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的药用价值范文篇1
《红楼梦》第115回《惑偏私惜春矢素志证同类宝玉失相知》中最后写道:“王夫人到宝玉那里,见宝玉因丢失‘灵通宝玉’而神魂颠倒,老病根又犯了,忙吩咐请大夫瞧瞧。大夫请来诊治开方后,宝玉服药毫不见效。过了几天,宝玉更糊涂了,人事不醒,饭食不进,急得众人手足无措。某日,丢失了的‘通灵宝玉’由和尚送到贾府,宝玉的病情渐渐好了起来。待宝玉要坐起时,麝月上去轻轻地扶他,说道:‘真是宝贝!才看见了一会儿,就好了,亏得当初没有砸坏!’宝玉听了这话,神色一变,把玉一撂,身往后仰,复又死去,口关紧闭,脉息全无。贾政用手在宝玉心窝中一摸,尚是温热,急忙请医灌药救治。哪知那宝玉的魂魄早已出了窍,游到太虚幻境,尽见死去的亲人。正在大家围着宝玉哭泣之时,宝玉又苏醒过来了,他从太虚幻境回到人间。此时只见王夫人叫人端了桂圆汤,宝玉喝了几口,渐渐地定了神。后来又连日服用桂圆汤,一天好似一天,慢慢地复原起来。”这桂圆汤就是桂圆熬制的汤。
桂圆又称龙眼、益智,为无患子科植物,是我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多产于两广地区;与荔枝、香蕉、菠萝同为华南四大珍果。龙眼的成熟期在农历八月,古称八月为“桂”,加之其果实累累而坠,外形圆滚,故称为桂圆。其以滋补功效见长,历史上曾有“南方桂圆北人参”之说。
桂圆既是名贵的水果,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入药多用龙眼肉,即龙眼的假种皮,又称龙眼干。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龙眼性平和也,资益则龙眼为良。”其性温,味甘,人心、脾二经,据测定,含有蛋白质、脂肪、葡萄糖、蔗糖、酒石酸、胡萝卜素、铁、多种维生素、烟酸和有机酸等成分,具有益心脾、补气血、安神、润肤美容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赢弱、失眠健忘、惊悸怔忡、贫血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滇南本草》载:龙眼肉能“养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药品化义》载:“桂圆,大补阴血,凡上部失血之后,入归脾汤同莲肉、芡实以补脾阴,使脾旺统血归经。如神思劳倦,心经血少,以此助生地、麦冬补养心血。又筋骨过劳,肝脏空虚,以此佐熟地、当归,滋补肝血。”《神农本草经》亦载:桂圆“主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桂圆肉常与下列药物配伍使用:配酸枣仁,补益心脾;配石菖蒲,养心醒神;配柏子仁,补心宁神;配生姜,健胃益胃;配鸭胆子,驱邪扶正;配莲肉、芡实,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圆水浸剂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所含丰富的维生素P,对中老年人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之功效;所含的一种活性成分,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桂圆虽为补益佳品,但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本草汇言》载:桂圆肉“甘温而润,恐有滞气,如胃热有痰有火者,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
火龙果的药用价值范文篇2
盛夏时节品龙眼
龙眼,又名桂圆,被誉为南方珍异之果。其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汉代。其果肉剔透隐约可见黑色果核,极似眼珠,故以“龙眼”命名。由于对气候的要求极高,因此能种植龙眼的地区不多。我国龙眼的大部分产地都集中在两广、福建、台湾几省,其中东璧、红孩儿、福眼等品种尤为著名。
龙眼的成熟期依据地域和品种而不同。通常情况下,进入5月即可尝到泰国龙眼;到了7月广州、广西、福建产的龙眼陆续上市。另外,不同品种的成熟期也有别,如“福眼”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东壁”则在8月下旬成熟。喜爱龙眼的朋友切不可错过品赏这些美味的好时候。
龙眼药食皆相宜
――《本草纲目》:盖荔枝性热,而龙眼性和平也。开胃益脾,补虚长智。
――《神农本草经》: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
被清代医学名家王仕雄称为“果中珍品、保健奇药”的龙眼,是卫生部1988年第一批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水果。中医古籍称龙眼具有安神、补血、益智、轻身、美容之功效,适用于血虚所致心悸、失眠、健忘,尤其对产后、大出血后效果更佳。现代营养学研究则证明,龙眼不仅具有抗癌、防衰老、益颜等药用价值,还可以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对高血压、冠心病者尤为适宜。带壳的龙眼还可加工焙晒成龙眼干(即桂圆肉),是一种具有镇静、滋补功能的中药材,为治疗病后体虚、贫血、产后血亏的佳品。在民间,桂圆肉还是产妇坐月子时不可错过的调补食品。下面介绍3款养生保健食疗方,供大家选用。
蜜饯姜枣龙眼
[原料]红枣250g,鲜龙眼肉250g,鲜姜汁30ml,蜂蜜250ml。
[制法]将红枣洗净、去核,与龙眼肉同放在锅内加适量水煎至七成熟,加入姜汁和蜂蜜煮沸,文火熬至汁稠,放冷后装入清洁的瓶内。每日早晚各服30g左右。
[功效]生津益血、补脾益气。适用于贫血、虚损、月经不调及产后浮肿等。
桂圆肉蒸鸡蛋
[原料]桂圆肉5~7克,鸡蛋1枚,白糖适量。
[制法]新鲜鸡蛋去壳,放入小碗中,加白糖少许,约蒸3分钟,蛋半熟(蛋黄凝成糊状的半流质时),将桂圆肉塞入蛋黄内,再蒸10分钟(或烧饭时放入饭锅内蒸熟,让蒸汽水进入)。当点心吃。每日1次。
[功效]补益心脾。适合心血不足、睡眠不佳的人群。
龙眼膏
[原料]龙眼肉1000克,蜂蜜500克。
[制法]将龙眼肉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炖煮至熟烂,加蜂蜜搅拌均匀成膏状。早中晚各服30克。
[功效]这是一款冬季进补的佳品,尤其适合老年便秘患者。但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食用龙眼宜与忌
√龙眼营养丰富,一般人都能食用,但因其易生内热,故不能多吃;
√龙眼肉尤其适合心脾两虚的人食用,如头晕、眼睛发花、心慌、汗出、容易感冒、面色晦暗、神疲力乏等症;
√年老气血不足、妇女产后体虚乏力、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等患者宜食用。
×幼儿不宜多食新鲜龙眼。家长一定要控制好量,不然很容易引发小儿便秘;
×青少年及体壮者少食为宜,过食易使牙龈和鼻腔出血;
×孕妇,尤其是妊娠早期不宜食用,以免引起胎动或早产;
×感冒初期不宜食用;
×龙眼肉干温助火,有郁火、痰火、气滞及湿阻中满者忌用;舌苔厚腻、脾胃不好、消化不良的人士忌食;大便干燥、小便黄赤、口干舌燥等阴虚内热表现者不宜食用。
挑选龙眼有妙招
尽管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在超市中买到新鲜龙眼,但冬春季节的龙眼相对来说味道稍差。现正值龙眼陆续上市之际,要想挑选到味道鲜美的龙眼,不妨参照以下妙招:龙眼的味道各不相同
龙眼的品种较多,有的汁多味清甜,有的则味浓甜。一般来说,一枝上的果实大而密的,甜味稍淡;果实长得小而疏则甜味较浓。
挑选新鲜度高的果实
看外壳和果肉。外壳粗糙、颜色黯淡为新鲜,外壳发亮、发黄的为不新鲜;剥开外壳看壳内的颜色,颜色洁白光亮的为新鲜果实,壳内出现红褐色血丝纹的为不新鲜果实。
闻味道。味道清新的为新鲜,有臭鸡蛋味的则不新鲜。
刮果壳或枝干外皮。用指甲轻刮开果壳或枝干外皮,露出淡绿色内皮的为新鲜果实。
捏果壳。用手指轻捏果壳,新鲜果实的果壳较硬,外壳绵软如纸的则不新鲜。
龙眼肉以色深为佳
中医专家指出,在购买龙眼肉时,宜挑选颜色深的产品,更能滋养心脾。
TIPS:新鲜龙眼食用前应清洗干净
火龙果的药用价值范文篇3
排除标准重度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结节/囊肿数大于3个;溴、碘引起的职业性痤疮、痤疮样药疹等;1个月内已使用其他治疗痤疮的中西药物;具有严重的原发性心、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有肝、肺、肾、血液等严重疾病者。过敏体质及已知对本药成分过敏者。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药以清肝经湿热为法则,拟基本方龙胆泻肝汤加减。方药组成:黄芩、栀子、泽泻、车前子、当归各9g,龙胆草、生甘草各6g,通草3g,生地黄20g,柴胡10g。原方中木通以通草代替。伴有硬结时加夏枯草15g,皂角刺10g;大便秘结时可加制大黄、决明子各10g,水煎,1d1剂,早晚分服,每次服150~200mL。配合外用维A酸乳膏(国药准字H50021817)每晚1次。对照组:安体舒通(国药准字H33020070),20mg,1d2次,口服。配合外用维A酸乳膏(国药准字H50021817)每晚1次。每位患者均2周复诊一次,共2月。
疗效标准主要观察炎性皮疹总数的情况:按《寻常痤疮严重程度分级和疗效判定标准》(1997年中华医学美学与美容分会皮肤美容学组颁布)分为3度9级,按1分/级定分值,按此计分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炎性皮疹总数减少≥90%时认为是基本痊愈;皮疹总数减少在60%~89%时认为是显效;皮疹总数减少20%~59%认为是有效;皮疹总数减少<20%为无效。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11.5软件系统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珚x±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如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用t检验,否则采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72例,有效率84.72%,对照组有效率72.85%(χ2=4.625,P<0.05),见表1。治疗组激素水平变化T在治疗前后的数值有显著降低(P<0.05),E2在治疗前后的数值显著升高(P<0.05),PRL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
现代医家对痤疮病因的认识,离不开对雄激素在痤疮发病中的影响的分析,从中医学角度去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肾阴不足、相火偏旺;肝肾阴虚、冲任不调。龙胆泻肝汤出于《医方集解》,以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为长。目前以龙胆泻肝汤治疗痤疮已有报道,但针对女性迟发性痤疮的报道尚少。我们以先辈们提出的“女子以肝为先天”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并提出从“肝”论治女性迟发性痤疮的观点。结合现代中医对该病的认识,认为女性迟发性痤疮的病位在肝,以湿热为表象,肝经湿热循经上扰所致。治疗以清肝经湿热为主要治疗原则,拟定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本病。方中龙胆草可泄肝火,清湿热;黄芩、栀子苦寒泻火;泽泻、通草、车前子清热利湿;当归、柴胡行气活血以散瘀滞;生地凉血,辅以夏枯草、皂角刺、大黄等散结通便。有研究表明:龙胆草、黄芩、丹参对痤疮丙酸杆菌明显抑制作用,制大黄、栀子、黄芩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刺激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具有抗菌消炎和抗过敏的作用,丹参、制大黄均有改善症灶微循环,化瘀散结,减轻毛囊口角化程度。近年来在治疗中还发现螺内酯具有抗雄激素的作用,现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痤疮。
【火龙果的药用价值(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精选昆虫日记(整理2篇) 2024-08-12
[精选]成长日记作文(整理5篇) 2024-08-10
我的日记6[精选](整理3篇) 2024-08-09
校园生活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09
实用的日记作文精选(整理6篇) 2024-08-08
三年级日记精选(整理3篇) 2024-08-08
可爱的我作文(整理15篇) 2024-08-13
火龙果的药用价值(收集3篇) 2024-08-13
火龙果的嫁接方法(收集3篇) 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