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安全预案范文篇1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策略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365-01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关注并研究的一种严重的疾病,至今病因未明并且成为广泛性身心发展障碍性的疾病。自闭症儿童的产生可能与多种生物学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有关,而且还有其他因素,如遗传因素、神经疾病等的影响;如治疗或干预的不足会造成自闭症儿童社会化功能的极大损害,甚至致残。以音乐作为一种刺激物,去打破封闭患儿的世界,使其意识到周围人和事物的存在,建立自闭症儿童与外部世界的联系。音乐治疗的原理应贯穿于治疗之中,音乐治疗师经过认真调查、仔细观察,评量自闭症儿童当前病症的具体特点,锁定行为制订出近期(直接)目标、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治疗计划有据可寻。
1音乐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影响分析
1.1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
有许多自闭症儿童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方面都有不正常状态,有的反应过于敏感,有的反应过于迟钝。而音乐治疗中通过针对自闭症儿童特点和个性需要而设计的音乐舞蹈节奏系列训练,为儿童提供听觉、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多重感官体验,刺激感官的开发与接收,满足感官的需求,这样就可以使自闭症儿童在视、听、动、想一连串的活动中,丰富多感官刺激,增加感知信息,扩大感知容量,对大脑活动的机能起到不断的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从而促进他们感知能力的发展。
1.2对自闭症儿童语言的诱发
音乐治疗中研究者把要求患儿掌握的语言编入歌词中,反复吟唱。患儿在音乐情境下,更容易记忆并且复述歌词,从而达到诱发相应语言的目的。音乐治疗对患儿语言的诱发,原理有可能类似于婴儿语言的诱发。婴儿在前语言阶段也是通过一定的声音,节奏,韵律来进行交流。一些儿童很小的时候能够吟颂诗词,唱电视广告的歌曲,就是由于音乐的节奏韵律有助于儿童更好记忆。因此,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诱发可通过机械记忆与音乐刺激结合,在加强记忆的同时诱发言语主动性。
1.3音乐可以缓解自闭症儿童的消极情绪,愉悦身心
自闭症儿童情绪不稳定,多动,急躁,遇到不高兴的事情就会发脾气,如果给自闭症儿童听喜欢的音乐,就可以缓解他们激动的心情,通过给他们各类敲击乐器,如鼓和钱,可以让他们发泄内心的压抑情绪,配合身体机能的运动又可使音乐成为情绪发泄的工具,由于自闭症儿童缺乏沟通技巧,这些多元安全的感官运动有利于抒发一些压抑的情绪。在以成功为主导的音乐活动设计下,他们能在短时间内享受成功的经验,成功带来自信,而建立自信心,更是社会交往及其他学习的重要基础。
2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策略
2.1明确目标,把握个性教学原则
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丰富多样的音乐教学法、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专业的音乐教师、趣味性的音乐实践活动等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教育属于“小众”教育,针对性较强,因此教辅人员在进行音乐教学活动之前需与治疗师一起真正熟悉每个孩子,明确个案的教育目标,把握准教学方向,选择最佳的教育方式,少走弯路。所以自闭症儿童音乐教育需要针对个案的持久来调整环境与教法,增加个案所需生活技能,让每个孩子好好的适应目前的生活。
2.2收集信息,深入了解自闭症儿童的心理和音乐喜好
治疗自闭症儿童是非常困难的,导入,即顺利地建立起治疗关系及进人真正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自闭症在社会交往、语言交往和兴趣、行为上有一定的障碍和异常。因此,当患儿进人治疗室之前,治疗师就必须开始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如:当患儿还没进治疗室之前,治疗师就开始观察其情绪或与陪伴者分开时的表现。当患儿与陪伴者分开表现出极度不安时,就需要用脱敏技术来消除患儿的不安情绪。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治疗前基本状况的收集、进行非音乐行为和音乐能力的评估、建立治疗关系都是导入的一部分。了解患儿的音乐喜好、音乐能力、音乐经验及音乐倾向、患儿的特长、发展需求和心理需要等。
2.3对疗效进行监控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应当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实时的评估和监控,根据实时的评估判断实际治疗效果与预期治疗效果的差距,如果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则可结束治疗,如果未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则应当重新进行评估和诊断,确保评估和诊断的正确性,然后再审视治疗方案和治疗过程,对不恰当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对治疗过程中的失误进行纠正,为后续治疗提供必要的依据。在疗效监控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儿童对音乐和强化物的偏好,根据儿童的喜好进行音乐和强化物的调整,力求做到干预符合儿童的兴趣爱好。
2.4培养音乐技能
香港、台湾有音乐治疗师发现,培养音乐技能,如歌唱、器乐演奏,能大大减低自闭症儿童异常玩耍行为和自我刺激行为的出现,减少自言自语的说话方式,促进生活兴趣的正常化,塑造正确行为。音乐治疗的核心理念是通过音乐来获取音乐以外的东西,即在音乐体验过程中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产生改变,使患者有更强的适应性,得到身心成长。但音乐技能和功能的训练与发展是贯穿音乐治疗始终、不可忽略的重要手段。自闭症人群普遍对音乐敏感,个别甚至天赋察异,音乐知识技能的积累极有可能为患儿的将来提供发展的机遇,忽略、无视音乐技术的训练很可能过早扼杀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训练康复治疗还应考虑、发掘他们的潜能,并加以培养。
参考文献
[1]陈莞.儿童音乐治疗理论与应用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2-115.
[2]张众.孤独症儿童音乐治疗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2):123-127.
音乐节安全预案范文篇2
方法:对2013年1月~6月在我院出生的3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行音乐干预的新生儿智力发育明显优于未行音乐干预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音乐干预可促进新生儿智力发育,值得深究推广。
关键词:音乐干预新生儿智力发育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39-02
新生儿期是人类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开发其大脑潜能的重要阶段[1],良好的育儿刺激能促进新生儿脑部结构及功能的发育。发达国家早已将新生儿早教目标从“智育中心”转变为“整体发展”,而我国受传统观念束缚,仍处于“重喂养”、“重体能”、“轻教养”、“忽心智”的阶段[2]。因此,探索促进我国新生儿早期身心发育的干预模式很重要。本文探讨了音乐在新生儿智力发育中的干预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一些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6月在我院出生的300例新生儿,入组均经专业医生询问、临床观察及详细的体格、神经系统等检查,排除双胎或多胎,有广泛性发育障碍、智力低下者,或合并其他遗传、全身性疾病者。男152例,女148例;足月产(>28w)283例,未足月产17例;顺产145例,剖腹产155例;新生儿评分(Apger)>7分282例,≤7分18例;满月身长(56.6±5.7)cm,体重(4.8±0.9)kg;母亲产龄20~41岁,平均(28.6±5.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221例,初中及以下7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研究组150例,对照组150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新生儿建立健康档案,根据新生儿情况提供分类保健指导,包括母乳喂养、身心发育、辅食添加、常见疾病及意外伤害预防等;对于体弱者,建立专门档案,实施定期追踪管理。研究组加行音乐干预,具体方法:①宣教阶段:产妇入院后,责任护士通过个别讲解、发放宣传手册等方法,做音乐干预常规知识教育;入院24~72h后,针对具体问题由专职护士进行一对一床边讲解、示范;出院前,采用口头询问、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母亲对音乐干预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再次强调音乐干预实施方法及注意点;②实施内容:家长多对着新生儿“自言自语”,说话时可用儿语,有节奏,高声调,拉长音等类似儿歌的语言;经常给新生儿唱歌,如儿歌、民歌或自己喜欢的内容健康、优美、有节奏感、欢快的歌曲,并随节奏摆动其上下肢;新生儿睡前为其唱催眠曲;定期播放古典音乐,以舒缓、优美类为主,如莫扎特、贝多芬创作的乐曲,注意音量适中,时间不宜过长,10~15min即可;将新生儿抱在怀中,随着音乐节奏起舞,或轻摇其身体,注意随音乐改变,适当变动活动方式;听音乐期间家长需细心留意新生儿反应,如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避免音乐造成的过分刺激。
1.3评价指标。两组均于出生后28d时,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20项,NBNA)、智能发育指数(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进行智力发育评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以P
2结果
行音乐干预后,两组新生儿在NBNA、MDI及PDI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研究证实,新生儿脑部在结构、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重组能力,在其出生后6个月内脑部、行为等发育的可塑性很强,而且新生儿自出生起便已具备听觉、认知等综合感觉。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生化方面,早期良好刺激对新生儿脑部结构、功能发育均有不可限量的作用。对音乐的感悟、创造和表现,是人类本能的反映之一。它除了能有效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外,还可推进大脑进化,影响人个性的形成[3]。据报道[4],5~6个月的胎儿已有感受音乐的能力;出生后,在宝宝哭闹时播发胎儿期音乐,有助于其安静;新生儿会将头转向播放音乐的方向。因此,我们应更多的注意、认识音乐可对新生儿生长发育起到的促进作用。
本组研究发现,加行音乐干预28d后,研究组新生儿的NBNA、MDI及PDI评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本组总结经验如下:新生儿期的音乐干预是一种教育途径,是促进大脑神经系统发育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为新生儿智力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音乐干预也是一种早期教育手段,实施过程应注意根据新生儿身心特点来界定音乐范围、类型,并严格掌握何时、以何种方式播放,同时配合辅助教育,使新生儿获得全面、和谐地发展;早期音乐干预应遵循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顺序、大脑及智力发育规律,由浅至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根据其实际水平及能力,予以实施;另外,切忌过度教育,因新生儿处于特殊阶段,应严格根据其接受水平,决定音乐干预时间及频率,以免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王光霞,方鲁阳.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早期发育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0,25(6):335-8
[2]侯彩颖.论婴儿早期多元智力开发[J].教育探索,2010,(1):32-4
[3]傅丹灵.利用音乐开发婴幼儿智力之我见[J].海峡科学,2012,(4):21-3
音乐节安全预案范文篇3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一(一)活动的计划(20分)
1.基本分(10分):
能根据活动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在指定的时间按时交计划书。能计划出活动中各项活动的进度和时间,有社团成员名单。
2.奖励分(10分):
(1)计划合理,各项活动具体可行,在活动主题,内容,形式,组织活动的形式等方面有创新,可酌情加2~5分。
(2)活动的计划周密,内容充实,内容清晰完整,可酌情加1~3分。
(3)在计划工作中其他方面工作突出的酌情加1~2分。
(二)活动的进行(50分)
社团活动进行的评价主要以活动过程为主。
1.基本分(30分):
能成功地完成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活动中没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和各项规定。
2.奖励分(20分)
(1)活动按时开始,有条不紊,活动中时间安排的合理,没有因故而影响活动的延迟进行。(1-5分)
(2)活动的气氛热烈;同学们热情参与,活动过程中社团各社员通力合作。(1-10分)
(3)活动期间的秩序、组织纪律良好,能按时对本社团活动参加学生点名考核,活动过程中没有违规现象。(1-5分)
(4)在活动中其他方面表现突出的酌情加1~5分。
(三)活动的影响(20分)
1.基本分(10分)
活动能在某方面使同学们有所收获。社团活动内容展示效果好。
2.奖励分(10分)
(1)活动完满结束,活动的层面涉及广,达到预期效果酌情加1~2分。
(2)同学们普遍反映较好,活动后会员对该社团的活动很满意,酌情加1~2分。
(3)能在全校有很好影响,形成代表性活动的酌情加2~3分。
(4)能在校外媒体报道的酌情加2~3分。
(四)活动的总结(10分)
1.基本分(7分):
能认真写总结并按时(学期末)上交。
2.奖励分(3分):
(1)认真总结能为下次活动提供很好借鉴酌情加1~3分;
(2)因主观原因没能按时交总结的扣1分。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二一、音乐教师工作量(满分200分):
音乐教师周任课达到18节(包括兴趣小组辅导),辅导文艺兴趣小组活动,负责文艺器材保管及文艺档案管理,每学期排练有质量的文艺节目3个并组织一次文艺演出,负责音乐特长生的培训指导工作,负责参加校外文艺演出的组织排练工作,视为满工作量。具体评分细则如下:
1、音乐教师周任课(包括兴趣小组辅导)达不到18节,每少一节扣除1个标准工作量。
2,辅导音乐兴趣小组活动4个标准工作量。其中,每学期组建15人以上的兴趣小组一个,并利用课外活动进行辅导,效果明显得4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4个标准工作量,虽有兴趣小组。但辅导不正常,效果不明显扣2个标准工作量。
3、辅导音乐特长生6个标准工作量。其中,每学期辅导音乐特长生10人以上,辅导效果明显得6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6个标准工作量,虽开展特长生辅导工作,但未达到10人以上,每少一人扣0.6个标准工作量。各专业教师为每个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认真填写学校音乐学生专业学习发展档案卡。(中学教师还应有科目教学进度表。音乐科目:声乐、键盘、试唱、练耳、乐理、舞蹈等。)无专业学生学习发展档案卡扣1个工作量。
4、文艺器材保管及文艺档案管理2个标准工作量。其中,按时填写音乐器材的使用、外借、添加和报废帐目、清单和记录。文艺器材管理规范,使用较好,文艺档案齐全,分类装订,音乐室整洁得2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2个标准工作量,虽开展此项工作,但管理混乱扣1个标准工作量。
中学音乐专业教师的教学主要职责是:
①建立健全琴房的组织管理系统、设计周教案、上课与辅导、学生常规管理、使用管理教学器材、组织专业活动,联系班主任等。
②专业教学以琴房为单位展开,每个琴房为一小实体。专业教师为琴房的责任人,既上好专业课,又要抓好学生的常规管理等,不得只管上课,不管其他。
③学年初,按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并适当兼顾文化课成绩,将本年级全部学生均衡分组,以抽签形式决定各琴房的学生名单。
5、文艺节目排练、组织或参与文艺活动4个标准工作量。每学期排练有质量的文艺节目3个并组织一次文艺演出得4个标准工作量,未开展此项工作扣4个标准工作量,虽开展此项工作,但效果不明显扣2个标准工作量。(中学各年级音乐专业每学期应安排12次综合性的教学汇报演出,进行全校范围内成果展现。同时,分为年级规模和跨年级规模搞好大型综合性专业教学会课活动。音乐教师应安排好出场顺序,承担伴奏,并对每一学生的情况作好分析记录,努力提高讲评质量。)
二、音乐教师教学工作情况(满分100分):
说明:1、考评所需材料以原件(或原始记录)为准。
2、考评小组以中心校为主,县教育局不定期抽查。
小学音乐社团活动考评细则三我校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本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音乐课课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采用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的形式,综合地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
考评应当既是理性的,又是充满人类情感的;既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又适应他们的心理要求;既促进当前学习,更立足于长远发展;既满足个体需要,更要为人类总体利益服务。
音乐成绩的评定可以包括欣赏,歌唱、器乐、律动、音乐常识、配乐朗诵、相声、学习态度等诸方面。班集体授课形式决定了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要面向每位学生,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音乐天赋、能力的差异,项目的强弱来做出评价。
如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好些;有的则舞蹈好些;有的擅长器乐、有的擅长欣赏、有的虽在唱、跳、奏方面不行,但在乐理常识、诗歌朗诵等方面掌握得很好针对以上情况故在考核时不能将先天五音不全与节奏不稳的就一律给予低分,而应根据具体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每个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都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行相应的考评。
平时成绩:音乐学科素质考评每节课从课堂表现、演唱歌曲、课后作业、音乐知识、创编、进步奖励、个人特长、音乐习惯,教师将各项内容与平时教学结合起来,随时考查,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而且重新凸现了考评本来具有的最重要的反馈调整功能。
【音乐节安全预案(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万圣节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2
初二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1
打羽毛球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6-28
[精选]包饺子日记(整理9篇) 2024-06-26
四年级日记5[精选](整理3篇) 2024-06-26
[精选]六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25
精选劳动的日记4(整理2篇) 2024-06-23
音乐与教育论文(收集3篇) 2024-07-02
音乐节安全预案(收集3篇) 2024-07-02
我的小弟的作文(整理11篇)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