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校本研修计划(收集3篇)

时间:2024-06-29 来源:

地理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于学校发展的长远规划及当前现状,以有效教学为主题,以学科教研组建设为依托,统筹兼顾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实现学习、研究、实践的融合,打造学习型教师、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学校。

二、工作目标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校长主持、各部门协作、专家指导、骨干带头、同伴互助、集中研训与个人实践相结合的研修模式,坚持读书——实践——研修——提高的研修流程,构建顺应教育发展需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的研修制度;坚持面向全员、面向学科教师、突出核心骨干、全面提升的研修目标,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工作任务及措施

1、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按学校十一五规划的总目标认真制订学校年度校本研修计划,修订并完善校本培训、校本科研、学科建设任务目标。各处室、学年(科)组、教师个人要依照学校计划分别制定出个人研修计划,计划要突出目标要求和实施研修的具体措施,教学校长要做好校本研修的指导、引领、监督、落实工作,教务主任要负起校本研修的组织安排责任,学科组集体组织活动。教务主任负责协调安排活动,此项工作作为学校考核教师的重要材料存档,教务处负责常规检查考核记载,学校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在每学期末要集中进行考核评价。

2、认真参加市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集中研修活动。

(1)、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班主任培训。

(2)、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新教师培训。

(3)、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专业水平测试。

(4)、区教育局组织的学科教学研究活动。

(5)、区教育局组织的专题讲座、报告。

(6)市、区教育局组织的校长学习培训。

3、建立校本研修制度,规定每周二下午2:30—5:00为教育理论学习、案例、小课题研讨时间,学校规定教师学习的书目为《聚焦课堂》、《有效教学》、《教师的十大素养》。确定“学中悟、学中做、学中思”的学习原则,学习研修采取专业人员引领学、集中辅导学、专家指导学,定期召开学习研修汇报课、交流会,促进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化。

(4)、以本研修为基点,学科建设,组织学科集体备课,按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计划集中在隔周四下午2:30—5:00进行课案说课备课研究。中小学继续开展每位学科教师的一节教学设计、一节说课、一节讲课、一节课前后反思、一节教学课的评价与分析和其他教师的听、看、评议等九个一活动。通过九个一活动工程的实施,找出每位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行动研究、同伴互助的办法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详细安排见学科建设特色活动工作流程一览表。

5、突出以师德教育培训为目标的德育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将通过影视、文件、案例、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学习为目标,由德育处按计划规定隔周四下午2:30—5:00组织学习培训,学习内容安排见德育处安排计划。学习笔记、学习体会、教师叙事纳入校本研修考核记学分。

6、校本科研以校本行动研究为主线开展小课题行动研究。在全年的校本科研中,要以教育局新课程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为主题,紧紧抓住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问题’这根主线,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立项行动研究小课题。课题要紧紧围饶学生学习态度、兴趣、和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采取个人研究和小组合作研究的办法,充分发挥现场诊断,行为研究等研究方式,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实施研究过程——总结评价效果,从而攻克新课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A、继续抓好08年研究立项的6个区级小课题。

B、深入探究8个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问题,立项新的小课题。

7、遵循教育规律,抓住科研课题在研究中提升自我。

根据市教科所十一·五教育科研培训计划,组织主管科研的领导参省、市级培训,学校有计划的组织领导、教师学习教育局教育科研手册。学校将要以讲座的形式对全校专任教师分别进行校本行动研究专题培训。认真组织好汽车区教育科研刊物的投稿撰稿工作,特别要注重教育局教育科研信息拦目的报道

8、加强骨干、核心教师的研修,突出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对骨干教师的研修培训,要结合培训部的计划,进行学科教学理论、课题研究、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等针对性的培训,学校要继续坚持开展骨干教师的六个一活动。每年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学期至少上一次示范课,听课不少于32节,参与指导评课不少于5节,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并组建一个课题组;提出实施有效教学的建议或做法一项;带头建立个人博客、每学年做一次教学讲座:帮带一名青年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全天候开放课堂。使每一位骨干教师都能成为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支撑者、掌握课题研究方法的先行者、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行者,独具课堂教学风格的现代型优秀教师。

地理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篇2

专题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教师〔2019〕1号)、《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皖教〔2019〕23号)、《关于全面实施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中国教师研修网依据专家团队精心设计的实施思路、全国范围内2.0项目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炼梳理,结合合肥市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培训目标

提升合肥市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指导力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

二、培训对象

合肥市中小学教师(凡持有教师资格证的在岗在编教职员工均须参加)。

三、整体设计思路

通过引领校先行分享整校推进方案和示范课例的方式,为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培训指导团队提供学校整校推进的思路与策略参考,将优秀成果辐射影响其他学校,促进全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全员推进。

在此基础上,合肥市中小学全员教师,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通过60学时的教师全员混合式研修(包括网络研修30学时和校本研修30学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覆盖校内外全场景,围绕信息技术如何与学校教学、德育、行政服务等各项工作融合创新的问题,紧密结合学校课堂教学、教科研活动、德育与学生发展、行政与后勤等方面的常态工作机制,以课例研究、优质案例资源库建设等为抓手开展研修活动,实现“一课多点的课例开发,在完成能力提升工程2.0研修任务及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级考核测评的同时,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水平和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团队指导力的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

四、实施方案及目标

本次提升工程2.0全员培训主要包括项目启动期、整校推进期、测评总结期三个阶段。通过“引领示范、骨干先行、全员研修、片区入校、考核认证的整体实施策略,实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

1.项目启动期(5-6月):中小学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者集中培训

在开展教师需求和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等调研基础上,以中小学校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为依据,以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学校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融合创新示范课例三大任务为抓手,确保学校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者理解能力提升工程2.0政策文件的目标任务,能够结合学校信息化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现状,着眼未来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科学制订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本校校本研修主题及校本研修与考核方案,学习信息化教育管理推进策略,提升信息化领导力。

(1)政策引领,聚焦方向

通过专家政策解读和平台演示,帮助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切实领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工作目标与具体任务,引领学校结合学校信息化实际情况和教师队伍的现状,着眼未来学校信息化创新发展,更好地落实指导学校实施信化教学校本研修和开展信息技术应用校本考核。

(2)案例赏析,模范参考

通过片区引领校分享整校推进方案和示范课例的方式,为参培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提供学校整校推进的思路与策略参考,为培训指导者提供校本研修计划制定与实施参照,在观摩研讨的交流活动中,初步规划本校整校推进方案和校本研修计划。

(3)方案制定,融合创新

在政策领会和案例评析的基础上,分校讨论,融合创新,制定本校整校推进方案和校本研修计划,指导教师开展“一课多点融合创新课例研修,助力教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

第一阶段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培训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集中讨论、校本研修等相结合的培训方式,进行为期1-1.5天的线下集中培训;其中学校管理者1天,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为期1.5天。

学校管理者、培训指导者、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课程安排(1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一天

8:30-8:40

开班仪式

领导致辞

/

项目组

8:40-9:40

政策解读

省提升工程2.0政策解读

专题讲座

市教科院信息中心田钰主任

9:40-9:50

平台演示

平台使用演示

/

项目组

9:50-10:00

问卷演示

【问卷演示】演示说明教师信息化调查问卷

/

项目组

10:00-11:00

整校推进实施路径

【引领校经验分享】学校整校推进的路径与策略

案例分析

引领校

14:30-15:30

“一课多点课例展示

【引领校经验分享】学校示范课例分享

案例分析

引领校

15:30-17:00

整校推进方案制定

【分校交流】校级管理者与培训指导者讨论、制定本校整校推进方案

交流讨论

/

培训指导者集中培训课程安排(0.5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二天上午

8:30-11:30

校本研修计划制定

【分校交流】培训指导者与教师骨干讨论校本研修计划与“一课多点融合创新课例开发

交流讨论

/

骨干教师集中培训课程安排(0.5天)

时间

课程模块

主题

课程形式

主讲人(拟)

第二天

上午

8:30-10:00

校本研修策略

“一课多点校本研修策略

专题讲座

中国教师研修网徐守磊

10:00-11:30

案例展示点评

融合创新示范案例展示与点评

展示点评

/

2.整校推进期(6月-11月):教师全员网络研修+校本研修

各学校管理者和培训指导者组织全员教师学习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平台30学时网络课程,开展30学时校本研修,共60学时混合式培训。

(1)网络研修

中国教师研修网在平台上开发、提供专门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课程资源,包括:

①师德教育、课程思政、教改前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思政德育课程;

②信息化发展规划、前沿技术热点、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管理、互联网学习与创新、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合肥市能力点解读及应用软件等专题通识课程。

③覆盖30个微能力点的多学科、多学段的案例解析课。

(2)校本研修

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设置针对性培训任务:学科教研组积极开展教研组校本研修计划制定,在骨干教师带动下,教师全员掌握“一课多点课例研修方法,形成可以涵盖多个微能力点的单节课或单元课课例,并鼓励教师参与市级优质课评比以及全国云研修课例分享活动。

考虑区县学校教师参训实际情况,分多种方式开展校本研修:

①整校独立开展校本研修。校级管理团队由校长领衔,教学主管校长、教导主任、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构成,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带领管理团队,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负责制定本校方案并组织实施,落实研修管理与辅导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教研组及一线教师按照计划开展任务驱动式研修。

②片区引领校协同开展校本研修。基于部分学校教师较少、信息化实施条件较弱等现实情况考虑,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将信息化条件较好的学校作为片区引领校,吸纳乡村教学点或参训人数较少的学校教师加入,由引领校协同管理和指导本片区的校本研修活动。

(3)专家团队指导(9月-11月)

中国教师研修网组织建立分学段、多元化的专家团队,遴选具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和熟悉中小学教学的高校专家(以本地优秀专家为主),开展以片区为主的典型教学问题答疑、观摩指导示范课等指导活动,实时跟进培训过程,保障培训效果。

3.测评总结期:参加校本应用考核测评,总结提炼项目成果(11月-12月)

本次培训考核依据《合肥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细则》,在中国教师研修网平台完成不同角色(教师学员、学科教研组工作坊坊主、学校管理员)的60学时培训任务后,教师全员在合肥教育云平台提交至少20学分的能力点认证材料,参加校本应用考核测评。

学校管理团队和培训指导团队通过筛选整理优秀作业、研修活动案例(规划、方案、教学设计、课例视频等)等培训成果,建设积累一批信息化教育教学优质案例,促进本地优质案例资源的共建共享。

序号

成果名称

形式

1

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方案集

文档

2

学科校本教研活动方案集

文档+图片

3

优秀个人研修计划集

文档

4

学科教学示范案例集

文档+视频

5

“一课多点学科教学示范案例集

文档+视频

6

专家指导视频库

视频

五、组织管理与保障

(一)组织管理与制度保障

合肥市教育局负责本次项目的统筹管理工作。中国教师研修网具体负责本项目的实施,制定严密的管理制度,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提供全过程的教学教务、后勤保障和质量检测等工作,确保实现项目质量、进度和项目目标,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二)疫情防控

根据《安徽省复工企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试行)》规定程序和要求,在培训期间,将按要求严格做好人员、物资、场地、监测等防控条件准备,细化各项防控措施,制度明确,责任到人。积极配合培训所在地卫生防疫部门,做好培训场所、设施设备和使用耗材等消毒工作和人员体温检测工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附件1:网络课程资源

附件2:三种角色考核细则

中国教师研修网

地理校本研修计划范文篇3

【关键词】网络研修;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麻江县;有效性管理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是一种教师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以下简称“网络校本研修”)。各地学者、教学研究人员和参与教师纷纷对此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大多数学者均从培训的模式、运行机制和评价角度开展研究,涉及培训管理研究的相对较少,基本处于实践性探索阶段,还没有开展深入的系统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笔者就本县2015年网络校本研修有效性管理进行了实践性探究,取得了实质性效果。在规定时间内达参训率、学习率、合格率三个百分之百的好成绩。

1.W络校本研修的“两个”融合

1.1网络校本研修与联片研修、“送教下乡”的融合

网络研修借助培训机构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各类研修资源的学习、典型疑难问题的研析、各类学习共同体研修和教研活动、个人自主研讨活动等。校本研修主要是学校各类研修活动、教研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等。联片研修主要是片区、跨片区研修活动和片区、跨片区教研活动等。“送教下乡”主要是县内优秀骨干教师送培送教到学校,开展实践性教师培训。

三者要紧密结合,相互支持,共同实施。网络研修的任务为驱动校本研修及个人研修提供引导与支持;校本研修活动中的研修成果共享、核心问题提出,通过专家指导与引导,学员在网络研修活动中进一步学习和解决问题;学校各类研修活动和教研活动,体现为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共同进行。

联片研修和“送教下乡”在网络校本研修基础上实施,贯穿整个培训过程;联片研修和“送教下乡”活动是整合培训的进一步延伸和深入;联片研修的成果对整合培训形成促动。

1.2专家引领资源、预设性课程资源与生成性优质资源的融合

网络校本研修,由六大核心研修主题引领,分别为:修师德(必修)、明理念(选修)、懂学科(选修))、学技术(必修)、会应用(必修)、比成效(选修)。其中,3次为网络校本同步研修(学校学科教研小组借助“校本研修”下的小组协作空间在线磨课系统,开展基于校本研修的在线同步“磨课”活动),1次为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主题四),1次为应用成果评比活动(主题八),校本研修专家实地指导两次(依据各省研修开展情况确定)。

三部分研修资源相辅相成,其中包括必修和选修。选修部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多种研修资源为片区、学校及学员个人的多型研修及教研活动提供支持和参考;片区、学校及网络研修活动的优质生成性资源逐渐纳入共享,供学员进一步学习。

2.网络校本研修的“双线”管理

2.1行政线的组织管理

2015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下发了《关于组织实施2015年“国培计划”-示范性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的通知》(教师司函〔2015〕43号),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立即行使权力,转达下达文件,成立组织机构,制定研修规划及考核管理制度,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成立以县教育和科技局局长为组长的项目培训领导小组和以教师培训中心主任为组长的工作指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管理及相关协调工作。工作指导小组负责项目活动设计、指导工作,并会同国家开放大学做好参训教师的过程监管和评价考核。学校负责制定校本研修计划,督促参训教师线上学习和线下研修的组织管理。

2.2业务线的技术指导

业务线的落实比较复杂,既依靠国家开放大学专家团队线上线下指导,又依靠县级培训团队工作坊和研修小组磨课指导。县级培训团队来源于两个层面,一是学校业务管理人员(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其侧重“网下”,协助“网上”,即“网上”专家通过视频指导;“网下”开展基于“磨课”范式的网络校本同步研修,以学校学科教研小组为单位,围绕“会应用”开展三轮基于“磨课”范式的混合式课例研修。研修组长是校本研修活动的直接策划、落实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县级指导者(县教师培训中心专职教师、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县级以上名师骨干教师等)其侧重“网上”,参与“网下”,即“网上”根据《周工作计划》,学员在指导专家和辅导教师的引领指导下,进行课程学习与班级为主题的学科工作坊主题研修;“网下”,组织专家实地指导。辅导教师选择磨课成果组织区域工作坊主题研讨,分享经验,指导问题,并组织跨校现场交流活动。县教师培训中心在其间起着纽带作用,为行政线提供决策参考和业务咨询,为业务线提供业务指导和资源服务。

3.网络校本研修的“双线”评价

网络校本研修包括线上、线下两个环节联系,却又环境迥异。线上学习发生在县域的学科工作坊的、学校研修组织的虚拟环境下,由平台自动评价;线下研修发生在本校、本片区的真实环境下,由县校评价。

本县“网络校本研修”四类角色的考核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辅导教师、校级管理员、研修小组长的成绩均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己所辖学员线上学习情况(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参与活动、提交磨课量化记录、研修总结、优质资源等),占权重50%;二是本人的工作情况(包括开展线上线下研修活动和提交资源数及简报等),占权重50%。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只有实行“双线”管理与评价,并做到两个融合,才能有效开展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才能消除培训者倦怠情绪,才能增加培训者成就感,有效调动培训者工作和学习动力,使县域内逐步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常态化运行机制,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让教师边学习边实践,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生成和积累一批高质量的课例研究案例资源。

【参考文献】

【地理校本研修计划(收集3篇) 】相关文章:

打羽毛球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6-28

[精选]包饺子日记(整理9篇) 2024-06-26

四年级日记5[精选](整理3篇) 2024-06-26

[精选]六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25

精选劳动的日记4(整理2篇) 2024-06-23

小鸡的成长日记精选2(整理2篇) 2024-06-23

逛超市日记精选[15](整理9篇) 2024-06-19

地理与生活论文(收集3篇) 2024-06-29

地理校本研修计划(收集3篇) 2024-06-29

虎跑泉游记作文(整理9篇)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