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先进事迹材料(6篇)

时间:2024-10-07 来源:

抗洪先进事迹材料篇1

18日当晚,人民医院领导紧急召开会议部署抗洪抢险工作,医院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汛,防大疫”的思想,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立即行动起来,认真部署、扎扎实实做好抗洪救灾及医疗救治工作。

杨安全,人民医院物管中心主任,是该院此次抗洪救灾后勤保障组中的一员。作为人民医院一名老职工,在副院长喻其敏、唐乐辉的带领下,他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则,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带领着物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抗击洪水的铜墙铁壁。

洪水肆虐期间,医院后勤保障、水电供应中断,在困难面前,杨主任始终战斗在抗洪抢险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领科室全体员工全力做好防汛救灾物资的调拨、配送以及水电气、房屋维修等工作,使抗洪救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一、由于水位不断上涨,该科指定专职人员负责防洪水位观测记录,每1小时报告一次并做好详细记录,随时上报。二、根据从区防汛办得到的情况,院领导果断下令,物管中心、护理部等部门组织100余人,迅速将住院部一楼病人及家属护送到安全地带,确保病人得到了及时治疗,无一例人员伤亡。三、及时转送上千件贵重物资、设备及价值6000余元药品,尽最大可能减少医院财产的损失。四、及时拆除损毁电路,将住院大楼供电线路并连到门诊供电系统中,及时保证住院大楼的照明用电。五、该科组织人员对全院所有排污管道及强电网管进行检查维护,及时排查安全隐患。六、及时清洗食堂,配合相关部门严格消毒,保证病人、职工及家属的饮食安全。

抗洪先进事迹材料篇2

村党支部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材料:人民的利益第一

灾情发生的第一时间,**村党支部书记**就叫上村两委干部赶往地质灾害户进行现场勘查,并打电话询问村民小组长各组受灾情形,详细了解并记录灾情。同时迅速召开防汛会议,按照党委政府的防汛工作部署,成立以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其他两委干部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各组组长为防汛联络员。会议上党支部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投入到抗洪抢险斗争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下,村两委把抗洪救灾及恢复重建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按照上级要求,统一认识,切实担负起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责任。党支部要求党员干部要自觉服务人民群众,密切党群关系,做到“察民情、解民忧、帮民富”。支部严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随时的天气变化;对受灾严重的烟叶生产,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广大党员挨家做好巡查,并发放《烟叶防洪救灾生产技术要点》,做好技术指导,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对出现屋后山体滑坡的农户,两委干部及时走访,做好群众的安抚工作,及时清理灾后废墟;对于受灾较重,群众出现情绪波动的,党支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稳定事态的基础上,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帮助群众认识当前全镇严峻的防汛形势,通过党支部的大量安抚性工作后,受灾群众情绪平稳,保障了抗洪救灾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这次防汛救灾中,党支部经受了一场巨大的考验,在支部带领下,党员干部处处以大局为重,他们首先考虑的是为民解难,为党旗增辉,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们舍己忘我、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感动着也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们,人们也以各种方式支援和支持着防汛救灾工作。

党支部和所有党员在这场战斗中真正发挥出了应有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伟大的防汛救灾精神凝聚起了强大的党心和民心,这无疑已经成为**村夺取抗洪救灾斗争全面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洪先进事迹材料篇3

一、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1.作为正课的补充,把乡土史穿插于课堂教学中。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在讲清课本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把相关的具有一定历史特征的地方乡土史补充进去。或教师讲述,或是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亲切感。例如,教学中国古代史“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我在新课导入中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你见过我们宿迁城区标志性雕塑“霸王举鼎”吗?西楚霸王项羽与宿迁有何历史渊源呢?(2)你知道我们宿迁市特色产品“虞姬水饺”吗?虞姬是什么样一个人呢?问题一出,学生顿时产生浓厚兴趣,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新课便自然而然导入了。在讲授课本内容的过程中,我结合“巨鹿之战”、“楚汉战争”两目内容,向学生介绍项羽的生平事迹,讲述项羽和虞姬的生离死别的故事。学生为家乡出现项羽这样的英雄人物而感到无比自豪,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又如,教学“春秋五霸”一课,当讲到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一目时,我插入讲述泗洪境内“管鲍分金亭”的来历,这不仅加深学生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对我县这一历史遗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课后,一名同学兴奋地说:“管鲍分金亭就在我们村,没想到这个不起眼的亭子还有着这样一段历史,我真为我们村感到自豪!”

2.每学期规定一定时间,采取专题和史话的形式讲授地方史。由于我校初中每周只安排两节历史课,而且每课时缩短为40分钟,课程紧,任务重。我们在不影响课本内容教学情况下,每周安排一节课时间讲授地方史,一般选择周六下午第二节课,通常采取年级集中讲授的形式,几名历史老师轮流担任主讲。课前,我们认真备课,对讲授内容、组织方式都作精心安排。我们广泛搜集宿迁市(泗洪县)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史料,按照课本内容教学进度,分阶段讲授。例如,原始社会一章讲完后,选择了“江苏人类发源地――下草湾”和“中国最早古猿故乡――泗洪”作为讲授史料;在隋唐内容讲完后,选择的史料是“千年古道――古汴河”和“泗洪历史人文景观――隋唐烟柳”。我们还结合历史纪念日进行专题讲座。200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我们通过学校政教处请来泗洪县“新四军研究协会”一名新四军老战士,为学生专题讲“血战朱家岗”和“青阳镇保卫战”。老革命家结合自己亲身经历讲述60多年前发生在泗洪大地上的抗战故事:新四军将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用鲜血谱写了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救亡诗篇。学生不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也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故乡。

3.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家乡历史文物、遗址、纪念馆(碑)等场所,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我县有悠久的历史,出土文物丰富,有众多的历史遗存和纪念馆(碑)。每学期,我们都组织学生参观考察,让学生更直接地了解地方史。2007年清明节,校团委和历史组组织初二年级学生到我县半城镇瞻仰“彭雪枫烈士纪念碑”,听讲解员讲述彭雪枫率领新四军第四师在泗洪抗日事迹,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刚刚落成的泗洪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有在我县车门乡出土的古象牙、重岗发掘出的汉画像石、青铜器、古钱币等。螃蟹节期间免费对外开放,我们利用周日组织部分学生去参观,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参观内容。2008年清明节,我们又组织学生祭扫泗洪烈士陵园,参观陵园革命事迹陈列馆。另外,部分班级历史兴趣小组还自发组织参观考察下草湾遗址,并采集到一些石器。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地方史知识,使学生对历史课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对家乡热爱之情。

二、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地方乡土史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课程改革在实施方面具体目标时,还强调要通过课程实施和学习方式改革,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新课改背景下的历史教育,强调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提倡学生学习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要求关注学生学习能力本身的培养。这一切要求和目标,都是通过搜集和处理多方面信息的过程实现的。乡土史以其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优势,可以作为改革历史学科学习和教学方式的突破口。因为,乡土史和家乡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教学方式上适合于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调查研究,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此,我们把培养学生搜集地方史的能力贯穿于日常历史教育活动之中,而且把它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我们按照地域范围先后开展两个课题,即“寻访历史上的泗洪”和“寻访历史上的宿迁”。活动以班为单位,按照志愿原则将学生分成五个探究小组:历史名人组、名胜古迹组、物产组、诗歌组、地方文化组。历史名人组主要搜集我市县名胜古迹所在地,并加以简要介绍;诗歌组主要搜集一些名人赞美宿迁(泗洪)的诗歌,了解写作背景及其内容;物产组搜集本地特产,包括实物和图片;地方文化组搜集我市县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如戏剧、民歌等。每个探究小组在10人左右,要制定周密的活动计划,做到人人参与,团结协作,要有成果。活动开展后学生普遍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家住城区的同学利用星期天去县图书馆查阅资料,参观县博物馆、烈士陵园……农村的同学则在周日访问村中的老人,考察本地历史遗迹、纪念馆(碑)。学生广泛搜集,付出辛勤的劳动,获得了丰富的地方史史料。历史名人组搜集到江上青烈士、彭雪枫将军、喻尊霞烈士等名人事迹;物产组搜集到曾被清朝皇帝列为贡品的天岗湖银鱼、上塘大米、双沟大曲等;诗歌组同学收获颇丰,仅与泗洪境内著名遗址“挂剑台”有关的诗歌就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哭李尚书》,宋代唐萧的《季子挂剑歌》;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美古汴河的名诗《隋堤柳》......我们布置专用历史教室,将学生搜集到的宿迁(泗洪)地方史史料,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分门别类,摆放于教室四周,供学生参观、学习。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学会与他人合作、交往,增强学生保护地方文物的意识,加深学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自编地方史材料,扩展乡土史学习内容

由于我校没有专门乡土史教材,我们便因地制宜,自己组织编制地方乡土史材料。在年级组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历史教研组的指导下,历史备课组几位老师齐心协力,广泛搜集资料,并吸收了学生的搜集成果,设计编制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出土文物、地方特产、文学作品等六大系列内容,按初一年级到初三年级的教学进度对每一系列内容作具体安排。我们特别关注宿迁市近年来一些重大考古发现,把最新考古发现成果及时补充吸收进乡土史材料。如,考古工作者于2003年在我市泗阳县三庄乡大青墩村发掘的汉代泗水国王墓,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都作了跟踪报道,在我省乃至全国产生极大的轰动。我市2003年中考,历史学科与化学学科就不约而同地捕捉这一信息,设计了两道选择题,即历史试卷选择题第27题,化学试卷选择题第1题。

四、用考试这根指挥棒引导学生重视乡土史

以往,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学科始终处于辅科地位,一些老师往往在初一、初二不够重视历史教学,更谈不上乡土史教学,只是到了初三时才加大复习力度,至于地方乡土史,也仅是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些资料,让学生去死记硬背,效果可想而知。从2007起,历史学科在宿迁市中考科目中分值提高到80分,且地方乡土史所占内容比例也有所增加。为了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地方乡土史,我们把握住考试这根指挥棒,对于学校每次组织的阶段性练习测试,我们都适量一些乡土史内容。这样,学生在认真复习课本内容的同时,都能自觉地复习乡土史内容,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地方史教学上,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成效显著。但这只是我们少数教师的个人行为,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大环境中,我们还显得势单力孤。令人高兴的是,本次课程改革中,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一)的内容标准中已涉及较多的地方乡土史,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有的直接指向地方乡土史教学。有了国家对乡土史教学的严格规范,我们有理由相信,地方史教学定能由少数教师的个人行为变为学校的共同行为。

抗洪先进事迹材料篇4

紧急抢险冲在最前面的是党员干部

茶林全药冲杆路被冲毁,冷水滩-新田二级传输光缆被冲断,中断我县茶林、麻江、阳明山三模块点通信。长线局抢险人员赶到现场,立即测试,查找障碍点位置,此时茶林机房因山洪积水被淹,他们全然不顾齐膝深的积水,负重二三十公斤的测试仪器艰难地挪到机房,在手电微弱的的光线下,检查出障碍点后,立即赶赴现场在暴雨中放光缆、接头,忍住蚊虫叮咬和饥寒交加,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半,其中许小红不顾老公的生日,辞别亲朋好友,战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与男同志一起摸爬滚打,不甘落后,成为绽放在抗洪一线的一道亮丽风景。第二天又赶往平福头、五星岭抢险。因电力中断,蓄电池长时间放电,输出电压降到49伏,需要发电,此时油机已进水不能发电,只有到临近的麻江模块点调油机,因公路塌方,公司设备中心主任蒋汉友组织民工抬着油机步行4公里,送到茶林已是晚上十点,由于设备原因,一直忙到凌晨2点半,通信还未恢复,市分公司网络保障部闻讯赶来支援,在大家的努力下,17日10点茶林、麻江恢复了通信。事迹材料网

五星岭山洪凶猛,电杆、道路、稻田损毁严重,模块点传输光缆倒杆3公里,重新架设光缆后于17日17时恢复通信。

我公司抢修队员用最短时间圆满完成了通信抢险任务,确保了党政军和各级救灾指挥部及灾区人民的通信畅通,有效保障了灾情发生期间灾情民意的上传下达,县委领导不无感慨的说:关键时候,还是中国电信最靠得住。”事迹材料网

灾后重建干得最辛苦的是维护人员

抢险预案第一步进展顺利,中断的模块点都在中断后24小时内全部抢通。阳明山无线农话基站因山体多处滑坡,在7月20日恢复。第二步迅速组织线路维护人员,组建了4支抢修队伍,确保全县通信畅通,党政电话、抗洪抢险指挥电话、镇乡通信、大用户、普通用户分级优先抢通,力争将通信受阻时间缩短在最短时限内。分别在五里牌、茶林、五星岭抢修,抢修人员克服道路毁坏严重、气温高、抢修任务重等困难,日夜奋战,连续工作,对受损的线路进行恢复,受损线路更改路由,消除洪灾等自然灾害安全隐患,确实无法更改的,增加防护拉线等措施,提高杆路抗灾能力,避免二次灾害的发生。

何红安副经理带领各抢修工程队奔忙在通信抢修的第一线,足迹踏遍了大半个双牌乡镇,哪里有通信修复工程,哪里就能看到我们何副经理身先士卒的身影。

签约员工吴永军,作为七尺男儿,血性方刚的汉子,撇下3岁的女儿和上班的妻子,一心扑在茶林抢修现场,茶林受灾最重,抢修工程量最大,他忍受高温天气和蚊虫的煎熬,忙着电缆接头、用户线路的查修,一呆就是半个月,一直到抢修工程完工、用户全部恢复通信才回家。本文来自sjclw.net

黄红日从抢险到抢修一直在现场,杆路测量、组织抢修材料和抢修工程队,进行得井井有条,就是在家门口抢修也顾不上回家一趟,他的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为灾区群众钦赞。

细微之处见真情

抗洪先进事迹材料篇5

一、领导有力,措施得当,确保采访报道高质量和高水准

在此次抗洪救灾宣传报道过程中,区新闻中心班子的三名领导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新闻敏锐性,深入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将办公地点前移到陈家桥指挥部,连续7天自始至终坚守在陈家桥镇指挥中心,策划抗洪抢险新闻宣传主题,临阵指挥调度新闻采访报道工作,为全体采编人员作出了表率。

面对17日暴雨洪灾来得突然,受灾面大,灾情严重,交通全面中断的紧急情况,新闻中心领导果断地在当日下午2点将全体采编人员分成6组,分赴井口、渣滓洞、歌乐山、陈家桥镇、青木关镇、土主等6各个受灾点,及时采访、拍摄到当时暴雨洪灾的情况以及当天、王鸿举等市区领导视察灾情、指挥抢险的第一手资料。灾情发生后,立即组织记者对、武警官兵、全区各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抢险的情况,各部门、社会各界帮助灾区重建情况、受灾群众生产自救的情况进行全方位报道,开展对抗洪救灾中先进典型陈治萍、康波烈士先进事迹的宣传,挖掘了、武警官兵、医护人员、镇村干部以及回龙坝镇梁滩桥退休教师帮助围困群众脱险等许多感人事迹。使整个采访有点有面,重点突出,生动而全面地反映了沙坪坝区众志成城抗击洪灾的真实场景。

二、争先恐后,主动请缨,采编人员奋战一线保证采访到位

在7.17暴雨洪灾的采访报道中,新闻中心的党、团员记者始终冲锋在前,主动承担重任,争上一线采访,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

在17日灾情突发的第一天中午,新闻中心记者赵杰昌、王小生、冯剑、刘孝洪冒着倾盆大雨,在没有得到区里任何通知的情况下,主动前往陈家桥采访灾情。由于道路被淹,采访车轮胎爆裂,他们便在暴雨中扛着几十斤重的摄像机从西永一路涉水,步行到陈家桥受灾现场,第一时间抢拍暴雨成灾时的原始画面。之后又涉入齐腰的洪水、冒险登上冲锋舟,抢拍到、王鸿举等市区领导视察灾情、指挥抢险的第一手资料;不顾不断上涨的洪水向自己涌来的危险,录下陈家桥中心医院100多名被困病人安全转移的惊险场景。为了向18日前来视察的民政部领导介绍灾害情况,他们当天夜里12点多回到新闻中心后,没有顾得上回家换衣服,啃了几口饼干当晚餐,又连夜编辑制作了反映17日暴雨灾情的电视资料,直到18日凌晨5点,又急忙赶回陈家桥镇,抢拍武警官兵解救洪水围困群众的感人场面。

在暴雨中,记者们往来穿梭于全区各个受灾现场,在洪水中步行的记者们为了保护设备往往让自己淋雨受冻,为了及时报道抢险救灾的新闻,许多记者多数时候吃不上饭,皮鞋都泡烂了好几双。记者赵杰昌、刘著民将自己的雨伞和衣服全部用来遮挡相机,抢拍到部队官兵在齐胸的洪水中背着被困的群众前进、陈家桥医院在暴雨中转移病人、灾民搬运物品等等宝贵的照片,在一线每天都坚持到深夜才离开,被大雨淋得患感冒至今。

抗洪抢险中,女记者们和男记者一样在抗洪一线奋战到凌晨一二点钟。记者张璇21日晚6点在回龙坝梁滩桥报道领导翁书记视察灾情时,右脚被倒塌房屋的玻璃碎片划了很深一条口子,鲜血直流,痛得无法站立,但她仍然咬牙坚持做完整个采访。22日清晨6点又忍着剧痛,跛着脚,前往回龙坝梁滩桥,用相机记录下总书记视察灾情,关怀受灾群众的精彩瞬间。

为了向各级领导真实反映受灾情况,新闻电视部的记者在完成白天的采访任务后,又熬更守夜2个通宵,完成了沙区灾情和抗洪抢险汇报专题片的编辑制作,并及时刻录成光盘送到沙区抗洪抢险指挥部。

三、后勤保障服务一线,全面参与抗洪抢险

由于新闻中心采访用车有限,驾驶员们从未休息过,他们每天跟着记者东奔西走,还要来往于前线和后方,连续作战7天没有人叫一声苦,在受灾地采访中,4台车就有3台车先后经历车胎暴裂、被水淹熄火、车底被挂破漏油被困的情况。驾驶员庹星在姨父病故、自己患重感冒的情况下仍然没有吭一声,默默地坚守岗位,把记者一批又一批安全送达一个个采访地点。

为保证一线记者的采访,新闻中心办公室的同志主动承担一线采访记者的后勤保障工作,将食品、饮用水、雨具等物资及时送到一线,为一线记者完成采访任务提供后勤保障。

抗洪先进事迹材料篇6

三十几个昼夜坚守,他站成了一面旗帜,彰显了当代物价人的风采。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熬得红肿的眼,磨出血痕的肩,踩出泥泞的脚。当洪水来袭,他的足迹踏遍圩堤,当险情出现,他的身影突击向前。不是义务,是赤子之心,义无反顾;不是受命,是奋勇当先,无私无畏。他用坚毅、善良和果敢的行动,告诉了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他就是xx县xx局局长。

一、防大汛、救险情,他是最有战斗力的突击队员

6月末以来,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袭击了xx县,全县抗洪抢险形势异常严峻。从6月20日开始,xx局成立了防汛抢险领导小组,他亲自当任组长;并于同日率领局党总支党员13人,组成县xx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并亲自挂帅,投入了火热的抗洪事业。全面抗洪战役打响以后,党员志愿服务队主动要求编入珠北联圩抗洪抢险队,他于7月19日率志愿服务队奔赴珠北联圩巡查堤坝并对珠北联圩进行加固加防。扛沙袋、堵管涌、抢修渗漏,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组织人员有序抢险的同时,带领突击队员抬卵石、运沙袋封堵垮塌口,由于垮塌较为严重,水流湍急,沙石有被冲走的危险。为不惜一切代价防止溃堤,全力以赴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年过五十的xx忘记了医生的再三嘱咐,不顾心动过速、血糖高等病痛的煎熬,毅然跳入水中抱起砂石奋战在第一线,一干就是一整天。坚守岗位的承诺,洪水考验着党员干部的觉悟,同样考验着党员的意志和品质。面对着肆虐的洪峰,是惊慌失措、临阵退缩,还是临危不惧、镇定自若,最能识别一名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xx用他三十多天的坚守和身先士卒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是后者。也向上百名护堤干群兑现了他上堤第一天作出的“人在堤在”的承诺。截止7月20日,历经30多个日日夜夜,xx全勤到岗,每天坚持巡查堤坝,行走路程200余公里。。

二、查xx、重监管,他是确保市场稳定的排头兵

【抗洪先进事迹材料(6篇) 】相关文章:

护士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篇) 2024-09-14

教学质量教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9-04

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8-26

幼儿园教师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范 2024-08-14

售后客服试用期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 2024-08-02

小学学校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2024-06-19

季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4篇) 2024-06-11

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6篇) 2024-10-07

抗洪先进事迹材料(6篇) 2024-10-07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6篇) 2024-10-07