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篇1
二、工作经历和能力
**年三月份起,负责**市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供水量8万吨/日的供水加压站工程。其中:水库工艺、泵站工艺、加氯间工艺、厂区给排水及热力管道工程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的管理工作,完善了各项工程内业,报建手续等资料。独立完成各项工程决算的审核工作,并协调该项目相关专业决算的汇总工作,把工程投资额度控制在8400万元的市政府计划指标内,在市政府投资缺少3300万元的情况下,组织各施工单位完成了供水加压站全部建设工程任务,现已达到设计供水8万吨/日的能力,并通过了有关部门进行的工程预验收和试运行阶段。
**年八月在有关部门配合下对集团公司新阳路办公用房改为职工住宅工程,本人承担全部土建、室内外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从方案讨论到技术论证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间墙上,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减少建筑材料自重荷载,满足了设计要求,使这项改造工程节省资金30万元,受到主管领导的好评。
**年十月我集团公司承建**省延寿县自来水公司净水厂和给水管道DN500全长20公里工程的现场技术负责工作,在短短的二个月时间全部竣工,并在年底达到送水2万吨/日的能力,解决了延寿县吃水难的问题,为集团公司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
**年四月为配合**市路桥改造重点工程,组织各施工单位在时间紧、任务重、保质量、资金紧的情况下,完成了**的给水管线1500米施工任务,提前工期十五天,工程总造价700万元,为新建路桥工程提前顺利开工创造了必要条件,受到了**市路桥指挥部及领导的表扬。在一九九八年五月完成了**省延寿县自来水公司净水厂土建及工艺管道收尾工程和内业资料整理验收及决算审定工作。一九九八年六月先后负责外资企业**香格里拉大酒店专用给水管线DN300全长2000米及专用煤气管线φ300全长2200米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为**市招商引资做出了一份工作。一九九八年七月配合**高速公路管理局京**公路指挥部改造给水管线DN1000,全长6公里,投资1300万元的施工、技术方案论证、现场技术指导工作。在一九九八年九月被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省、市重点工程之一的**市城市管网改造工程,该项工程总投资1.8亿元,改造、新建给水管线**的30公里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解决技术难题20处,如过排水方渠、铁路道口、地下水位太高等。改进和采用新的施工方法7处,处理现场各种管线、电缆交叉点无数处。保证了工程质量、进度、投资三大控制的力度,有部分工程达到优质工程,使该项工程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城市供水管网条件,顺利地通过有关部门验收和交付生产部门使用,为我市供水事业做出了贡献。
**年十月被**市公用事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聘为给排水专业教师。
**年四月至十二月承担国家债券投资1.3亿元,完成城市给水管线19公里,配合**市路桥重点工程,先后负责道里区新阳路给水管线DN600,全长2公里;道外区北环路给水管线DN500,全长2.4公里;南岗区建设街给水管线DN700,全长600米;花园街给水管线DN300,全长1.1公里。为市政路桥工程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部分工程被质检部门评为优质工程。
四、**年完成了**年国债投资2500万元的城市管网15公里的改造工程,配合市政路桥工程和位移给水管线5公里,投资1000万元。在**市应急供水工程中,参加前期可研报告的技术资料整理,技术方案的论证,现场勘察河床和水文地质勘察等大量技术工作。在**年新建城市给水管网工程中,先后负责十余条街的工程编制标底、招标等工作。
**年二月新建**市应急供水工程的施工图审查工作,提出技术问题十九项,其中
一、二厂水塔工艺、室内配套项目技术问题采纳八项。三月份开始办理**市应急供水工程开工手续十八项。四月份对
一、二水厂取水塔进行江面勘察钻探工作,新设二水厂至三水厂输水管线DN1600施工图审查、会签招标工作,在审查施工图纸中,对二水厂大坝恢复,地势在18米坡差的地方需设挡土墙采用毛石护坡、防止水土流失、确保此处管道复土符合设计,穿越大坝管道设计方案,过河沟顶管及穿越铁路四处的地方提出修改意见,完善了施工图的不足之处,当时就被专家采纳,提高了设计施工图纸的水平。五月份至十一月份输水管线DN1600开始施工,全长10公里,主要负责现场技术、前期障碍物处理(其中动迁42家,节省资金2600万元)、技术内业资料、管线穿越四处铁路涵洞及工作管安装工作。如**市自来水管道工程公司施工的DN1600过河家沟顶管中,当顶进8m时,遇到有毒气体影响人身安全和施工进度,经过大气检测必须采取防毒措施进行施工,本人先后走访**市大气检测中心、**市消防支队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最后研制出顶管防毒新技术施工方法,使该段施工按计划完成。防止了安全和毒气事故的发生,受到了主管领导的好评。在九月份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城市给水管网八条街的编制标底及招标工作,十月份又新建一水厂至二水厂输电线路联络线工程和二水厂至城乡路一次变输电线路工程现场技术调查、地域情况调查、“三通一平”、前期施工手续。其中,动迁临时占用企业12家,节省资金300万元。这次**市应急供水工程总投资2.8亿元及**年市区管网改造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此项**市应急供水工程均属于部级大型建设项目工程,为**市供水事业贡献出一份力量。
三、业绩与成果
**年三月在**省给排水技术交流会上“浅谈不断水施工技术应用”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论文。同年刊登在“**土木建筑”杂志上发表,举办单位是**省给排水情报网。
**年七月被评为**市市政公用建设管理局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年十月“提高铸件工艺出品率,降低防寒井盖成本课题”被评为**市优秀QC成果证书。
**年三月**人民出版社的《城镇供水技术》一书中编写在“聚合铁铝与其它净水剂净水效果比较”第一章中的第九节。
**年二月研制“卡子三通”给水管件获**市科技成果证书。
**年四月,于**工业大学编制**市应急供水工程环评报告,主要负责原始资料调查,技术数据提供,现场技术情况勘察等技术工作。
**年十二月撰写的论文“有关含铁地下取水构筑物问题分析”在**年《**水利科技》杂志第一期发表。
**年十二月于**大学化学学院合作论文“环境水样中砷的化学形态分析”在**年《**大学》(地球科学板)杂志第二期发表。
**年一月参加**市QC成果大会上宣读“降低**市应急供水工程造价QC成果报告”课题被评为**市优秀QC成果奖。
**年三月撰写的论文“石灰碱化法在除铁锰降低水的总硬度中的应用”一文,在《**地质》杂志第一期发表。
四、其它
**年七月被评为中共**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党员。
**年六月被评为中共**市市政公用建设管理局委员会优秀中国共产党员。
给水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中职;建筑给水排水;教学探讨。
建筑给水排水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内容不仅涉及范围广,且范围大小也不一样。其主要有:一是“给排水工程施工与运行”专业的教学;二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设备安装、市政工程施工”等建筑专业群一门课程的教学;三是作为《建筑设备安装》课程的一个内容来教学。现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设备安装》课程中建筑给水排水内容的教学模式。
一、理论基础学习
理论基础学习是学好该内容的必要因素之一,建筑给水排水不仅是《建筑设备安装》的一个内容,同时也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设职业技能比赛”的项目之一――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年规划(2013―2015年)(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各项目都要充分考虑岗位或目标任务对参赛选手的理论素养的要求,在比赛内容和比赛组织形式上适当加以反映,并计入最终成绩。鼓励赛前公开理论素养试题库内容,促进选手理论知识学习。
不管是学生日常学习,还是参加技能比赛,亦或是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基础理论学习都必须给予认真对待。建筑给水排水主要包括的理论知识有建筑给排水施工图的绘制与识读、给水系统的安装要求、排水系统的安装要求、消防系统的安装要求、热水系统的安装要求、控制系统的安装要求等内容。
理论知识内容较多,一些具体知识在我们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都能用到,比如:管道试压,其水压试压标准: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观测l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l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渗不漏。类似这样的理论知识是比较多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上都能用上,所以必须掌握。
二、基础技能训练
1、绘图识图能力训练。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学生,绘图识图能力是学生出去工作需具备的能力之一。为提高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除开设专门的《建筑识图与构造》和《建筑CAD》两门课程外,还开展“每周一练”活动,要求学生每周按要求绘制一张图纸。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绘图识图能力整体得到提高。
2、消防管道连接训练。消防系统是现代大型建筑都必须设置的,学生在学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后,就通过分小组的形式来训练学生消防管道的连接能力。具体训练过程为:首先是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掌握镀锌钢管套丝的相关芽要求,认识相应工具,包括手动、电动工具;其次是按老师给定的训练要求来进行具体训练,在学会套丝的基础上再进行进行管道的连接;再次是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相应尺寸、形状做训练;最后,在学生都能按要求做会的基础上,我们采用分组合作来考核学生掌握该技能的情况。
3、给水管道连接训练。生活给水系统包括冷水给水系统和热水给水系统。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要对相应管材、管件有所认识,并了解各类管材的用途,在此基础上再带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对于生活给水系统,采用不锈钢复合管来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老师主要检查看通水后的试压情况,看是否能满足规定的要求;对于热水给水系统,采用PP-R管来进行训练,由于PP-R管在热熔后无法进行重复利用,所以只学生掌握相关要领而不进行专门的训练,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会用即可,对于工艺的好坏,只能是以后边工作边摸索。
4、排水管道连接训练。生活排水管道的连接训练我们采用现在广泛使用的PVC-U管,具体训练的要求是学生分项训练,训练过程中主要要注意的是PVC-U管的切割连接要求。在训练的时候,采用粘接的连接方式,由于粘接后其管件不能再重复使用,所以训练过程中只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粘接要领,而不进行粘接连接的训练。
5、控制线路连接训练。在实际工程中,我们整个给排水与控制系统是一个大型系统,所以必须有控制中心,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只能是用相应的教学设备来进行控制连接线路的训练。学生不仅仅要能做到按图连接,最为重要的是要学会故障的排除,这样在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综合技能运用
1、教学设备技能训练。采用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THPWSD-1型给排水设备安装与控制实训装置教学设备,但由于该设备购置费、耗材费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进行整个系统的理论讲解,让学生对整个系统有个基本认识,所以该教学设备主要针对于全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设职业技能比赛“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给排水)”项目的训练。
2、校内综合技能训练。利用校内的实训场地,模拟一个卫生间,让学生按照工程实际及规范的要求进行安装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绘图、识图、选材、下料、安装、检查、验收等一系列的操作过程来进行,并且要求掌握相应的安装规范等理论知识。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生活给排水系统的知识,并能很好的用于以后的工程实际中。
四、岗位技能见习
1、校内实训。校内实训是职业教育所提倡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前面基础技能训练与综合技能运用中已经详细阐述了我们的具体做法,在此不再重复。
2、社会实践。一是按正常教学安排的认知实习,老师在规定教学要求带学生到工地进行认知实习,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可看看工地工人的岗位工作要求,也可在不影响工人工作的情况下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学校成立有针对该课程的社团――建筑给排水协会,学生通过参加这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可扩大自己的交际面,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协助学校后勤部门进行校内给排水管道的维修工作,甚至利用周末时间深入到社区进行义务维修活动。
3、顶岗实习。学生在校进行两年的学习后,第三年将不在学校学习,而是去工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这样学生就可以将所学知识用于具体工作岗位,用工作来检验自己在学校所学知识的情况。同时,用人单位也会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评价,以便学校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建筑给排水课程的教学,要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重点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当然,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对学校硬件设施要求高,对授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满足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机械职业教育,2012(12).
给水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给水排水管道与管网工程;实践教学;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03-01
1.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方面。在教学“给水排水管道与管网工程”这门课程中,给水管网、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是水力计算与设计师学习的重难点。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给水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和图纸设计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手算的方法进行给水管网评差和雨污水的水力计算。而在课程学习中,通常是通过手绘的方式绘制简单的工程图纸,在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缺乏必要的软件支撑。而实际工程中,已存在针对管网平差、水力计算以及工程制图的专业软件,这些软件应用广泛且技术相对成熟,然而,很多高校学生并未接触过此类软件,更未曾学习过此类软件的应用。
(2)实践教学方面。目前“给水排水管道与管网工程”这门课程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为以理论知识学习为主,以教学案例讲解为辅,并通过课后的管网计算和设计作业来辅助教学。“给水排水管道与管网工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很多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时缺少实践教学环节。由于教学安排、学时的限制,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模拟的工程设计,没有机会接触资深的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条件到工程现场去实习,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理解复杂的水力计算方法,掌握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这将造成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严重脱节。
2.课程教学改革
(1)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应用类、实践类课程。管道与管网工程是一门应用性广、实践性强的课程。对于目前实际应用极为广泛的辅助类计算机软件并没有足够的课时进行讲解,而复杂的水力计算很难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理解,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在实际应用中得以体现,造成了理论学习和实际应用的严重脱节。对此,可调整课程设置,学习使用水力计算软件和管网平差软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计算精度,避免手工计算产生的错误;学习制图软件,掌握制图方法及技巧。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案例教学的分析讲解,以及专业软件的学习应用,让学生独立完成管道与管网工程的课程设计,切实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之中,构建学生的工程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应用,力求实效。
(2)推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并邀请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开展专题讲座。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在不断完善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应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对于工程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提倡教师走入企业、施工现场,了解并掌握所授专业相对应行业的应用技术和动态,能够通过专业授课、实训、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可邀请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资深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课堂教学或讲座的方式,讲解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按照工程顺序,完成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规划、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专业案例讲解,让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给水排水管道与管网工程”课程的学习实质,构建学生的工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给水排水管道与管网工程”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这门课程目前存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有待更新、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有限等问题。对此提出如下建议: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和调整,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推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注重课程设计等,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给水工程管理论文(收集3篇) 】相关文章:
[精选]开学日记(整理5篇) 2024-07-04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整理2篇) 2024-07-04
开学第一天日记精选(整理9篇) 2024-07-04
[精选]暑假旅游日记20(整理12篇) 2024-07-03
万圣节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2
初二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1
打羽毛球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6-28
有一种力量叫坚持的作文(整理4篇) 2024-07-10
给水工程管理论文(收集3篇) 2024-07-10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实训总结(收集3篇) 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