学校进入医院科室工作,要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处理好与医生、与老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还要了解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易受不良行为的影响,心理压力大。因此,无法在工作中得心应手。

1.2操作技术不熟练

新护士的临床操作不熟练,加之神经内科护理操作技术项目繁多,工作难度大且任务重,更增加了新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加之,新护士与患者的沟通缺乏,技术操作也难以满足需求,导致一些治疗和操作无法取得患者的配合。

1.3缺乏安全意识

新护士缺乏临床工作经验,面对各种急危重病人,显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法律意识淡泊等,都极易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1.4专科理论知识欠缺

神经内科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内科护理中并没详细讲解,新护士只有零散而片面的理解,很难把握重点并将其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当遇到患者病情变化急需要抢救时,会出现慌乱不知所措的状况[3]。

2对策

2.1加强入科指导,提高护士的职业信心

对于新护士,我们首先要发扬团队精神,多关心、多鼓励新护士,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对工作充满信心。同时护士长要,度,纪律观念,敬业精神等,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的方式和内容。俗话说的好“习惯定成败”,我科通过工作习惯的培养,让新护士成为工作上的有心人,环节中的细致人。

2.2加强护理安全的培训

对新护士进行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有护理质量的讲评,结合本科室一些差错,纠纷的案例进行讲解,教会新护士如何防放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1]我们还请有经验的护士向新护士介绍工作经验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例如当患者病情突然变化时,病人摔倒时,病人及家属投诉时的处理等,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和思想准备,便于以后工作的借鉴,从而更好地安全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2.3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

每月请医生讲解神经内科病理、生理、诊断、解剖等,在细化专科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每月进行专科内容的培训与考核,在专科知识的强化上采取一帮一的能级对应带教,一个新护士指派给一个高年资有经验的护士,同时每月有高年资护士讲述专科护理心得,并要求新护士书写护理周记,加强他们对工作经验的积累过程[2]。

2.4提高护理操作技能和专科技能

我们根据神经内科的特点制定出相映的培训计划,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专科技能培训,为此我科成立了皮肤护理小组,急救小组,康复小组,健康教育小组等队伍,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在操作过程中每个小组组长要在旁协助,并以自己的经验加以指导。在科内开展竞赛活动,人人争当操作能手。

3效果

2007年以及2008年院内岗位技能竞赛荣获二等奖,月护理三基操作考核合格率100%,季护理理论考核合格率98%,管理年检查护理文书书写多次获得好评,省护理质量单项检查全科获专家点名表扬。

4小结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培训,对新护士进行有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除了使新护士能够掌握专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培养了新护士对本科复杂病情变化的处理技能,培养了一批适应神经内科临床一线要求的护士。有效地保障了我科的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提升了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发展后进,今后如何不断完善神经内科新护士培训模式仍是我们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毛丽莉.护理缺陷常见原因分析与对策[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2.24(3):468.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范文篇2

【摘要】目的:本文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并分析疗效,以确定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所产生的作用。方法:给予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营养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记录病程,治愈人数,病死人数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情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在病程持续时间上远远大于营养组患者,且治愈率小于营养组患者,而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却大于营养组患者。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以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减少,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肠内营养护理具有全面提供营养、安全、经济等特点,较肠外营养护理而言更有利于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系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科重症肠内营养护理分析

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伴有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直接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在严重的应激反应等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患者可能出现急性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下降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并发症[1]。因此,对于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应做到及时、充分、合理的营养支持,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全身情况,并且能够降低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及死亡率,是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抢救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并分析疗效,以确定肠内营养护理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疗所产生的作用,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收治的200例神经内科重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37人,女性患者63人,年龄为40至82岁。将患者自愿分为营养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经历及社会背景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给予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常规治疗及护理,营养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分别记录病程,治愈人数,病死人数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等情况,并对统计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对照组与营养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经对比治疗达到的疗效,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对照组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在病程持续时间上远远大于营养组患者,且治愈率小于营养组患者,而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却大于营养组患者。说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加以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疗效起到积极的作用,使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治愈率提高,死亡率、并发症发病率以及后遗症发病率减少,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3讨论

昏迷、感觉以及运动功能障碍是神经内科重症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这些症状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进食,但患者体内肠胃功能以及消化吸收功能均不受影响,能够正常运行[2]。因此,应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肠内营养,以达到维持血浆蛋白浓度、提高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目的,避免患者发生继发性脑细胞水肿,减少脑组织不可逆损害的发生,从而减少由于重症神经内科疾病引发的后遗症,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和控制各项感染,促使患者病情发生好转,降低由于重症神经内科疾病所引起的死亡。

对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是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续进行其他治疗手段的基础和保障[3]。肠内营养护理并不是以单纯为患者提供营养为目的,而是在为患者提供营养的同时进行氮平衡的维持,进一步的作用是保持机体结构功能,维护患者体内细胞的正常代谢,参与患者生理功能的调节,从而改善患者机体免疫系统,预防患者发生继发性免疫功能低下等症[4]。

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是重度神经损伤病人患病后支持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重症神经内科患者大部分伴有蛋白质分解和糖元消耗的不断增加,易导致患者出现身体高代谢而造成体质虚弱的状态[5]。因此,在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应在其代谢出现高潮期及时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尽量减少患者体内蛋白质的缺失,满足患者机体高代谢的能量和其他营养物质的需要。此举能够维持患者机体细胞群,尤其是神经细胞的质量,从而促进身体各脏器功能进行恢复。

总之,在对重症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能够促进患者体内各个器官功能的恢复,使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死亡率及后遗症发生概率均有所下降,提高治愈率,缩短患者的治愈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肠内营养护理还功具有全面提供营养、安全、经济等特点,较肠外营养护理而言更有利于重症神经内科患者的神经系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茹晓兰,陈桂婵,钟敏华,等.经鼻肠营养管胆汁回输与经空肠胆汁回输的护理重点对比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1(1).

[2]王振彦.托颈仰颌肠营养管置入法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23):99-100.

[3]徐彩娟,王惠琴,黄根梅.减压肠营养组合导管用于腹部术后病人肠道营养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1(4):33-34.

[4]杨丽英,周志涓.鼻肠营养管在胃部手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1(9):696-697.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范文篇3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260例作为对照组;随机选择2013年4月~2014年4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260例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护理期间均应用常规护理管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管理,具体如下。

1.2.1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①护士长需明确人性化护理管理主旨:在护理制度化、科学化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情感、心理、个人品质等影响力进行管理的过程;②做为护士长,需要为护理人员做好管理服务工作,使每位护理人员均能保持一种良好的服务心态,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③医院神经内科护理管理层定期召开思想动员大会,从护理的本质要求以及患者的实际需求等方面出发,明确护理服务的重要性,使每位护理人员均能从思想上提高对护理服务工作的认识,时刻谨记服务宗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1.2.2加强人性化护理的教育与指导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感情上的沟通与理解,作为护理管理层人员,需时常与基层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以便能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白护理人员的真正需求,在合理范围内给予护理人员工作上的支持,以此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通过人性化的关怀、教育以及指导,使护理人员均能真正做到自我心理调节以及安全护理,以最佳的工作热情开展每天的护理工作。

1.2.3完善人性化护理管理制度

在现在护理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性化管理理念,完善护理管理制度。通过对各项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尽可能降低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差错的发生率。此外,最好将护理管理制度与护理人员的奖金挂钩,采取奖优罚劣措施,以此来激发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1.2.4科学合理安排护理工作

不合理、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之产生负面心理,因此,在人性化管理措施的实施下,还应该保证护理工作安排的科学、合理性。护士长应该了解每个护理人员的性格特点、工作能力,合理分工,尽可能发挥每位护理人员的优势,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此外,还应该定期开展护理培训,选送优秀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通过多种培训方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护理技术水平。

1.3评定标准

以本院自制的护理服务调查问卷表,调查评估两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护理服务的具体调查指标包括有:服务态度、护理责任心、健康教育情况、护理水平、风险意识等,各项指标又包括若干小指标,每项指标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对护理服务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责任心、健康教育情况、护理水平、风险意识等各项指标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对本院神经内科护理情况的分析可见,本科在实施人性化管理前,在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几点问题包括:①护理工作强度较大。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相对应的护理工作量也比较大,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精力透支状态,给心理、生理及健康造成的严重影响;②处于应激状态。神经内科重症患者较多,要求护理人员精神高度集中工作,使得其心理长期处理紧张、压抑的状态;③对护理认识不足。部分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的认识不足,认为一些工作需由患者家属来做,而不是由护理人员进行,从而影响了基础护理的效果。基于如上因素,本院近年来大力落实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通过各项人性化手段的实施,使护理工作环境更加和谐,也有效降低了护理人员的不良情绪,并提高了整体的护理服务质量,进而也使患者更加满意护理服务。

4结语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收集3篇) 】相关文章:

打羽毛球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6-28

[精选]包饺子日记(整理9篇) 2024-06-26

四年级日记5[精选](整理3篇) 2024-06-26

[精选]六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25

精选劳动的日记4(整理2篇) 2024-06-23

小鸡的成长日记精选2(整理2篇) 2024-06-23

逛超市日记精选[15](整理9篇) 2024-06-19

跟踪审计的方法(收集3篇) 2024-06-29

神经内科基础护理(收集3篇) 2024-06-29

爸妈,我错了作文(整理6篇)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