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游记作文篇1
说到敦煌莫高窟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它属于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而且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呢,暑假我就亲自了解了莫高窟的历史故事。
莫高窟的意思是沙漠里最高的洞穴,它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崖壁上。一进入莫高窟映入眼帘的就是九层塔,九层塔一山而建,那高耸的飞檐上每一处都刻画得如此细致,它采用了楼梯一样的结构往崖壁上升,一层比一层深入,九层塔内有着世界最大的佛像,这尊佛像盘腿而坐,非常尊严,让人看一眼便会肃然起敬。
接着我们去了洞窟,洞窟里面的壁画深深吸引了我,这些壁画讲诉了古代人们的生活与非凡的想象力。古人用壁画表现了王宫的宴会、狩猎的场景与想象中的天神。导游告诉我们这些壁画是非常珍贵的,这些壁画花费了许多人的财力和精力,比如古人先要找到五颜六色的石头,并将这些石头捣碎,捣碎到比细沙还细用来做颜料,然后在墙上涂上白色颜料并打磨光滑,请来著名的.画师在上面作画,由于是石头做颜料,壁画至今保持住鲜艳。
参观完莫高窟,爸爸带我们看了下沉式情景剧《又见敦煌》,该演出没有固定的舞台,观众随着灯光和情节演出走动,演出讲述了莫高窟的历史:张骞出使西域,“卖国贼”王道士卖莫高窟的藏经。当演出开始时,就如同走进了时光隧道,回到几千年前,陆陆续续将敦煌的历史重演一遍,我们随着演员来到“沙漠”,来到“皇宫”,来到“雪山”,我仿佛亲身经历了敦煌的历史,这演出精彩极了。
莫高窟蕴藏着古人上千年的伟大智慧,我们要好好保护,让他们源远流长。
敦煌游记作文篇2
敦煌,一座古老的文化之城。既有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又有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
丝绸之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课文上也介绍过丝绸之路,但只有真正见过,才能感受到它的雄伟壮观。初到这里,只觉得太阳让人睁不开眼,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朵,骆驼眨着长睫毛的明亮眼睛。玄奘曾走过这条漫漫长路,我似乎感受到了他的艰辛。在那个交通工具并不发达的时候,这条路只有意志力坚定的人才敢来挑战。
赤着脚踩在细腻的沙子上,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排了极长的队伍去滑沙,坡度歪歪斜斜的。刚开始很害怕,但我发现,面对着广阔的'沙漠,这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于是我鼓足勇气,坐上滑沙板。起初这滑沙板如一条小蛇,东窜西撞,但慢慢的,我把握好了方向。风拂过耳畔,一旁响着沙子的摩擦声,令我心旷神怡。
慢慢的,太阳被遮住,不见了,我躺在沙漠上,看着夜幕一点点织上了天空。骆驼排着队慢慢悠悠地往回走着,只留下了柔软的沙漠上留下了一串长长的脚印,延向远方,不知所终。人们也陆陆续续地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热闹的沙漠,安静下来了,只有天空中的几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
敦煌游记作文篇3
上午10点在汉长城遗址出来,于11点10分到了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雅丹地质公园门票50,外加20元景区车费,我们去的时候人很多,不过才等了大概几分钟,人数凑够一车了,开始检票上车。就坐上景区的车,驶向雅丹腹地。
据《辞海》解释“雅丹——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据玉门关西75公里处,有一处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4——5公里,敦煌人俗称魔鬼城。这片雅丹地貌群落远远超出了辞书中所定义的规模和形态,一路经过主要的四个景点,整个行程1个半小时,其个体和整体规模之大,形态之奇异实属举世罕见。据说中国共有三处雅丹地貌,这里是最大的,也是最壮观的。因为强劲的.西北风刮走了戈壁表面的细纱,仅留下青灰色的粗沙粒,青灰色的戈壁与土黄色的古城堡行程了巨大的视觉反差。随大巴前行,仿佛进入了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令人目不暇接!这些土丘由于长期被风侵蚀。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样子,其高度,低的四五米,高的有二三十米,长宽由十几米到几百米不等;其整体,象一座中世纪的古城。这座特殊的“城市”,有城墙、街道、大楼、广场、教堂、雕塑;其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令世人瞠目。
世界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雕塑有威武的将军、大漠雄狮、孔雀开屏、丝路骆驼队、舰队远航、群鱼出海、中流砥柱……不可胜述。置身其中,宛若进入了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比,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里的沙石以黑色为主,还有红的、绿的、黄的五彩缤纷。过去,由于戈壁浩渺,道路艰险,很少有人涉足此地,敦煌人也是耳听者多,眼见者寥寥无几,随着敦煌太阳旅游集团将玉门关及雅丹魔鬼城公路修通,为这一地理奇观面世创造了条件。
奇特的雅丹地貌,真让人流连忘返。
敦煌游记作文篇4
这个暑假,我和妈妈去了敦煌,来了个敦煌二日游。
第一天,我们去了莫高窟。莫高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而且,还是规模最大,开凿最早,内容最多的石窟群。莫高窟最著名的就是壁画了,壁画中的图案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应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但我最喜欢的是那栩栩如生的飞天。在洞窟里,最常见的塑像大部分就是菩萨和佛祖,所以又叫千佛洞。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鸣沙山和月牙泉。可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月牙泉里的`水不被沙子埋住呢?这真是奇妙呀!爬上了鸣沙山,我就拿了个专门用来滑沙的滑板,风驰电掣的冲下去,而且半路居然飞了起来!可刺激了!滑了沙,我抓了一大把沙子,想留做纪念,却发现,沙子的颜色居然不一样!可漂亮了。看了鸣沙山,我们又去看月牙泉。月牙泉四面环山,已经在这里几百年以上了,甚至几万年了。在我看来,月牙泉就是一颗美丽的宝石,含在敦煌这里,因为她是多么美丽呀!
就这么,两天过去了,也该继续向大西北前进了。
敦煌游记作文篇5
旅行能使人心情放松,它既拓宽我们的眼界,又让我们在旅行中倍感快乐。还记得去年夏天,我在青海甘肃游玩,这次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千年古迹莫高窟了。
汽车穿过一大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经过一条干涸的宽阔河床,便进入了莫高窟景区,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宏伟的莫高窟大约有十几层楼那么高,在没有重型机械、建筑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工匠们是如何建造出来的呢?我不禁暗暗称奇。
楼梯很陡,不太好爬,天热得仿佛要把地面和土壁都烤化,可是一进石窟内,里面没有空调电扇,却感到一阵清凉,令人烦热尽消,石窟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金佛像。旁边侍立着弟子阿傩和伽叶,还有菩萨、天王和力士,洞窟四壁和顶上都有壁画,最特别是一种叫做“飞天”的独特壁画,精美无比。
莫高窟中还有一个藏经阁,小小的一间夹壁墙中却藏有600多本经书,它一经发现就震惊世界,但是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藏经阁惨遭西方列强劫掠,真是令人叹息!
还有什么比观摩各种文化、了解大千世界,更令人惬意的呢,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又去过哪些好玩的地方呢?
敦煌游记作文篇6
舍青春给茫茫大漠,半个世纪的风沙吹染了白色的头发,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的苦旅。她的心归处是敦煌,她是时代的楷模,她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获奖者,她是令人赞扬的樊锦诗。
樊锦诗出生于1938年,浙江杭州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业,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是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现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
无论是从她的敦煌的一生来看,还是从她自诩为敦煌的女儿,我们都敬佩这样一种择一物终一生的精神,我们也都坚信在她的努力下,敦煌能变得越来越好。当然,事实也是如此。
1963年7月,面对北京与上海的选择,她毅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西部小镇,来到莫高窟中研究。这是她的初心在40余年中从未改变。在漫天的黄色沙漠中,狂风肆虐的咆哮着,天像是塌下来的样子,令人心头一颤。我们无法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否取得成功?但不久的.将来,樊锦诗用她的赤子之心告诉了我们答案。她最早提出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敦煌壁画彩塑艺术永久保存的构想。首次利用媒体及智能技术将莫高窟展现到人们面前,同时在充分的研究调查基础之上,提出了数字敦煌,治沙工程等13项文物保护与利用工程。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关于敦煌的一切,她总是亲力亲为,从不放松。
如今,敦煌文物的保存环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数得到提高,了。在她的奋斗上,通过数字电影等现代展示手段,给观众提供了了解敦煌文化艺术的全新视角。
2023年樊锦诗已经是81周岁的迟暮老人了,在记者面前她常常回到:"别说我了,还是说说敦煌,说说莫高窟吧。"她还有这样的愿望:"余生只要有力气,我会终老在敦煌里。"这是敬业精神,是她对敦煌的热爱,是我们所有人该学习的模样。
红尘的纷扰太多,于清平中寻一颗初心,方得始终。
敦煌游记作文篇7
敦煌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是河西走廊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重镇。走在那条路上,仿佛可以听到那古老悠扬的驼铃声,看到一条条丝绸在空中飞舞。
敦煌有着一个佛教的艺术宝库——莫高窟。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莫高窟一共有700多个窟,其中只有400多个窟才是它的精华所在。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其间经过连续近千年的不断开凿,使莫高窟成为集各个时期建筑、石刻、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宝库。
美丽的讲解员带着我们参观了十几个窟。在第259窟中,我们看到了姿态婀娜、温婉美丽的“禅乐”菩萨,她与蒙娜丽莎一样在微笑,只是她在蒙娜丽莎之前1000多年前就站在这里了。我们看着这位“东方的蒙娜丽莎”,不禁也微笑起来。在第288窟,我们看到了一个马夫驯马的图画——线条流畅有力地勾勒出马夫的认真、执着,和马的任性、倔强。还有闻名的反弹琵琶像据说有7处,我看到的是第11窟的反弹琵琶乐伎。她裸露上身,黄绿色的'飘带缠绕上下,面部生动,微微有点胖,在美丽的地毯上,光着脚,却背着琵琶在弹奏。据说,这是姿态去弹琵琶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完全是当时画家们的虚构和创造……
最后我们来到了莫高窟藏经洞。藏经洞曾有5万多本经卷。在这个2平方米的地方,辉煌闪耀过,可因为王道士没有看管好,五分之四的经卷已被伯希和等外国人掠夺了。所以,我想告诉王道士:“虽然你侥幸发现了藏经洞,但你却让那么多的外国人把中国人的无价之宝偷窃和破坏,经卷和文书流落到世界各地。我不禁为之惋惜和痛心。
虽然现在我已经回到了上海,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眼前就会出现莫高窟的种种情景。我喜欢莫高窟的雄伟和神秘,我真希望有一天再次走进你!
敦煌游记作文篇8
敦煌莫高窟是妈妈经常跟我念叨的地方,据说那里能看到中国的古代文明。在去敦煌莫高窟的前一天晚上,妈妈为了让我对敦煌莫高窟的事情有一个形象的了解,就带我看了一出戏剧——《敦煌神女》
《敦煌神女》主要是用舞蹈表演出敦煌莫高窟壁画,加上用我们的想象给壁画中的飞天神女编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它讲述了远古时候,本来有一只鹿神沐浴着人间欢乐,突然有一天,一只恶剪射伤了她,一个年轻猎户救了她。鹿神跟他结了婚,生了个女儿——鹿女,那时,家家都和睦幸福,载歌载舞。突然,火魔的到来给人间带来了灾难,鹿神为救大家奋不顾身的跳进火里,鹿女和勇敢的人们决议一同去找能把万物复苏的宝贝——神水。她们历经千辛万苦找到了宝贝——神水,然后撒向大地,给人间重新带来了欢乐。鹿神和鹿女优美的`飞天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二天下午,在去敦煌莫高窟的路上,我一想到马上就能看见金碧辉煌的莫高窟时,兴奋不已。但当我进了敦煌莫高窟的大门后,令我大失所望,这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原以为莫高窟应该跟国王的宫殿没什么两样,但在我眼前的莫高窟却是黯淡无色的,一尊尊佛像残的残,缺的缺,别看有的佛像是完整的,这都是宋代或清代修补的,修补的东西痕迹很明显。在16号洞窟和17号洞窟里原本有一个藏经洞,里面藏了五万多经卷,结果在无意间被王道士发现了,他以为这些东西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几张纸而已,就把这些东西拿出去卖。这下可把一些偷宝者都给吸引来了,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等把一些经卷抢走,带回国去。现在的藏经洞空空如也,全被偷光了,这些经卷的真迹都要到国外的博物馆才能看到。我认为这真是我们中国的奇耻大辱啊!
我感到很惊讶,为什么我国的发现者和当时的政府都不知道这是一批贵重的古代文物,外国人却都知道了。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后来妈妈告诉我,就是因为我们的人愚昧无知,不识字,所以就不能分辨这些文物是否很珍贵。我想:国强则民强,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不要做像王道士这样愚昧无知的人。
敦煌游记作文篇9
今天我们走的地方是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导游跟我们说:“这就是敦煌莫高窟了”,前秦建元二年,一位叫乐僔的僧人西游敦煌,“行止此山,忽见金光,状有千佛,心有所悟,萌发开窟之心”后经北魏至元代十几个朝代连续千年的营建,在1700多米长的崖壁上布满了大大小小735个洞穴窟,保存壁画4.5万平方米,彩塑2千余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形成了今天规模宏大、艺术精湛、内容丰富、保存完好的莫高窟石窟群。莫高窟众多的洞窟以及藏经洞丰富的文书和绢画无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宝藏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雕塑、绘画于一体的`文体艺术。
石窟壁画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当时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所以我看见有人把名字刻上面,我对大家说虽然壁画世界上很多,完整的却很少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爱护它们,让它们完整地留传下去。
敦煌游记作文篇10
听说在祖国的西部有一处世界遗产,它就是莫高窟,我很想一睹它的真容。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圆了这个梦想。
暑假的一天,爸爸对我说:“女儿,你不是一直都想去敦煌莫高窟吗?今年暑假爸爸带你去,好不好!”我一听要去莫高窟,心里万分激动,一口答应了。
在路上,爸爸给我讲解了敦煌和莫高窟:“敦煌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城市,它和张掖、武威、酒泉并称河西四郡。在敦煌还有两处著名的边关,分别是玉门关和阳关。”讲到这时,我马上说:“我知道,有古诗这样写‘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爸爸说:“是的,莫高窟是敦煌的一处文化景观,也是我们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了两天的车,终于到了莫高窟,我们先看了介绍莫高窟的形成和莫高窟壁画影片,接着又到实体洞窟。哇!怪不得叫莫高窟了,一座山崖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的排列在三危山上。我们跟着讲解员一起步入石窟,讲解员阿姨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从石窟屋顶的构造、壁画,再到石窟的彩塑,我如同听天书一般。爸爸对我说:“你还小,听不懂很正常,等你大了,就会对中国文化产生热爱。”
一路上,我们去了好几个石窟,其中一个就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96号窟。它好大呀!光脚背就可以坐四五个人。人熙熙攘攘,我与讲解员走散了,精彩的讲解自然错过了。后来,我了解到莫高窟的第一大佛叫九层楼,因为它的外围建有九层楼阁保护着,它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一天快乐的旅行。这一天,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莫高窟是我们祖国的瑰宝,体现了我们祖国的博大精深文化!
敦煌游记作文篇11
暑假到了,我和沈瑞琪、楼炫宇一起去西部旅行,这一路上我们游玩了青海湖、文巴塔、多可鲁克湖、雅丹魔鬼城、敦煌莫高窟,最令我难忘的地方属于莫高窟了,它是一千多年所层层累聚,保存着大量北魏至宋代时期的'壁画,雕塑等,在参观期间,是不允许拍照的,听导游说这是为了保护壁画,因为闪光灯会让壁画的色彩产生氧化,我们参观了十个洞窟,最让我感触的是130洞窟,里有一尊唐代大佛雕塑的手,解说员说,这只手被誉为东方第一美手,哇!我为之一振,原来在那个年代,居然有着如此完美的雕塑啊。
走出莫高窟,这洞窟中的壁画,让我久久不能忘怀,赞叹着古人的智慧,更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敦煌游记作文篇12
八月十三日,我们来到了盼望已久的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还有那举世闻名的莫高窟正等着我们的到来。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敦煌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其实,这里是走一道门看两道景。一进景区大门我就被那支庞大的骆驼队给惊呆了,长长的驼队沿在沙山的山脊缓缓前行,那画面美极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拉着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冲向了驼队的出发点……骑骆驼真好玩,我坐在骆驼的背上,耳边传来悠扬的驼铃声,眼前是那长长的驼队,我的身子随着骆驼一起摇摆,仿佛是在古丝绸之路上前行……恍惚间,驼队已穿过鸣沙山把我们送到了月牙泉边。月牙泉真美啊!一汪碧绿的泉水像一轮弯月,被金色的沙丘紧紧环绕。啊!多美的`画面呀!接着,我和哥哥还去体验了一下惊险刺激的鸣沙山特色运动——滑沙!
吃完中饭,我们来到了莫高窟。在我们参观的洞窟中有精美的壁画、栩栩如生的雕像,其中有一尊佛像最是神奇:当光线从佛像头顶照下来时,他在开心的微笑着;当光线从正面照射时,他的嘴角微翘,显露出的是如同蒙娜利莎般的神秘微笑,当光线从下方照射上来时,他却是表情十分的严肃。真神奇啊,这就是莫高窟中莫名的“东方微笑”!
天色渐渐暗下,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敦煌。
敦煌游记作文篇13
不到五点,我们就已开启了敦煌之旅。意料之中,清晨确乎是凉飕飕的。空气中夹杂着冬的味道,让人感觉凉凉的。心情是极好的,仿佛凉风吹散了燥热,习习地在空中穿梭着。
到了鸣沙山后,大部分同学去骑了骆驼,而我跟着老师向着沙漠的顶峰前进。一路上,看见一匹匹骆驼晃悠着脑袋踩着步子摇摇晃晃地走过,心中不免有些遗憾,但同时也不后悔。
远远望去,一些旅游团队已经走了一半的路程,一个个脚印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上显得格外突兀,似乎这就是人们一步步登向成功的脚印。
踩在沙子上又松又软,走一步陷下来两步,没走几米就感到身心疲惫,体力不支了。望望遥不可及的顶峰,似乎有些泄气,但是比我体力差的许多同学包括老师都在努力地爬,而我又有什么理由放弃呢?于是我一路上走走停停,在老师与同学的互相帮扶下,终于胜利在望。天边的云朵似乎越来越近,好像快要尝到白云的滋味了。
到达顶峰时,忽而远处的一缕暖暖的光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在顶峰刚好可以看到今天的日出,激动的心情洋溢于心间。此时的日出与平时截然不同,坐在软塌塌的.沙子上,不经意间吃到嘴边粘上的沙子,手里也全是拍不尽的沙,虽然浑身脏兮兮的但是心里却甜甜的。望望天边,云雾缭绕的天空忽而变得光芒万丈,风吹散了云,迫不及待地想将光明带到世间。夕阳缓缓升高,金色与黄色交织于一体,散发着橘色的光晕,云朵也被染成了金灿灿的颜色,上帝的金色颜料盘打散在人们的眼前,这一切美的不像话,仿佛一位仙女降临人间,飘飘欲仙,朦朦胧胧。
在顶端还可以看到远近闻名的月牙泉,一旁的古建筑显得月牙泉格外靓丽,好似一弯新月落在了人间。
时间过得飞快,饱览了良辰美景后,离开时早已疲惫不堪。只有那颗剧烈跳动的心,诉说着我对这儿的不舍。
敦煌游记作文篇14
在中国偌大的版图上,有一个地方,包含了中华两千多年的文化与艺术。它,就是“东方卢浮宫”——莫高窟。
作为我这次西域之行的最后一站,敦煌这座城市中的“中国风”为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这座蕴含了中华三千多年文明的古城中,一条街、一栋楼甚至一个路灯、石墩中都有了一股中华的气息。可是我们来不及去感受这浓浓的“中华风情”,就开始了长达两个小时的期票征程。终于,我们带着一身“夏日的印迹”,进入了传说中中国管理最好的景区——敦煌莫高窟。
进入莫高窟大门之后,我们依次穿过了博物馆、大小牌坊等景点,来到了莫高窟最大的石窟——大佛殿:九层楼。这个石窟的名字就已说明了一切。它是莫高窟中最大最有名的石窟,外观是一座巨大木塔,开始只有两层,但经历朝历代次次翻修,在民国时已经超过了窟中34.5米的中国第三大佛——莫高窟大佛,达到了45米的高度,将里面的泥胎弥勒菩萨从头到脚包的严严实实。离开了作为莫高窟第96窟的'大佛殿,我来到了另外一个大窟——卧佛洞。进入了卧佛洞,我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大小不输九层楼大佛地释迦摩尼涅槃像映入眼帘。只见这尊卧像躺在一个形如棺材的巨大洞窟之中,全身都镀有金箔,而在他的身后,有释迦摩尼的72位弟子,他们纷纷将手放在胸前,对师父涅槃的举动表示深深的遗憾与敬意。
离开了卧佛洞,我与老爸回到了车中,驾车向下一个目的地——鸣沙山与月牙泉出发了!
敦煌游记作文篇15
这个暑假,妈妈带我去了历史悠久而又神秘的敦煌,那里有神奇的莫高窟,拥有魔鬼城之称的雅丹地貌,唯美的西千佛洞,雄伟的嘉峪关,大名鼎鼎的敦煌画院……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鸣沙山了。
那天早上,妈妈早早地把我叫了起来,去看鸣沙山上的日出。清晨6点,踏着夜色,我们进入了景区,我看见了那驼群,拉着长绳正环绕着鸣沙山掩没在沙丘的起伏里,远远还能听到驼铃声声。我们来到山脚下,顺着绳梯开始爬山。我想这山也不过如此,又有绳梯,应该很快就能到山顶。我顺着绳梯一步一步往上爬,可事实没有想像中的.那么简单。即使借助绳梯,我的脚还是会深陷到沙粒中,要费一番力气把脚拔出来,而且一不小心沙子会带着你往下滑,这就降低了我们爬山的速度。好不容易到了半山腰,妈妈体力透支,弓着背,开始手脚并用,活像一个大猴子立在那儿。妈妈气喘吁吁地说:“唉……不行了,走不动了,你自己爬上去吧!”我鼓起勇气,奋力一博,没有妈妈的陪伴,没有绳梯的帮助,我手脚并用往上爬。为了不让自己下滑,我索性脱掉了鞋子,光脚踩在沙地里,感受着沙子对我的温柔抚摸。
终于,我登上山顶,眼前出现一轮红晕,太阳在山的那一头一点一点跃出来,红晕一点一点地变大,刚开始是小月牙,渐渐地露出半个脸,当太阳完全爬出山头的时候,金灿灿的光芒开始晕染着鸣沙山和月牙泉,远瞰山脚下的月牙泉,在阳光下更如一弯碧玉镶嵌在金色的沙漠中。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日出!
敦煌游记作文篇16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我国西部的瑰宝: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夏季的沙漠,天气是格外晴朗的,在蓝天的映衬之下,朵朵白云点缀其中,大的像一座座雪白的城堡,小的像一只只悠闲漫步的'绵羊,还有的像小矮人,像小松鼠……在阳光的渲染下,都披上了一层金黄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在蓝天白云之下,是一望无际的沙海——鸣沙山,鸣沙山的沙子都像盐粒一般细小、金黄金黄的,一颗一颗累积成一座座沙丘,形成了一大片沙海。沙丘在阳光的照耀下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发光,从远处眺望,仿佛不再是一座座沙丘,而是一座座金山。沙丘之间有着一群群骆驼,它们列队走在空旷无垠的沙海中,在领队骆驼的带领下,一下排成心字形,一下排成月牙形,远远望去,好像在沙漠中画起了美丽的图画,漂亮极了!
在几座大沙丘的中间,奇迹般的存在着一片绿洲,绿洲的中央是一汪清泉形成的水面,弯弯的,长长的,有着一个美丽而形象的名字——月牙泉。泉水清澈见底,水草在泉水中轻轻摇曳,小鱼儿在水草丛中游来游去,显得活泼极了。听爸爸说,绿洲是沙漠中生命的源泉,我觉得月牙泉不仅是生命的源泉,更是一副绝美的西域风景画。
美啊,鸣沙山,月牙泉,我们应该学会欣赏这样的美丽,更应该学会珍惜这样的美丽,保护这样的美丽。
敦煌游记作文篇17
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和姥爷叫了起来,我们赶紧洗漱,收拾完后,就坐车来到甘肃国家地质公园——雅丹魔鬼城。一下车,我就感到很热很热的狂风吹着粗沙粒朝我袭来,扎在腿上很不是滋味,我这才知道魔鬼城的天气非常恶劣。终于明白敦煌人民为什么叫它“魔鬼城”了。
第一个雅丹地貌是金狮迎宾。金狮迎宾就立在这种粗沙粒的地面上,它显得那么雄伟壮观,它正在向游人述说风沙的巧手呢!每当到白天时,它好像披了一张黄面纱,那都是一缕缕金光照射的。
粗沙粒的地面上又出现了狮身人面像,它矗立在凸凹不平的粗沙粒上,像一只狮子称霸着雅丹之王,它好像在对游人说:“哈哈,你们这些小蚂蚁,还想来这儿观赏,我要派大将风和沙联合把你们这些小蚂蚁给吹倒。”
我们又坐车来到另一个雅丹地貌——孔雀。它虽然没有真正的孔雀漂亮,但是被大自然的巧手雕刻的栩栩如生,算是被称最柔美的雅丹之国的王后了。
我们来到雅丹之国的海上舰队——西海舰队,规模宏大的雅丹犹如气势磅礴的远航舰队,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遨游。它好像也是狮身人面像派来的舰队来攻击我们的呀!我感觉它们是再壮观不过的了。
雅丹不只是我们看的这四种形象,还有展翅高飞的雄鹰,手持宝剑的'武士,美丽豪华的城堡……千奇百怪、惟妙惟肖。我看完雅丹地貌的神奇景象,感慨道:我国西部的雅丹地貌留着大自然的雕刻手艺和痕迹,我们要好好的保护它。
敦煌游记作文篇18
告别张掖以后,我们又继续驱车赶往蜚声中外,闻名于世的世界最大的文化宝藏收藏地——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一共有753个洞窟,而我们只参观了其中的七个洞窟。这个洞窟叫作“藏金洞”。传说,以前有一个老爷爷在这里藏了许多宝藏,然后把它们全部埋进洞里。过了许多许多年,一位在这里扫地的道士发现了这些宝藏,就自作主张把它们都卖给了外国人,就这样,一部份宝藏就流传到了海外,另一部份就留在了现在的莫高窟。
离开莫高窟,我们又赶往大漠孤烟、飞沙走石的戈壁沙漠——鸣沙山。来到鸣沙山,火辣辣的`太阳正烘烤着大地,我们骑上了沙漠之舟,骆驼。骑上骆驼,我轻轻地摸着它的驼峰上软软的毛,但它却一点都不客气,把我颠簸过来,颠簸过去,弄得我头昏眼花。来到山顶,已经是下午了,看到天上挂着一弯新月,这边还有未退褪去的太阳,真是难得一见的日月同辉呀!来到旁边的滑沙场,这里有许多五华八门、琳琅满目的用具。游客们从上至下地滑着沙,还不时地发出“沙沙”的响声。
离开了鸣沙山,我们又来到了月牙泉,它是一个很著名的奇观:在荒凉的沙漠中居然能有一个像新月一样的水潭,旁边还绿树成荫,是不时很不可思议呀?这一直是一个千年未解的谜。
最后,我们来到了被称为“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他饱经风雨,记录着历史的沧桑。长城第一墩很有名,它是整个长城的起始点。一下车,大家争着去拍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悬臂长城”。在关阔的天空下,群山苍黑似铁,庄严肃穆。红日升起,一座座山峰呈现出墨蓝色,紧接着雾霭泛起,乳白色的纱把重山间隔起来,只剩下青色的山峰了,真像一幅笔墨清爽、疏密有致的山水画。古老的长城随着群山绵延起伏,就像一条横卧在中华大地上的巨龙。那数不清的烽火台像千千万万个战士一样,誓死保卫着祖国边境。我和哥哥两人最先爬了上去。我自豪地大喊着:“我是好汉,我终于登上长城了”......
敦煌游记作文篇19
我曾在阅读题中读到过莫高窟,当时还以为它只不过是一座九层高塔,没什么好稀奇的。但这个暑假,我亲自去了莫高窟,亲眼所见,这才真正领略到它的壮观。
莫高窟开凿于一面巨大的悬壁上,大大小小全是洞窟。听讲解员的介绍,莫高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佛用场地,路过的商人都会在洞前拜上几拜,以保佑自己能平平安安到达目的地。这些洞窟一个挨着一个,形状者都是长方形的,还安了门,上面编着门牌号,数字一直编排到了700多号,而且它们中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洞中冬暖夏凉,还有许多的壁画。可惜的是,这些洞窟中目前仅有400多个洞窟是对游客开放的,剩余的却因为损坏严重,已经不允许游客参观了。
我满怀好奇心走进了一个小洞窟,只觉着一阵凉气扑面而来,让原本绷紧的肌肉瞬间便放松了下来。看着眼前的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壁画,我发现它们都是由绿蓝粉黑四种颜色组成。仅用四种颜色却能让壁画活起来,古人的画工真令人赞叹!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关于春节的壁画,看着它我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之前,耳边也响起了人们所发出的欢呼雀跃声。
我又往头顶一看,发现了窟顶的天花板上印着许多方中有圆的图案,其中有一条盘旋的龙特别吸引人的眼球。它那犀利的眼神,仿佛正在帮助人们驱赶着恶魔。再仔细看,图案中还有一朵八瓣花,我想,那红色的花瓣应该寓意红红火火,而一旁绕来绕去的藤蔓,则是祝福人们像它一样步步高升吧。
我们又来到了56号洞窟,看到了长118米的巨大卧佛。它以公主躺的`姿态迎接着我们,身后还有108个小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姿态不一,有的愁眉苦脸、有的嬉皮笑脸,还有的端庄肃穆,让人目不暇接。我还没看够呢,就被潮水般涌入的人群挤出了洞窟。
最后参观的是九层高塔,谁知这个塔前的游人比卧佛前的还要多。是什么东西这么吸引人呢?我走进塔内,瞬间就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忍不住大叫了声哇!原来这高塔内有座巨佛,它有多大呢,我抬头向上看,脖子仰得都疼了,看才能看到它的头部。据说,它足有36米高呢。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古代,人们是怎么造出如此宏伟巨大的佛像呢?告诉你把,古人是先把这座塔造好,然后往内部开凿、延伸,等石佛雕刻好后,再一块一块的上色,这才造就眼前这雄伟壮观的一幕。
莫高窟之旅,不虚此行,不仅让我看到了绝美的壁画和佛像,更让我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敦煌游记作文 关于敦煌的游记 】相关文章:
高危孕产妇管理方案(收集3篇) 2024-11-03
敦煌游记作文 关于敦煌的游记 2024-11-03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收集3篇) 202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