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冬季防火措施篇1
关键词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资源景观;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59.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2-0199-01
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被誉为“中国龙脉”的秦岭南坡,区域多变的地形地貌赋予了森林公园丰富多彩、珍贵稀有的生物资源景观,是秦岭深处一处不可多见的森林生态旅游胜地,以其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驰名省内外。为保护好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资源景观,充分发挥其生物景观资源作用,笔者对该公园生物资源景观及其保护工作进行了总结。
1生物资源景观
1.1植物资源景观
1.1.1分布明显的森林垂直带谱景观。天竺山森林公园植被属山地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带,森林公园的植被按海拔由低到高可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带谱,自下而上分别为:①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带。分布于海拔500~820m的河谷地带,不仅生长着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植物,还长有南方型常绿阔叶林。②栓皮栎林带。分布于海拔800~1500m的山地,主要建群种是栓皮栎和油松。油松相当普遍,常形成松栎混交林。其他落叶阔叶乔木有杨、柳、榆、槐、楸、桑、柿子、板栗、泡桐、皂荚、椿树、黄连木等,林中灌木和草本主要有盐夫木、胡枝子、野棉花、铁杆蒿、柴胡、远志等[1]。③华山松、锐齿栎林带。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2000m的深山地区。建群种主要为华山松和锐齿栎。优势种有油松、槲栎、山杨,其他乔木有白皮松、青皮椴、漆树、青枫、化香树等,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有松花竹、连翘、小蘖、柴胡、野菊、天门冬等。④桦木林带,主要分布于海拔1800m以上的较高山地,以桦木科桦属植物占绝对优势,主要乔木有红桦、白桦、华山松、山杨、椴树和少量油松。林中灌木和草本植物主要有苦竹、忍冬、六道木、鹿蹄草等[2]。
1.1.2四季分明的森林季相景观。天竺山丰富多样的植物资源,在不同季节产生不同的观赏效果,形成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季相景观,丰富而明显。春天,万物复苏,春雪消融,在针叶林暗绿色的背景下,落叶树种嫩初绽,继而花缀枝头,百花争艳,香飘绿谷。万山绿波之上,红、黄、蓝、紫,姹紫嫣红,煞是壮观。夏天,百花未尽,绿叶已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密林之下,普遍凉爽宜人,山风轻来,绿海荡漾,凉风习习。深秋,灌木林层林尽染,色彩斑斓,犹如给群山披上了一条五彩缤纷的锦缎,令人如痴如醉。深秋,此时眼前山水犹如一幅丹青妙画,让人陶醉。冬日,一夜西风,瑞雪飞舞,如梨花飘洒,林中银装素裹,玉树琼花,枯叶落尽则更显松柏之苍翠,翠松顶雪而立,整个山壑空灵而深邃[3]。
1.1.3珍稀的古树名木和珍稀植物。位于秦岭南坡的天竺山,物华天宝,漭漭林海中隐藏着许多古树名木,成为森林旅游中重要的旅游资源,古树名木有以下2种:①麻栎。属于壳斗科栎属,又名华栎。在法官乡僧道观、扁头溪各有1株,树龄300~500年,树高15~24m,胸围360~450cm,树干高大,枝叶茂盛。②银杏。属于银杏科银杏属,又名白果树,在法官乡扁头溪老屋场有1株树龄600多年的大树,树高17m,胸围300cm,四大侧枝腾空而起,根茎萌蘖甚强。此外,公园内的珍稀植物有红豆杉、杜仲、水青树、连香树、秦岭冷杉、山白树、香果树等,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是森林景观资源中十分珍贵的资源。
1.1.4天竺杜鹃。天竺杜鹃,植物学名高山杜鹃、小叶杜鹃,主要分布于海拔1800m以上,丛状分布,尤以高程测量标记点——天竺山云盖观以北的山梁上数量多,密度大,面积约80hm2,最大灌丛高1.8m,直径2m。花期5—6月,杜鹃盛开之时,满坡紫红,景观非常壮观。
1.1.5华山松纯林。天竺山主峰附近逾1200hm2集中连片的华山松纯林,平均树高10m,平均胸径26cm,平均树龄30年左右,经过自然演替,分布均匀,生长旺盛,主干通直,树形美观,林相整齐,郁郁葱葱,具有观赏价值。盛夏时节,置身林中,凉风习习,松涛阵阵,使人神清气爽;阴雨天气,云雾缭绕,似雾似幻,如入仙境。这在全省天然林分布一般不太多见,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1.2野生动物资源与景观
1.2.1野生动物资源。天竺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茂密,自然生态系统完整,为多种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条件。区系组成明显具有东洋界向古北界过渡的特点,草食性动物主要有青羊、野猪、林麝等。肉食性动物主要有金钱豹、豹猫、猪獾、青鼬等。这些都是旧大陆热带和亚热带的典型动物,也是秦岭东南区和华南区所有的特产。据陕西省动物研究所2002年调查,森林公园有野生脊椎动物190种,隶属28目72科。其中,兽类有6目23科69种,两栖爬行类有4目11科32种,鸟类有14目31科74种。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对象的有20种。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5种(林麝、豹、云豹、金雕、黑鹳);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15种(大鲵、红腹锦鸡、鸢、红隼、普通雕、斑头鸺留鸟、灰林、长耳、黑熊、豺、水獭、小灵猫、鬣羚、斑羚);省重点保护动物50余种。种群数量相对较多的有斑羚、红隼、锦鸡、斑头鸺留鸟等。
1.2.2野生动物景观。茂密的森林中,各种兽类频繁活动,敏捷的身影稍瞬即逝,仅留下踪迹让游客猜想。树上,各种鸟类跳跃争鸣,鸣声婉转,悦耳动听。清澈的溪流中,鱼翔浅底的景观更是随处可见,极具情趣,颜色鲜艳的锦鸡,在林中幽径休闲散步,见人不惊。近几年来,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活动日趋频繁,野生动物资源成为生物资源中一道亮丽的景观。
2生物资源景观保护措施
2.1植物资源景观保护措施
2.1.1封山育林。对生态保护区和野生区实行封山,禁止牛羊进入,重点恢复建设景观林。禁止附近村民在景区内放牧及樵采活动。
2.1.2森林防火。森林防火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具体措施:一是加强对游客关于森林防火的宣传,提高游客的认识。二是加强防火队伍建设,必须要建设一支技术过硬、反应快速的森林防火队伍。三是严格野外用火,旅游旺季设立游客野炊专用点,由专人负责管理。其地点选择以无环境污染、无火灾隐患为标准。四是对森林进行重点防火保护,严禁在森林内或周围随意用火。五是加强防火设施建设。购置森林消防车1辆、风力灭火机15台、灭火器40台,分别安放在各种容易发生火灾的建筑及景观附近;购置护林防火通讯设备4台(套);结合景观亭建设,建立天竺山防火瞭望台,在各景区制高点建瞭望台4座,塔高25m,为仿古建筑,派专人每日观察火情。一塔多用,在以防火为主的功能条件下,可兼顾旅游功能,游客可登临塔顶进行瞭望,一览四周美景。
2.1.3森林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必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具体防治措施:一是为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加强生物防治的力度。二是清理林内因病虫害死亡的树木,消灭传染源,清洁森林环境。三是进行化学防治,注意所用化学药品要符合有关规定,防止污染水源及环境。
2.1.4珍稀植物的保护与开发。公园范围内及周边分布着许多珍稀植物,为了有效地保护、开发公园周边的珍稀植物,规划建设珍稀植物繁育基地,规划建设珍稀植物盆景生产基地3hm2[1]。
2.2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加强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是野生动物保护必须遵循的方针。为保护好野生动物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设立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牌。书写宣传文字,介绍野生动物,使游人了解、认识野生动物及其保护的重要性。二是禁止在公园内捕猎野生动物。旅游活动中不得进行对野生动物的追逐或其他行为的伤害。三是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提高游客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四是通过投食活动为野生动物繁衍与生存提供有利条件[4]。
3参考文献
[1]党维华,吴雅洁,崔金业.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植物景观开发建设探讨[J].陕西林业科技,2011(3):44-47.
[2]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陕西商洛地区地理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园林冬季防火措施篇2
1冻害类型及表现
1.1秋末冻害
1.1.1发生特点
发生在果树进入休眠期前,气温突然下降,造成低温冻害。主要危害当年生枝条,由于当年生枝条还未充分木质化,抵抗低温能力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
1.1.2危害表现
冻害较轻时果树一年生枝条和细弱枝条失水抽干、枯死;冻害严重时幼树和初果树小枝冻死发干,主干皮层崩裂,露出木质层,形成层坏死。造成结果枝减少,影响第二年产量,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树体正常生长。
1.2冬季冻害
1.2.1发生特点
发生在果树休眠期,一般发生在深冬季节。主要危害果树枝干,当外界温度达到或超过果树所能忍受的最低临界温度时,造成枝干受害,甚至树体死亡。
主要落叶果树休眠期耐低温能力(℃)
1.2.2危害表现
受冻后,枝干处皮层下陷或开裂,内部变黑色,细胞组织死亡,严重时大枝死亡;主干发生纵向干裂,严重时裂痕深达木质部;树势变弱,第二年病虫害现象严重。
1.3春季冻害
1.3.1发生特点
发生在果树生长期,因冻害发生时间的不同可能危害果树的嫩芽、花或幼果。
主要落叶果树生长期低温冻害的临界温度(℃)
1.3.2危害表现
发生初春冻害时,果树嫩芽发黑冻死,花枯萎;发生晚春冻害时,轻者嫩叶上出现麻点,重者嫩叶呈烧焦状,变黑发臭,嫩枝冻死,幼果脱落。发生冻害后,会导致果树二次开花、结果,造成果品产量低、品质差,甚至绝收;并且过度消耗树体营养,影响树体正常生长。
2冻害防治措施
2.1日常措施
2.1.1立地条件选择
选好园地是果树减轻或避免冻害的有效措施,首先要排除低洼、郁蔽、通风不良的涝洼地;其次要避免降经济林木栽在迎风的风口上;地下水位不宜太高,土壤不宜过于粘重。最好能选择背风向阳的南向或东南向坡,以减少或避免冬天寒冷空气的直接侵袭。
2.1.2保护树体,增强树势
加强树体越冬保护,可采用冬季树干基部培土、早春树盘覆草或覆秸秆的方法,既起到保温作用又能保墒。要加强果树的日常水肥管理,及时修剪、清理病虫枝和瘦弱枝,培养健壮的树势,能够增强树体的的抗寒能力。
2.1.3适时浇水
越冬前灌封冻水可以有效地起到防寒的作用,有条件的还可以喷洒果树专用防冻保水剂、抑制蒸腾剂等,都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早春浇水可缓冲霜冻发生时的降温幅度。
2.1.4树干涂白
进入冬季后,对果树树干刷上石硫合剂溶液或石灰水,可有效地防御冻害,也可以杀死在树干上越冬的虫卵,防止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2.2冻害前防治措施
要及时注意天气预报,在有冻害天气来临前采取以下措施。
2.2.1树干保温法
冻害天气来临前,用树干保温保湿带或防寒覆膜缠绕树干保温,能保持树干温度比外界空气温度高2℃-3℃,主要用于防止冬季冻害。
2.2.2熏烟法
在霜冻将要来临时,在迎风面每亩堆放5-6个烟熏堆,熏烟后,形成的烟雾即具有反射地表辐射的作用,同时,烟粒具有凝结核作用,使水汽易于凝结变成液体而释放出潜热,提高气温,熏烟能提高气温1-2℃。可采用干草、刨花、秸秆等与潮湿的落叶、草根、锯末、牲畜粪等混合堆放,也可采用硝酸铵20-30份、锯末60-70份、柴油10份,配制成烟雾剂使用,是既有效又经济的防冻措施。
2.2.3加热法
加热防霜是较先进而有效的方法。在果园内每隔8-10米放置一加热器,在将发生霜冻前点火加温,使下层空气变暖而上升,在果树周围形成一个暖流层,一般可提高温度1℃-2℃。
2.2.4吹风法
辐射霜冻是在空气静止情况下发生的,利用大型吹风机增强空气流通,将冷气吹散,可以起到防霜效果。试验表明,吹风后的升温值为1.5℃-2℃。
3冻害后管护措施
3.1适时适量修剪
秋、冬季冻害发生后,修枝不宜过早进行,一般应在芽萌动前进行修枝,修枝也不宜一次定型,开始轻剪,把全枯死的枝剪去,待发芽后再剪去不能发芽的枯枝。剪锯口和冻伤口要修平整,涂保护剂,如生黄土牛粪混合泥封闭,另外为防止伤口感染可以涂抹1:1:10的波尔多液或3-5度的石硫合剂等。春季冻害发生后,应立即剪除受冻死亡干枯的枝条,并涂抹保护剂。
3.2人工辅助控制结果量
发生早春冻害后,在花托未受害的情况下,喷布天达2116(500倍)或芸苔素481等,可以提高坐果率,弥补一定产量损失。如果花未开完,可立即进行人工授粉,并喷施0.3%硼砂+1%蔗糖液或芸苔素481、天达2116,提高坐果率。发生晚春冻害后,对发生二次开花的枝条要进行大量疏花,极晚春冻害时要全部疏完。
3.3及时中耕施肥
冻后果园若土壤板结,要及早对果园进行一次中耕松土,要避免伤大根。在萌芽前后注重施肥,其技术关键是,早春解冻后,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要及早勤施薄肥,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每株成年树,采用环状施肥沟法施0.5-1公斤尿素兑50公斤水灌施,幼树施肥量酌减,可分别喷施0.2%-0.3%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根外追肥。
3.4防治病虫害
冻害后,易诱发树脂病、炭疽病、溃疡病、疮痂病等,要将防病作为重点。冻害后植株树势衰弱,同时也要作好蚜虫、潜叶蛾、木虱、红蜘蛛和蚧类害虫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赵爽等.经济林霜冻害表现及生理生化机制研究进展.河北林果研究,2014.
园林冬季防火措施篇3
[关键词]徐州森林公园防火措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5+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9-184-1
1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背景概况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主城区,东经11622’-11841’、北纬33437-3459’,1992年林业部批准成立,现隶属徐州市市林业局,2002年被定为江苏省生态公益林试点单位。园内72座山峰呈组团式环绕徐州市主城区,总面积为1469.53公顷,林木总蓄积量达99150立方米,对改善徐州地区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土壤类型为石灰岩风化淀积形成的碱性土,石灰岩山地土层瘠薄。年均气温14℃,年平均风速3m/s,冬季旱风强烈,风日频率高,森林公园山地森林主要为人工营造的侧柏纯林,树龄大都在50-60年,密度大,树脂含量高,极易引发山地森林火灾。
2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1可燃物载量高,林火扑救难度大
徐州冬季气候干旱,可燃物载量高,林分易燃性高,林火扑救难度大。徐州市环城国家森林公园以人工侧柏纯林为主,森林覆盖率高达73.94%,有林地1104.79公顷,林木总蓄积量达99150立方米,九里山侧柏林最大密度达2300株/公顷,郁闭度0.8以上,林缘、林窗杂草灌木生长旺盛,林下凋落物积累多,侧柏枝叶树脂含量高,分解慢,林地干燥,极易引起森林火灾。山高坡陡、水源缺乏,林火扑救难度大。
2.2火源种类多,难预防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园内72座山峰呈组团式环绕徐州市主城区,林地与多种用地相临交错,全部开放管理,游人自由出入。因此火源种类较多,如游人扔烟头、野炊、周边燃烛放鞭炮、林内祭祖烧纸上香、林缘农田烧秸杆、居民用火等。
2.3防火队伍人员少,扑救能力低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工作员少,一线的队员仅17人。队伍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上人员约占50%。缺少防火队伍、防火专业的的知识的培训和防火技能的操练。
2.4森林防火设施装备较少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缺少先进的防火预警设备、消防车等防火、灭火设备,现有的森林防火灭火设备和森林火灾监控设备也比较落后。
3徐州国家环城森林公园的防火措施与对策
森林防火要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和科学防控,依法治理,可持续控灾战略,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管理高效的预防体系,实现森林防火实时监测、及时预警、保障林业健康发展,保护生态安全。大力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构筑生物阻隔带与自然阻隔带相结合的林火阻隔网络,有效控制森林火灾的危害。
3.1采用科学森林经营技术措施
科学的森林经营,在森林防火、灭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森林火灾的隐患,而且对环境保护、减少污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措施有:抚育间伐、减少易燃树种组成增加防火树种组成;清除杂草灌木、枯枝和凋落物减少林内可燃物载量;进行森林防火区区划及火险等级划分,按照火灾发生频率和林分资源特点将防火区分为重点防火区和一般防火区。
3.2加强对森林防火法制工作和宣传力度
森林防火必须走依法治火之路,实行规范化、法制化化管理,依法控制各种林火火源,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在森林防火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标语、宣传车、文艺汇演、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使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覆盖全社会,提高社会的防火意识,并鼓励参与防火活动。
3.3提高森林防火队伍的防火技能
森林防火队伍的建设,对森林防火工作起着直接作用,防火队员的数量要及时的补充,队伍年龄应当年轻化。队伍专业素质的好坏将直接决定着森林防火工作的进行,必须加强对森林防火队伍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
(1)熟悉森林火灾的扑救措施、扑救森林火灾的原则、程序、战术和安全自救技巧。
(2)提高了专业或半专业森林消防队员的安全防火意识、应急反应水平和扑救森林火灾能力。
(3)搞好森林防火演习,森林防火演习可以提高应急反应速度、磨合指挥协同作战能力、提高指挥艺术、合理调配防火成员单位的能力,扑救森林火灾的后勤保障供应能力。这样既达到了实战练兵的目的,又提高了扑火队的实战水平。
3.4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资金投入改善设施装备
资金的投入对森林防火工作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大资金的投入能够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预防设备,这样在预防森林火灾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有了资金投入才能完善相应的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护林点、防火道路建设、防火隔离带建设、防火望塔建设、防火宣传建设,建立引水上山,水源灭火工程;在易发生火灾区域预置灭火器材;建设一套先进、完善的森林监测预警体系,购置集遥感、监测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GIS信息管理技术于一体的实时森林监测预警系统。这样才能提高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防火灭火能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4小结
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防火工作,已经成为徐州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对徐州的生态环境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采用科学森林经营技术措施,加强对森林防火法制工作和宣传力度,提高森林防火队伍的防火技能和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资金投入改善设施装备,实现森林防火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对于徐州环城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防火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白延华徐州市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期刊论文]-农家科技(下旬刊)2012(6).
园林冬季防火措施篇4
【摘要】通过实践对比,谈高校校园人工草坪、树木春冬季管理。
【关键词】高校校园;人工草坪、树木;春、冬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045-01
1高校校园草坪的春冬季养护往往被忽视,特别是病虫害的防治
其实春季是草坪一年中养护管理最关键阶段,春季养护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草坪后期的生长好坏,尤其是暖冬后的春季更应加强养护。暖冬对病菌和害虫的自然越冬都十分有利,同时会加速草坪失水。因此,本人根据多年养护经验,认为应该做好草坪春冬季养护,提高草坪草的抗性,把病虫害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我的做法是:
1.1浇透解冻水:解冻的时候草坪最缺水,大地解冻气温迅速回升,地面水分蒸发较快,草坪草开始打破休眠发芽生长,蒸腾作用加剧。如果此时水分供应不足,草坪草就会因缺少而死亡。这个时间很短,一般是15天左右。所以在春季地表解冻时,要立即浇解冻水,保证草坪草的正常返青生长,南方雨水充足不需要人工浇水。
1.2春季后期控水:浇透解冻水后,只要草不出现明显的干燥现象,应尽量少浇水。这段时间地面温度回升缓慢,如果水浇多了会降低地温,对草坪根系的生长不利。严重的时候会使土壤因持水量过大而言之缺氧,草坪根系因缺氧窒息腐烂,只能靠地表根系维持生长。草坪根系将上浮,抗性下降,衰老加快。所以,春季有许多看似管理精细的草坪都颜色发黄,并不一定是缺肥,可能是浇水太多的缘故。春季控水有利于草坪根系在春季生长高峰期充分向下深扎,培养强大的根系,增强草坪的抗性。另外,要注意春季浇水应尽量选择中午前后进行,以利于地温的回升。
1.3清除枯草:清除枯草层,是春季草坪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对高校校园草坪。因为,在冬季很多学生在草坪上晒太阳,把草坪座的长短不一,前一年留下枯草球,还有个别学生还会用火烧草坪玩,造成一大片死亡。如果不及时清除枯草,就会影响草坪返青,及时清除枯草对草坪的夏季防病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可以提早返青的时间,使草坪草在短时间内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一般低修剪的即可除去枯草,修剪的高度应尽量低,剪下来的枯草应全部移出草坪,以免传播病菌或虫卵。
1.4春季适时打孔:从草坪草的生长发育本身要和草坪的坪用功能两方面来说,养护管理的打孔措施不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高校校园草坪草打孔的主要作用是改良草坪土壤的物理性能和其他特性,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以加快草坪内枝层的分解,促进草坪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生长发育。在干旱的条件下打孔会导致草坪草局部出现严重的脱水。因此应该在草坪生长茂盛、生长条件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打孔。打孔不但要注意时间,也应和其他措施紧密配合。例如,在打孔之后立即进行表面施肥和灌水,能有效地防止草坪草脱水,并能提高根部对肥料的利用率。
1.5春季防治病虫害:病虫害应加以预防为主,春季草坪防病一般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低修剪后打一次杀菌的杀虫药,这时地表充分,打药灭菌和灭虫卵效果好,这次打药的目的是将越冬的病菌和虫卵杀死。第二次用药是在草坪草长到3厘米左右的时候进行,这时的草坪新叶幼嫩,最容易被病原体侵染。如果是暖冬后进行则虫卵越冬率较大,因此宜早做防治。
2时下冬季相对闲暇,应加强对园林树木的养护与管理
主要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做起:
2.1浇灌冻水:冬季园林树木需水量相对较少,但却影响到园林树木的抗寒能力和第二年的生长发育。入冬前对树木尤其是新栽植的树木要灌足冻水。灌后在树木基部培土堆,这样既保证了树木本身所需要的水分,又可以提供其抗寒力。
2.2整形修剪: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对树上的枯枝、病虫枝、交叉枝、过密枝、重叠枝等应疏去,以改善树冠内通风透光条件,避免或减少膛内枝产生光脚现象。疏剪时,剪口应与着生枝干平齐,不留残桩。如果簇生枝与轮生枝需全部去除的,应分次进行,以免伤口过多,影响树木生长。
对弱树、老树和老弱枝的复壮,原则是壮枝经剪长留,弱枝重剪短留,从而使新枝长势强健平衡,达到复壮的目的。回缩或短截时,剪口应成斜面并平整光滑。选择剪口芽时,一定要使其保持合适的生长方向。
2.3树干涂白:冬季树干涂白既可减少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引起的伤害,又可消灭在树皮缝隙中越冬的害虫。可将72g水,22g生石灰,3g硫酸混合剂和3g食盐混合均匀涂刷。涂白剂的浓度要合适,以涂上树干后不往下流又不粘团为宜,生石灰一定要溶化,否则它吸水放热会烧伤树干。园林树木涂白后,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树体冬季冻害、日灼和畜禽啃食,而且能对残留在枝干上的病虫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如果在刮皮之后再进行涂白,可对藏匿在枝干粗皮、翘皮或裂缝中的越冬小食心虫、红蜘蛛等进行有效的防治。
园林冬季防火措施篇5
关键词:果树苗木防冻技术物理措施化学措施
前言:2009年冬,突如其来的低温降雪导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绿化苗木受冻害危害惨重。持续的降雪、融雪以及低温使苗木受冻,加之极限低温持续时间较长,而受此前多年暖冬的影响,不少园林养护者防寒意识较淡,使苗木冻害进一步加重,造成了巨大损失。
1.苗木遭受冻害的原因分析
苗木的抗冻能力以及受到冻害与多方面因素有着复杂的关系。下面介绍几种:
1.1不同树种抗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如雪松比油松抗冻;对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种抗旱能力也不一样,如油松就比马尾松抗冻。
1.2原产地不同抗寒能力不同,原产北方的苗木抗寒能力会更强一些,原产南方虽经过长期驯化、过度的苗木抗寒能力就差一些。如香樟在郑州地区只有在小气候条件下才能安全越冬。
1.3枝条含水量的多少会影响抗寒能力。枝条的含水量减少、木质化程度越高抗寒能力越强。但含水量过少,甚至出现生理缺水,就更容易遭受冻害。
1.4枝条的休眠状态和枝条内淀粉的转化状态对抗寒能力的影响很大。枝条处于休眠状态的植株抗寒力往往更强一些,因为枝条经过了低温锻炼。植株休眠的越深,抗寒能力也就越强。冻害的发生往往不在气温最低的休眠期,而在秋末或早春发生,就是因为这时的枝条或者未经过低温锻炼(秋末),或者已经解除休眠状态丧失了抗寒能力(早春)。枝条内部可溶性糖类的转化状态对抗寒能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枝条中淀粉在低温到来之前分解转化的越彻底,其承受低温的能力就越强。
1.5低温的来临状态对于寒害的产生影响巨大。若寒害早而突然,苗木会因还未经过抗寒锻炼,也来不及进行防寒措施,而发生冻害。温度的日较差大,极端低温过低时,冻害情况就更严重。持续低温时间长,冻害也越严重。温度急剧回升,也会加剧冻害发生。
1.6苗木的性质造成抗寒能力的差异。实生苗根系发达,比扦插苗抗冻能力强一些。
1.7地理位置也会影响抗寒能力。如高尔夫球场,多处空旷地段,在没有城市小气候的情况下,绿化苗木发生冻害的情况往往比城市绿地更为严重。
2.制定防寒预案的重要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自然灾害防治内容之一的植物防寒防冻亦不例外。一套科学合理的苗木防寒预案是确保植物免受冻害或将冻害损失降到最低的前提条件。
专家建议对于寒冻灾害要做到“普遍设防、重点突破、区别情况、各有侧重”。制定相关方案时要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植物制宜。具体来说,就是提前制定好“三案”。即以“天气长期预测报”为依据,做好“园林植物防寒规划方案”;以“天气中期预测报”为依据,做好“园林植物防冻害应对预案”;以“天气短期预测报”为依据,做好“园林植物防寒冻紧急行动实施方案”。规划方案是纲领,应对预案是中心,实施方案是补充。立足防御,警惕突变,从时间动态变化切入,向植物生理习性着力。
3.苗木防冻的措施
3.1物理措施
3.1.1选用抗寒品种。为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应选用抗寒品种,正确掌握播种期,入秋后应及早停止灌水,并追施氮肥,加施磷、钾肥,加强松土、除草、通风透光等管理,使幼苗在入冬前能充分木质化。阔叶树苗休眠较晚的,可用剪梢的方法控制生长并促进木质化。
3.1.2设防风障。土壤结冻前,在迎风面挂阻风物抵挡寒风。一般风障高2米,障间距为障高的10倍~15倍。第二年春晚霜终止后拆除。设风障不仅能阻挡寒风,降低风速,使苗木减轻寒害,而且能增加积雪,利于土壤保墒,预防春旱。
3.1.3假植防寒。把在第二年春需要移植的不抗寒小苗在入冬前挖起,分级后入沟,进行假植防寒。严寒地区也可将苗木全部埋入土中,防止抽条失水。
3.1.4设暖棚。暖棚应比苗木稍高,南低北高,北面要紧接地面不透风,用草帘夜覆昼除,如遇寒流可整天覆盖。暖棚能减弱地表和苗木夜间的辐射散热,缓和日出时的急剧增温,阻挡寒风侵袭。
3.1.5熏烟。特别冷的天气,可根据风向、地势、面积设点,每亩分散地设置3个~4个发烟堆,当温度下降有霜时,即可点火熏烟。尽量使火小烟大,保持较浓的烟雾,发烟时放出的热量提高苗圃地温度,并保持烟雾到日出时为止。熏烟的作用在于形成烟雾,可以防止地面热量的辐射扩散,既防冻又积肥。
3.1.6覆盖。在土壤结冻前,对幼苗用稻草、麦秸等覆盖防寒。对少数不耐寒的珍贵树种可覆土防寒,厚度均以不露苗梢为宜。第二年春,土壤解冻后除去覆盖物即可。
3.1.7涂白。入冬前在树干上普遍“涂白”,用以防治病虫害及以减轻树木因冻伤和日灼而发生的损伤,或缠裹草绳、薄膜、无纺布等防寒。
3.2化学措施
本文重点介绍化学防冻药剂及其类似物质。
化学防冻的原理,一是利用生长激素调节苗木的生长规律,增强抗冻能力,达到生理抗冻,该类措施效果慢但稳定性好;二是通过喷施化学药剂,达到应急救灾的目的;三是通过喷施化学药剂,形成保护膜,可以降低细胞冰点,从而使苗木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冻害。
绿地植物的生境多元化、植物种类多样化,尤其是近年来的“南树北移”之风,给植物防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种化学防冻药剂也层出不穷。
目前市场上的化学防冻产品种类很多,按防冻原理大体可分三类,一是诱抗剂类型,利用生长激素等诱导植物体内抗冻基因的表达,增强抗冻能力;二是通过喷施化学药剂,形成保护膜,使苗木在一定程度上免受冻害,是一种应急救灾措施;还有一类是施用营养物质,增强细胞壁厚度或细胞质浓度,通过“强身健体”从根本上提高苗木抗冻能力。
最近有的地区还研发出一种复方抗冻药剂,利用不同防冻剂的防冻原理,进行复方配制,从而使植物在物理上、生理生化方面均产生一定的抗寒能力。
化学防冻方法是一种应急措施,必须密切关注当地天气预报,在寒潮降温前15天以上使用效果最佳。
结束语:
虽说防寒是冬季的工作重点,但如果能在秋季提前做好准备,将对冬季防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对于南种北移苗木、新移栽苗木及露地栽培的不耐寒花木,必须进行防寒才能避免低温危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耐寒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果苗木防冻[J].果农之友.2009,12.
园林冬季防火措施篇6
我国现有竹林逾400万hm2。在实施六大工程的情况下,竹林作为一种可持续利用资源,比木材生产的周期短,一旦成林,只要合理经营,便可持续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物质产品和生态产品,同时也缓解了人们对天然林资源需求的压力[2-3]。安徽竹乡的张冲乡位于大别山区金寨县东侧,响洪甸水库上游,全乡6个行政村逾13000人,林业用地面积8666.67hm2,森林覆盖率73%,是金寨县的重点林区,也是安徽省毛竹主产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时间长,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山地黄棕壤,年平均气温15~18℃。目前,全乡共有各类竹林逾3333.33hm2,其中毛竹3000hm2,年产毛竹50万根,元杂竹逾1万t,林业产值达800万元。张冲乡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展了以栽林、抚育、采伐等方面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林业技术措施,对毛竹的产量和质量有了飞跃的提高,增加了林农收入,同时发挥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现将毛竹造林抚育技术及其实施效果总结如下。
1造林抚育技术
1.1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和通气良好、呈酸性的黄棕壤、红壤、黄壤地区。张冲乡土壤是山地黄棕壤,均适宜毛竹生长。通常设计在阴坡(在该乡竹林分布中,阴坡毛竹长势优于阳坡且胸径比较大),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均可规划设计。
1.2精细整地
在地势平坦或较缓的地方可采用全面整地,在地势较陡可采用块状整地或带状整地。合理地整地,一方面消除地表天然植被,提高地温和通气性,刺激了地上活性,加速有机质分解,促进养分释放,增强土壤供能肥力,加速苗木生长;另一方面可保持水土,减少新造竹林的危害,一般可用割除法、火烧法或化学药剂清除。
1.3造林
造林季节一般选择在晚秋、冬季和早春,除天气寒冷外都可以造林,最宜选择冰土融化后的春季。造林方法一般有移竹造林、移蔸造林、实生苗分蘖苗造林、移鞭造林。通常选择移竹造林,采取该种方式的造林成园早、见效快。应选二至三年生、分枝低、枝叶繁茂、生长健快、无病虫害、胸径在3~7cm、鞭芽饱满的竹株为宜(根据在实际工作中,胸径特别大的母竹造林成活率较低,而且运输不便)。
运用移竹造林时,在选择母竹时,二年生母竹和三年生母竹数量上分布均匀,这样成林后可避免竹园成林的大小年。挖母竹是整个造林环节的关键,其直接影响母竹的成活。一般毛竹竹杆基部弯曲的内侧是竹鞭所在,最下一盘分枝方向与竹鞭走向大致平行,根据竹鞭的位置和走向,离母竹30cm左右挖土找鞭,来鞭20~30cm、去鞭50~60cm的长度截断。毛竹根再生能力弱,注意保护鞭芽,不要猛摇竹杆,以免松离带土,特别要保护好母竹与竹鞭连接的螺丝钉。竹挖起后,削去竹梢,留枝3~4盘,以减少竹母的蒸腾作用。
母竹采挖后,要及时造林。栽植时,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围土、上厚盖土。在已整好的造林地上,按525株/hm2的密度设计,挖长120cm、宽80cm、深50cm栽植穴栽植。在气候条件恶劣的情况下,要运用三角架加以定植,以便栽后的母竹动根,以提高成活率。
笔者在基层工作中,总结了林农造林的经验“三大一包”,即大植穴、大竹母、大密度,栽植后在母竹四周多围泥土,形成小馒头包。采用该方法栽植,不但成活率高,翌年母竹出笋较大,成竹胸径较大,成林快,见效快。
1.4抚育管理
竹林抚育包括幼林抚育、成林抚育。竹林抚育措施使用的是否得当,是能否提早幼林成园和成林竹园提高质量的关键。
【园林冬季防火措施(6篇) 】相关文章:
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篇) 2024-09-14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9-04
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8-26
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 2024-08-14
售后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 2024-08-02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美术理论知识点(6篇) 2024-10-04
园林冬季防火措施(6篇) 2024-10-04
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6篇) 202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