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1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业余训练情况。我州青少年业余训采取州、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点,现有田径、国际式摔跤、柔道、拳击、篮球、足球、举重7个项目训练点,在训运动员达400人左右,13名专职教练员进行执教,采取常规训练和集中训练的方式开展训练。2018年起,州本级项目队开始实施“体教融合”下体育特长班模式,在训运动员以“班”的形式组建,学校负责学习,州体育运动学校负责吃、住、训,做到了统一管理、统一训练、统一学习,在训运动员200人左右,有效解决了学与训之间的矛盾,截止目前为止,初步建立起甲乙丙组小学六年级至初三年级梯度循环培养之路。2023年度,我州组队参加了青少年田径、国际式摔跤、柔道、拳击、足球、举重锦标赛,参赛运动员139人,获得1个第一名、4个第二名、7个第三名、3个第四名、8个第五名、2个第六名、5个第七名、4个第八名的成绩,田径项目2名竞走队员入选省级优秀队集训名单;参加2023年青少年拳击冠军赛,获得1个第二名、1个第三名、1个第五名的成绩,1名运动员代表参加2023年“金拳套”全国U16女子拳击锦标赛暨2023年全国少年女子拳击锦标赛,3名运动员进入拳击二线队集训。组建2支队伍参加12月举办的第一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赛。
(二)青少年、幼儿体育活动情况。青少年、幼儿主要阵地在学校,各级各类学校主要举办春、冬运动会;11月,举办了青少年冬令营活动,参加单位6个,参加活动营员120人左右,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11月中旬,举办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为喜爱足球的学生搭建了较高竞技平台。4月,我州组织参加了第三届幼儿体育大会线上亲子运动会,21家幼儿园报名参赛,3962个家庭参加,累计打卡8248次,7所幼儿园获一等奖、7所幼儿园获二等奖、2所幼儿园获三等奖;5月,组织参加了川渝首届“庆六一”线上亲子运动会,133所学校参加比赛,12693各家庭参与,小学组1所获一等奖、5所获二等奖、33所获三等奖,幼儿园组7所获一等奖、8所获二等奖、23所获三等奖,我州荣获优秀组织奖;11月,参加全国青少年体育冬令营(站)暨青少年健美操定向越野比赛,5支队伍28名学生参加比赛,健美操舞获得中学乙组第一名,定向越野赛1名教练员获得优秀奖,3支队伍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通过活动,让青少年增长了见识,开拓了眼界;12月,组织各县(市)参加2023年川渝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线上知识竞赛,普及青少年科学健身方法和知识。
(三)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情况。6月至11月县级举办足球、篮球、田径教练员(体育教师)7期培训,参培人员达234人。8月举办篮球教练员培训班,参培人员48人。10月,举办第一期足球E级教练员培训班,参培人员30人;参加部级培训3人,参加省级培训107人。
(四)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部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幼儿体育基地工作情况。我州体育运动学校属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训项目田径、国际式摔跤、柔道,专职教练员8人,在训运动员200人左右,2023年参加了青少年田径、国际式摔跤、柔道锦标赛,获得1个第一名、3个第二名、7个第三名的成绩。我州现有1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6所部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无省级幼儿体育基地,活动主要依托学校开展的,开展的主要项目是篮球、田径、健美操。今年,泸定县第二中学、康定中学、丹巴县中学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体育冬令营(站)暨青少年定向越野比赛。
二、2023年工作计划
(一)业余训练工作计划。十三五期间,州本级青少年培养培育体系已初步形成,2023年继续实施“体教融合,”狠抓县级训练点建设,重点开展学校体育,逐步建立起以体育运动学校为龙头,州县业余训练点为骨干,学校为基础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做好运动员网上注册工作、反兴奋教育工作,采取常规训练、集中训练、跟队训练等多种训练方法提升竞技水平,积极组队参加青少年锦标赛等各类省级赛事,备战好2023年第十四届运动会。
(二)开展青少年、幼儿活动计划。举办青少年校园足球赛、青少年冬夏令营活动等各类赛事活动,让青少年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同时也增长知识。组织参加省级各类青少年、幼儿体育活动,让青少年、幼儿在乐趣中增智,强健体魄,健康成长。
(三)开展青少年体育培训计划。青少年体育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学,年初,将教练员和体育师资培训计划纳入2023年预算内,将举办2至3期培训,同时要求各县(市)制定相关培训方案和计划,通过州县共同培养、提升教练员和体育师资的教学水平。积极组织参加部级和省级各类培训学习,提升我州体育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部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幼儿体育基地工作计划。体育运动学校是省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是省田径高原耐力基地,也是我州青少年重点业余训练基地,2023年,做好运动员学生的招生工作,进一步做好与学校的衔接和沟通工作,加大业余训练工作,学习与训练齐抓共管,共同提升。积极做好体育助学金发放和申报工作,有力保障其业余训练的正常开展,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体育赛事,通过赛事,不断提升综合水平和竞技水平。引导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部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学校深度融合,做好俱乐部星级评定工作,查找问题,解决突出问题,积极探索成长之路,逐渐成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之一。
三、十四五工作重点
(一)以学校体育工作为重点。一是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教会学生体育基本技能,让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合理安排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中小学校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体育教学,将民族体育传统舞蹈融入阳关大课间活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未达到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加强青少年学生军训。二是健全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体教融合,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活动。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学校建立足球、篮球、田径、摔跤、柔道等学校代表队。通过校内竞赛、校校联赛、选拔赛选拔优秀青少年体育人才组建县级代表队,积极向州级输送优秀体育人才。三是开展青少年体育赛事。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运动会。县级每二年举办一次单项体育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州级每年举办单项体育赛事,每四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运动会,检查全州青少年体育工作水平,发现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少儿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2
1.分析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小学阶段教学与训练任务
1.1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的旺盛时期。骨骼较软,容易变形,肌体承受力相对较弱,内脏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全,不易接受过强的应激刺激。同时,心理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不同,接受训练的量和强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少年儿童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以后成才的基础。
1.2少年儿童时期的体育教学任务。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全面关心和保护他们的身体,采取综合的养护和锻炼措施,把身体训练、卫生保健、饮食卫生、减轻课业负担与合理安排生活结合起来,促进少年儿童身体和谐发展,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品德、健康的心理素养为主要任务。
1.3少年儿童时期的训练目标。首先培养少年儿童,对田径运动的兴趣,组织更多的少年儿童参加田径活动。利用各种适当的训练方法增强儿童的体质、促进发育、发展柔韧、协调、动作速率、速度、弹跳运动素质。通过对多种活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在某一项上表现出一定才能的少年儿童适当加强该项目的基本技术和能力培养。从小教育儿童,自觉遵守纪律、热爱集体、讲礼貌、学好文化、勇于上进,努力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幼苗,为培养成优秀的田径运动员打下良好的基础。
2.出现大强度训练的现状分析
由于学校把体育考核机制和其他科目相同并论,考核内容单一,仅限于运动会成绩的名次,其他球类的比赛成绩,以此作为考核和奖惩目标,体育教师多采用加大训练量和强度,以此作为提高成绩的手段,虽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却忽略了儿童时期的生理特点、教学任务、训练目标,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和体育才能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起到了“拔苗助长”的作用。
3.大强度训练对少年儿童健康影响
3.1少年儿童适当的运动,身体对一般强度的生理应激,在大脑皮质的指挥和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下,是比较适合应用和恢复的。但是,对少年儿童实施大强度训练会引起的生理应激,再有机体上留下的痕迹比较明显,并且需要长时间恢复。而少年儿童集体能力差,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不适应过强刺激,导致出现以下情况,如:体乏、精神不集中、厌食、血尿、运动成绩暂时下降等。如果,在恢复期再次大强度训练,会出现运动损伤、运动疾病。势必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和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
3.2神经系统活动上,大强度训练可以导致肾上腺分泌量的增长,从而引起一系列有关激素分泌量的增殖和有关酶的活动增加,使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水平提高,以保证对大强度的需要。由于学生的家庭状况不同,学生每次摄入的营养成分也不同,小学生又不善于表达,教师对营养的轻视,容易造成学生的营养不良,不利于学生的生长和发育。
少儿体育运动培训范文篇3
一、少儿舞蹈教育可促进少儿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晓邦说:“艺术以他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情感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少儿舞蹈教育训练从生理上可以促进少儿的骨骼发育、提高少儿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首先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者,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一般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I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此,少儿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再者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少儿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儿童的意志,增强了儿童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最后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儿童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二、基础训练是培养和开发学生肢体语言的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基础训练就是严格的基本功训练,首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要解决和克服学生的自然形态,视学舞蹈的少儿,身体缺少“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表现为松懈、呆板、僵硬、不协调,因此。就必须通过舞蹈基本功训练,使他们克服自然形态的各种毛病,掌握正确的形态;训练其肢体的柔韧度,形成其各部肌肉的紧张、松弛的控制能力和各关节的柔韧力量:培养其音乐感和伴随音乐灵活、自如地运用手、眼、身、步四种动作的风格韵律。
三、在少儿舞蹈教学中笔者认为首先是民族舞蹈的培养和训练
【少儿体育运动培训(收集3篇) 】相关文章:
学游泳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8
我的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7-28
四年级日记[精选9](整理5篇) 2024-07-27
描写秋天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27
下雪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7-13
[精选]开学日记(整理5篇) 2024-07-04
精选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整理2篇) 2024-07-04
少儿口才课(收集3篇) 2024-07-30
少儿体育运动培训(收集3篇) 2024-07-30
医院保安职责及工作要求(收集3篇) 2024-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