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概念篇1
作为一项有望大幅降低成本的新兴技术,云计算正日益受到业界厂商的追捧,亚马逊、IBM、英特尔、微软、雅虎、EMC、Google等大型IT厂商都已涉足该领域。现在,随着云计算理念推广的逐步深入,云计算在资源最大限度利用、IT成本可精确量化、实现更广泛信息交付等方面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多数用户的认可。毫无疑问,云计算正在成为IT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它的影响将会逐渐渗透到整个产业以及用户的应用中。那么,对于国内IT企业和用户来说,云计算会带来哪些机会呢?
三大影响
计世资讯认为,云计算将对互联网应用、产品应用模式、IT产品开发方向等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云计算将赋予互联网更大的内涵,并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互联网企业的运营模式,通过云计算,更多的应用能够以互联网服务的方式交付和运行。云计算的先驱者之一―谷歌甚至强调,未来几乎所有的软件应用都可以搬到互联网上,以服务取代软件。
其次,云计算将扩大IT软硬件产品应用的外延,并改变软硬件产品的应用模式。目前,业界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将云计算模式比喻为发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也就是说,通过云计算,用户可以不必去购买新的服务器,更不用去部署软件,就可以得到应用环境或者应用本身。对于用户来说,软硬件产品也就不再需要部署在用户身边,这些产品也不再是专属于用户自己的产品,而是变成了一种可利用的、虚拟的资源。
再者,IT产品的开发方向也将发生改变以适应上述两种变化。英特尔曾表示,未来的技术发展将会与“云”里的应用发生很大关联,英特尔设计的服务器平台会去顺应这种改变,在技术发展的目标中也将增加关于“云”的新内容;IBM对云计算更是投下了重注,并为此命名为“蓝云”计划。此外,现在甚至已经有专门定位于云计算应用的终端设备,其被称为“云计算计算机”。
综上所述,云计算作为一种应用模式,它的出现以及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必将对产业链的上下游产生重要影响。
用户怎么看
在云计算被认为是业界重要发展趋势,并已经受到业界厂商大力追捧的同时,手握IT投资决策权的CIO们真的了解“云计算”了吗?他们会为这一新概念埋单吗?
一项针对CIO的调查结果显示,55%的CIO表示听说过“云计算”的概念,但对其具体含义并不清楚;25%的CIO表示比较了解;16%的CIO表示很了解,并且很有兴趣。虽然有一多半的CIO仅限于了解“云计算”这一概念,不过,我们仍然很欣喜地得出这样的结论,绝大多数CIO已经开始了解和认知“云计算”的理念。
在多数CIO仅限于了解概念的发展初期,有高达58%的CIO表示云计算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是目前还并不成熟;29%的CIO表示云计算将彻底改变IT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也有8%的CIO表示云计算虽好,但却并不适合于企业应用;仅有8%的CIO认为云计算只是厂商昙花一现的炒作。可见,CIO们对云计算的发展前景还是持乐观态度的。
当然,云计算能否真正被CIO们所接受,概念的认知只是第一步,能否真正落地到企业应用中才是关键。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CIO表示没有计划或者不清楚是否会采用;仅有12%的CIO表示会在1到3年内考虑应用;29%的CIO表示正在积极研究中。看来,从概念到落地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被问及云计算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机会时?39%的CIO看中降低成本;34%的CIO表示云计算带给企业的是对市场的快速反应;25%的CIO认为云计算能提高业务的灵活性;也有29%的CIO表示不清楚。从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CIO们对于不用再自己设立数据中心以及IT随取随用还是表现出了很大的期待。
两个着力点
不过,目前还只是云计算发展的初期,像发电一样提供IT资源,并让用户实现随取随用还只是愿景。计世资讯认为,在云计算的初期推广中,IT厂商应抓住两大着力点,即市场的两端:高端企业级用户和消费级个人用户。
在高端市场,企业级用户会逐步开始尝试构建自己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也就是现在业界所说的“内部云”。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企业级用户建立自己的云计算平台,是在对企业内部的IT基础设施进行改善,关键业务与核心数据仍运行在企业内部的计算平台上。因此,对于这部分高端企业级用户来说,接受云计算基本上就是接受一种新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在低端市场,消费级个人用户更易于接受“云计算”服务。目前,诸多网站正在推出价格合理的数据在线存储服务,甚至是免费的无容量限制的存储服务:微软宣布Windowsliveskydrive向用户开放;谷歌正式推出了升级版的付费存储服务。相对于企业核心业务数据来说,消费者的一些普通个人文档、照片和视频等非机密文件对敏感性的要求要低得多,现在已经有了大量的个人用户正在享用云存储的服务。
链接
云计算从操作系统开始着陆
在一次与某位CIO的交谈中,他半开玩笑地说:“云计算的名字起得‘好’,真的是有点像天上的云,飘忽不定。”的确,现在“云计算”需要的是“落地”。不久前,VMware了首款云操作系统―VMwarevSphere4,相信云操作系统的会让“云计算”走出真正“着陆”的第一步。
作为VMwareInfrastructure3的升级,却并没有沿用Infrastructure4的称谓,而是改名为vSphere4,那么其究竟有哪些与“云计算”相称的功能和特点呢?虽然说云计算是一定要建立在虚拟化的基础上的,但仅仅具备虚拟化的功能,肯定是不能够被称为完备的云操作系统的。那么,较之此前的虚拟化产品,VMware此次的云操作系统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VMware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张振伦表示,如果说上一代的虚拟化技术重点应用在节省用户投资,通过服务器整合有效减少数据中心的物理服务器数量上;那么,作为新一代的云操作系统,其应用对象的范围则从单个服务器整合,扩展到了整个服务器集群,其重点集中在构建高可用、精确的动态资源分配、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等多个方面。“虚拟化的价值已经从节省投资成本逐渐扩展到了降低运营成本,也就是说,更专注于商业价值的创新。”张振伦说。
此外,VMwarevSphere4更强调帮助企业构建内部云。“现在,业界更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外部公共云,希望利用新的应用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而VMware希望能够从帮助企业构建内部云开始让‘云计算’落地。”张振伦表示,“当然,在构建内部云之后,内部云和外部云如何协同,如何跨越内部云和外部云,如何形成一个虚拟私有云,这就需要另一个层面的功能去完成,而这部分功能我们计划在下半年的产品中会有所体现。”
云计算的概念篇2
传统的IT业正在进行一场巨大的变革,新概念和新技术正在不断涌现。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两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计算方法就是云计算和网络计算,其正在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成为IT行业的一种发展趋势。云计算和网络计算作为新的商业应用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区别。本文主要从解释云计算和网络计算的概念及发展谈起,通过深入地比较,对两种计算技术的异同之处进行研究。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计算概念联系区别
云计算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网络计算技术,它与网络计算一起,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具体的对比起来看,两者之间既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说是关系密切,同时又存在实质上的区别,有太多的不同点。为了更好的了解这两种计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具体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未来发展,在此我们专门就两项计算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计算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1网络计算的相关概念
网格一词来源于电力网,其提出的实质目的在于为最终的用户提供跨时间、空间的网络虚拟计算能力。正如电力网络向广大用户提供所必需的电力输送服务一样,每一位用户都无需考虑自己所使用的电能究竟是来自哪一个电站和哪一位供应商,更不需要过问电站位于什么地方。网络计算的概念最初是在1995年I-way项目中提出的,前身是元计算。日益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可以有效的将分布在不同地域的的高速互联网、计算机以及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各项协议与链接将它们融为一体,同时可以将这些整合起来的计算资源共享给每一位用户,让每一个用户都在使用一台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所以,我们既可以说网格是一个集成的计算和资源环境,同时也可以说是一个计算资源库。其能够通过充分吸收各项资源,把整个因特网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并将它们转化成随处可得的、可靠的、标准的计算能力,以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
2云计算的相关概念
作为新的计算方法,人们对云计算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号称“网络之父”的美国科学家IanFfoster认为云计算是由规模经济拖动,为互联网上的外部用户提供提供一组抽象的、虚拟化的、动态可扩展的、可管理的计算资源能力、存储能力、平台和服务的一种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聚合体。有了云计算,用户可以直接从“云”里获得计算能力。云计算能够利用高速的网络传输能力,将数据处理过程从个人计算机或服务器转移到互联网集群中,然后由一个大型的数据处理中心按照客户的需求分配计算资源,达到与超级计算机同样的效果。云计算具有成本低、虚拟化、镜像部署计划和普适性强等特点,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络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与网络计算相比,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计算成本,提高可靠性,增强灵活性,并且能够提供可以让客户按照需求购买计算能力的计算资源。
3网络计算与云计算的关系
总的来说,网络计算走的是学院派的路线,设定的目标非常远大,要在跨空间和时间上为多个领域的人们提供资源共享和虚拟现实技术使用的机会,共享的资源从高性能计算机、数据库、设备到软件、甚至知识。云计算走的是现实派的路线,暂时不管概念和标准,只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发现的方向,它所共享的存储和计算资源仅限于企业内部,运作方式简洁,借助无与伦比的的规模效应释放前所未有的计算能量。
3.1网络计算与云计算的联系
3.1.1网络计算与云计算都在提高网络资源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
从根本上来看,网络计算和云计算都是在将各种资源转化成为一个虚拟的资源库,然后试图通过用软件自动管理来替代代工管理,快速方便的获得服务,实现无需人为参加就可以向外界提供相应的服务的自动化管理。两者都可以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云计算使“用户透明地使用资源”,网络计算使用户“使用IT资源像使用水电一样简单”,这都提高了网络数据资源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率,体现了效用计算和随需计算的思想。
3.1.2网络计算与云计算都能通过网络获得计算能力
网格计算与云计算都是以因特网为基础的。因为互联网可以解决本地资源有限性的问题,让用户在计算的过程中通过网络运用共享资源进行更为复杂的运算,数据的计算过程对于用户来说就像互联网网络之于本地网络用户一样,都具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3.1.3网络计算与云计算都涉及到多承租和多任务
也就是说很多用户可以执行不同的任务,访问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实例。因为云计算和网络计算都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也正是基于多用户共享资源网络计算和云计算才能降低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从而更好的提升峰值负荷能力。为了保证两者的可用性,云计算和网络计算都提供了服务水平协议书,一旦服务达不到承诺书的相关要求,用户就会数据延迟而得到服务补偿。
3.1.4网络计算与云计算的资源及使用都是动态可伸缩的
网络计算与云计算的动态伸缩性主要是通过调整运行在各种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实例,使之负载尽量均衡来实现的。当计算量增加时,云计算和网络计算都可以通过增加新的节点或者分配新的计算资源,弹性扩大系统计算的规模。
3.2网络计算与云计算的区别
虽然网络计算和云计算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3.2.1网络计算和云计算的思路不同
聚合分布资源以支持虚拟组织,从而提供高层次的服务是网络计算的具体思路,而云计算的资源相对集中,并不强调虚拟组织的概念,主要以数据中心的形式提供底层资源的使用。网络计算的具体步骤是将庞大的项目细分为独立存在的子任务,然后把各项子任务交给计算节点去计算,如分布协同科学研究等。后者的目的是作为一种商业模式,为完成特定的任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向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
3.2.2网络计算和云计算的应用目标不同
网格计算与云计算在应用目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网格计算是为解决专门领域的问题而设计与开发的,其主要应用于科研;而云计算则是面对不同用户的各项需求而设计与开发的,其旨在为更广泛的人群提供服务,具有更强的商业性和商业价值。网格通常情况下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事先编写好算法,然后调度系统,协同多个节点共同作业,完成计算目的。所以,网络计算大多是为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比如生物网络、地理网络等。但是云计算则是为了广泛应用而设计与开发的,因此并不存在以某种应用命名的网格。
3.2.3网络计算与云计算的体系结构不同
对于网络计算,比较重要的网格体系结构之一就是IanFoster提出的五层漏结构:最底层是构造层,主要是对物理资源进行局部管理;向上就是连接层,具体负责与物理资源之间搭建联系,从而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再向上则是资源层,主要反映的是局部的抽象资源;汇聚层的主要功能是为协调各资源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提供基础;应用层的核心内容是保障上层的虚拟组织具体应用哪一项物理资源,去解决每一项虚拟组织的各项具体应用问题。但是云计算所运用的是更加成熟的虚拟化技术,其与网络计算体系结构最大的不同就是虚拟资源层同时囊括了虚拟化与抽象化的资源;因此平台层能够同时兼具用户管理以及资源管理、映像部署等方面的功能;应用层提供运行在云上的应用和服务。
3.2.4网络计算和云计算的安全系数不同
在网络计算中,网格用户及资源的数量是庞大的,因此传统的安全策略难以很好的保障各方面的安全。为了增强安全系数,网格资源管理器为整个计算系统制定了以下几点安全保障措施:用户在向资源管理器发出请求时,其可以在资源本地为该用户建立“用户容器”(一个可供该用户自由活动的场所),因此用户可以在该容器内使用资源,从而保障了各方面的安全。其实建立了动态的容器也就意味着用户拥有了权限和可以进行的操作等。而云计算是通过Web2.0为用户提供服务,通过SSL提出安全解决方案的,所以,云计算虽然具有实时性和快捷性,但其必须要通过SSL来创建和管理账户信息和通信过程,与网络计算相比,不具备更严格的安全策略。
4结束语
其实,网络计算是云计算的重要基石,云计算的发展是建立在网络计算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网络计算的实质在于整合分散的资源并合理运用各项资源来共同完成具体的任务,而云计算建立的根本是通过虚拟化的资源库,跨越空间、时间为联网的用户提供需要的计算服务。它们不是相互竞争的关系,而是互为补充,滚动发展的。当前云计算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问题,但是云计算预示着我们储存信息和运行应用程序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使人们不再受到界面的限制,更加容易的的实现异地群组成员之间的写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计算将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流技术,对整个IT产业和人类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申丽君,杨兰娟.赵华.云计算与网络计算的比较研究[J].网络通讯及安全,2011.
[2]杨小博,欧阳超.云计算与网格计算的特点[J].现代经济信息,2009.
[3]王海艳.云计算与网络计算的比较[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2(03).
[4]沈舒.云计算与网络计算的比较[J].软件导刊,2009(12).
云计算的概念篇3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服务,分布式,ICT,数据
随着有关云计算概念、术语和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大量报道,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采用和实施云计算技术。由于云计算概念和技术比较新颖,涵义比较宽泛,再加上市场上一些人将云计算放大成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的万能技术,对云计算的描述和推销多少出现了一些浮燥和炒做的嫌疑。脱离实际过分夸大或缺乏全面分析地炒做云计算不仅可能让人误解,也会使得云计算的发展不切实际,对于云计算产业在中国的成长非常不利。所以,有必要对云计算的由来和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定义。在总结云计算技术为IT产业带来好处的同时,找出不足及局限,从而更好地发展云计算技术。
一、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由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发展来的,是一种新兴的商业计算模型。
中国网格计算、云计算专家刘鹏认为:云计算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各种软件服务”。
云计算中的计算”是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念。计算”系指计算应用,在我们生活中可以指一切IT应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所有的信息、通信和视频应用都将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之上。由此推而广之,云计算中的计算”可以泛指一切ICT的融合应用。所以,云计算术语的关键特征并不在于计算”,而在于云”。
二、云计算的发展模式及其特征
早期云计算来之于国际上以亚马逊、Saleforces.com和谷歌(Google)为代表的公司,并且都提供了具有显著特征,但又代表着不同模式的成功云业务。
云计算按照层次将业务模式划分为3层,最顶层是软云,中间层是平云,底层是基云。在基云之下是构建云计算的基础技术。
基云也称基础设施服务,指将IT的基础设施作为业务平台,直接按资源占用的时长和多少,通过公共互联网进行业务实现的云”。基云的用户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集体和行政单位。基云的IT业务是将存储、网络、计算、安全等原始IT资源提供给用户。用户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如Web服务软件和数据库等)来使用IT资源。
平云也称平台服务,指将应用开发环境作为业务平台,将应用开发的接口和工具提供给用户用于创造新的应用,并利用互联网和提供商来进行业务实现的云”。
软云也称软件服务,指基于基云或平云开发的软件。软云是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来实现业务,软云业务可以利用其他的基云和平云平台,也可以利用软云运营商自己的基云和平云环境。
基于云计算的实践与营销案例,归纳出云计算的基本特征如下:
(1)虚拟化的超大规模
云业务的需求和使用与具体的物理资源无关,IT应用和业务运行在虚拟平台之上。论文写作,数据。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方、使用任何上网终端获取应用服务。论文写作,数据。
(2)动态的高可扩展性
云技术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根据应用的需求动态地增减IT资源。由于应用运行在虚拟平台上,没有事先预订的固定资源被锁定,所以云业务量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以满足特定时期、特定应用及用户规模变化的需要。
(3)高可用性
云平台使用数据多副本拷贝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技术来保障服务的高可用性。任何单点物理故障发生,应用都会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移到其他物理资源上继续运行,使用云计算比使用其他计算手段的可用性更高。
三、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传统模式下,企业建立一套IT系统不仅仅需要购买硬件等基础设施,还需要买软件的许可证,需要专门的维护人员。当企业的规模扩大时还要继续升级各种软硬件设施以满足需要。对个人来说,我们想正常使用电脑需要安装各种软件,而许多软件是收费的,对不经常使用该软件的用户来说购买是非常不划算的。对于企业来说,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本身并非他们真正需要的,它们只是完成工作、提供效率的工具而已。
云计算的最终目标是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使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煤气和电话那样使用计算机资源。
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
目前,以Google云应用最具代表性,例如GoogleDocs、GoogleApps、Googlesites,云计算应用平台GoogleAppEngine。
四、云计算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是一个很时尚的概念,它既不是一种技术,也不是一种理论。准确说,云计算仅描述了一类棘手的问题,因为现在这个阶段,计算与数据”跷跷板的平衡已发生变化,即已经到移动计算要比移动数据要便宜的多(Movingcomputationischeaperthanmovingdata)”。
随着个人PC市场的逐渐饱和,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于企业IT投资的负面影响,云计算适时的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论文写作,数据。论文写作,数据。作为一种全新的获取计算资源的方式,云计算将会彻底改变IT产业的结构。论文写作,数据。由于计算资源从客户端向计算中心的集中,传统纯硬件厂商的生存空间将更为狭小,大浪淘沙的行业洗牌会继续持续。论文写作,数据。云计算模式下,互联网将成为连接厂商与客户的唯一通道,互联网业的霸主和软件供应商的融合势在必然。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人担心云计算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等问题,但时间会证明这些问题在行业模式的大转变下都只不过是些细枝末节的问题。正如B2C刚刚兴起时,人们一度认为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支付的方便性等会阻碍它的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已经被证明根本不值一提。同样,对于云计算带来的IT行业大变革,时间也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五、结束语
云计算技术将不仅提供传统意义的IT资源和应用服务,而且将支持包括IT、通信、电视、移动和物联等一切互联网技术融合后的资源使用和业务应用。云计算发展的关键技术主要有统一交换构架、统一虚拟化和统一计算系统,云计算发展的战略推手将是组建开放产业联盟和推动开放技术标准。
云计算模式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也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数据隐私问题、安全问题、软件许可证问题、网络传输问题等。云计算技术它是一个即将,或者正在改变我们工作和生活的一场变革,是拥有比较持久生命力技术演变,包括商业模式的革新。云计算”代表了一个时代需求,反映了市场关系的变化,谁拥有更为庞大的数据规模,谁就可以提供更广更深的信息服务,而软件和硬件影响相对缩小。
参考文献:
【1】(美)MICHAELMILLER.云计算[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美)芬加.云计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张为民.云计算:深刻改变未来[M].科学出版社.2009.
云计算的概念篇4
[关键词]云旅游;旅游业;现有问题;云旅游功能;
一、研究综述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云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这两年,开始逐渐提出云旅游的概念。最早的云旅游的国内概念见于新闻报道,如丁宁(2010)的“盛大模式,开启云旅游时代”,吕文华(2011)的“云计算、云旅游浅议”,魏勤英(2011)“刘华云的云旅游”。也有学者提出云旅游的具体应用,魏宁(2011)提出“慢旅游和云旅游应运而出,并且一呼百应,旅游市场上自由行和半自由行产品受到了极度地热捧。”可以看出,云旅游的概念已经慢慢形成,不过相关研究还很少,具体应用模式还有待创新。
二、云旅游概念
云旅游其实就是旅游信息网络整合商,包括政府部门实时资讯和政策、各区域旅游数据、旅游产业链各环节(如景区、酒店等)数据实时更新、每个环节的各项指标的数据实时更新、旅游行业学术理论前沿、企业(包括投资商、供应商、中介商和服务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和交流、企业与消费者的交流和服务提供、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消费者对旅游各种反馈、消费者需要的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等全面的旅游服务、同时还有产学研消之间的交互。
三、旅游行业现有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
旅游产业链较短,地区间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旅游企业大多是“诸侯经济”,行政干预、部门分割、多头管理、无序布局、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价格供求不一致、产品功能结构不一致和旅游产业要素不配套等问题引人关注。
2.旅行社过度竞争
中国旅行社产业总体仍呈现过度竞争特征,表现为旅行社进入门槛低、数量多、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同质性强,长期利润水平低等特点。报告认为,解决这种过度竞争的方式是优化我国产业组织结构,其路径是引导旅行社产业走向适度寡头垄断的产业组织结构,以消除过度竞争并带来有效竞争。
3.市场主体不强大
目前国内旅游缺少龙头企业特别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多为二、三流旅行社或以私人公司挂靠旅行社,管理体系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通,持续发展能力差。
4.服务体系不健全
很多旅游景点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条件有限,信息通信不良。很多旅游企业追求眼前利益,法制、诚信、质量观念不强。此外,旅游公共服务严重滞后也严重地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比如,周边环境治理、旅游咨询服务、道路交通标示、旅游网络、旅游保险、紧急救援等旅游公共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旅游需要。
四、云旅游的对现有旅游行业问题的改善
1.通过信息功能完善旅游产业链
它真正实现了“世界是平的”,就是将政府、学术研究机构、企业(包括投资商、供应商、中介商和服务商)、消费者的信息放在同一个云海中,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地或者随时随地通过云海享受被云海处理过的为其专业定制的任何法律允许的互联网服务。以此为基础,打破现有的旅游行业格局,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越旅游主体的信息网络,打破不合理的行业结构,避免竞争过度。
2.通过业务操作功能强化旅游企业竞争能力
就是服务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互,所谓交互,就不是单向的,是多向性与互向性的。要实现业务操作,那就要嵌入不同的操作模块/系统或者软件,比如统计、分类、运算、搜索、预定、结算、撤单、投诉处理、评价等等,就是嵌入这些模块,可以满足不同环节的业务流程。通过这样的业务操作平台,将极大地促进旅游企业的竞争能力,培育出一批一流的旅游行业龙头,整合整个旅游产业链,极大的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3.完善旅游服务
以云旅游为基础,游客在信息平台、咨询服务、旅游网络等方面享受到的服务将有极大的提高,伴随着旅游产业链的完善,旅游行业龙头的兴起,旅游操作平台的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必然有非常大的改进。
参考文献:
[1]凌彩金.中国旅游电子商务企业SNS营销模式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
[2]魏宇.慢旅游与云旅游的对接――新型自由行与半自由行旅游模式的构建[J]中国外资,2011(08)
云计算的概念篇5
关键词:SOA;云计算;语义;本体;图书借阅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9-7149-03
SOAandCloud-basedSystemofLendingBook
DENGXiu-hui,YUANZong-fu
(SchoolofComputerEngineering,Nan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jing211167,China)
Abstract:ThecombinationofSOAarchitectureandcloudcomputinginfrastructure'ssupportpromotethefieldofITinformationeducationandresearchtodynamicandrapidresponsetobusinessneeds.LibrarymanagementsystemisabranchofEducationandteachingmanagement.BystudyingthemeaningofSOAandcloudcomputing,weknowtherelatedapplicationmethods.WiththeInstantiatedthebooklendingsystem,weanalysissystemworkflow,andgetgroupofontologyliketheusersandbooks,maketheinformationsearch,borrow,returnandotherbusinessprocessdesignasaservicetoachieveloosecoupling,andfinallyshowthedesignenvironmentrelatedtoGoogleGAE(GoogleAppEngine)platform.
Keywords:SOA;cloudcomputing;semanticweb;ontology;booklendingsystem
Google自2003年依次自行开发了GFS(GoogleFileSystem)分布式文档系统、MapReduce分布式计算和Bigtable分布式数据库,开创了自己的云计算;2007年11月,IBM宣布“BlueCloud”计划,推出面向企业的云计算解决方案,宣告新计算模式到来;2006年3月,亚马逊(Amazon)公司首先推出云计算服务――简单存储服务(SimpleStorageService)实现基础架构云层(Iaas)存储云功能,2006年8月使用Hadoop搭建起云计算平台AmazonWebService,并推出最重要的云计算服务弹性计算云(ElasticComputeCloud,EC2),2007年7月亚马逊公司推出简单队列服务(AmazonSimpleQueueService,SQS),使托管主机可以存储计算机之间发送的消息,此外AmazonSimpleDB为复杂的结构化数据提供“一个对结构化数据实时查询的Web服务”;2008年微软AzureServicesPlatform云计算平台……云计算正悄悄影响着IT行业的变化,而与SOA技术的融合更促进了企事业、教育单位IT行业系统的发展,并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信息化同样需要通过云计算和SOA技术的结合,进行集中管理。图书馆管理系统属于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分支,随着图书馆新书不断增加,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教师等人员的信息变更及扩增,学校资源管理同样借助SOA的架构能力,以及云计算的交付能力予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图书借阅系统是图书管理系统上的一个子部分,其中包括了图书借阅、用户个人信息查询等功能,结合SOA和云技术,探讨相关应用在系统中的设计和应用方法。
1SOA和云
1.1SOA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是传统的面向对象的模型的替代模型,虽然基于SOA的系统并不排除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来构建单个服务,但是其整体设计却是面向服务的。简单来说,SOA的理念是把各种业务功能都当作服务来提供,基于各种服务可以组装出不同的业务逻辑和上层应用[1]。基础架构能够以服务形式暴露给应用,应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应用环境,不再和硬件绑定,基础架构服务可以包括:计算服务、网络服务、存储服务等。SOA系统原型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通用对象请求体系结构(CommonObjectRequestBrokerArchitecture,CORBA),它的出现较早,其定义的概念与SOA相似[2]。
1.2云
云的概念铺天盖地而来,而云的含义由“代表数据总新活着网络之外的一切事物”,转变为写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简称NIST)的标准文件中[3]的云含义包括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简称SaaS),即可以在线访问的软件应用;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asaservice,简称IaaS),即向用户出租服务器,按时间计费;平台即服务(Platformasaservice,简称PaaS),即提供工具,让用户建造在宿主云中运行的软件。而这些含义随着云技术的不断完善,还将进一步发生演变。
2基于服务总线和云技术的设计
SOA作为一种应用的构建方法,主要用来解决业务功能上的需求,保证业务可以快速地开发和组合,而云计算是一种基础架构的构建方法,主要使用虚拟化方式解决非功能上的需求,保证基础架构能够满足应用的各种需要。一个设计良好的SOA应用程序在资源、处理能力和处理时间上没有限制(如图1)[4]。
云计算是对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及分布式数据库的改进处理[5],云架构中的网格计算确保SOA应用程序的弹性云的优势,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服务进程。SOA应用程序的真正的成功取决于广泛其部署在云上,并利用它的弹性。
2.1松耦合
为了保证SOA快速开发和组合提供可能性,良好的SOA组件设计要求松耦合,即一个组件对另一个组件的依赖程度比较低,各自相对独立。这种松耦合可以实现位置、交互、安全和实例的独立性上[6]。位置独立性主要指不论服务位于何处,需要使用该服务的组件都可以从服务目录中找到它,并通过延迟绑定访问它;交互独立性体现在不论组件使用何种接口或协议,它们之间都可以互相通信;安全独立性的主要理念是协调组件内及组件间不同的安全模型,对于SOA是必不可少的;实例独立性是指架构既支持组件间的同步交互,也支持异步交互,并且不要求组件在接受数据或消息时处于某个特定状态。
2.2语义整合技术――本体论
所谓语义整合技术,就是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原始数据中找出其共同具有的匹配模式[7]本体是解决语义层次上网络信息共享和交换的基础,这种骨架地位使本体的研究和开发成为整个语义网研究中的重点。目前还没有一种权威的形式化本体定义,不同研究者针对他们所要解决的问题背景,提出很多形式化本体定义。1993年Gruber给出第一个让人信服并被广泛应用的本体定义后,Borst在此基础上给出本体的另一个定义:“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形式化规范说明”[8]。Studer等人进一步研究认为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9]。
语义多层功能描述了语义网体系结构,每个层次通过不同层次的表示语言逐步完善对网络信息语义的描述[10]。其中:第一层是统一字符编码Unicode(UniversalMultiple-OctetCodedCharacterSet,统一字符编码)和统一资源标识URI(UnifiedResourceIdentifier,统一资源标识),负责网络资源的编码和标识,是网络中信息表示和交换的实现基础;第二层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eXtensibleMarkup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名称空间和XMLSchema,表示信息数据的内容和结构;在这之上的资源描述框架RDF(ResourcesDescriptionFramework,资源描述框架)和RDFSchema描述网络上的信息资源,为其赋予语义;最上层的网络本体语言OWL(WebOntologyLanguage,网络本体语言)进一步扩展表达信息语义的能力,描述网络信息中的概念和知识。
结合本体的概念应用在SOA上,确认本体和本体之间的上下文流程关系。其中,本体可以构成SOA各服务,本体间关系可视为流程,其也可视为服务。使用本体论,在SOA的各种服务之上建立了一个层模型,包含与服务域相对应的各种本体论类,对应关系在建立本体的设计阶段确定,是用策略思想,通过服务请求的语义相似性逻辑建立语义查找。使用本体可以实现组件间的松耦合,方便SOA设计。
3SOA和云中图书借阅系统设计
图书借阅系统的功能包括了用户信息、图书查询、图书借/还管理等,结合SOA和云计算实现该系统的设计包括本体确定、流服务管理和云服务。
3.1图书借阅系统本体确定
图书借阅系统SOA的本体设计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即确认项目流程、建立共享概念模型、构建上下文关系、实现松耦合。
3.1.1图书借阅系统项目流程
图书借阅系统项目包括图书查询、借图书、归还图书三大部分,在实际项目中,还包含了图书管理即图书入库出库管理、书籍配套光盘管理、电子资源管理等,这里仅选择最主要部分来介绍流程。
用户首先查询所需要书籍是否存在,找到书籍对应条码和所在位置,查找到具体书籍后,管理员查询用户个人信息,如果个人信息没有问题,并且借书籍额度未满,允许借出图书,否则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不允许借出图书;归还图书流程则书籍回库,查询用户归还书籍是否按时,如不按时,则进行计费累计并予以管理。
图书项目流程包含一系列基于条件的任务执行,使用语义整合实现智能化的路由选择。在定义本体论模型时,每一个变量都对应一个数据字典,可以不断地进行扩展,以保证能够满足未来新的项目需求。
3.1.2图书借阅系统本体模型
通过分析图书借阅系统流程,可以得到本体集包括用户和书,该用户集中可以进一步分析对应本体,包括具体学生、老师、行政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本体集和本体间存在对应映射关系,这里使用RDF简单表述其资源,比如要描述一个名叫Peter的一个人,其描述形式是:
ex:userex:name"Peter"
其中ex:user是用来表示Peter这个人的URI引用,ex是假设的一个名称空间前缀,使用RDF图表述(如图2)。
本体论是用术语概念和关系来定义,本体论的概念实现为类,本体论中的关系被定义为术语的对象属性和数据类型属性。从可变点组件到本体论模型中元素的映射,能够帮助建立其本体论模型。具体的本体建模可以使用Protege软件实现。
3.1.3业务流程管理
业务流程管理(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BPM)是在服务与系统之上加上一层控制逻辑,由它绑定多个服务,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步骤的业务流程,实现特定的业务功能。流程具有松耦合独立性,即不论流程运行在本地还是云平台,它们都应能够访问位于架构中任意位置的服务和数据。
在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中,包括查询、借书、还书等流程,这些流程自身是服务,服务还能使用流程,服务和流程都能提供行为。这些流程在企业中软件的整体重用率的提升微不足道,只能从SOA项目之前的32%上升到之后的39%,但是对于促进架构敏捷性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3.2图书借阅系统云端技术语言环境
在云计算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中,可以使用Java、Python、Flash、JavaScript/AJAX、C#与程序设计语言,图书借阅系统则选用了使用Web2.0技术,使用JSP(JavaServerPage)设计用户界面,利用JDO(JavaDataObject)标准界面来使用Datastore资料云存储区,云存储区中包括图书借阅系统中的所有本体集,使用Java相关技术以服务形式设计业务流程管理,最终在Google提供的GAE云计算平台下实现图书借阅系统。
4结论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的延续,客户终端的一切软硬件资源都将在云端服务,SOA由云计算也催生出很多新兴产业模式,比如云软件托管中心,云软件销售中心,云虚拟化教学科研应用等,云计算给了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拓展空间。这里,以SOA和云计算的思想和技术初步探讨了图书借阅系统,从一个侧面学习和研究了SOA和云计算,它将对教育和科研领域的信息化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朱近之,IBM云计算中心.智慧的云计算物联网的平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MichelsonB."Service-OrientedWorld"CheatSheetbyPatriciaSeyboldGroup[EB/OL].(2005-06-02)./detail.aspx?ID=562.
[3]BabcockC.云革命[M].丁丹,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4]WhatreallyisSOA:AcomparisonwithCloudComputing,Web2.0,SaaS,WOA,WebServices,PaaSandothers[EB/OL].(2008-12-12)./doc/whitepaper/SoalibWhitePaper_SOAJargon.pdf.
[5]王鹏.走进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35-50.
[6]LinthicumDS.云计算与SOA[M].马国耀,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7]刘光强.运用语义整合技术四步骤改进SOA[EB/OL].(2009-11-16)..cn/cio07/20091116113801.shtml.
[8]BorstWN.ConstructionofEngineeringOntologiesforKnowledgeSharingandReuse[D].Enschede:UniversityofTwente,1997.
云计算的概念篇6
透明计算属于云计算吗?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英特尔的成名在于处理器,但实际上,在透明计算的发展过程中,英特尔同样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致力于推出UEFI等标准,而在收购McAfee之后,也提供了丰富的硬件层安全防御体系,英特尔的这些工作都为透明计算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2012年10月18日,英特尔联手中南大学在长沙召开了“中南大学—英特尔透明计算与平台创新技术研讨会”,同时宣布成立透明计算联合实验室,此举为未来透明计算走向产业化打下了关键的基础。
在深入了解透明计算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透明计算这个概念,从字面上看,很容易与当前另一种很火爆的计算模式联系到一起。没错,就是云计算。确实,这两个概念不仅仅看起来相似,实际上也有类似之处。
云计算是将终端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全部放到云端上,由云端向终端推动已经计算完成的结果和服务。
透明计算则是一种用户无需感知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间件、应用程序和通信网络的具体所在,只需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网络从所使用的各种终端设备(包括固定、移动、以及家庭中的各类终端设备)中选择并使用相应服务(例如计算、电话、电视、上网和娱乐等)的计算模式。
在最终的实现效果上,二者均可根据用户需求,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而在此过程中,用户无需关心这些服务是如何实现这些的。从架构上来看,透明计算将计算与存储相分离,计算能力仍被放在终端上,而存储会被放在云端或者企业的数据中心中,甚至可以分布式的存在于各个终端中。云计算则更加集中化,计算和存储都交付给了云端。
【云计算的概念(6篇) 】相关文章:
转正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1
数学教研组教学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5-20
幼儿园大班的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班主任家访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5-15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如何快速学习电工(6篇) 2024-06-11
云计算的概念(6篇) 2024-06-11
公路照明规范(6篇)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