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保护方案范文篇1
实现绿色崛起必须有可持续性的法律保障。法治是最成熟最定型的制度形式,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重视法治,要善于运用法治的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现在,国家立法层面正在全面清理现行法律法规中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内容,加强法律法规间的衔接;研究制定节能评估审查、节水、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补偿、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土地管理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矿产资源法、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目的就是用法律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法律保护生态环境。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法监督工作:
要加大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力度。检察机关要积极参与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围绕环境污染防治、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九大高原湖泊及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大环境工程建设,严厉惩治各类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行为,同时对重大刑事案件还要依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落实环境资源损害赔偿责任。各地检察机关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着力解决本地存在的突出问题,确定具体的工作重点。如工矿企业集中的地区,要重点关注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毒有害废物,严重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案件;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要重点关注林业资源领域中涉嫌盗伐林木、滥伐林木、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林木等犯罪案件。总之,要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力度。
要坚决查办和积极预防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职务犯罪。检察机关将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国土资源开发、水利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环境评价监管等环节的职务犯罪。同时要及时介入重大环节污染事故调查,依法查办事故背后国家工作人员索贿受贿、失职渎职等犯罪,促进强化环境监管。2013年,检察机关严肃查处了东川“牛奶河”事件背后的犯罪,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该案例2014年被最高检察院列为全国15起生态环境领域犯罪典型案例之一。再有,要结合司法办案,认真分析环境资源保护领域职务犯罪的原因、规律、特点,及时向党委政府或有关部门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检察建议,督促建章立制,堵塞环境资源监管漏洞。
要健全检察环节保护环境资源的工作机制。检察机关要着力完善环境资源保护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制度,建立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类案监督机制,坚决纠正以行政处罚代替追究刑事责任等问题。从2015年3月起,云南省检察机关按照最高检察院的部署,将开展为期两年的“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重点监督行政处罚案件多、移送立案侦查少,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多、公安机关立案少,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现象严重,移送或立案侦查少等不正常情形。另外,检察机关还要按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要求,积极探索提起涉及环境资源的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同时,还要充分运用民事督促、支持等手段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对破坏环境资源等侵权行为提讼。
水环境保护方案范文篇2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一、水土保持设计
根据国家水土保持建设程序,前期工作分为规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四个阶段。
(一)项目建议书阶段
项目建议书是在规划指导下确定工程立项的重要阶段,经审批后作为可行性研究工作的依据。项目建议书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总要求,在经批准的区域综合规划、江河流域(河段)规划、水土保持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基础上,明确现状水平年和设计水平年,对项目所在行政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土保持基本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查,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建设任务、目标和规模,基本选定项目区,并对项目区的工程建设条件进行必要的调查,在可靠的资料基础上,提出项目建设的总体方案,进行典型设计,估算工程投资;评价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1)说明项目所在行政区域内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等基本情况,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基本确定工程建设主要任务,初步确定建设目标。
(3)基本确定建设规模,基本选定项目区,初步查明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等基本情况,涉及工程地质问题的应了解并说明影响工程的主要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4)初步确定工程总体方案,选定典型小流域,进行典型设计,对大中型淤地坝、拦沙坝等沟道治理工程应做重点论证。
(5)推算工程量,初步拟定施工组织形式及进度安排。
(6)初步拟定水土保持监测计划。
(7)初步拟定技术支持方案。
(8)初步明确管理机构,初步提出项目管理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
(9)估算工程投资,初步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10)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提出综合评价结论。对利用外资项目,还应提出融资方案并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二)可行性研究阶段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规划为依据,贯彻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遵循有关技术标准,在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和勘测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和评价。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确定项目建设任务。
(2)确定建设目标和规模,选定项目区,明确重点建设小流域(或片区),对水土保持单项工程应明确建设规模。
(3)明确现状水平年和设计水平年,查明并分析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等基本建设条件;水土保持单项工程涉及工程地质问题的,应查明主要工程地质条件。
(4)提出水土保持分区,确定工程总体布局。
(5)估算工程量,基本确定施工组织形式、施工方法和要求、总工期及进度安排。
(6)初步确定水土保持监测方案。
(7)基本确定技术支持方案。
(8)明确管理机构,提出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
(9)估算工程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案。
(10)分析主要经济评价指标,评价项目的国民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对利用外资项目,还应提出融资方案并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三)初步设计阶段
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阶段)报告书,对各项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阶段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水土保持初步设计依据。
(2)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面积。
(3)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数量预测。
(4)水土流失防治工程的初步设计,重点工程应有较详典型设计。
(5)水土保持投资概算。
(6)实施的保证措施(机构、人员、经费和技术保证等。
二、水土保持实施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临时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同时开展水土保持监理和监测工作。
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按照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落实资金、管理等保障措施,做好本方案下阶段的工程设计、招投标和施工组织工作,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与管理,切实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2、定期向上级行政主管及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3、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单位承担水土保持监测任务,并及时向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监测报告。
4、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理资质的人员承担水土保持工程监理任务,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质量。
5、采购石、砂等建筑材料要选择符合规定的料场,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并向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6、水土保持后续设计应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7、按规定将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于30日内分送项目所在流域机构及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并将送达回执报水利部水土保持司。
三、环境保护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设计应包括下列主要任务和内容:
1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审批意见,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中具体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监测与管理规划等的设计,并根据设计成果提出环境保护投资,编写工程环境保护设计篇(章)。
2环境保护设计包括水环境保护、生态保护、土壤环境保护、移民安置环境保护、人群健康保护、景观保护、施工污染控制、环境补偿措施、环境监测与管理、环境保护投资概算等设计内容。
四、环境保护实施
工程建设期间应按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确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开展环境监测与管理工作。建设单位应依据工程环境影响程度、范围、影响要素,对需要监测的环境要素,提出监测点位布设、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及数据处理等要求。各环境要素监测技术要求参照国家及行业现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
环境监测可划分为施工期和运行期环境监测两个时段,环境监测点位设置应尽量与例行监测相结合。环境监测计划中应附环境监测点位布置图。
水环境保护方案范文篇3
[论文摘要]根据流域综合规划的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特征,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重点进行分析,提出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点,为编制工作方案和开展环评工作提供参考。
1流域综合规划环评的目的和重点
流域综合规划一般包括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水电、航运、水土保持、旅游及水资源保护等九项专项规划,规划环评要以涉及水资源时空分配和造成河道阻隔的工程(如供水、水电规划中的水库等水利枢纽工程、输水工程等)为重点评价对象,从流域或区域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规划实施所引起的区域和流域问累积和协同环境影响问题,处理好上下游及地区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规划环评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具有战略决策意义。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要对规划的布局、规模、结构、方式和开发时序的合理性进行论证,提出科学调整意见,实现从源头开始的、全过程的预防、减缓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2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和sl45—2006《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规划内容概述;
②规划实施范围及其周边环境、资源的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③规划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④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不良环境影响识别、分析、预测,特别是规划实施对环境敏感区、环境功能区目标可达性的影响评估;
⑤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⑥公众参与状况以及公众意见不予采纳的说明;
⑦对不良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计划;
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流域综合规划环评的工作要点
3.1评价范围与环境保护目标
流域综合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般与流域规划范围是一致的,并要根据规划实施可能的影响范围和重要保护对象的分布进行必要扩延。
环境保护目标应以水环境和生态保护为重点,根据国家、地方的“十一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与水环境功能区划以及所在区域的生态功能区划等进行确定,重点保护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生物栖息地、生物资源(尤其是国家保护、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资源)和其它自然资源。
3.2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以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社会环境一般要采用规划基准年的数据;与流域综合规划密切相关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应尽可能采用现有调查资料;对可能受重点工程影响的流域或区域,资料缺乏的,应进行补充监测和现场调查;对于规划中的已建工程,垃注意收集工程实施前、实施后及现有的资料数据,分析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给出近年来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
环境调查一般包括水温、ss、ph、do、bod5、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等水质参数,并根据流域污染源情况选择特征污染因子。
生态环境应重点进行特有鱼类等重要水生生物和陆生珍稀动植物的调查,以及自然保护区、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观、其他自然生态敏感点等。
3.3规划方案分析
3.3.1流域综合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因素一般应包括下列内容:
·自然因素:水文、泥沙、水温、水质、环境地质、局地气候;
·生态因素: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珍稀动物、珍稀植物、水土流失;
·社会因素:移民、土地利用、文物古迹、风景名胜、人群健康、社会经济。
根据规划方案的不同开发内容和流域的环境特征,进行环境影响要素识别,筛选确定重点评价内容。
3.3.2规划的协调性分析:分析规划与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及流域各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性。重点分析规划与涉及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其它规划的协调性。
3.4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
3.4.1预测方法
采用定量预测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可参照《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的函》(环办~[2006]11号)、《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
3.4.2已建工程的回顾性评价
应重点分析回顾规划中已建水电工程等对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正负面影响,并对所采取的水环境和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3.4.3规划方案的影响分析
在对已建工程回顾评价的基础上,系统研究规划方案实施对流域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总体的累积影响,对规划的环境合理性进行评价。
3.5公众参与
参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主要采取专家咨询和对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进行意见征询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6规划方案优化调整建议与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提出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针对规划实施产生的不利影响提出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
·对已建工程,着重提出补救措施,或予以调整的建议;
·对规划中的其他待建工程,应明确给出是否可行的结论,对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应提出予以调整或替代的方案;
·减缓措施中,着重针对生态用水、低温水影响以及重要生物资源保护等提出预防、减免、恢复、补偿、管理的措施;
·河道生态用水量的计算需开展多方法、多方案的比选。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最小水量一般不应小于河道控制断面多年平均流量的10%(当多年平均流量大于80m/s时可按5%取用),在生态系统有更多更高需要时应加大流量,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河流、同一河流不同河段的生态用水要求差异较大,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合适计算方法予以确定;
【水环境保护方案(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水环境污染及治理(收集3篇) 2024-10-15
水环境保护方案(收集3篇) 2024-10-14
拼图作文300字15 拼图作文200字 2024-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