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网络设计与开发(收集3篇)

时间:2024-08-30 来源:

动态网络设计与开发范文篇1

关键词:NS2;网络仿真;辅助教学;网络协议;NAM文件管理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7-62-04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受到较大的冲击,在教学中引入网络模拟显出了十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计算机网络教学一般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部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很突出的问题。首先,计算机网络课程从设计到许多复杂的概念和原理,教学中通常使用幻灯片来教学,无法简单灵活地来展示动态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导致渐渐失去兴趣。其次,实验器材比较昂贵,实验室内配备的实验器材数量有限,很难达到较高标准的实验环境,并且实验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学生无法充分地理解并且掌握通信技术以及网络工程应用能力,久而久之更加感到无趣。

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法是,在教学中引入网络模拟技术,使用NAM工具,可以清晰地向学生展示网络协议的动态运行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教学效果。

1NS2仿真软件简介

NS2是一款开放源代码的网络模拟原件,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的MASH研究组开发。NS2能够仿真多种网络上的众多协议,这些协议涉及到网络的各个层次[1]。

NS2的本质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离散事件模拟器[2],所有的仿真都是由离散事件驱动的。NS2采用C++和OTcl两种开发语言进行开发,底层仿真引擎主要用C++编写,OTcl作为仿真时的命令和配置语言。C++是强制类型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模块运行速度非常快,易实现精确复杂的算法。Otcl是无强制类型的脚本程序编写语言,具有简单、容易实现和修改的特性,可以在不必重新编译的情况下修改仿真参数和仿真过程,两种语言的结合使NS2的仿真效率特别高。

NS2为基于Unix平台的开源免费软件,可以在其官方网站下载。同时也可以在Windows下使用,鉴于多媒体教室以及实验室条件,可以采用Windows+Cygwin+NS2的安装方式。

2NS2模拟仿真实验管理器

为了方便管理编写后的NAM文件,开发了NS2模拟仿真实验管理器(图1)。该软件以nam-1.0a11a-win32.exe[3]作为插件,以支持对NAM文件的播放。该软件具有添加、删除NAM文件的功能,另外还可以查询常用的脚本代码。它使用简单、方便,是管理NAM与编写脚本的得力助手。

3NS2应用于教学的优势

⑴NS2丰富的组件模块。NS2提供了丰富的网络组件,如各种节点、链路延迟、队列管理以及从数据链路层到应用层中的多种协议[4]。课堂使用的仿真过程比较简单,无需对NS进行扩展,因此只需要稍作修改或者编写一个OTcl脚本,就可以达到课堂教学的需求。

⑵NAM生动形象的动画。有些课程内容比较难以讲述和理解,但是通过动画方式便简单多了。比如在学习路由协议时,通过NAM动画和Xgraph,帮助学生理解路由的变化情况。NAM可以将网络拓扑结构和仿真脚本的运行过程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显示出来,Xgraph则通过平面坐标图的形式显示运行时获取的数据。

⑶缓解高校建设网络实验室的压力。使用NS2,学生完全可以在单机环境中模拟整个网络的各个元素,学校可基于原有的网络实验设备,只需投入较少的资金就能为大量学生提供实用的网络设计与操作环境,既节约了实验成本,又能得到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⑷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拓展。学生能灵活地掌握自己的实验时间,不受传统真实实验室关闭和开放时间的限制,重点攻克自己的难点;按照自己的进度,自主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实验内容。同时,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从而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实验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NS2在教学中的应用

NS2的体系结构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困难[1],为了将NS2应用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需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首先,在授课前,教师编写或者修改NS2仿真的源代码,然后在授课时演示仿真实例,做到深入浅出。为了使得知识更加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对于仿真中的参数,需要精心设计。其次,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NS2的仿真实验脚本,学生通过运行实验脚本,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建议学生修改脚本中的仿真参数,观察和思考不同环境下的实验结果,最终将知识消化和吸收。对于编程能力较好的同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独立编写仿真脚本代码,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NS2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下给出的是计算机网络中TCP与UDP、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CSMA/CD协议的仿真实例。

4.1TCP与UDP仿真模拟。

TCP包含了复杂的机制,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一个难点[5]。为了便于理解,设计了TCP与UDP的对比实验。在进行TCP与UDP模拟实验时,首先建立一个网络拓扑结构图,如图2所示。

该网络环境包含了两个传输节点0和1,路由器2和数据接收端3。节点0到节点2之间与节点1到节点2之间的网络带宽都为2Mbps,传递延迟时间为10ms。网络结构中带宽瓶颈都是在节点2和节点3之间,瓶颈为1.7Mpbs,传递延迟时间为20ms。而且所有的队列模式都是DropTail,在节点2和节点3之间的最大队列长度是10个包。在节点0和节点3之间会有一条FTP联机,FTP使用的传输层协议是TCP。节点0上使用TCP,而节点1上使用UDP。目的节点3使用TCPsink来接收TCP数据,并返回ACK数据包。

在本仿真实例中,0.1秒时,节点1开始向节点3发送CBR数据流(速率恒定数据流),图3为NAM动画的截图,图中连线为链路,线上方的流动的图形为数据包,在NAM动画中可以控制动画的播放速度,可以清晰的看到CBR数据流的恒定发送情况。

UDP为面向无连接的,因此,节点3没有向节点1返回确认包。1.0秒时,节点0开始向节点3发送FTP数据包,图4为NAM动画的截图,TCP为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图中连线下方的竖线便是节点3返回节点0的确认包。初始拥塞窗口大小设置为1,随着时间的推进,节点0收到节点3返回的确认包,在TCP协议的控制下,发送窗口的大小成倍增加,当拥塞窗口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节点2出现丢包现象(图4中节点2下方的方块即为丢弃的数据包),节点3返回的确认包少于节点0发送的数据包,节点0将重传丢失的数据包,并且减小发送窗口的大小。在NAM动画中,可以观察到节点2丢失的数据包中也包含CBR的数据包,由于UDP是面向无连接的,节点1并不知道丢失了数据包,依然继续发送CBR数据流。在本仿真实例中,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TCP的拥塞控制、TCP慢启动以及TCP与UDP鲜明的对比,轻松而愉快地掌握了原本枯燥乏味的协议理论知识。

4.2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仿真模拟

路由协议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其概念抽象,同时也是一个难点[6]。NS2提供了对Dijkstra、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组播路由等多中路由协议的支持,因此设计了动态路由与静态路由的对比仿真实验。

4.2.1静态路由仿真模拟

模拟静态路由。图5与图6为静态路由的NAM截图,网络拓扑如图5所示。在图5中,1.0s以前数据正确传送,通过链路(n0,n1,n3,n4)进行传送。如图6所示,当到1.0s时链路(n1,n3)发生问题,由于是静态路由,其没有重新选择链路的功能,数据传送进入瘫痪状态,节点3附近的数据包,为链路断开后,节点1丢弃的数据包。通过NAM动画可以看到,每经过一段时间节点0会进行尝试性传送,直到断开的链路重新恢复正常,数据包又在原来的链路上进行传送,数据发送情况与图5相同。

4.2.2动态路由仿真模拟

模拟动态路由。图7与图8为动态路由的NAM截图,网络拓扑如图7所示。通过观察NAM动画看以看到,动态路由协议在连接开始之时,各个节点之间相互交换路由信息。当确定最短路径之后,便开始通过这条路径向目的网络发送数据,如图7所示,链路为:n0,n1,n3,n4。链路(n1,n3)发生问题后数据发送如图8所示。这时根据动态路由算法,更新各自的路由表,重新选择代价最小的路径到达目的网络,链路为:n0,n1,n2,n4。节点3附近的数据包为链路出现故障时节点1丢弃的数据包。当链路恢复时,再次更新路由信息,使用代价最小的路径发送数据,重新变为链路n0,n1,n3,n4,此时因为所有链路都没有问题,不会有数据包的丢失,数据发送情况与图7相同。

通过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协议仿真实验的观察以及对比,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建立的过程,以及它们各自应对链路故障的方法。原本抽象的路由协议的每一个过程都通过NAM直观的展现出来,学生因此也很容易记忆与掌握。

4.3CSMA/CD仿真模拟

CSMA/CD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原理简单并且易于实现,但是不少同学对于如何实现侦听不能很好的理解。于是我们设计了本仿真实验。图9为NAM动画的截图,创建一个总线型的局域网,并且在MAC层使用了CSMA/CD协议。在本实验构建的这个总线型局域网中,包含了12个节点,将局域网的带宽设置为10Mb,时延设置为10ms,队列类型设置为DropTail。节点9向节点10发送数据,在进行播放NAM动画时,控制播放速度,可以很好地观察到整个传输过程,很容易理解侦听的实现、LAN的资源共享与竞争机制。利用本仿真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CSMA/CD协议。

5结束语

在教学实践中,将NS2引入教学,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可以更加轻松、深入地学习,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NS2中的NAM动画工具不同于传统的幻灯片和视频等其他演示工具,它具有很高的灵活性,直观性,准确性,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可以化抽象为具体,把抽象的网络协议运行过程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入学习NS2,独立编写代码,构思并且设计实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7]。任课教师应当建立一个数据库,或者教学平台,用于存放了常用的仿真脚本、测试题以及NS2资料,让学生能自行下载,进行自主学习喝相互讨论。因此,下一步的目标就是建立这种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方路平,刘世华,陈盼等.NS-2网络模拟基础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李大勇.NS2仿真软件在无线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10.19:181-183

[3]http://isi.edu/nsnam/nam/[EB/0L].

[4]刘俊,徐昌彪,隆克平.基于NS的网络仿真探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9:56-59

[5]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五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动态网络设计与开发范文篇2

摘要: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并对教学内容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实践教学改革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教学研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长起来的新兴技术,并在当今的信息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被列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我校为网络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以及其它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1]。

1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TCP/IP网络协议[2-3],理论知识多,且内容抽象。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感到学习协议与原理极为枯燥乏味,继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实验学时数比较少,缺乏全面的实践培训。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不好组织。因此很多学校或专业开设的实验内容比较片面[4-5]。

近些年来有许多关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体系的研究,也有很多学校把它列为精品课程建设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还是普遍存在着很多缺陷:(1)实践教学对象:学生的相关知识较薄弱,且程度参差不齐。(2)实践教学目标:以基本的验证性实验为主,以研究与开发为辅,学生后劲不足。(3)实践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需要培训,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特殊的领域,当前并不是每个老师都具有设计、管理大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必然导致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4)实践教

学模式:计算机网络课程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仍然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看演示或参观已经建好的网络环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主要体现了老师以教为主而忽视了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学生热情很难激发,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5)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以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为主,实验课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实验内容也受到限制。所以,作为学生很难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通信技术和锻炼他们的网络工程能力。因此,要想全面提高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只有进行改革和创新,研究并制定好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是十分必要的[6-7]。

2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1)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积极进行体系结构的建设。针对各专业特点和学生能力的差异,在实验和课程设计的内容安排上和组织形式上采取多层次的体系结构。使其具有初级技能训练、中级技能训练和高级技能训练,不仅可以和理论教学互相良好动态循环,还可以进行探索性实践;能进行“开放型”实验,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自由练习相关的实验项目,巩固先前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大大提高。

2)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①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使学生由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②多种教学手段交叉使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依托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网络化教学。使学生在实验室主动进行实验学习、在实验室以外也能自主学习。③进一步优化考评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加入过程考核,使学生在实践前积极思考、实践中积极参与、实践后积极思考。

3)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①编写适合层次教学的设计指导书。②提供各种教学资源的教学网站。③为所有参与网络课程实践的学生提供账号和主页空间,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该空间中进行网络实验要求的除网络硬件外的大多数课程实验。④积极进行“开放型”实验探索[8]。

3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

3.1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基本实验内容的建设

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条件,针对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按照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设计了7个实验内容。实验一:进行网线制作和组网实验。要求掌握有关网络的最基本的原理。实验二:交换机划分VLAN(虚拟局域网)。要求掌握交换机基本命令和虚拟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实验三:WindowsServer网络基础。要求掌握系统的安装、配置,以及日常应用。实验四: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要求理解路由器在网络互连中的作用和工作原理,路由器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验五:路由器动态路由的配置。用来理解路由协议的基本工作方法和路由器动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实验六:网络数据包的截取和分析。用来掌握交换机的端口镜像技术及网络嗅探技术。实验七:网络安全实验。掌握路由器访问控制列表的安全性的配置及防火墙的基本设置。

教学基本实验内容的建设可以使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不脱节,使许多学生通过实验去深刻理解计算机网络这门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掌握基本技能而不是感觉这些原理特别枯燥、难学,继而失去了学习此门课程的兴趣[9]。

3.2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开放性实践内容的建设

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课时的限制,所开设的实验内容及学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的需要,所以可以利用课外时间,给有兴趣学习的学生开展课外“开放型”实验教学,从而延伸课程实验的载体。从实验题目的选取、实验环境建设、流程管理到成绩评定等方面都要进行研究和创新。

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将来工作的能力,以及提高实验环境的配置,可以将实践内容进行扩展,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交换机、路由器进行实验。组织了划层次的实验内容。其中,初级实验有:交换机基本配置;交换机划分VLAN实验;路由器基本配置;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应用层协议分析;路由访问控制列表的配置。中级实验有:交换机堆叠;使用TELNET方式管理交换机;动态路由的配置;单区域OSPF基本配置;生成树配置;PPP认证。高级实验有:交换机链路聚合;交换机端口与MAC绑定;NAT地址转换的配置;多区域OSPF配置;跨交换机相同VLAN间的通讯以及文件备份。第二部分针对网络协议分析工具也称之为网络封包分析软件或者称为嗅探器,是一种基于被动侦听原理的网络分析方式。使用这种技术方式,可以监视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的情况以及网络上传输的信息。目前常用的协议分析软件有Snifferpro,Wireshark,OmniPeek等几种。让学生学习和使用这些工具,深入学习计算机网络课本里所讲述的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互联协议)的参考模型的四个层次(包括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每一层中所涉及的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相关工作原理。这部分开放性的实验内容可以使基础不太扎实的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实验的内容,也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更上一步的学习平台。

对实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为此,加大实验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对于开放性实验,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进行分组选题或自选题,鼓励学生在做每个实验时开动脑筋独立解决问题,最后随机抽查学生对实验中所出现问题的理解,查看学生如何围绕实验目标来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过分拘泥于实验的结果,对进行实验的学生酌情加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10]。

3.3基于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内容的建设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完成教学计划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综合性较强的实践教学环节,它对帮助学生全面牢固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计算机网络作为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必须使学生灵活掌握理论知识和建立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的能力。故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完成后,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内容也要体现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设计、编程调试,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规程,以及协议的利用方法,体会体系结构分层的思路;并且学生能够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培养出严谨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为了体现上述课程设计的目标,特在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互联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应用编程、计算机网络方案设计等相关领域组织了若干题目让学生进行选择,巩固和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结语

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的建设,一方面不断更新实践的内容和实践的环境以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网络人才的需求,使之更贴近于实用,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另一方面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力度,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进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11-12]。

参考文献:

[1]张念发,朱水龙,刘长征.“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0(8):50-52.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5-27,216-217.

[3]AndrewS.Tanenbaum.计算机网络(中文版)[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5-37.

[4]邢翠芳,张正霞,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0):5557-5558.

[5]陈琳.“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2010,7(1):328-329.

[6]马永山.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07(8):136.

[7]司文建,周楠.“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规范化探讨[J].福建电脑,2008(9):199-200.

[8]朱志国.“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44-245.

[9]湛德照.“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优化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0(1):84-86.

[10]卢加元.“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设想[J].福建电脑,2007(8):214-215.

[11]张纯容,施晓秋,吕乐.面向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2-65.

[12]胡晓娅.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改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116-118.

PracticalTeachinginComputerNetworkCourses

LIJuan,MAFei

(SchoolofComputerScience&Engineering,TheNorthUniversityforEthnics,Yinchuan750021,China)

Abstract:ThroughanalyzingthedisadvantagesofthepracticalteachingofComputerNetworkcourse,thispaperhasstudiedthepracticalteachingmethodofcomputernetworkandmadesomeimprovements.Theresultsuggeststhatthenewmethodcan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computernetworkandimprovetheirpracticalandcreativeability.

Keywords:ComputerNetwork;practiceteaching;teachingresearch

动态网络设计与开发范文篇3

一、故障现象

单位局域网规模不是很大,只有20台左右的普通计算机,这些计算机统一使用的都是DHCP服务器提供的动态地址,平时它们都能通过局域网进行共享上网,并且网络访问速度也是不错的。可是,最近局域网中有一位用户向网络管理员电话反映说,他的客户端系统现在上网突然变得非常奇怪,有时能够打开网站主页面,但是所有子页面都不能正常访问,有时候所有网站页面都无法访问,更严重的是所有网络访问行为有时都不能正常进行,很明显这些现象都应该属于网络间歇性断线故障。

对于网络间歇性断线故障,网络管理员想当然地认为很可能是网络线缆接触不良,或者是网线断裂,也有可能是网卡设备被意外关闭运行了;于是,建议上网用户尝试着重新插拔网络线缆,或者更换新的网线,不过这些常规措施都不能恢复正常的网络连接状态。不得已,网络管理员只好亲自来到故障现场,对故障现象进行仔细勘察,以期能找到蛛丝马迹。

二、查看端口

由于故障计算机是通过交换机接入单位局域网的,而连接到交换机上的其他计算机上网状态都正常,这说明交换机的工作状态也是正常的,那会不会是恰好连接故障计算机的交换端口存在问题呢?于是,网络管理员立即以telnet方式远程登录进入目标交换机后台系统,并在特权模式状态下依次执行“system”、“displayinterface”命令,来查看目标交换端口的状态信息,结果发现指定交换端口已处于“up”状态(如图1所示),显然该交换端口的工作状态是正常的;可是,没有多长时间,再次执行相同的命令来查看指定交换端口的状态信息时,发现该交换端口又变成“down”状态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看来,仅从交换端口的状态信息中,无法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查看连接

既然交换端口的状态不停地在“up”和“down”之间进行切换,那会不会是网络连接不牢靠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网络管理员打开故障客户端系统的运行对话框,在其中执行ping命令,测试局域网的网关地址是否能够正常ping通时,发现ping命令返回的运行结果果然是时通时断的,这说明网络连接存在物理连接不牢靠的嫌疑。

为了排除这方面的嫌疑,网络管理员先是使用专业的线缆测试仪器,对连接故障计算机的网络线缆进行了连通性测试,发现这条网络线缆不存在短路或断裂的嫌疑;之后,网络管理员将网络线缆两端的水晶头重新插拔了一下,确保网络线缆与网卡设备和交换机端口之间连接牢靠。完成上面的操作后,网络管理员再次在故障客户端系统运行框中,执行了ping命令,来测试局域网的网关地址是否能够正常ping通,可是这一次还是没能如愿,显然造成网络间歇断线故障现象的因素不是物理连接。

四、查看网卡

在排除交换端口、连接线缆等因素之后,网络管理员开始怀疑网卡设备上存在问题了。会不会是网卡设备没有与计算机主板插槽接触牢靠,造成了网络连接不稳定呢?网络管理员立即打开计算机机箱,准备将网卡设备重新插一下,可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该计算机中的网卡设备是集成在主板中的,不存在接触不牢靠这一现象。

在排除完网卡接触不牢靠因素后,网络管理员担心网卡设备在质量方面存在问题,为此他又打开故障客户端系统的属性设置界面,单击“硬件”选项卡,在对应选项设置对话框中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弹出故障客户端系统的设备管理器窗口,选中目标网卡设备选项,同时用鼠标右击该选项,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目标网卡设备的属性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常规”选项页面中网络管理员看到目标网卡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正常的(如图2所示),这说明网卡设备在硬件性能方面不存在问题。

既然网卡设备状态是正常的,那有没有可能是网卡驱动程序与故障客户端系统不兼容,造成网络连接发生间歇性故障呢?想到这里,网络管理员毫不犹豫地删除掉网卡设备,之后采用手工方法重新安装了一遍网卡驱动程序,同时正确配置了各个上网参数,最后还将故障计算机系统进行了重新启动。原本以为这次肯定能够将故障现象解决掉,哪想到当网络管理员重新进行上网访问测试时,发现上面的故障现象还是一模一样,这说明上面的努力几乎都是白费。

五、查看模式

在打开机箱外壳,查看网卡设备的插入状态时,网络管理员顺便查看了网卡型号,发现该网卡是Realtek品牌的10/100M自适应网卡,这种类型的网卡要是与交换端口工作模式不匹配的话,很容易造成网络连接不稳定的故障现象,那这里的网络间歇断线故障会不会是网卡与交换端口之间的工作模式不匹配引起的呢?为了排查这方面的嫌疑,网络管理员再次进入交换机后台系统,并执行“displayinterface”命令,查看了指定交换端口的状态信息,发现目标交换端口使用的是100M全双工模式;之后,网络管理员又打开故障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窗口,从中找到目标网卡设备,并用鼠标右键单击该网卡设备,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弹出目标网卡设备的属性设置对话框;继续点选“高级”选项卡,在弹出的高级网卡属性页面中,网络管理员发现目标网卡设备的工作模式是自动模式,按理来说,网卡工作在自动模式下,应该可以和100M全双工模式的目标交换端口进行正常通信。但是,为了稳妥起见,网络管理员还是将指定网卡设备的工作模式强行修改成了100M全双工模式(如图3所示),修改完毕后,还特定重新启动了一下客户端系统,结果发现网络间歇断线故障仍然还没有消失。

六、查看系统

在对上面的各项可能因素进行排查之后,网络管理员将目光瞄向了故障客户端系统自身状态下,他担心该系统中与网络连接有关的系统文件受到了损坏,或者是该系统遭遇了网络病毒的攻击。为了防止系统文件受到损坏,网络管理员先是打开了该客户端系统的运行对话框,在其中执行“sfc/scannow”命令,来尝试对受损的系统文件进行修复操作;可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搜索、检查,故障计算机也没有弹出提示说有文件受到损坏,这就意味着对应系统中不存在受损的系统文件。

考虑到最近一段时间局域网中ARP病毒比较常见,而该病毒一旦发作运行,也容易造成网络频繁掉线,客户端系统无法打开网页或打开网页速度非常缓慢的现象。为了排除ARP病毒的嫌疑,网络管理员在系统运行对话框中,先是执行“cmd”命令,将客户端系统切换到DOS命令行状态,之后在该状态下继续执行“arpd”命令(如图4所示),来自动清除本地客户端系统的ARP表,紧接着重新进行上网测试,遗憾的是网络状态并没有任何改善,很明显,这则故障现象并不是受ARP病毒攻击所致。后来,网络管理员索性使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一次全面地病毒清除操作,以便将其他类型的病毒隐患也清除干净,可是杀到最后,竟然没有找到一个病毒,这说明网络病毒与该故障现象无关。

【动态网络设计与开发(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东洲公园作文15 东洲公园作文280字 2024-08-30

动态网络设计与开发(收集3篇) 2024-08-30

新闻素材作文(整理11篇)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