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文化论文(收集3篇)

时间:2024-07-03 来源:

冰雪文化论文范文篇1

摘要冰雪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项目之一,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发展极其不平衡。随着北京申办2023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成功,将对我国的冰雪运动的冲击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就这一契机给冰雪运动带来的影响做一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冰雪运动影响特点

冰雪运动项目分为两大项,即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冰雪运动不仅能锻炼结实健壮的体魄,而且能够磨砺百折不挠的意志,增强不畏艰险的勇气,培养乐观向上的精神。冰雪运动的这一特点对于锻炼人,塑造人的品质有深刻的影响,全面开展冰雪运动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北京―张家口申办冬奥会成功的喜讯传出,全国人民热情高涨,同时为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发展冰雪运动的提升发展思路早已形成,但缺少长远规划,只有长远目标,才能引领中国冰雪人朝着这一长远目标努力,才能在发展冰雪竞技的同时带动冰雪各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大众冰雪运动的开展和推广。我国乘着第24届冬季奥运会的契机,突破冰雪运动的种种障碍,使冰雪运动能够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对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我国冰雪运动的现状

我国冰雪运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在我国东北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开展这一运动,但因投入高、风险大往往影响其进度,随着健身意识的逐渐增强,冰雪运动受到很大的欢迎,逐渐向大众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一)我国冰雪运动的特点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不同的地区之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地区决定了各区域经济的发展,冰雪运动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决定了东北地区的优势,冰雪运动的开展要求要有基本的条件是具备冰和雪的资源,这种地域性决定了冰雪运动开展和发展的不平衡性。

除了东北地区,其他地区达不到开展冰雪运动的条件和资源,这一特点是影响冰雪运动全面开展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冰雪运动员及教练员的现状

二、冬奥会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影响

(一)冬奥会将促进我国冰雪运动的理论研究的进步

冰雪运动在冬奥会上的项目比较多,我国从1980年开始参加第一节冬奥会到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共参加10届冬奥会,先后参加过的项目共11大项。

我国的竞技冰雪运动从开展至今,虽然取得了一些好的成绩,但整体上来说,与国际一流的技术水平还存在差异,我国借势第24届冬奥会取得更上一层楼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在理论基础上实现,理论指导实践,通过理论研究把我国竞技冰雪运动到达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对于我国冰雪运动的理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于大众的研究,更要把冰雪运动各项目的技术放在首位,真正做到技术上的革新,为竞技冰雪运动的竞技水平的提升做出实质性的建议和意见。

(二)冬奥会将激励我国冰雪运动竞技水平的突破

作为2023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东道主,我国要借助这一契机把我国的冰雪运动竞技水平提高到一定的水平,缩短与世界强国竞技水平上的差距。首先,我国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动员官员、运动员以及教练员,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作为东道主,积极应对,全服应对,争取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要想达到这样的成绩,必须从现在做起,理论联系实践,两者不分家,做到真正融合,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同时在优秀运动员的选拔上存在很大的问题,目前大多数的运动员来自北风,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高水平冰雪运动的开展需要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都需要充足的后备人才储备,真正做好竞技水平的提高,这一点不容忽视。

(三)冬奥会将促进大众冰雪运动的开展

在冰雪运动的项目中,大众滑雪目前备受全民的喜爱。怎样开展大众冰雪运动也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问题,大众的兴趣高涨,将对第24届冬奥会的顺利举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一)由于冰雪运动的地域和资源的限制,在全国开展的力度不够,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能使冰雪运动在全国流行起来。

(二)冰雪运动发展不均衡的同时,科研水平也存在滞后,提高冰雪运动的科研水平,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安妮.我国冰雪运动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2]王旭东等.我国滑雪运动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冰雪运动.2011年9月

冰雪文化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冰雪体育旅游;研究观点;归属

中图分类号:G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1

一、研究观点归属

1.现状与对策类代表性观点

核心期刊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唐云松认为通过建设地方特色的冰雪体育旅游体系;国际化视野下的产业整合与升级;提高地方文化竞争力特色建设谋求国际化成长[1]。李月丰等认为必须解决目前我国冰雪体育旅游行业在长久发展过程中所积攒的问题,树立品牌形象意识,打造冰雪体育旅游的品牌形象;突破冰雪体育旅游的季节限制;完善管理制度[2]。俞林对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加强管理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科学统筹规划;完善我国冰雪市场的相关制度;大力发展我国冰雪活动的宣传;加快相关人才培养,完善多元化的服务体系[3]。

2.经济建设类

具有代表性观点(姚大为,20007)认为:体育冰雪旅游对国民经济作用是加快回笼货币;增加国家和地方的收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扩大国际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邓辉提出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业应对经济危机的宏观对策:低成本扩张,注重实效,为以后的发展打基础;善于捕捉机会,化腐朽为神奇,构筑经济增长点;营建特色,实现综合效应,为品牌的创立做好铺垫;敢于不按常理出牌,勇于创新,形成潜在的优势;以扩大内需为主,以节庆为龙头,争取变“淡季”为“旺季”[5]。

3.文化赛事类

杨志亭等提出我国冰雪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发战略,构建冰雪休闲度假旅游文化圈;创建冰雪赛事的基地与滑雪度假胜地的良性互动;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冰雪节庆活动;挖掘节庆习俗的文化遗产;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加强生态文明意识[6]。

4.生态环境类

在查阅的文献中可见目前滑雪场的环境保护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其中唐云松提出我国滑雪生态环境保护共生对策:完善滑雪度假区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建立必要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公众生态意识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滑雪度假区科学发展维护雪场环境;滑雪度假区完善生态化的运营[7]。

二、结论与展望

1.重复研究过多,结论观点缺乏创新

国内冰雪体育旅游理论研究处于借鉴国外研究的阶段,理论基础薄弱。一般都是对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引进和比较,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对策性和应用性研究难以深入,提出的对策存在过于泛化的倾向,针对性不强导致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研究多处于同一水平上的重复分析,缺乏理论和实践创新。

2.研究方法缺乏创新,母学科基础薄弱

从研究方法上看,多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虽然数理统计、实地调查、比较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虽有一定增加,但是仍占很少部分,这些研究方法或将成为今后研究的趋势。同时,从学科角度看,无论冰雪体育旅游还是体育旅游的研究都应以地人文理学、旅游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为主视角,将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以及民族学的母学科做背景,深入研究冰雪体育旅游的本质属性,更好地促进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研究视角维度与深度不够

从研究视角上看,在继续加强冰雪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产品设计、产业管理、文化赛事、人才管理以及理论基础等层面上的研究,要逐步扩大对冰雪体育旅游需求方面的研究,深入探讨冰雪体育旅游市场的演化、发展规律、游客消费行为的发生机制、客流的形成规律及其调控等,发挥冰雪体育旅游研究的应用效益。

总之,随着国民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体育产业强劲的发展趋势下,以及北京申办冬奥会的大好契机,中国冰雪体育旅游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同时也为旅游管理和体育产业运营机构提出更加严峻地挑战。因而,中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相关方面的研究将势必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参考文献:

[1]唐云松.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本土特色与国际化成长[J].体育科研,2011,32(6):34-37.

[2]李月丰,刘宗梅.浅析我国冰雪体育旅游的发展[J].旅游经济,2012,1:174-175.

[3]俞林.我国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的研究[J].北方经济,2012,1:30-31.

[4]姚大为.冰雪体育旅游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7,525(12):203-204.

[5]邓辉.基于经济危机影响的东北冰雪体育旅游业宏观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4):32-34.

[6]杨志亭,孙建华.我国冰雪休闲度假旅游的文化特色及开发战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139-140.

冰雪文化论文范文篇3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相关观点:政治经济学作为马克思对于长期人民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察和总结而得出的科学地发展经济、资本的原始积累的方法论,其中几种论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并且中心理论重点阐述剩余价值,在探索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被长期剥削的情况下,无产阶级如何进行原始的资本积累以及最后发展无产阶级的经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的私有和商品的社会化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而共产主义的经济学脱胎于资本主义,所以只有科学的计划经济才可以更好的发展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而对于我国在1994年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看,当时中央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我国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计划经济,双线并行,科学地市场需求与世纪发展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发展我国经济最好的方式。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相关观点正是在着力阐述意识从物质中来并反作用于物质,并且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适应中寻找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律,也即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我们会寻找相关政治经济学的文献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和观点的提炼,确保给我们的研究以最充分的证据佐证。

(二)专家访谈法

我们会进行相关体育产业专家学者了解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并会向一些钻研马克思理论的专家请教相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方法。

三、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一直以来在体育产业中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并且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东北三省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培养我国冰雪运动人才的同时,着力发展冰雪产业。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滑雪场,如黑龙江亚布力滑雪场。冰雪项目开展丰富,随着我国对体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重视,我国华北地区的和新疆地区的冰雪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主要以云顶、万龙、长城岭等一批滑雪场的建立,充分带动了冰雪消费,而城市中间冰场的普及更加促进其发展。但是我国总体因为地理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冰雪产业的发展及中于一线城市或者有自然条件发展冰雪项目的地区,南方大部分地区受自然因素限制,只能发展室内滑冰场或者冰球等项目,无法发展雪上娱乐。北方一些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的省份滑雪场数目较少,并且也极其不平衡。我国现已成为2023年冬奥会的举办国,所以对于发展冰雪产业是一个绝佳的时机,以太行山东西两侧,山东泰山等布局的冰雪产业发展规划正在有序实施。东北地区着力建设一批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冰雪娱乐中心或者冰雪小镇,也是未来我国发展冰雪产业的重点布局和建设项目。尤其是冬奥会的申办成功,2023年冬奥会将给张家口带来巨大投资;2015年-2025年京张冬奥会为京张地区带来29170.6亿元收入(奥运旅游每年为北京、张家口分别带来1.5%、6.3%的GDP增长)。冬奥会将可能催生中国顶级冰雪产业园区建设(并购欧洲顶级品牌)

依据《申办报告》提供的数据,2023年京张冬奥会场馆设施建设支出为17.35亿美元,其中永久性场馆投资为15.58亿美元,临时工程为1.77亿美元。上述投资折合人民币为107.57元,其中永久性场馆投资为96.60亿元人民币,临时工程投资为10.97亿元人民币。上述投资每年仅为张家口即可带来40000个就业岗位

四、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启示

(一)社会矛盾的运动规律启示

社会的矛盾在我们进行长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时候,我们曾经总结过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现实社会落后生产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所以快速提高生产力,增加人民收入,促进精神文化消费是我国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的重要关注点。也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文化和体育消费中应该着力增加人们的有效需求。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运动规律和方法让我们想到了冰雪产业的发展本身是依托于体育产业作为极具产业价值的第三产业,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重要推手这一重要的时期背景下而蓬勃发展的。并且,2023年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也是一个发展我国冬季冰雪运动,推动冰雪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契机,所以促进体育消费才是改变矛盾主体与客体的关键步骤。所以促进冰雪产业发展,首先需要人们建立一个对于冰雪运动的需求之上,必须要确立冬季的冰雪运动不仅可以使我们在冬天强身健体,更多地给我们带来巨大的运动享受与乐趣!这个意识的确立需要市场的营销方式方法的结合,也需要政府部门及单位进行有效的宣传。

有了一定的宣传之后,让每一个不同年龄段的人意识到了冬季冰雪运动的重要性或是从主观乐趣和体验来讲的应当更多地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那么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政府应该建立体育消费基金,就是让每一个员工在取得劳务报酬中在二次分配中得到相关体育运动、体育消费的福利。这一个完全需要政府作为看得见的手来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功能完整化。也即通过政府无论是员工自己缴纳或是转移支付的手段,建立体育消费补助金或是体育消费奖金这一项目,这样在有效需求形成的同时,有物质作为交换的媒介,而借助冬奥会的影响也可以更大程度上将这一部分在冬季变为冰雪运动补助金,从政策手段来推动冰雪产业的发展。

(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的启示

【冰雪文化论文(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精选]暑假旅游日记20(整理12篇) 2024-07-03

万圣节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2

初二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1

打羽毛球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6-28

[精选]包饺子日记(整理9篇) 2024-06-26

四年级日记5[精选](整理3篇) 2024-06-26

[精选]六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25

与书相伴作文(整理3篇) 2024-07-03

冰雪文化论文(收集3篇) 2024-07-03

药店人员年工作总结(收集3篇)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